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再见(for 阿悟 for 横道世之介)
![]() |
看完一部好电影,一定要郑重做个告别,这是我观影习惯里一个不成文的小规矩。而告别的途径就是沉下心来为这部电影说些什么,观影时产生的所有愁绪吐干净了人便自在轻松,就好比吃饱了一顿盛宴过后,总得腆着肚子消化一阵,不然就吃不了下一顿也没法儿睡个安稳觉。“好”这个字该怎么去界定呢?这其实是件特别私人的事,一部能让观众通过剧情镜像回顾自我,虚幻反渗透现实的电影,被冠以一个“好”字应该不过分。
在刚结束的豆瓣鑫像奖最佳日影的投票榜单里,《横道世之介》以598票高居榜首,同时入围的《大家再见》以19票位列末尾。然而这两部电影的优秀程度在我心中是不分伯仲的,它们都谈到了同一个主题——告别。(在这里禁不住要说,一部电影能不能获得群众的喜欢还是在于宣传力度和演员的知名度,以及渠道;哪部电影更得媒体人推崇,便占据了有效渠道。)
虽然同样是带着挥手致意的意味,《大家再见》是教大家生活要迈开步子向前看,《横道世之介》则是在平静沉闷的成年世代里回头望向恍如隔世的青春岁月。
在看完《大家再见》久久不能释怀的两个星期后再来想这部片子,觉得它其实是部可爱的寓言故事。阿悟因为小学时遭遇的血腥事件阴影,决定再也不离开基础设施齐全的团地,白天强身健体,晚上小区巡逻,一到16岁就去蛋糕店工作。小小年纪就能在有限的生活环境里为自己盘算好一生,不能不说阿悟有别于其他随波逐流的熊孩子,他有目标,能认真贯彻执行,自律克己,阳光善良。相比起其他因为外部世界变化而不得不跟着时代前进的同学,还有因为朋友的搬家,社交圈过于窄小而伤心忧郁的女友早纪,阿悟以自己为生活的原点,在团地无忧无虑地过着每一天。影片一开头老师问:不走出团地你怎么能认识新的朋友呢?阿悟很淡定地说:朋友?我有啊。镜头扫过了团地里穿着黑色制服,略带土气的男学生。我们恍然大悟,他想交的朋友是从小知根知底,能毫无戒备之心地坦诚交流,或者说能正大光明互相暴露缺点的人,一两个就够了的那种;而老师口中的“交朋友”则是扩大交际圈,积累人脉。这是深度和广度的区别。
直到仓科加奈扮演的早纪在察觉到跟阿悟建立新生活无望后,残酷又不失温和地提出了分手。阿悟觉得这没有理由啊,因为我们念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了,我知道你最喜欢吃什么,你最不喜欢吃什么,你生活全方位的数据信息,这些由时间积淀起来的熟稔和默契不是外面世界的人能随随便便就打破超越的。但是早纪告诉他:爱一个人不是了解她,体贴她,而是想更了解她,更体贴她。她也对未来的生活抱着未知的恐惧,但她不介意去了解那份未知。
环境的量变一定会产生质变,阿悟维持自我世界的大前提是团地这个环境里有他值得为之付出的人,就好比初中物理课上说的两种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这样的状态也会达到一个零界点,先是女友的离去,再是母亲的去世。事实上团地就是大千世界中你所占一隅的小小比喻,阿悟从未离开团地,但他也一样在微型的世界里经历了同学的迁徙,家人的逝去,朋友的病变,爱情的幻灭,故土的兴衰始末,同时还要面对自己世界观所遭受的冲击:原来电视里崇拜的气功大师也会死,原来了解一个人不等于爱。他所经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外面的年轻人没两样,兴许更波澜有趣也说不定。
阿悟那种交朋友只往精里去交的想法也似乎是对初出茅庐却还没有社会化的年轻人一种善意的揶揄。阿悟每逢踏上连接外部世界的楼梯必定发作昏厥的癔病在得知母亲去世时,毫无障碍地就垮了过去,越跑越远。这似乎是在有意无意昭示着只有父母离世,儿女才能真正成长这一真意。但还是会为阿悟感到可惜,电影的后半部寂寞得一塌糊涂,自己的改变很是因为别人在推着你改变,这是最寂寞的。虽然完成了妈妈的遗愿走出了团地,但同时也意味着捍卫自我清净领土的一种溃败吧,他最后也成了一个被动投向世界之海的人。这是望着阿悟离开团地的背影,无法全然为他高兴的原因。那个可爱又萎缩、倔强、自信的小个子男生,实在令人欣赏。滨田岳从未如此拥有存在感。
与全程都在自我成长的阿悟相比,横道世之介带着主角的使命在做着配角的工作。围绕着两位男主角,都发散状地出现了青春时光中的标志性人物——男性友人、青梅竹马、初恋对象。这些人都成了阿悟人生中的过客,而横道世之介则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一个过客。
世之介在影片中很少有单独出现的时间,除了片头他独自从乡下来到大城市东京求学的街头一幕,和片尾他告别初恋祥子,一路雀跃阳光地兑现诺言,努力拍摄生活日常的照片。他的出现往往是和他人一起,同学,恋人,桑巴社里的伙伴,亲戚,社会上认识的漂亮姐姐,影片没有正面去剖析世之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只能从他与人相处的日常点滴里窥得一二。大家都一致认为,世之介是个普通人,是个大好人。同样是和女同学小唯初次见面,世之介会赞美用了双眼皮胶的女孩:眼妆真漂亮;而一旁人来疯的混小子仓持只会说:你的眼睛上是不小心黏了胶水么?世之介的善良体贴可见一斑。
电影没有预兆地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往返。上一幕还一起参加社团合宿,在澡堂子里说着恋爱密语的两个好兄弟在若干年后失去了联系。人到中年的仓持夫妻在饭桌上想起了世之介:说起来我们还是因为他认识的。但是后来世之介去哪儿了呢?曾经受过世之介帮忙的千春也在多年后回忆起世之介,电影却在中间段落突然告知观众世之介已经去世。可是下一刻年轻时的世之介还在洗衣房里活奔乱跳,都来不及叫人唏嘘伤心,这样的剪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导演其实是在回避着任何有可能导致悲伤的时刻吧。
昔日恋人的回忆是对往日时光最好的一枚封缄。最喜欢圣诞节时世之介和祥子在雪地里的初吻,变幻为俯拍的镜头记录了这段纯洁浪漫的恋情,两人幸福得快要跌倒在皑皑白雪上。多年后从国外回来的成年祥子收到世之介妈妈寄来的那包约定的“第一卷菲林”时,世之介这个听起来很耳熟的名字已经成了她嘴里“我大学时交往过的一个人”。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永远会出现更重要的人,来使得曾经很重要的那个人变得面目模糊,可是她无法改变在吃汉堡时学习世之介的动作,那是世之介留给她的印记。她仍旧会在斑马线上若隐若现地看到过去那个瘸了腿的自己和世之介两个人亦步亦趋过马路的样子,饱含热泪着重现了与世之介爱恋时一样的笑颜。
当影片最后世之介的妈妈念着儿子去世的信件,画面配合着刚开始学习用照相机摄影的世之介时,明白了这部电影的泪点。能和世之介相遇,是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如果有空请来坐坐,一起聊聊世之介。
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路上不断的放下或许曾经重要的一些人,我们缺少的是好好的道别。
但如果他是个曾经温暖过你的人,就请你记住他。
再见,阿悟;再见,世之介。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11.6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792篇内容 · 818.6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25篇内容 · 573.9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新19篇内容 · 1.2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新14篇内容 · 9976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898篇内容 · 208.1万次浏览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686篇内容 · 74.5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83.4万次浏览
难过的是,我回不去世之介那样了。
我认为,世之介在电影里的“去世”其实不是真的死了,而是代表他周遭这群曾经的年轻人是回不去了。世之介就是他们的青春啊。
写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