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做爱一般热恋世界
白墨,
一
我前段时间不远万里去塞舌尔参加了叉烧的婚礼(如果你们还记得他),酒过三巡,不,准确的说是酒过好多好多巡,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丫终于透露了心声,最爱的还是朔姑娘。我这次有了经验,没有搂住他,刻意保持了一米的距离,语重心长的套用了一段话:
那个人永远活在时间里了,你把她拉不出来,自己也回不去,就这样吧,让她安静的留在那里吧。她不会发福不会老去不会穿着职业套装高跟鞋不会带着家长里短柴油米醋的气息,她永远年轻永远漂亮穿着鲜艳长裙站在回忆里,对着你笑靥如花。这样难道不好吗?你总有一天要跟所有的记忆相安无事握手言和,那里面有她也有你,有她的青春也有你的年华。
叉烧还是不解,问了一个全球亿万痴情的男同胞千百年来的经典问题,“我那么好,她到底为什么离开我?“
我灌下最后一杯,说:
"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对的。"
二
叉烧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个世界都会为他开特例。其实我们也何尝不是么?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是The one,或是别人的The one,更多的人儿,在青春的掩护下,把空虚当性感,把懒惰当反抗,把颓废当勇气。我最反感的就是看完诸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或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此类电影后,就感叹残酷青春的少男少女。童年就不残酷了?残酷到孩子们都无法表达;老年就不残酷了?残酷了世人都习惯性的无视;更不用提中年人了,他们的残酷往往导致了所有人的残酷。在我看来,青春唯一残酷的一点,就是让很多人习惯了用年轻当借口,说的好像成熟了以后,能有多大出息一样。
没出息其实不要紧。至少成熟以后,你要做到不要像个孩子一样,举着一根受伤的指头那样到处说;看,我流血了!我流血了!
三
没人关心你流没流血,当你适应了这点之后,你就无法免俗的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我见过知乎一个问题,大概是问怎样过独居生活,结果一堆男男女女贴满了单身食谱,骗了几百赞,让我感叹如果找本中华菜谱每天抄一篇,估计年底前就超张公子了。你们独居到除了吃想不到其他的,还敢说自己独居的如此成功?
孤独变成众人的狂欢时,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当第一个人藏好自己流血的手指时,你发现很酷,变悄悄的也把手背在后面,心想,你们其他这些幼稚的人儿,然后暗自窃喜。不禁想起John Fiske著名的牛仔裤理论,第一个年轻人在牛仔裤上剪了个洞,慢慢的身边同龄人都开始效仿。直到有一天,牛仔裤的生产厂家崩溃了,开始批量生产破洞的牛仔裤,于是,孤独,自由,反叛,都被这个世界悄悄收编,露出狡猾的微笑。
四
是啊,这个世界那么坏,我们还要热爱它么?
热爱这个世界,从热爱自己开始。
“Nina,给你留个小作业。回家,触摸自己。”
不仅如此,《黑天鹅》中,“变态”指导指着Nina问男舞伴:你想不想和她做爱?男舞伴笑了笑没有作答,Thomas狠狠冲着Nina说:不,没有任何人会想跟你做爱! 舞蹈室的灯光突然跳闸,陷入一片漆黑。
Nina之所以一直无法征服黑天鹅这个角色,是因为她既不了解自己身体,也不知道如何释放。我们爱Lily,是因为看到一个原本该把头发梳地一丝不苟的芭蕾舞女演员,扔掉了发绳,一边放声大笑一边与男舞伴纵情地跳舞,她的背上还浮现着黑色细致的纹身,那么洒脱那么无拘无束,让人想到生命本就该这样没有束缚,让人充满性欲。一个人有多么热爱世界,就会多么地热爱自己。Lily会主动地去关心他人,在别人获得成功的时候表示真心的祝贺而非嫉妒。这样的人,是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她生命中所有快乐的动因不仅仅只有来自自身,还有来自于他人的互动之中。
当一个人从自己的身体开始,到自己的灵魂都能够刻骨热爱,毫不掩饰的时候,也可以像个小孩子般单纯地在人群中唱起歌来,就算你年纪活到一把了照旧可以在人群中尽情跳舞。
刘瑜阿姨讲独行,说到“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她太含蓄了,照我看,像做爱一般热爱世界就够了。
一
我前段时间不远万里去塞舌尔参加了叉烧的婚礼(如果你们还记得他),酒过三巡,不,准确的说是酒过好多好多巡,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丫终于透露了心声,最爱的还是朔姑娘。我这次有了经验,没有搂住他,刻意保持了一米的距离,语重心长的套用了一段话:
那个人永远活在时间里了,你把她拉不出来,自己也回不去,就这样吧,让她安静的留在那里吧。她不会发福不会老去不会穿着职业套装高跟鞋不会带着家长里短柴油米醋的气息,她永远年轻永远漂亮穿着鲜艳长裙站在回忆里,对着你笑靥如花。这样难道不好吗?你总有一天要跟所有的记忆相安无事握手言和,那里面有她也有你,有她的青春也有你的年华。
叉烧还是不解,问了一个全球亿万痴情的男同胞千百年来的经典问题,“我那么好,她到底为什么离开我?“
我灌下最后一杯,说:
"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对的。"
二
叉烧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个世界都会为他开特例。其实我们也何尝不是么?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是The one,或是别人的The one,更多的人儿,在青春的掩护下,把空虚当性感,把懒惰当反抗,把颓废当勇气。我最反感的就是看完诸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或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此类电影后,就感叹残酷青春的少男少女。童年就不残酷了?残酷到孩子们都无法表达;老年就不残酷了?残酷了世人都习惯性的无视;更不用提中年人了,他们的残酷往往导致了所有人的残酷。在我看来,青春唯一残酷的一点,就是让很多人习惯了用年轻当借口,说的好像成熟了以后,能有多大出息一样。
没出息其实不要紧。至少成熟以后,你要做到不要像个孩子一样,举着一根受伤的指头那样到处说;看,我流血了!我流血了!
三
没人关心你流没流血,当你适应了这点之后,你就无法免俗的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我见过知乎一个问题,大概是问怎样过独居生活,结果一堆男男女女贴满了单身食谱,骗了几百赞,让我感叹如果找本中华菜谱每天抄一篇,估计年底前就超张公子了。你们独居到除了吃想不到其他的,还敢说自己独居的如此成功?
孤独变成众人的狂欢时,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当第一个人藏好自己流血的手指时,你发现很酷,变悄悄的也把手背在后面,心想,你们其他这些幼稚的人儿,然后暗自窃喜。不禁想起John Fiske著名的牛仔裤理论,第一个年轻人在牛仔裤上剪了个洞,慢慢的身边同龄人都开始效仿。直到有一天,牛仔裤的生产厂家崩溃了,开始批量生产破洞的牛仔裤,于是,孤独,自由,反叛,都被这个世界悄悄收编,露出狡猾的微笑。
四
是啊,这个世界那么坏,我们还要热爱它么?
热爱这个世界,从热爱自己开始。
“Nina,给你留个小作业。回家,触摸自己。”
不仅如此,《黑天鹅》中,“变态”指导指着Nina问男舞伴:你想不想和她做爱?男舞伴笑了笑没有作答,Thomas狠狠冲着Nina说:不,没有任何人会想跟你做爱! 舞蹈室的灯光突然跳闸,陷入一片漆黑。
Nina之所以一直无法征服黑天鹅这个角色,是因为她既不了解自己身体,也不知道如何释放。我们爱Lily,是因为看到一个原本该把头发梳地一丝不苟的芭蕾舞女演员,扔掉了发绳,一边放声大笑一边与男舞伴纵情地跳舞,她的背上还浮现着黑色细致的纹身,那么洒脱那么无拘无束,让人想到生命本就该这样没有束缚,让人充满性欲。一个人有多么热爱世界,就会多么地热爱自己。Lily会主动地去关心他人,在别人获得成功的时候表示真心的祝贺而非嫉妒。这样的人,是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她生命中所有快乐的动因不仅仅只有来自自身,还有来自于他人的互动之中。
当一个人从自己的身体开始,到自己的灵魂都能够刻骨热爱,毫不掩饰的时候,也可以像个小孩子般单纯地在人群中唱起歌来,就算你年纪活到一把了照旧可以在人群中尽情跳舞。
刘瑜阿姨讲独行,说到“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她太含蓄了,照我看,像做爱一般热爱世界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