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有一本书叫《芒果街上的小屋》,它有一个“离开时为了更好的回来”的信仰,也许是这样的,不怎么确定了,关于它记忆已经花白,除了某些特殊的感觉还在。
在很多年前,也许是十三岁,也许更小,她好像也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汽车驶离时,把衣服蒙在脸上,一动不动,一言不发,感觉到汽车行进时忽高忽低的微妙变化,感觉到杨树匆忙投下的花花搭搭的影子,感觉到湿湿的东西不断灌进耳朵。
闭着眼睛,关闭了可以目视的世界,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有些东西看的真真切切,被远远抛在后面的身影,变小、变小……在时光中打了一个旋,不知所踪。
这个场景,这些感觉,也是在某个余热未消但凉意渐生的初秋午后。
也许是真实,也许是幻觉,但是有什么真正的区别呢?
“我会回来”,这个信念当初那么坚定,但是现在是“我会回去吗?”“我能回去吗,更好的?”
很多时候在想,她努力地活着就是为了那对初见时水汪汪的眼睛,也许不是最美,却是她的偏爱。后来她得出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她的人生,就是为了守护它们的存在;而它们的存在,让她的人生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