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子
自己看了看2011年就加入了豆瓣,可是一直没怎么玩,但是心里对这个网站印象十分好。大一申请上扣扣,玩了一年,不喜欢。加的都是自己的朋友,况且我本身是个十分低调的人。不喜欢在朋友圈吐露太多。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造就了我这样的性格,很多事情喜欢压在心底,太久太久,蒙的一层厚厚的灰,就把人格搞得奇怪了。
但是我对这件事情印象十分深刻,小学我有个好朋友A,有次朋友B在背后说A的坏话,我对B的印象向来不好,但是当面没有什么,有次和A一起回家,我说了这件事,因为A/B表面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结果她很生气,就找B理论,当然,我就成了罪魁祸首。那个时候人们或许把这种行为叫做“挑拨”但是我真的没有那个意思,过了一段被不理解和被朋友误解的日子,我深知祸从口出,可能从那次之后,我就再也不擅于把心底的话说出来,无论是关于自己还是关于别人。其他人告诉我的事情,说过之后就跟石沉大海一样,了无音讯。
扣扣不更新,上线就隐身,这样的状态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我一开始就是如此。这样的我似乎有意无意的就把自己和朋友之间相隔开,但是我从来都深信一个道理,距离产生美。我知道该联系的我一定会联系,我知道表面上看起来对谁都不错的我,实际上才是真正那个把朋友档次分的很清的人,当然,这里的档次,是指亲密度和久远度。
但是我对这件事情印象十分深刻,小学我有个好朋友A,有次朋友B在背后说A的坏话,我对B的印象向来不好,但是当面没有什么,有次和A一起回家,我说了这件事,因为A/B表面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结果她很生气,就找B理论,当然,我就成了罪魁祸首。那个时候人们或许把这种行为叫做“挑拨”但是我真的没有那个意思,过了一段被不理解和被朋友误解的日子,我深知祸从口出,可能从那次之后,我就再也不擅于把心底的话说出来,无论是关于自己还是关于别人。其他人告诉我的事情,说过之后就跟石沉大海一样,了无音讯。
扣扣不更新,上线就隐身,这样的状态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我一开始就是如此。这样的我似乎有意无意的就把自己和朋友之间相隔开,但是我从来都深信一个道理,距离产生美。我知道该联系的我一定会联系,我知道表面上看起来对谁都不错的我,实际上才是真正那个把朋友档次分的很清的人,当然,这里的档次,是指亲密度和久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