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倒数第一到前五名的女孩
![]() |
提要: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好孩子,实际上孩子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好孩子,家长和孩子对于未来有共同的期望,但为什么又会出现这么多情况呢?叛逆、厌学、网瘾、两性交往混乱、自卑、自闭、抑郁……
正文:萌萌(化名)16岁,在家长和老师眼里是一名有着网瘾又极其厌学的孩子。常常一周一周地逃课;行为不检点,偷钱、乱交男友;不上网时就玩手机,一玩就到凌晨;天天去做头发,买一堆化妆品,把自己整得妖里妖气;整天谎话来谎话去。
大人看不过去要是说几句,她就能吵翻天,常常指着爸爸的鼻子骂,不留一点面子;哄她呢,就撒泼耍赖开始要钱,拿了钱,就没了踪影;打她呢,她就寻死觅活。
萌萌身高168厘米,有着白净剔透的皮肤,黑亮的大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亮丽的嘴唇,无语而笑的神态,人见人爱。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小时候特别乖巧,嘴特别甜,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学习特别好。
初二时学习成绩有些下滑,自己稍一努力很快就赶上了。不知怎么的,上高中就不学了,考试倒数第一也觉得无所谓。给她请家教,她要么不理老师,要么拉着老师一起去蹦迪。更不能理解的是家里越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她就越乐,家里要是有个高兴的事她就发火。比如她叔叔结婚,她就嚎啕大哭。
听到此,凭着多年的经验,知道这里面必定有着复杂的家庭问题。特别是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提及一个重要的人——萌萌的妈妈。
我问:“萌萌的妈妈呢?”爸爸说:“我对不住她的妈妈……”奶奶忙打断儿子的话,说她是个不会享福的人,我们家庭条件太好,她们家条件太差,她享不了我们家的福。
我说:“孩子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网瘾厌学,也不是单纯的品行败坏。据我多年的经验,孩子的问题总是与家庭人际关系有着很大联系。如果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就一定要把家庭里的纠纷说清楚,必须真实,不能有虚假。我不会嘲笑你们,并且会保密,这是职业道德。就像病人面对医生,想要治病,再隐私的地方都要给医生看,这样才能治好病。”
爷爷慢悠悠地说:“她妈妈自杀死了,前年死的”。爸爸接着说:“萌萌妈妈死时,萌萌正在学校上课,那年她上初二。她从小就听她妈妈的,上学很乖,自觉完成作业,从不让人操心。可现在,谁也管不了她,她谁的都不听。我对不起萌萌,萌萌没有了妈妈。”
我继续问:“因为什么自杀了?”爷爷说:“是因为到医院看病,医生说她是精神病让她住院,她回来就跳楼了。”我听他们这样说,也就不再问了,而是和萌萌单独谈话。
![]() |
“孩子,这么几年没有妈妈疼爱,苦了你了。”
“没有。”
“想妈妈吗?”
“不想,想也没用。”
“孩子过来,让我抱抱你,好不好?”
萌萌愣了一下,没有表示。我又说:“宝贝,从看见你的那一眼开始,我就很喜欢你。阿姨有只有一个儿子,一直很想有一个女儿。如果我能有你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儿,那该是多大的福份啊!来,让我抱抱。”
萌萌站起来投进我怀里,我抱着她坐在沙发上,抚摩着她的背说:“没有妈妈的孩子不管有多少人疼爱,都是孤独的,妈妈的位置是没有人能替代的,是不是孩子?”萌萌点点头。
“孩子,告诉我,你心里的苦,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阿姨都认真地听着。肯定是爸爸爷爷奶奶做的一些事情让你感到不愉快,你才忍不住向他们发火的,对吗?你是个好姑娘,你不想这样,但只能这样,是不是孩子?”
萌萌躺倒在我怀里,沉默了一两分钟才开口说:“我讨厌他们,恨他们,他们弄得家不是个家,让人家说我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我就要和他们吵。从记事起,爸爸和妈妈就经常吵架。爸爸只会喝酒什么活都不干,发酒疯就打妈妈,还在外找女人。”
“奶奶瞧不起妈妈,总说妈妈这不好那不好,奶奶和爸爸都讨厌姥姥家的人,因为姥姥家的人总是和妈妈要钱。妈妈每天都在拼命挣钱,爸爸也总是跟妈妈要钱,妈妈不给就打,妈妈是被他们逼得自杀了。
“那一天我在学校上课,舅舅来找我说妈妈出事了。回到家,妈妈躺在地板上,盖了一个床单,他们都不让我看。我看着他们哭,觉得很假,他们都是为了我妈妈的钱。他们都不是真的爱我,姥姥和舅舅们逼着我签字同意他们替我保管妈妈留给我的钱,爸爸和奶奶爷爷又不让我签。
“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变得很怪,家人高兴时我就不开心,家人不开心时,我就特开心。初三时我谈了个男朋友,到他家里去,他妈妈知道我妈自杀的事,就死活不同意,还说没娘管的女孩不是好女孩,这样的孩子没教养。其实,我很喜欢他,愿意为他作任何事,包括为他去死。但他听他妈的,后来就不理我了。
“后来又谈了两个男朋友,但都觉得没意思,在一起玩几天就分开了。”
![]() |
我问萌萌:“有没有体验过性爱。”
“有,不过也没感觉什么好坏,烦的时候没事做,就找个人玩玩。不过看很多男孩子对我献殷勤,心里还觉得挺好玩。”
经过12天的集中心理咨询调整,萌萌答应回学校上课,并约定之后一到两周进行一次电话巩固。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首先缓解萌萌的情绪状态,然后采用家庭治疗,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弥合亲子关系。家庭亲密氛围建立后与孩子一起规划自己的人生,进行系统的性教育,感受良性的两性交往。
期末考试后萌萌打电话说现在的成绩已经进入班级前15名了。之后的跟踪回访中,萌萌奶奶反映:孩子现在很乖,自己把生活、学习打理得很好,对家人也亲近起来了,学习成绩稳定在班级前五名,考一本大学没什么问题。
14年心理咨询中三千多案例,其中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比例高达50%。而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案例中,孩子的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关,由此可见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韩美龄,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商业用稿请联系QQ800023172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