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传说中的期货分析师长啥样
刚去HR办公室签了《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书》,身为“期货分析师”的一年至此画下句点,老习惯,留总结,且行且珍惜。
1,期货分析。
实际上我并没有在“分析师”这个身份上扎根很深,这里只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或对或错,还请高手指正。
从理论上来说,期货分析师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具体期货品种相关产业
金融市场——衍生品市场——期货行业史——重要交易所的规章制度
期货的具体业务,比如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策略等等……
基本技能包括:
Word,Excel,PPT,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对K线图的解读
写报告、解释市场、客户关系维护、个人品牌营销等……
投资咨询资格证最好考出来,风险管理的证如果有时间也考出来吧。
如果没有现货商的信息源,分析师是迈不开步子的。
见过逻辑比较清晰的分析师,可以就市场上的一个主题做深入的分析,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要求是:对世界有正确的理解。
换言之就是“正确”的三观。这是一个没有评判标准的事情。分析师随着实践在市场中成长起来是比较对路的职业发展。
很考校分析师三观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矛盾”这个概念。
SO……这个岗位想要发展得好,要有很好的公司平台以及经验丰富的同事带着。不断“学以致用”,积累经验才行。
所以想做这个岗位的话,更关键的是找到【用】,再安排好【学】。
默默多嘴一句,分析师只是阶段性岗位,在越短时间内把自己塑成一个合格的分析师,就可以瞄准下一个阶段的个人发展了。
2,德州扑克。
每周四晚的德州扑克,默默参与34次了。
对“概率”的理解,对“博弈”的理解,对“势”的理解,对“止”的理解,对“贯”的理解。
欲说还休,可能只有在牌桌上才能体会到这些,感谢这么长时间来一起打牌的玩家们。
我这枚弱小的CPU,每次跟大家一起玩的时候都狂转到冒烟,慢慢地也开始习惯了。
3,官网重建。
公司官方网站随新董事长的履职而焕发新生,重建的工作落在我头上。
咱做过苦逼兮兮的乙方,翻身得解放也扮演一回甲方,体会颇多。
A
有的人不屑于“证明自己”,我想说“错了”。
重点不是“证明自己”,而是给对方一些理由来“相信自己”。
从什么角度来拆解问题,以及关注点落在哪里,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格局。
身为乙方,一言一行,一个图片一个句子,都是抖落信息点,让甲方“有理由相信”自己物超所值。
生意场上,制造相互理解的障碍,这是非常傻逼的行为。
什么叫相互理解的障碍?举一个最简单最小的例子,说话喜欢用代词,“这个”“那个”“上次”……
对方往往需要在脑袋里转一下,用几毫秒或者几秒时间,来唤醒记忆,找出你的代词究竟代指什么。
而且双方很容易对代词所代指的具体含义产生理解偏差……
所以……事无巨细的,简简单单的,该说什么就陈述什么,不要图省事用代词。
B
”信任“不是代价,而是”成本“。
都不是学生了,这么大的人了,谁还没有几次因为相信别人而受伤的经历。
我想说,仍然要相信。
团队协作的润滑剂就是信任,没有信任……会怎样?
上位者不敢授权,凡事亲力亲为,拉长项目周期,拉低个人时间&精力的投入产出比。
作为员工不敢越界,多做多错,以自保心态面对工作,没有积极主动性,不会替公司着想。
谁也不是傻瓜,嘴上不说,心里都懂。
12个月的时间,挥手过眼云烟~
随着离职的日期一天一天临近,心里也逐渐清晰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安排,悦纳无限可能。
PS,咱家是个啥样的人儿,不用多说了,如果有什么工作机会的消息还望不吝分享。
1,期货分析。
实际上我并没有在“分析师”这个身份上扎根很深,这里只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或对或错,还请高手指正。
从理论上来说,期货分析师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具体期货品种相关产业
金融市场——衍生品市场——期货行业史——重要交易所的规章制度
期货的具体业务,比如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策略等等……
基本技能包括:
Word,Excel,PPT,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对K线图的解读
写报告、解释市场、客户关系维护、个人品牌营销等……
投资咨询资格证最好考出来,风险管理的证如果有时间也考出来吧。
如果没有现货商的信息源,分析师是迈不开步子的。
见过逻辑比较清晰的分析师,可以就市场上的一个主题做深入的分析,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要求是:对世界有正确的理解。
换言之就是“正确”的三观。这是一个没有评判标准的事情。分析师随着实践在市场中成长起来是比较对路的职业发展。
很考校分析师三观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矛盾”这个概念。
SO……这个岗位想要发展得好,要有很好的公司平台以及经验丰富的同事带着。不断“学以致用”,积累经验才行。
所以想做这个岗位的话,更关键的是找到【用】,再安排好【学】。
默默多嘴一句,分析师只是阶段性岗位,在越短时间内把自己塑成一个合格的分析师,就可以瞄准下一个阶段的个人发展了。
2,德州扑克。
每周四晚的德州扑克,默默参与34次了。
对“概率”的理解,对“博弈”的理解,对“势”的理解,对“止”的理解,对“贯”的理解。
欲说还休,可能只有在牌桌上才能体会到这些,感谢这么长时间来一起打牌的玩家们。
我这枚弱小的CPU,每次跟大家一起玩的时候都狂转到冒烟,慢慢地也开始习惯了。
3,官网重建。
公司官方网站随新董事长的履职而焕发新生,重建的工作落在我头上。
咱做过苦逼兮兮的乙方,翻身得解放也扮演一回甲方,体会颇多。
A
有的人不屑于“证明自己”,我想说“错了”。
重点不是“证明自己”,而是给对方一些理由来“相信自己”。
从什么角度来拆解问题,以及关注点落在哪里,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格局。
身为乙方,一言一行,一个图片一个句子,都是抖落信息点,让甲方“有理由相信”自己物超所值。
生意场上,制造相互理解的障碍,这是非常傻逼的行为。
什么叫相互理解的障碍?举一个最简单最小的例子,说话喜欢用代词,“这个”“那个”“上次”……
对方往往需要在脑袋里转一下,用几毫秒或者几秒时间,来唤醒记忆,找出你的代词究竟代指什么。
而且双方很容易对代词所代指的具体含义产生理解偏差……
所以……事无巨细的,简简单单的,该说什么就陈述什么,不要图省事用代词。
B
”信任“不是代价,而是”成本“。
都不是学生了,这么大的人了,谁还没有几次因为相信别人而受伤的经历。
我想说,仍然要相信。
团队协作的润滑剂就是信任,没有信任……会怎样?
上位者不敢授权,凡事亲力亲为,拉长项目周期,拉低个人时间&精力的投入产出比。
作为员工不敢越界,多做多错,以自保心态面对工作,没有积极主动性,不会替公司着想。
谁也不是傻瓜,嘴上不说,心里都懂。
12个月的时间,挥手过眼云烟~
随着离职的日期一天一天临近,心里也逐渐清晰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安排,悦纳无限可能。
PS,咱家是个啥样的人儿,不用多说了,如果有什么工作机会的消息还望不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