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味最香港———怀旧糖葱饼
粉岭火车站天桥上卖怀旧糖葱饼的老奶奶通常会在差佬下班后比较暖和的晚上出现,也就是几乎每一个晚上,和另一边买土产的老奶奶相呼应。
土产奶奶摊开半个浴巾大小的小摊,摆满各种植物,几朵玉兰花,两串芭蕉,几把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根茎花叶,她盯着植物一阵又抬头看看行人,像是在街边设赌局的赌档老板。
而怀旧糖葱饼奶奶只卖糖葱饼,一个蒙着布的玻璃箱子,一个红色小塑料桶,似乎既不见糖也没有葱的影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好吃的东西。她年纪太大了,头戴一顶小帽,七十岁以上老人看来样子都差不多,没有客人的时候,她靠着桥边,矮小干瘪,像一段睡着的树干。
如果行人对土产奶奶生意的照顾多少还出于对产品的猎奇,那糖葱饼奶奶的客户就纯属慈善家了。我经常看见情侣中的女孩拉着男友来买,多半是希望糖葱饼奶奶可以早点收摊回家。
香港街头随处可见本应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从事体力劳动,拖着跛脚搬送重物,或者拾荒度日,它让你想到“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之类的话,不禁一阵心酸,香港社会老龄化严重,又连续多年被联合国报告评为社会贫富最悬殊的发达经济体,问题仍在恶化。这与香港没有退休金制度有关,港人退休后仅能拿一次性补贴,晚年生活全靠自己积蓄和商业保险等,65岁以上永久居民可获每月1000多港币的现金补贴(生果金),但一餐午饭往往动辄超过40元。又按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数据,香港老人贫穷率从2011年的32.7%升至2012上半年的33.4%,有30多万老人贫困,每三个老人中就有一个贫困者,按照该会标准,家庭收入中位数一半以下即为贫困,即四口之家收入13250元港币,个人3500港币。而现今房价物价飞涨,每月1000多元的长者补贴,无异于杯水车薪。
作为在此客居的年轻人,这现实离我似乎遥远而又迫在眉睫,觉得似乎应该做点什么,却又无从下手。看不到优雅体面的老者,更让人想到到父母晚年将如何度过,自己又如何面对衰老和贫困。
今晚从兰桂坊回来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糖葱饼奶奶和土產奶奶还在桥上,一个赌局对一段树干,如同午夜的两个门神。而我还是没去买,低着头匆匆走过。觉得扫兴,又为自己的扫兴感到惭愧。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糖葱饼的味道,每次看到糖葱饼老奶奶,偷瞄两眼后加速离开,似乎眼不见心不烦,又似乎是在逃避一种责任,她总是在提醒我,并不能无所顾忌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人生,总是要想一想怎样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毕竟终有一天,我也和她一样。
土产奶奶摊开半个浴巾大小的小摊,摆满各种植物,几朵玉兰花,两串芭蕉,几把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根茎花叶,她盯着植物一阵又抬头看看行人,像是在街边设赌局的赌档老板。
而怀旧糖葱饼奶奶只卖糖葱饼,一个蒙着布的玻璃箱子,一个红色小塑料桶,似乎既不见糖也没有葱的影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好吃的东西。她年纪太大了,头戴一顶小帽,七十岁以上老人看来样子都差不多,没有客人的时候,她靠着桥边,矮小干瘪,像一段睡着的树干。
如果行人对土产奶奶生意的照顾多少还出于对产品的猎奇,那糖葱饼奶奶的客户就纯属慈善家了。我经常看见情侣中的女孩拉着男友来买,多半是希望糖葱饼奶奶可以早点收摊回家。
香港街头随处可见本应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从事体力劳动,拖着跛脚搬送重物,或者拾荒度日,它让你想到“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之类的话,不禁一阵心酸,香港社会老龄化严重,又连续多年被联合国报告评为社会贫富最悬殊的发达经济体,问题仍在恶化。这与香港没有退休金制度有关,港人退休后仅能拿一次性补贴,晚年生活全靠自己积蓄和商业保险等,65岁以上永久居民可获每月1000多港币的现金补贴(生果金),但一餐午饭往往动辄超过40元。又按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数据,香港老人贫穷率从2011年的32.7%升至2012上半年的33.4%,有30多万老人贫困,每三个老人中就有一个贫困者,按照该会标准,家庭收入中位数一半以下即为贫困,即四口之家收入13250元港币,个人3500港币。而现今房价物价飞涨,每月1000多元的长者补贴,无异于杯水车薪。
作为在此客居的年轻人,这现实离我似乎遥远而又迫在眉睫,觉得似乎应该做点什么,却又无从下手。看不到优雅体面的老者,更让人想到到父母晚年将如何度过,自己又如何面对衰老和贫困。
今晚从兰桂坊回来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糖葱饼奶奶和土產奶奶还在桥上,一个赌局对一段树干,如同午夜的两个门神。而我还是没去买,低着头匆匆走过。觉得扫兴,又为自己的扫兴感到惭愧。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糖葱饼的味道,每次看到糖葱饼老奶奶,偷瞄两眼后加速离开,似乎眼不见心不烦,又似乎是在逃避一种责任,她总是在提醒我,并不能无所顾忌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人生,总是要想一想怎样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毕竟终有一天,我也和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