蕾字——写“字”的故事
#蕾字#新败了一支书写畅快的毕加索钢笔和一瓶不堵塞很细腻的派克墨水。回家在本本上写了几行字,那流畅的感觉令身心愉悦,于是就想起了这些年用笔写字的美好记忆。且叫做《写“字”的故事》吧。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大学时在火车上偶遇的算命先生给我批字,说我心理年龄不过八岁,性格有如当代穆桂英,豪爽大气。我那时候就在想,也不知道我的杨宗保如今在何方,哈哈。不过,许多朋友也都说我的字像男孩子写的,我翻出我小学时的日记本,那里满满是秀气工整的小楷,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了如今龙飞凤舞的行书了呢?
我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开始会写字的了。我没上过幼儿园,上小学前就在姥姥家玩,我也不爱看书背诗,所以那时候对“字”大抵是陌生的。但手里有笔也是知道画的,于是墙上、影集上都有我的涂鸦,我发现小孩子都喜欢往白墙上图画,大约是因为太白了像图画纸,而且面积比图画纸可大多了,画着非常过瘾。
我上小学了,得好好学字了。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庞中华字帖,绿皮的,我估计很多人都有发过。字帖发下来,我妈妈很高兴,她说她的字就是跟着庞中华字帖学的,我那时候对我妈妈的字没什么印象,后来长大了发现我妈妈的字明显练偏了,不是庞中华的套路,但是非常工整,跟拿格尺逼着写出来的似的。我爸爸的字也非常工整,但写得比较瘦长,透出严谨认真的气质,我特别佩服这样的练字达人,在这一点上我一点也没有继承二老的优秀品质。
其实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真心没有让我们练庞中华字帖,它最后沦为了箱底书(其实我一直觉得他的字不咋地,没有张力)。语文老师本身写字很漂亮,或者说我小学时的老师们写字都很漂亮,所以我一直觉得优雅漂亮的板书也应该是老师的必备素质,想想看,赏心悦目的粉笔字是不是比完全看不懂的连笔字或者分了家的大笔画好看的多呢?我们小学每个教室的黑板右侧,都用油漆画出田字格,这是专门给语文课讲字用的,肩架结构都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才正规好看。我每次看老师写在田字格里的字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于是我就模仿老师的字,后来就成了一种习惯,看见谁在黑板上或者字帖上、纸条上、书信上、作业本上写了一个漂亮的字,我都会模仿下来,久而久之,便揉杂出了自己的字。
关于写字的工具,三年级之前只能用铅笔,这是我既纠结又欢喜的工具,纠结的是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削出好看的铅笔了,欢喜的是我有一个特别心灵手巧的爸爸,我小时候的铅笔都是我爸爸削的,而且削出了水平削出了高度,削的同学们的爸爸里无人出其左右。我每天早上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文具盒,把那一排如同战士站岗一样整齐漂亮的铅笔拿出来让大家仰慕一下,还要补充一句:“看,我爸削的铅笔!”内心是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啊。于是我想,要是有一天我儿子对我说“妈妈你给我削支好看的铅笔!”时,我只能可怜巴巴地求助孩子他爸了,希望他爸不要让他失望。
三年级的时候终于摆脱了铅笔的噩梦,因为有自动铅笔了,额,不是,是蘸水钢笔。这种钢笔应该算与欧洲羽毛笔同宗。为什么要用这种笔,我记得老师说是用来练钢笔字的,而且禁止学生用吸水钢笔,据说会破坏练字过程,这个道理我一直没有搞懂。蘸水钢笔其实有很多弊端,写几行字就要蘸一下墨水,而且笔尖非常容易劈掉(后来我琢磨可能是因为我们当时下笔都太用力了……),于是经常要换笔尖。最要命的是墨水经常不幸被打翻,造成“飞流直下三千尺”、“遥看蓝瀑挂前川”、“墨水无力百花残”等各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人为灾难,这个时候讲台上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急忙起身救场,一激动忘了自己手里还有一支红色蘸水钢笔,结果那位染了一身蓝墨水的同学又无辜地被老师甩了一脸红墨水,这下可真是分外喜感了。
等到终于摆脱了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蘸水钢笔,拥有了一支吸水钢笔时,我的钢笔字实在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妈妈忍无可忍决定让我学字帖勤练字,她给我买了一套硬纸板的字帖,在九几年的时候卖六十块钱,挺贵的,但真心非常好,我在我妈妈的督促下逐渐练回了楷书基础。之后那本好字帖就被我雪藏了,然后就凭着那一份偷学模仿的习性形成了今天的字态。
我家里的人写字都很漂亮,所以我觉得写字漂亮没什么,后来我的老板和同事夸我写字好看,我开始觉得诧异,后来发现在他们眼中,他们认为字写得漂亮的人也应是追求唯美、完满的人,也应该是懂得欣赏的人。而且,漂亮的字写在短笺上、写在书信里、写在贺卡里、写在笔记里都给人非常舒适的感觉,令人愉悦。
于是我从新审视我的字,发现它又像小时候那样有些偏离航向了,我妈妈这两年就总说我的字在倒退,不复韧性、不够坚定、不思方寸之进。今天我细细灌输了认真的心思书写,又找到了写字时执笔逍遥的快感。字何止是如其人,更励其志、静其神、定其心,于一笔一画间浅言漫语,由着你自己找着笔画的路子,稳稳地走,沉沉地写,方能书就真正的文章,谱画真正的诗篇。
![]() |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大学时在火车上偶遇的算命先生给我批字,说我心理年龄不过八岁,性格有如当代穆桂英,豪爽大气。我那时候就在想,也不知道我的杨宗保如今在何方,哈哈。不过,许多朋友也都说我的字像男孩子写的,我翻出我小学时的日记本,那里满满是秀气工整的小楷,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了如今龙飞凤舞的行书了呢?
我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开始会写字的了。我没上过幼儿园,上小学前就在姥姥家玩,我也不爱看书背诗,所以那时候对“字”大抵是陌生的。但手里有笔也是知道画的,于是墙上、影集上都有我的涂鸦,我发现小孩子都喜欢往白墙上图画,大约是因为太白了像图画纸,而且面积比图画纸可大多了,画着非常过瘾。
我上小学了,得好好学字了。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庞中华字帖,绿皮的,我估计很多人都有发过。字帖发下来,我妈妈很高兴,她说她的字就是跟着庞中华字帖学的,我那时候对我妈妈的字没什么印象,后来长大了发现我妈妈的字明显练偏了,不是庞中华的套路,但是非常工整,跟拿格尺逼着写出来的似的。我爸爸的字也非常工整,但写得比较瘦长,透出严谨认真的气质,我特别佩服这样的练字达人,在这一点上我一点也没有继承二老的优秀品质。
其实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真心没有让我们练庞中华字帖,它最后沦为了箱底书(其实我一直觉得他的字不咋地,没有张力)。语文老师本身写字很漂亮,或者说我小学时的老师们写字都很漂亮,所以我一直觉得优雅漂亮的板书也应该是老师的必备素质,想想看,赏心悦目的粉笔字是不是比完全看不懂的连笔字或者分了家的大笔画好看的多呢?我们小学每个教室的黑板右侧,都用油漆画出田字格,这是专门给语文课讲字用的,肩架结构都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才正规好看。我每次看老师写在田字格里的字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于是我就模仿老师的字,后来就成了一种习惯,看见谁在黑板上或者字帖上、纸条上、书信上、作业本上写了一个漂亮的字,我都会模仿下来,久而久之,便揉杂出了自己的字。
关于写字的工具,三年级之前只能用铅笔,这是我既纠结又欢喜的工具,纠结的是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削出好看的铅笔了,欢喜的是我有一个特别心灵手巧的爸爸,我小时候的铅笔都是我爸爸削的,而且削出了水平削出了高度,削的同学们的爸爸里无人出其左右。我每天早上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文具盒,把那一排如同战士站岗一样整齐漂亮的铅笔拿出来让大家仰慕一下,还要补充一句:“看,我爸削的铅笔!”内心是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啊。于是我想,要是有一天我儿子对我说“妈妈你给我削支好看的铅笔!”时,我只能可怜巴巴地求助孩子他爸了,希望他爸不要让他失望。
三年级的时候终于摆脱了铅笔的噩梦,因为有自动铅笔了,额,不是,是蘸水钢笔。这种钢笔应该算与欧洲羽毛笔同宗。为什么要用这种笔,我记得老师说是用来练钢笔字的,而且禁止学生用吸水钢笔,据说会破坏练字过程,这个道理我一直没有搞懂。蘸水钢笔其实有很多弊端,写几行字就要蘸一下墨水,而且笔尖非常容易劈掉(后来我琢磨可能是因为我们当时下笔都太用力了……),于是经常要换笔尖。最要命的是墨水经常不幸被打翻,造成“飞流直下三千尺”、“遥看蓝瀑挂前川”、“墨水无力百花残”等各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人为灾难,这个时候讲台上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急忙起身救场,一激动忘了自己手里还有一支红色蘸水钢笔,结果那位染了一身蓝墨水的同学又无辜地被老师甩了一脸红墨水,这下可真是分外喜感了。
等到终于摆脱了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蘸水钢笔,拥有了一支吸水钢笔时,我的钢笔字实在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妈妈忍无可忍决定让我学字帖勤练字,她给我买了一套硬纸板的字帖,在九几年的时候卖六十块钱,挺贵的,但真心非常好,我在我妈妈的督促下逐渐练回了楷书基础。之后那本好字帖就被我雪藏了,然后就凭着那一份偷学模仿的习性形成了今天的字态。
我家里的人写字都很漂亮,所以我觉得写字漂亮没什么,后来我的老板和同事夸我写字好看,我开始觉得诧异,后来发现在他们眼中,他们认为字写得漂亮的人也应是追求唯美、完满的人,也应该是懂得欣赏的人。而且,漂亮的字写在短笺上、写在书信里、写在贺卡里、写在笔记里都给人非常舒适的感觉,令人愉悦。
于是我从新审视我的字,发现它又像小时候那样有些偏离航向了,我妈妈这两年就总说我的字在倒退,不复韧性、不够坚定、不思方寸之进。今天我细细灌输了认真的心思书写,又找到了写字时执笔逍遥的快感。字何止是如其人,更励其志、静其神、定其心,于一笔一画间浅言漫语,由着你自己找着笔画的路子,稳稳地走,沉沉地写,方能书就真正的文章,谱画真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