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的日子白天请假晚上看单口才是正经事
演出介绍:
http://www.kungfukomedy.com/dashan-friends
虽然(希望)应该没有同事在这里follow我,还是先声明我是真的发烧了没有诈病哈,但是N久前就买了票,200块呢!不能浪费!
场地在5楼,3楼是洗脚的,楼下零星站着几个像是洗脚房常客的大叔在聊天,颇中国特色comic strip感。病号生怕酒吧座位少抢不到,提前了两个小时过去,结果演出场地不开门,只能先去楼上酒吧吃饭。本着一贯的存在感最小化原则,在空荡荡的酒吧选了最里面的角落,于是后来大山老师就在我对面的桌子接受了kungfu comedy的采访。
刚见到大山的时候,他在吧台点单,我心想,嘿嘿,大山用英文点单耶。后来采访,英文那个快,简直把我听得噎住,印象中他讲中文挺慢条斯理的,比起熟练度,更大的因素可能是央视腔,其实我还蛮喜欢他那口央视腔的。采访中偶尔出现的中文倒是听着怪怪的,让我一度怀疑他舞台上是背台词,平时中文也不咋地。当然后来看了他的单口推翻了这个猜测,估计非中文母语的人跟另一个非中文母语且中文不那么熟的人讲中文就是会怪怪的,如果这个新猜测成立,就可以证明我跟日本人讲英文讲得七零八落是因为日本人英文不好。这是我头一回认真听一个加拿大人讲话,很想总结出一点口音特色以便日后分辨,可惜没成功。采访他的人我总怀疑是澳大利亚人,虽然我也不知道澳大利亚人是什么口音。
会跑来看单口主要是因为墙头rik小朋友30年前是个讲单口的,中国单口这东西没看过,略好奇。事实上这一晚上好几个段子都想象了一下觉得如果是英文会更好笑,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单口演员本来就是受到英文单口影响比中国相声大(其中一个人原本就是讲英文单口的),还是我作为观众被英文单口洗过脑。英文转中文单口的那个人是第一个上场,挺好的,可能以后不会专门买票去看,但听着挺舒服,没踩我雷点,而且超级放松,好像真的聊天聊一会儿就下去了。第二位上来就直接进入段子,而且各个段子的转换和对观众的态度都极为简单粗暴,关键是“男人和女人谁更能说谎”这种话题实在是low爆,逼得我不得不掏出手机打游戏熬时间。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晚最大的灾难其实是gay话题,其实后面好几个人都挺不错的,但几乎每个人都tm必须讲搞基段子,让我想到路上还听见俩女生说英剧搞基,顿时觉得黄耀明的同志话题不算啥,起码他还是真搞。幸好大山最后没讲搞基,但东莞也是我雷点,哈哈。发现大山讲话一个口误下面就笑开了,如果别的国际友人讲中文,大家都会宽容得很,如果是中国演员,大家压根不会在意不影响理解的口误直接move on,而他作为“中文最好的外国人”,确实每时每刻都处在中文测试过程中,这事儿是挺frustrating的。
最有特色的可能是那个山西人,走的是冷笑话路线,跟观众的互动节奏有点问题,但如果能有互相熟悉的固定观众群,这些节奏冲突应该就不会出现了。搞基的雷点略过,我发现我真的很介意口音,虽然这也是他自嘲的重点之一。我对英文口音还是有点exotic的兴趣的,会觉得苏格兰口音好好玩儿之类,而且偷偷想北方人ade同学讲一口标准英国普通话是不是在那儿属于政治不正确(于是我更爱他了><),但我对中文的各种地方口音真是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作为一个只会讲带着各种南腔北调奇怪口音普通话的上海人,仔细想了想,觉着我这种偏见应该是从小在东北看春晚给洗脑洗出来的。就是觉着普通话都应该带北京味儿(但北京话是听不懂的),东北及北京周边地区的口音都很亲切,在上海住了20年也没见过像巩汉林那么说话的人但还是无法面对自己被传染了上海口音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我打字都使劲加儿化音,估计有些还是错误的。记得有一个演员好像是上海的,讲的主要是各地口音段子,但他本身普通话特别标准,就像大山说的,我先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蕴,再讲荤段子就不显低俗了,而那山西人是真的讲不好普通话,我就听着难受。可是再一想,女汉子演员的四川口音就不讨厌,而且我有个同事跟她老公都是山西人,他们的口音我也觉得挺好听,为什么这个山西人的口音我就没法接受。
从单口风格路线说,雷点就不再讲了,除了山西人的冷笑话路线和女汉子的重口味路线(看kathy burke那期嗡嗡鸡的时候想,是不是跟女政客要比男人更铁腕来证明自己一样,女喜剧演员也要比男人更重口味…不过jo brand就很自然从来没给过我这种用力感,虽然她的段子可能是我听过最重口味的…),也可能跟场合有关,大家主要还是在讲语言文化差异这种主题,也就是大山几十年前跟姜昆搭配的那个主题。毕竟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这主题也超越了见到外国人就好稀奇的层次,但有些段子还是觉得略low,当然每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感受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主题要讲得让大家都不觉得无聊很难,而且太容易stereotype变成offensive。
基本上对一个苛刻的snob观众来说,看单口是个危险系数相当高的娱乐活动,being funny这事儿要不招人讨厌真的难度很高。像greg davies那种无害的小朋友单口其实挺难得的,真能有精神享受感的单口就可遇不可求了。
http://www.kungfukomedy.com/dashan-friends
虽然(希望)应该没有同事在这里follow我,还是先声明我是真的发烧了没有诈病哈,但是N久前就买了票,200块呢!不能浪费!
场地在5楼,3楼是洗脚的,楼下零星站着几个像是洗脚房常客的大叔在聊天,颇中国特色comic strip感。病号生怕酒吧座位少抢不到,提前了两个小时过去,结果演出场地不开门,只能先去楼上酒吧吃饭。本着一贯的存在感最小化原则,在空荡荡的酒吧选了最里面的角落,于是后来大山老师就在我对面的桌子接受了kungfu comedy的采访。
刚见到大山的时候,他在吧台点单,我心想,嘿嘿,大山用英文点单耶。后来采访,英文那个快,简直把我听得噎住,印象中他讲中文挺慢条斯理的,比起熟练度,更大的因素可能是央视腔,其实我还蛮喜欢他那口央视腔的。采访中偶尔出现的中文倒是听着怪怪的,让我一度怀疑他舞台上是背台词,平时中文也不咋地。当然后来看了他的单口推翻了这个猜测,估计非中文母语的人跟另一个非中文母语且中文不那么熟的人讲中文就是会怪怪的,如果这个新猜测成立,就可以证明我跟日本人讲英文讲得七零八落是因为日本人英文不好。这是我头一回认真听一个加拿大人讲话,很想总结出一点口音特色以便日后分辨,可惜没成功。采访他的人我总怀疑是澳大利亚人,虽然我也不知道澳大利亚人是什么口音。
会跑来看单口主要是因为墙头rik小朋友30年前是个讲单口的,中国单口这东西没看过,略好奇。事实上这一晚上好几个段子都想象了一下觉得如果是英文会更好笑,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单口演员本来就是受到英文单口影响比中国相声大(其中一个人原本就是讲英文单口的),还是我作为观众被英文单口洗过脑。英文转中文单口的那个人是第一个上场,挺好的,可能以后不会专门买票去看,但听着挺舒服,没踩我雷点,而且超级放松,好像真的聊天聊一会儿就下去了。第二位上来就直接进入段子,而且各个段子的转换和对观众的态度都极为简单粗暴,关键是“男人和女人谁更能说谎”这种话题实在是low爆,逼得我不得不掏出手机打游戏熬时间。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晚最大的灾难其实是gay话题,其实后面好几个人都挺不错的,但几乎每个人都tm必须讲搞基段子,让我想到路上还听见俩女生说英剧搞基,顿时觉得黄耀明的同志话题不算啥,起码他还是真搞。幸好大山最后没讲搞基,但东莞也是我雷点,哈哈。发现大山讲话一个口误下面就笑开了,如果别的国际友人讲中文,大家都会宽容得很,如果是中国演员,大家压根不会在意不影响理解的口误直接move on,而他作为“中文最好的外国人”,确实每时每刻都处在中文测试过程中,这事儿是挺frustrating的。
最有特色的可能是那个山西人,走的是冷笑话路线,跟观众的互动节奏有点问题,但如果能有互相熟悉的固定观众群,这些节奏冲突应该就不会出现了。搞基的雷点略过,我发现我真的很介意口音,虽然这也是他自嘲的重点之一。我对英文口音还是有点exotic的兴趣的,会觉得苏格兰口音好好玩儿之类,而且偷偷想北方人ade同学讲一口标准英国普通话是不是在那儿属于政治不正确(于是我更爱他了><),但我对中文的各种地方口音真是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作为一个只会讲带着各种南腔北调奇怪口音普通话的上海人,仔细想了想,觉着我这种偏见应该是从小在东北看春晚给洗脑洗出来的。就是觉着普通话都应该带北京味儿(但北京话是听不懂的),东北及北京周边地区的口音都很亲切,在上海住了20年也没见过像巩汉林那么说话的人但还是无法面对自己被传染了上海口音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我打字都使劲加儿化音,估计有些还是错误的。记得有一个演员好像是上海的,讲的主要是各地口音段子,但他本身普通话特别标准,就像大山说的,我先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蕴,再讲荤段子就不显低俗了,而那山西人是真的讲不好普通话,我就听着难受。可是再一想,女汉子演员的四川口音就不讨厌,而且我有个同事跟她老公都是山西人,他们的口音我也觉得挺好听,为什么这个山西人的口音我就没法接受。
从单口风格路线说,雷点就不再讲了,除了山西人的冷笑话路线和女汉子的重口味路线(看kathy burke那期嗡嗡鸡的时候想,是不是跟女政客要比男人更铁腕来证明自己一样,女喜剧演员也要比男人更重口味…不过jo brand就很自然从来没给过我这种用力感,虽然她的段子可能是我听过最重口味的…),也可能跟场合有关,大家主要还是在讲语言文化差异这种主题,也就是大山几十年前跟姜昆搭配的那个主题。毕竟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这主题也超越了见到外国人就好稀奇的层次,但有些段子还是觉得略low,当然每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感受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主题要讲得让大家都不觉得无聊很难,而且太容易stereotype变成offensive。
基本上对一个苛刻的snob观众来说,看单口是个危险系数相当高的娱乐活动,being funny这事儿要不招人讨厌真的难度很高。像greg davies那种无害的小朋友单口其实挺难得的,真能有精神享受感的单口就可遇不可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