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单
我在广州,要毕业了,现在差不多已经有一份媒体工作了,也就是说,我有一个确定的OFFER在手了,正在签三方,除了每周二的三节财务分析课,剩下的就是无聊而又漫长的时光,而后抽空写写论文写论文。
前几天去广州大学城商业中心,看到一家书店清货,几个帐篷里堆满了各色各样的书,门口的广告牌写着,“买二送五,以七本书中最高价的两本付款即可”,并强调这是正版书,假一退十,来来回回转了三圈,着实没看到特别合适的,只看到一本勉强还算中意的,《四手联弹》,章诒和和贺卫方合著的散文集,想凑合找6本,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只好空手而归。
其实现在,到6月前,我还是一个学生,没有任何收入,除了银行卡存了一点之前实习的稿费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但是,这没什么,我对书的偏爱不会被这些事情阻挡,除了固定的每周花上差不多100块买上固定的杂志报纸外,最近还买了不少书,目前这样的一个境遇,正适合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读书体悟,有时间,有精力,虽然相比别人,可能有些“奢华”了,但对比那些买件衣服买双鞋子几百块的人,我觉得我买书是值得的,因为带给我的远远比脚床几百块的耐克鞋要多得多。
如果问问自己,你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最低的收入拿到了多少?但钱多钱少,其实我们应该找到另一种满足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也满足生活,有的人即使月薪只有两三千,不高,但依然每天乐呵呵,有充足的时间走走看看,到处旅游,旅行就是她选择的一种最满足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每天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够付得起一栋房子的首付,但这是他的满足和追求,快乐就够了。
王安石有句话,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对于我而言,书是最大的价值,并非书中自有黄金屋,也非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是因为,读书是我另外一种满足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也希望你能找到满足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和我一样,买书,读书,有一天,相信也能写书。
有朋友问我书单,我整理了一下,列出了近期一个月买的书,按我个人喜好,不喜勿喷,满足自己即可,你说呢?
《纸牌屋》 迈克尔·道布斯 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饶平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凯撒不爱我》王健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叫他,爷爷》 王健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唐李白:少年游》 张大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城邦暴力团(上下)》张大春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牛津通识读本:美国总统制》 查尔斯·琼斯 著 译林出版社
《夹边沟记事》 杨显惠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蹉跎坡旧事》 沈博爱 著 语文出版社
《东方历史评论(第1、2、4辑)》许知远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愿风裁尘》 郭敬明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民国吃家》二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无后为大》 关军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总的来说,书单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居多,其出版的书多为学术人文类,其中“理想国”系列书籍颇受业界好评,书单中也有部分畅销书,比如《纸牌屋》,热播电视剧的原著,比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佳图书,姚晨、柴静更是不遗余力的推荐,因为每一页纸都承载了太多的感情,《东方历史评论》不知道是算一本书还是一本杂志,许知远主编,早前看过他的几本书,百度百科将其归类为杂志,但却有出版社,算作系列书籍吧,目前已经出版到第四辑了,诚如该书的序提到的,《东方历史评论》希望提供另一种历史写作,杂志关注此刻,相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同时也尽量试图去理解另一个时代,即使它与我们的现实并不直接相关,尝试利用新的媒介形式承载历史写作,但拒绝用碎片化、简单化的方式理解历史。
我不算个吃货,却钟爱美食书籍,所以就买了二毛的《民国吃家》,所幸,该书作者微博还关注了我,着实有些骄傲,之前在微信公众账号“深夜谈吃”断断续续写了十几篇有关潮汕美食的文章,后来上瘾到停不下去,写美食文章成立我心情不好的治愈良药。
对于郭敬明,我没有特别的钟爱,初中高中的时候喜欢他,会模仿他的写作风格,以至于成就了现在的我,上到大学后,开始逐渐摆脱他的影子,直到现在,看到他的新书《愿风裁尘》,名字好听,依然是他的华丽风格,该书扉页这样介绍:十年之后首部散文集,讲述十年心路历程投影,还原那个躲藏在峥嵘风云之后的真实郭敬明,我向来容易被书中的扉页给骗了,我还是愿意相信这是郭敬明的一本诚意之作,从去年《小时代》的争议到现在,郭敬明和郭敬明的文字陪伴了我整个年少时代,所以看他的这本散文集,也算是给自己的年少时代有个交代吧。
受《南方周末》影响,对纪实文学以及非虚构类写作尤其偏爱,比如《蹉跎坡旧事》、《夹边沟记事》、《无后为大》都是此类,所以在看到很多公知推荐后,果断买了。
至于张大春和王健壮的书,两人的共同点就是台湾人,张大春最近出了新书《大唐李白:少年游》,张大春号称要写独一无二的李白,书中大胆替李白“代笔”,对其诗作进行续补、改写,虚实难辨,有书评称其精彩叫绝,后来就填补了他此前的《城邦暴力团》,而王健壮,是一个朋友推荐的,而后为了可以免邮费,就再加上他的《我叫他,爷爷》。
另外,我觉得我还需要恶补一点常识,于是就买了《牛津通识读本:美国总统制》,这是一套丛书的一本,在这本十万字的小书中,作者琼斯教授言简意赅而引人入胜地介绍了美国总统的方方面面,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入门书,法学学者张千帆在该书序言谈到,读者可从中学到的不只是历届美国总统的奇闻异事,而且是关于美国分权体制的深刻洞见,抑或对反思中国行政权的宪法设计有所助益。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421010463695/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1g8sc.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i/2127315640
前几天去广州大学城商业中心,看到一家书店清货,几个帐篷里堆满了各色各样的书,门口的广告牌写着,“买二送五,以七本书中最高价的两本付款即可”,并强调这是正版书,假一退十,来来回回转了三圈,着实没看到特别合适的,只看到一本勉强还算中意的,《四手联弹》,章诒和和贺卫方合著的散文集,想凑合找6本,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只好空手而归。
其实现在,到6月前,我还是一个学生,没有任何收入,除了银行卡存了一点之前实习的稿费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但是,这没什么,我对书的偏爱不会被这些事情阻挡,除了固定的每周花上差不多100块买上固定的杂志报纸外,最近还买了不少书,目前这样的一个境遇,正适合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读书体悟,有时间,有精力,虽然相比别人,可能有些“奢华”了,但对比那些买件衣服买双鞋子几百块的人,我觉得我买书是值得的,因为带给我的远远比脚床几百块的耐克鞋要多得多。
如果问问自己,你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最低的收入拿到了多少?但钱多钱少,其实我们应该找到另一种满足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也满足生活,有的人即使月薪只有两三千,不高,但依然每天乐呵呵,有充足的时间走走看看,到处旅游,旅行就是她选择的一种最满足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每天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够付得起一栋房子的首付,但这是他的满足和追求,快乐就够了。
王安石有句话,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对于我而言,书是最大的价值,并非书中自有黄金屋,也非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是因为,读书是我另外一种满足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也希望你能找到满足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和我一样,买书,读书,有一天,相信也能写书。
有朋友问我书单,我整理了一下,列出了近期一个月买的书,按我个人喜好,不喜勿喷,满足自己即可,你说呢?
《纸牌屋》 迈克尔·道布斯 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饶平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凯撒不爱我》王健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叫他,爷爷》 王健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唐李白:少年游》 张大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城邦暴力团(上下)》张大春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牛津通识读本:美国总统制》 查尔斯·琼斯 著 译林出版社
《夹边沟记事》 杨显惠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蹉跎坡旧事》 沈博爱 著 语文出版社
《东方历史评论(第1、2、4辑)》许知远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愿风裁尘》 郭敬明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民国吃家》二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无后为大》 关军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总的来说,书单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居多,其出版的书多为学术人文类,其中“理想国”系列书籍颇受业界好评,书单中也有部分畅销书,比如《纸牌屋》,热播电视剧的原著,比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佳图书,姚晨、柴静更是不遗余力的推荐,因为每一页纸都承载了太多的感情,《东方历史评论》不知道是算一本书还是一本杂志,许知远主编,早前看过他的几本书,百度百科将其归类为杂志,但却有出版社,算作系列书籍吧,目前已经出版到第四辑了,诚如该书的序提到的,《东方历史评论》希望提供另一种历史写作,杂志关注此刻,相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同时也尽量试图去理解另一个时代,即使它与我们的现实并不直接相关,尝试利用新的媒介形式承载历史写作,但拒绝用碎片化、简单化的方式理解历史。
我不算个吃货,却钟爱美食书籍,所以就买了二毛的《民国吃家》,所幸,该书作者微博还关注了我,着实有些骄傲,之前在微信公众账号“深夜谈吃”断断续续写了十几篇有关潮汕美食的文章,后来上瘾到停不下去,写美食文章成立我心情不好的治愈良药。
对于郭敬明,我没有特别的钟爱,初中高中的时候喜欢他,会模仿他的写作风格,以至于成就了现在的我,上到大学后,开始逐渐摆脱他的影子,直到现在,看到他的新书《愿风裁尘》,名字好听,依然是他的华丽风格,该书扉页这样介绍:十年之后首部散文集,讲述十年心路历程投影,还原那个躲藏在峥嵘风云之后的真实郭敬明,我向来容易被书中的扉页给骗了,我还是愿意相信这是郭敬明的一本诚意之作,从去年《小时代》的争议到现在,郭敬明和郭敬明的文字陪伴了我整个年少时代,所以看他的这本散文集,也算是给自己的年少时代有个交代吧。
受《南方周末》影响,对纪实文学以及非虚构类写作尤其偏爱,比如《蹉跎坡旧事》、《夹边沟记事》、《无后为大》都是此类,所以在看到很多公知推荐后,果断买了。
至于张大春和王健壮的书,两人的共同点就是台湾人,张大春最近出了新书《大唐李白:少年游》,张大春号称要写独一无二的李白,书中大胆替李白“代笔”,对其诗作进行续补、改写,虚实难辨,有书评称其精彩叫绝,后来就填补了他此前的《城邦暴力团》,而王健壮,是一个朋友推荐的,而后为了可以免邮费,就再加上他的《我叫他,爷爷》。
另外,我觉得我还需要恶补一点常识,于是就买了《牛津通识读本:美国总统制》,这是一套丛书的一本,在这本十万字的小书中,作者琼斯教授言简意赅而引人入胜地介绍了美国总统的方方面面,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入门书,法学学者张千帆在该书序言谈到,读者可从中学到的不只是历届美国总统的奇闻异事,而且是关于美国分权体制的深刻洞见,抑或对反思中国行政权的宪法设计有所助益。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421010463695/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1g8sc.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i/212731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