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20 和动力读书会有感(心灵管理-稻盛和夫)
2014年3月20日参加了和动力读书会在楼上咖啡的活动。
本期的分享书籍是稻盛和夫的《心灵管理》。
一直都很想去参加这个活动,在豆瓣上点了无数次“我要参加”,但是每次都爽约,而爽约的原因全部都是己临阵的时候自己用各种懒惰的不自信的理由说服了自己。比如天气不好,比如很累,比如一个人都不认识。昨天本来也想用风很大自己穿得太少来说服自己,结果刚看完稻盛和夫的《心灵管理》可能留存的勇气还有在保质期内,所以就过去了。我很感谢我自己的决定,也感谢我自己鼓起的勇气,让自己受益匪浅。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除了今日分享的《心灵管理》之外,稻盛和夫还有《活法》、《干法》2本书值得为大家推荐。
首先,分享部分书中的精彩内容。
1) 英国哲学家詹姆斯爱伦在其《原因和结果的法则》一书中,对于心理管理,有如下描述:
“人的心灵像庭院。
这庭院,既可理智地耕种,也可放人它荒芜,
无论耕耘还是荒芜,庭院不会空白。
如果自己的庭院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
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
茂盛的杂草将沾满你的庭院。”
就是说,人的心灵犹如庭院,如果不加耕耘、任其荒芜,不去播种没你的草花,那就会杂草丛生。
“出色的园艺师翻耕庭院,出去杂草,
播种美丽的草花,不断培育。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院,讲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
然后栽上清纯的、正确的思想,
并将它培育下去。”
然后,詹姆斯爱伦得出如下结论
“我们选择正确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能升华为高尚的人。
我们选择错误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会堕落为禽兽。
播种在心灵中一切思想的种子,
只会生长出同类的东西,
或迟或早,它们必将开出行为之花,结出环境之果。
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
2)所谓心灵管理 ,就是抑制”自我“,让”真我“呈现。
对心中利己的自我不予抑制,就会糟蹋了宝贵的人生。那么,将这种低层次的自我当做杂草一样连根拔除不就行了吗?单事情并不如此简单。
实际上,正因为有了”自我“,我们才能生存。 仅靠纯洁美好的”真我“,人无法生存于世。”自我“是造物主赋予人的生存本能。
然后,这种”自我“尽管为生存所必需,但底层次的”自我“绝不可以过度膨胀。
为了生存,最低限度的”自我“即利己心乃必需的。”自我“多少要一些,但又必须让”真我“在心中占据主要阵地。要做到这一点,就非抑制”自我“不可。注视自己的心态,当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自我“冒头时,即刻压制它,犹如”打鼹鼠“的游戏那样,把刚抬头的”自我“压下去。这样做,”真我“在心中占据的比例就会增加,这一过程本上就是人格提升的过程。
通过持续不断地磨练心性,对事物的判断水准也会发生变化。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判断时,就能看见事物的核心,判断就很少失误。
3)知识,见识,胆识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但仅凭知识,在实践中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必须把知识提升到”知识要这样运用“的”信念“高度,即提升到”见识“的高度。
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把这种见识提升到”胆识“的高度。所谓胆识,就是不管发生何种情况都要绝对实行、毫不动摇的坚定的决心。我认为,能带来这种胆识的就是勇气。
4)释迦讲,人要开悟需要六项修行,称作”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精进“特别值得注意,意思就是要拼命工作。拼命工作其实就是磨练心智、净化灵魂最有效的方法。”拼命工作“不仅是为了突破目前的困境,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心性,这后一点特别重要。
”持戒“就是准守戒律。
”布施“就是为他人效力,就是说不只是为自己,也要为诗人、为社会尽心尽力。
”忍辱“就是要忍耐,坚韧不拔。
“禅定” 在不好的心态的情况下,为了把心镇静下来,释迦教我们坐禅。现代人可能没有时间坐禅,即使不去坐禅,把信镇住,腾出片刻功夫,静静地思考今天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这应该做得到。
“智慧”,释迦说,如果能致力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项修炼,就会产生“智慧”。达到“智慧”的境界,人就不会再有慌乱和不安。
5)思善行善就能改变命运
人确实有命运,单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把命运比作人生的经线,那么纬线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即想好事、做好事就有好的结果,想坏事、做坏事就有坏的结果。而且因果报应法则比命运更有力量。由于因果报应法则改变了原来的命运,叫做“立命”。
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什么就不明白呢?其实我们明白,但我们并不相信。如果想好事,立即就有好的结果,做坏事,理解就有坏的结果,那么我们当然会相信。但是结果往往并不立即就出现,所以也不相信因果报应法则。
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什么产生结果需要时间呢?答案就是命运之波的准在。在运命太坏的时候,即使做一点好事,也不会很快出现好的结果,因为做好事的效应被厄运所抵消。相反,命运处于强势时,稍微干点坏事,也不会马上产生坏的结果。
6)形成共同学习的“磁场”(Magnetic Filed)
Magnetic Filed"磁场”,就是说,大家共有philosophy即企业哲学之后,力量统一在相同的方向上,齐心协力,努力工作。这样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犹如”磁场“一般。
只有置身这样的”磁场“,在共有哲学、依据哲学工作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如果离开这样的磁场,就会失去了力量,只能成为”平庸的人“。
就是说,自己好不容易因为哲学而得到了提升,一旦离开了由哲学行程的”磁场“,就会回到以前的低层次的自我,因而无法顺利发展。京瓷及时一个具有生命的”磁场“,这里有哲学,聚集着众多赞同这种哲学、拥有这种哲学的人。一旦离开这个”磁场“,即使自己以为已经掌握哲学的人,他也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坚持这种哲学,因为哲学要在互相影响中才能得到提升。所以辞职离开的人即便是自以为充分地理解了哲学,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丧失哲学,因而无法做好工作。
图片
其次,按照发言的先后顺序,记录下书友们的分享,跟我的朋友们分享,也给未来的自己分享。(由于当时没有及时笔记,只能靠留存的记忆和自己的感悟,凭心而记)
1)问: 夹心饼干问题,上面领导有压力,下面下属有怨气
袁民老师分享:我眼前的这只笔,请描述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只普通的比吧?但是,从你的角度,绝对看不到在后面其实他写着“中国驰名商标”,这就是说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问题。如果你换个角度看,可能你对这个事情的描述,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常常试着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压力,而且要相信是责任越到,压力也越大。领导把这个事情交给你,说明他对你能力的肯定,否则领导傻到把事情交给一个不能胜任的人时,也会坏他自己的事的!
自信如何而来?答案就是“做”。就是去做事情。人(大部分的人),只有在成功完成一件最开始自己以为达不到的事情的时候,会有种特别成功的喜悦感,这跟朋友一起吃喝的喜悦感不同,也会因此而有自信。如果经历过着一次成功,继而不断的重复去做,不断去强化在这方面的自信,当然也慢慢用到其他的事情上,那么一个人就会越来越有自信。
晓晶老师分享: 当时自己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新的制度刚开发,自己作为中间的协调者,这时候遇到下面的人有各种抱怨,上面的领导不懂,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手机和座机同时响。遇到这种事情,当接到下面同事的电话时,我就说:“我知道你们都辛苦了。别着急,慢慢来。。。”以及各种等的安抚,对上面领导也是安抚沟通。这时候,所有的心灵垃圾都集中到了自己这里。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就想象自己出现了另外一个真我,看到现在这个心灵堆满垃圾的自我,真我对自我说:“我知道你也辛苦了,你也别着急,慢慢来。。”就这样,从真我安慰到那个自我,心理垃圾被清除,扫除了碍住自己的灰尘,当事情看得更清楚,心态更好的时候,有时候困难也就随之化解了。
图片
2)问:稻盛和夫讲的应该“利他”,但是如果你的“利他”被人利用,你的好心帮助变成了理所应当,所以当你拒绝帮助的时候,反而自己成了坏人的扮演者?时不时有的冷嘲热讽,而这种每天的加强重复,让我也积攒很多心理垃圾,请问这该如何是好?
分享1: 我想问你:“你想让自己受多久的伤害!“被袁民老师这么一问,立马就恫住了。应该是此时此刻,我就不想要再受伤了。
分享2: 当你说自己成了坏人,每天不断的加强重复。其实是自己潜意识里面在不断搜寻证明别人冷嘲热讽的证据,不断用这些证据来证明他对你的不满。但实际情况或许别人根本就没在意他的话?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说你难过的时候,别人根本就没在意你?所以,告诉自己的大脑,要立刻停止搜集这些负情绪的证据,让这种情绪远离自己。
分享3: 我们出于“利他”的时候,前提就是要不求回报。当然,通常来说好的东西我们叫做回报。但是,回报还应该包括一种不好回报,比如别人的不满。如果我们太在意回报(包括这2种),都说明自己还没达到真正“利他"的境界。
分享4:如果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再谈这个事情的时候,或许这不过就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当自己觉得遇到过不去的坎,或者天大的困难的时候,不妨想想以前那些自己觉得一辈子也跨不过去的障碍,现在回头再看,是不是觉得根本就是芝麻大的事?所以,需要时间,需要功力,需要历练。一切都不要着急,慢慢来。
分享5:大鱼的”利他“理论说,如果“利他”之前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可以越过这个底线去帮助别人,但是自己心中要明白自己是越线了的。最实际的就是,仔细得告诉他做这个事情我需要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许他不懂,所以他不清楚我们的付出有时候变成了一种负担。明白清楚讲好,如果他能理解,他会感激的。如果他不能理解,那我们已经尽我所能得做了一切的努力,再无憾事了。
图片
下期再会!
2014-3-22
本期的分享书籍是稻盛和夫的《心灵管理》。
一直都很想去参加这个活动,在豆瓣上点了无数次“我要参加”,但是每次都爽约,而爽约的原因全部都是己临阵的时候自己用各种懒惰的不自信的理由说服了自己。比如天气不好,比如很累,比如一个人都不认识。昨天本来也想用风很大自己穿得太少来说服自己,结果刚看完稻盛和夫的《心灵管理》可能留存的勇气还有在保质期内,所以就过去了。我很感谢我自己的决定,也感谢我自己鼓起的勇气,让自己受益匪浅。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除了今日分享的《心灵管理》之外,稻盛和夫还有《活法》、《干法》2本书值得为大家推荐。
首先,分享部分书中的精彩内容。
1) 英国哲学家詹姆斯爱伦在其《原因和结果的法则》一书中,对于心理管理,有如下描述:
“人的心灵像庭院。
这庭院,既可理智地耕种,也可放人它荒芜,
无论耕耘还是荒芜,庭院不会空白。
如果自己的庭院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
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
茂盛的杂草将沾满你的庭院。”
就是说,人的心灵犹如庭院,如果不加耕耘、任其荒芜,不去播种没你的草花,那就会杂草丛生。
“出色的园艺师翻耕庭院,出去杂草,
播种美丽的草花,不断培育。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院,讲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
然后栽上清纯的、正确的思想,
并将它培育下去。”
然后,詹姆斯爱伦得出如下结论
“我们选择正确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能升华为高尚的人。
我们选择错误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会堕落为禽兽。
播种在心灵中一切思想的种子,
只会生长出同类的东西,
或迟或早,它们必将开出行为之花,结出环境之果。
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
2)所谓心灵管理 ,就是抑制”自我“,让”真我“呈现。
对心中利己的自我不予抑制,就会糟蹋了宝贵的人生。那么,将这种低层次的自我当做杂草一样连根拔除不就行了吗?单事情并不如此简单。
实际上,正因为有了”自我“,我们才能生存。 仅靠纯洁美好的”真我“,人无法生存于世。”自我“是造物主赋予人的生存本能。
然后,这种”自我“尽管为生存所必需,但底层次的”自我“绝不可以过度膨胀。
为了生存,最低限度的”自我“即利己心乃必需的。”自我“多少要一些,但又必须让”真我“在心中占据主要阵地。要做到这一点,就非抑制”自我“不可。注视自己的心态,当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自我“冒头时,即刻压制它,犹如”打鼹鼠“的游戏那样,把刚抬头的”自我“压下去。这样做,”真我“在心中占据的比例就会增加,这一过程本上就是人格提升的过程。
通过持续不断地磨练心性,对事物的判断水准也会发生变化。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判断时,就能看见事物的核心,判断就很少失误。
3)知识,见识,胆识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但仅凭知识,在实践中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必须把知识提升到”知识要这样运用“的”信念“高度,即提升到”见识“的高度。
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把这种见识提升到”胆识“的高度。所谓胆识,就是不管发生何种情况都要绝对实行、毫不动摇的坚定的决心。我认为,能带来这种胆识的就是勇气。
4)释迦讲,人要开悟需要六项修行,称作”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精进“特别值得注意,意思就是要拼命工作。拼命工作其实就是磨练心智、净化灵魂最有效的方法。”拼命工作“不仅是为了突破目前的困境,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心性,这后一点特别重要。
”持戒“就是准守戒律。
”布施“就是为他人效力,就是说不只是为自己,也要为诗人、为社会尽心尽力。
”忍辱“就是要忍耐,坚韧不拔。
“禅定” 在不好的心态的情况下,为了把心镇静下来,释迦教我们坐禅。现代人可能没有时间坐禅,即使不去坐禅,把信镇住,腾出片刻功夫,静静地思考今天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这应该做得到。
“智慧”,释迦说,如果能致力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项修炼,就会产生“智慧”。达到“智慧”的境界,人就不会再有慌乱和不安。
5)思善行善就能改变命运
人确实有命运,单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把命运比作人生的经线,那么纬线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即想好事、做好事就有好的结果,想坏事、做坏事就有坏的结果。而且因果报应法则比命运更有力量。由于因果报应法则改变了原来的命运,叫做“立命”。
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什么就不明白呢?其实我们明白,但我们并不相信。如果想好事,立即就有好的结果,做坏事,理解就有坏的结果,那么我们当然会相信。但是结果往往并不立即就出现,所以也不相信因果报应法则。
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什么产生结果需要时间呢?答案就是命运之波的准在。在运命太坏的时候,即使做一点好事,也不会很快出现好的结果,因为做好事的效应被厄运所抵消。相反,命运处于强势时,稍微干点坏事,也不会马上产生坏的结果。
6)形成共同学习的“磁场”(Magnetic Filed)
Magnetic Filed"磁场”,就是说,大家共有philosophy即企业哲学之后,力量统一在相同的方向上,齐心协力,努力工作。这样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犹如”磁场“一般。
只有置身这样的”磁场“,在共有哲学、依据哲学工作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如果离开这样的磁场,就会失去了力量,只能成为”平庸的人“。
就是说,自己好不容易因为哲学而得到了提升,一旦离开了由哲学行程的”磁场“,就会回到以前的低层次的自我,因而无法顺利发展。京瓷及时一个具有生命的”磁场“,这里有哲学,聚集着众多赞同这种哲学、拥有这种哲学的人。一旦离开这个”磁场“,即使自己以为已经掌握哲学的人,他也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坚持这种哲学,因为哲学要在互相影响中才能得到提升。所以辞职离开的人即便是自以为充分地理解了哲学,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丧失哲学,因而无法做好工作。
图片
其次,按照发言的先后顺序,记录下书友们的分享,跟我的朋友们分享,也给未来的自己分享。(由于当时没有及时笔记,只能靠留存的记忆和自己的感悟,凭心而记)
1)问: 夹心饼干问题,上面领导有压力,下面下属有怨气
袁民老师分享:我眼前的这只笔,请描述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只普通的比吧?但是,从你的角度,绝对看不到在后面其实他写着“中国驰名商标”,这就是说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问题。如果你换个角度看,可能你对这个事情的描述,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常常试着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压力,而且要相信是责任越到,压力也越大。领导把这个事情交给你,说明他对你能力的肯定,否则领导傻到把事情交给一个不能胜任的人时,也会坏他自己的事的!
自信如何而来?答案就是“做”。就是去做事情。人(大部分的人),只有在成功完成一件最开始自己以为达不到的事情的时候,会有种特别成功的喜悦感,这跟朋友一起吃喝的喜悦感不同,也会因此而有自信。如果经历过着一次成功,继而不断的重复去做,不断去强化在这方面的自信,当然也慢慢用到其他的事情上,那么一个人就会越来越有自信。
晓晶老师分享: 当时自己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新的制度刚开发,自己作为中间的协调者,这时候遇到下面的人有各种抱怨,上面的领导不懂,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手机和座机同时响。遇到这种事情,当接到下面同事的电话时,我就说:“我知道你们都辛苦了。别着急,慢慢来。。。”以及各种等的安抚,对上面领导也是安抚沟通。这时候,所有的心灵垃圾都集中到了自己这里。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就想象自己出现了另外一个真我,看到现在这个心灵堆满垃圾的自我,真我对自我说:“我知道你也辛苦了,你也别着急,慢慢来。。”就这样,从真我安慰到那个自我,心理垃圾被清除,扫除了碍住自己的灰尘,当事情看得更清楚,心态更好的时候,有时候困难也就随之化解了。
图片
2)问:稻盛和夫讲的应该“利他”,但是如果你的“利他”被人利用,你的好心帮助变成了理所应当,所以当你拒绝帮助的时候,反而自己成了坏人的扮演者?时不时有的冷嘲热讽,而这种每天的加强重复,让我也积攒很多心理垃圾,请问这该如何是好?
分享1: 我想问你:“你想让自己受多久的伤害!“被袁民老师这么一问,立马就恫住了。应该是此时此刻,我就不想要再受伤了。
分享2: 当你说自己成了坏人,每天不断的加强重复。其实是自己潜意识里面在不断搜寻证明别人冷嘲热讽的证据,不断用这些证据来证明他对你的不满。但实际情况或许别人根本就没在意他的话?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说你难过的时候,别人根本就没在意你?所以,告诉自己的大脑,要立刻停止搜集这些负情绪的证据,让这种情绪远离自己。
分享3: 我们出于“利他”的时候,前提就是要不求回报。当然,通常来说好的东西我们叫做回报。但是,回报还应该包括一种不好回报,比如别人的不满。如果我们太在意回报(包括这2种),都说明自己还没达到真正“利他"的境界。
分享4:如果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再谈这个事情的时候,或许这不过就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当自己觉得遇到过不去的坎,或者天大的困难的时候,不妨想想以前那些自己觉得一辈子也跨不过去的障碍,现在回头再看,是不是觉得根本就是芝麻大的事?所以,需要时间,需要功力,需要历练。一切都不要着急,慢慢来。
分享5:大鱼的”利他“理论说,如果“利他”之前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可以越过这个底线去帮助别人,但是自己心中要明白自己是越线了的。最实际的就是,仔细得告诉他做这个事情我需要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许他不懂,所以他不清楚我们的付出有时候变成了一种负担。明白清楚讲好,如果他能理解,他会感激的。如果他不能理解,那我们已经尽我所能得做了一切的努力,再无憾事了。
图片
下期再会!
201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