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转载:王潇_潇洒姐 037.每日问答第37期:自由即自律
![]() |
王逸凡:
潇洒姐,有没有那样一种可能,有一天你突然厌倦了每天作计划、打勾的生活,想推翻这种习惯重新来过一种随心随性的生活?
潇洒姐答:
用表单和效率手册管理自己,做计划和打勾,只是目前我认为最好的目标管理方法。这是手段,不是目的。手段会随着目的改变而改变,也会因为目的升级而被替换。
那么,我做计划和打勾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达到一种自由。“自由”这一观念在西方 哲学里一直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自主决策”,其二就是“自我节制”。
就现阶段来说,我希望通过时间管理来最高效的处理完不得不处理的琐事,留出更多的时间給我真正喜欢做的事,甚至能给我更多时间放空发呆,或不带任何目的的玩耍;就未来阶段来说,我希望通过阶段性的完成任务让人生上台阶,无论是财务还是认知,希望能够少做不想做的事,少见不想见的人,少去不想去的地方。所以说,当前的一切所谓勤奋和细密的方法,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多些随心随性。
康德说:自由即自律。自律是最大的自由。自我管理正是为了实现自由意志。自律以获 得主动权,而不自律似乎眼下轻松愉快,而结果是必然被他律——说白了就是自己不强 ,各种搞不定,还是得被别人管或者依附于别人。
人性的基础追求就是释放天性,更上一层追求就是理性和自律。他律背离人性,所以最不舒服。做计划和打勾,看似日常小动作,但一定是为了逃离他律的可能性在努力,是人的追求和抗争,甚至可以认为这种个体行为已经具有了高级的人类精神和哲学意义。
如果未来有那么一天,如果我无限接近我追求的状态了,该计划打勾还是得计划打勾,毕竟维护健康和日常生活永远有“想要做-正在做-已完成”的过程。不过那时候,应该是用最少的计划和打勾,换取最大的自由。
希望我们都能努力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