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 犹太有关
在澳洲最早接触犹太人,是Jen的男友(不确定是不是现任)。说起Jen这个女生,真的是阳光积极正能量的典范,跑步骑车游泳瑜伽伦巴什么都来。学完了会计的本科,又开始读新闻。说实话我真心羡慕她,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在澳洲新闻专业就业情况比会计还不乐观,这也是我当初没有选择念传媒的原因。不过她不care,每次谈起这个她都表示工作开心才最重要,就算发展不好以后也许会去美国读研。就是这样,我跟她在一起感觉自己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话说回她的犹太男友,两个人在一起就两个字,傻乐。没有比他们更开心的了。以至于我一开始很不习惯他们表达的方式。第一次去K歌是Wen Fei组的局,结果这两人就在小小的包厢里high起来了,我和WF很尴尬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发挥。特别是我,慢热闷骚只在死党面前发疯的处女座,跟着晃了几首歌就开始放空,然后看着这两位把欧美口水歌点了个遍,在屏幕前上蹿下跳极尽抽风之能事。从此之后,我就开始习惯了他们这种相处的模式,每次见面Jen也会主动分享一些他们的奇人异事。我认为最高潮的是这两人坐游轮把美国玩了个遍提前过上了退休的生活。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是犹太人的事实。然后我也慢慢知道了,原来我之前经常晃的Caulfield区,是犹太人区。所以在这个区的超市里看到那些kosher食品,也就很好解释了。说实话之前对犹太人有太多好奇也并不打算去了解,如今身边突然多了这么多犹太元素,对他们的兴趣莫名大增。特别是看了破产姐妹给犹太小男孩办成年礼那一期,满脑袋都是shanda那个词。最近坐电车经过犹太区,又看到很多戴小帽子的男人,实在太让人好奇了。前几天被临时叫去一个犹太小学做课后活动,又深深体会到那种氛围。我觉得澳洲很神奇的一点,就是在一个区就会被一种文化情绪所包围(除了黑人区和越南区还有印度区我无从了解外,我就是racist,你咬我啊)。
当天的情况也很特别,我早上刚面试完一个工作受了点打击,就打电话给Anna诉苦。她那边正好去邮局取东西,我们便约在Victoria Market见面。我坐在电车上心不在焉不知怎么坐到了码头,望着港湾里的船又哀怨的坐回市里。到了维麻被她带进一家梦幻的华而不实的精品店,各种迪斯尼的公主王子玩偶和音乐盒摆的满满当当,其中一只安娜已经购入的价值80多刀。当然了,这是Anna公主的一贯风格,我等草根土妞是无法企及的。从店里做了个梦出来,我们又商量着去陪她借书。谁知道经过一个土耳其的饼店,物美价廉怎能错过。我们又买了一个gozmele,一个zuchini pattie和一个cherry的什么甜饼在门口的座位上坐下来。马路边熙攘的车辆和人群,给这场景平添了一丝浪漫,我不由想起Eat Pray Love里的场景。和Liz在罗马边吃gelato边学意大利语不一样,我们聊的是很沉重的话题--如何创业做生意赚钱。她不是第一个跟我说要去Sunday Market摆摊的人,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香港女孩也有这种想法,只是后来我们渐渐失去联络,不知道她的生意做的怎么样。与他相比,我们的金老板可是连货都进好了。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好,我一边夸她一边又瞄到窗口上写着lentil soup才3刀,然后抽身去买了一杯。zuchini pattie很油,但是很香还有点辣味道不错;gozmele这段时间一直吃,还是觉得菠菜cheese的好,安娜这位肉食公主点了lamb的,稍微腻了一些,不过她喜欢就好;至于甜点cherry饼一般,而且cherry是酒泡过的,有点焉了,不过至少有甜点;lentil soup我一直很爱,这家的用杯子装很烫还有点咸,我们一口一口边聊边喝了很久,也算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在一起总是有聊不完的话,以至于我总结了一条经验,那就是又是吃货又是巨蟹座的,一定是我的好朋友。
吃饱喝足我们顺着马路寻找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Monash图书馆,沿路又是西装笔挺的另一番景象。附近有法院和在门口聊天的穿律师服戴假发的老男人们,也许是刚刚散庭又或是在等待入庭。穿过这一系列剧情继续走了几条街,过马路来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建筑前便是了。我再次确定从来没来过这里,因为里面的庄严唐璜不似任何一个校区,再加上看似严格的安检设施,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里面的书是否都价值连城。如果人都有自卑心切的话,那么我的应该是很严重的那种。作为一个外来者,看着阅读室里面翻那些很厚一本连名字都看不懂的书,不由的觉得她们高上起来。此情此景,又是另个一世界了。就在胡思乱想之际,我接到那个叫我去犹太学校的电话。
再回到那个学校,一进门就被希伯来字包围。一个貌似印度的女人领着我做准备,带我上楼确认了一些事情。比较有趣的是她说有几个孩子吃kosher食物,所以水果不能切要给他们完整的。见着那些孩子我的慢热情绪又来了,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老师。做老师一定要主动要自来熟,这些优良品质我一点都没有。不过好在慢慢的我也能和他们说上几句,都是一年级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基本思想,有些男孩戴着小帽子还留了两边各一束卷卷的头发,又激起了我无限的好奇。最痛苦的是我完全听不懂也发不出他们的名字,发了几次我就放弃了,生怕被他们发现我很蠢这个事实。还算是相安无事的度过了几个小时,发现他们跟其他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在澳洲长大的孩子,不管是什么背景都会变成澳洲的孩子吧。
当天的情况也很特别,我早上刚面试完一个工作受了点打击,就打电话给Anna诉苦。她那边正好去邮局取东西,我们便约在Victoria Market见面。我坐在电车上心不在焉不知怎么坐到了码头,望着港湾里的船又哀怨的坐回市里。到了维麻被她带进一家梦幻的华而不实的精品店,各种迪斯尼的公主王子玩偶和音乐盒摆的满满当当,其中一只安娜已经购入的价值80多刀。当然了,这是Anna公主的一贯风格,我等草根土妞是无法企及的。从店里做了个梦出来,我们又商量着去陪她借书。谁知道经过一个土耳其的饼店,物美价廉怎能错过。我们又买了一个gozmele,一个zuchini pattie和一个cherry的什么甜饼在门口的座位上坐下来。马路边熙攘的车辆和人群,给这场景平添了一丝浪漫,我不由想起Eat Pray Love里的场景。和Liz在罗马边吃gelato边学意大利语不一样,我们聊的是很沉重的话题--如何创业做生意赚钱。她不是第一个跟我说要去Sunday Market摆摊的人,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香港女孩也有这种想法,只是后来我们渐渐失去联络,不知道她的生意做的怎么样。与他相比,我们的金老板可是连货都进好了。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好,我一边夸她一边又瞄到窗口上写着lentil soup才3刀,然后抽身去买了一杯。zuchini pattie很油,但是很香还有点辣味道不错;gozmele这段时间一直吃,还是觉得菠菜cheese的好,安娜这位肉食公主点了lamb的,稍微腻了一些,不过她喜欢就好;至于甜点cherry饼一般,而且cherry是酒泡过的,有点焉了,不过至少有甜点;lentil soup我一直很爱,这家的用杯子装很烫还有点咸,我们一口一口边聊边喝了很久,也算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在一起总是有聊不完的话,以至于我总结了一条经验,那就是又是吃货又是巨蟹座的,一定是我的好朋友。
吃饱喝足我们顺着马路寻找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Monash图书馆,沿路又是西装笔挺的另一番景象。附近有法院和在门口聊天的穿律师服戴假发的老男人们,也许是刚刚散庭又或是在等待入庭。穿过这一系列剧情继续走了几条街,过马路来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建筑前便是了。我再次确定从来没来过这里,因为里面的庄严唐璜不似任何一个校区,再加上看似严格的安检设施,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里面的书是否都价值连城。如果人都有自卑心切的话,那么我的应该是很严重的那种。作为一个外来者,看着阅读室里面翻那些很厚一本连名字都看不懂的书,不由的觉得她们高上起来。此情此景,又是另个一世界了。就在胡思乱想之际,我接到那个叫我去犹太学校的电话。
再回到那个学校,一进门就被希伯来字包围。一个貌似印度的女人领着我做准备,带我上楼确认了一些事情。比较有趣的是她说有几个孩子吃kosher食物,所以水果不能切要给他们完整的。见着那些孩子我的慢热情绪又来了,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老师。做老师一定要主动要自来熟,这些优良品质我一点都没有。不过好在慢慢的我也能和他们说上几句,都是一年级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基本思想,有些男孩戴着小帽子还留了两边各一束卷卷的头发,又激起了我无限的好奇。最痛苦的是我完全听不懂也发不出他们的名字,发了几次我就放弃了,生怕被他们发现我很蠢这个事实。还算是相安无事的度过了几个小时,发现他们跟其他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在澳洲长大的孩子,不管是什么背景都会变成澳洲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