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了耳光想要下一个
昨天看了《颐和园》,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它在豆瓣还有条目,没想到已经没了。
余红去找周伟,说要住在他们宿舍,周伟要她走,两个人推搡起来。余红说:“你打我我就走”,周伟毫不迟疑地给上一耳光,显然在余红意料之外,她垂下眼睑,咬着嘴唇,然后甩开脸上的碎发说:“你再打一下我就走。”
清新君课上说,她是那种要活得很激烈的人,所需的爱比一般人多很多,能感受的也更强烈。说《颐和园》之前或者之后,他说到了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
这种自燃式的活法可以算作日常生活里的某些“作”,类似“止损”的概念对她来说是空白,如果呛了水就干脆自沉深水区的感觉。
2月到3月上旬发生了一些“自杀袭击”的事情,又很快结束。我以为这种可劲作求速死的办法能飓风一般把心底的废墟袭卷一空,结果不是。因为每当我得到一个答案,我还有相应的十万个追问,即使别人愿意配合——除非耗尽余生——也没有看到尽头的可能。
我在想,10年里,余红究竟要什么,或者说余红们终其一生追求的是什么。东尼娅在给丈夫的信里说:“她(拉拉)是个好人,但我不想说昧心话,她和我是完全相反的人。我诞生于人世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单纯并寻找正确的出路,而她却要使它变得复杂,把人引入歧途”(《日瓦戈医生》)。话说得精准,她们不是想在迷雾里找一盏灯或者一架马车,或许不明确真正在找什么,只是强烈地希望在雾中跳一支舞,和舞相配的曲子、气味、温度和恰到好处的耳语——或可比拟她们的追求。那些愚蠢、毫无希望的举动会成为执念,根植于不可理喻、充满矛盾的女人的天性——“你所厌恶的某个角落也许正是使你比起你真正地、毫不勉强地爱上的人更愿意屈从于他的原因”。
她们所具备的特质,可以轻易在美学范畴内占据一席之地,但这个标签在生活领域却绝对和幸福无关,甚至是反幸福的。她们惨得那么美,美得那么惨。
如果能对别人的眼睛毫不在意,作下去等于顺应天性我想也不坏。可退回去说,生活无法给予她们足以活下去的所需,怎么办?要不要保护这个天性,它是美(但痛苦);还是残忍地改造这种天性(同样痛苦)。死还是活,挑不出一个好一点的选择。
昨天自己还在TL写:有些事情不是因为任何人做错什么才走到尴尬境地的,人生本来处处尴尬。走到这一步,就不要深究,不要怪谁,更别怪自己。大家好好过日子,不要作。
但是,让一个作妖不要作,真是要了亲命了。
余红去找周伟,说要住在他们宿舍,周伟要她走,两个人推搡起来。余红说:“你打我我就走”,周伟毫不迟疑地给上一耳光,显然在余红意料之外,她垂下眼睑,咬着嘴唇,然后甩开脸上的碎发说:“你再打一下我就走。”
清新君课上说,她是那种要活得很激烈的人,所需的爱比一般人多很多,能感受的也更强烈。说《颐和园》之前或者之后,他说到了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
这种自燃式的活法可以算作日常生活里的某些“作”,类似“止损”的概念对她来说是空白,如果呛了水就干脆自沉深水区的感觉。
2月到3月上旬发生了一些“自杀袭击”的事情,又很快结束。我以为这种可劲作求速死的办法能飓风一般把心底的废墟袭卷一空,结果不是。因为每当我得到一个答案,我还有相应的十万个追问,即使别人愿意配合——除非耗尽余生——也没有看到尽头的可能。
我在想,10年里,余红究竟要什么,或者说余红们终其一生追求的是什么。东尼娅在给丈夫的信里说:“她(拉拉)是个好人,但我不想说昧心话,她和我是完全相反的人。我诞生于人世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单纯并寻找正确的出路,而她却要使它变得复杂,把人引入歧途”(《日瓦戈医生》)。话说得精准,她们不是想在迷雾里找一盏灯或者一架马车,或许不明确真正在找什么,只是强烈地希望在雾中跳一支舞,和舞相配的曲子、气味、温度和恰到好处的耳语——或可比拟她们的追求。那些愚蠢、毫无希望的举动会成为执念,根植于不可理喻、充满矛盾的女人的天性——“你所厌恶的某个角落也许正是使你比起你真正地、毫不勉强地爱上的人更愿意屈从于他的原因”。
她们所具备的特质,可以轻易在美学范畴内占据一席之地,但这个标签在生活领域却绝对和幸福无关,甚至是反幸福的。她们惨得那么美,美得那么惨。
如果能对别人的眼睛毫不在意,作下去等于顺应天性我想也不坏。可退回去说,生活无法给予她们足以活下去的所需,怎么办?要不要保护这个天性,它是美(但痛苦);还是残忍地改造这种天性(同样痛苦)。死还是活,挑不出一个好一点的选择。
昨天自己还在TL写:有些事情不是因为任何人做错什么才走到尴尬境地的,人生本来处处尴尬。走到这一步,就不要深究,不要怪谁,更别怪自己。大家好好过日子,不要作。
但是,让一个作妖不要作,真是要了亲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