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裸露的方式
学校强行要求写一份《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与分析》。首先不太想写这东西,准备随便百度来应付。索性搜索“中国人的信念和理想”,并不意外的看到满篇都说,中国人没有信念和理想。这句话有些以偏概全,不过大致是正确的。物质社会嘛,不是向前看,是向钱看。还在该网址看到一个网友的提问:“为什么现在中国人的素质越来越差?”。其中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片面性体现。”还有比较乐观的回答:“都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带来并发症,但这也是人类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发达国家70年前就经历过了,不用奇怪,过二三十年会提高的。”我只是一个看过一丁点书的小毛孩儿发表一些言论:“一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已经缺失了他最本质的东西,那个东西就叫做信念。文化大革命抹杀的是人性,抹杀的是中国的近未来”。尽管我们的GDP已经跃居全球第二,我们的经济在总数上有一定成就。但大胆试问当代社会 我们真正的快乐吗?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快乐过多久了?身为90后,我活到现在感觉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这个词。感觉任何一个关于中国社会现状都可以在前面加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从一大到十八大一直都说惩奸除贪,但到现在为止,贪官依然像老鼠一样,横行在我们人群当中。还滥用权力。每次一想到山区的孩子,就很难过,自己还是个学生无能为力。再一想到可恨的政府贪官,哎......。欺软怕硬,熟视无睹,见死不救,坑蒙拐骗。忘恩负义,官商勾结,假公济私,谗言媚语,淫欲横生,仗势欺人,无恶不作,这些看似夸张的词用在中国当代社会一点也不为过。其实有时候我们看着新闻,报道这些丑陋肮脏的事情,我的心理在悲愤的同时也为稍微公开的真相感到开心。这不是分裂,这也是一种追求。
没有刻意去调查这东西,因为在学校根本不用调查,随处可见的颓废就在我们身边晃晃荡荡。
中国人拥有悠久的历史,可历史有信念,有理想的却少之又少,特别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古代男人的理想和信念大部分都是保家卫国,战场杀敌。女人则是守家织布。现在21世纪敢说敢做的人,不仅在人们眼中可笑,还避免不了被说成傻逼。当代青年麻木于“安”“适”“爽”“玩”。这四个字可谓行行出状元,中国四大才子遍地可见。
“安”可谓安稳,可这里的“安”又非这个安稳。这里说的“安”的意思是:不努力,宅寝室,宅网吧,“安”居乐业。一切有父母顶着,没钱就电话父母,没事绝对不会给还在为自己在严酷社会打拼的父母一个电话的。当然也不缺乏富二代们,官二代们,家里有点钱,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适”可谓舒适,可这里的“适”也非舒适。这里的“适”的意思是:“视金钱为粪土”,挥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得让自己越走越高,根本不管自己已经处在悬崖之上。在学校,以自己为中心,每日都很舒适得过日子,好不自在。
“爽”,在网络看到什么一句“遵循内心的良知,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心最重要”,就断章取义抛开第一小段,摄取后两小句。终日上网,游戏,调戏。真爽!
“玩”专业课手机上网,逃课玩。回寝室玩,走在路上玩。以上说的其实都说得过去,逃一两次课,玩玩刺激也不是说不过去,谁都有青春。可如果每日都把怎么逃课,上课怎么玩,当成了习惯,那也就容易形成一种“信念”。
说笼统点,我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理想和信念,不信你随机碰见一位同学,就问:你的理想和信念是什么,看看他们是否会顿住,脑海里想了无数个想做的事和崇尚的精神,却又挑选不出最佳答案,最终以不知道,没想好,没想过,不清楚等类似为回答。但据我所知,我校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我很尊重信仰教派的人,但从科学的角度我是不认同的。不过,这些比安适爽玩好多了,不在一个档次,不在一个阶段。愤世嫉俗,骨子里是玩世不恭,彻底虚无主义、圆滑世故,相信人类一切行为是自私自利驱使的。
现在在学校有点理性的人都缺乏激情,有点激情的同学又缺乏理性,有理想的同学又难有时间实践,有时间实践的同学又没理想。其实我也知道,有很多同学的内心深处还是一心向善,在少时的英雄梦渐渐忘却的同时,还存留着一份残羹。他们缺的只是相信自己和信任别人。在这个人情世故的社会,大学也体现了这一点。大学里充斥着社会气息,同时也保留着学校的体制。这种综合的大学,其实并没有帮助到大多数同学。在缺乏信念和理想的同学身上,上大学是为了将来一份简单的工作,上大学是为了将来应聘的敲门砖,甚至还有上大学只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大学的玩乐被当做过去9年学校生涯的补偿,来大学有一种度假的感觉。我们始终处在偏离正确的航道上行驶。
我相信其实我们在相互指责,提出疑问的地方会伤害到内心柔弱的人,甚至还会把他们内心邪恶的一面逼出来,不服气,认为此话欠妥的,也许还会做出行为过激的事儿。但只是单纯的希望大家好,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正常行驶在汪洋大海上,经得起风雨的洗礼。如今我在大学见到更多的还是金钱的利益,无时无刻的靠关系,学校硕大的图书馆只有一小部分进去,这一小部分人还有去上网的。不是上网不好,是很无聊的坐在那里玩一个晚上的游戏,玩的欢天喜地,乐不思蜀。还有很多事去图书馆做作业的,还有浪漫的耍朋友的。不是说做作业不对,也不是说不能在图书馆耍朋友,我只是想表达,真真正正去图书馆看书的人寥寥无几。其实书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和打游戏一样神魂掉到爱不释手。一本好书可以一样可以和游戏做到一致:废寝忘食,念念不忘。通过一本好书,幸许还能找到自己真正所热爱的东西,如果你想好了,就去做,不要放弃。追求理想的路上,遇到冷眼,你只需直视前方。遇到嘲笑,你只需捂住耳朵,呼吸空气。遇到阻碍,你只需勇敢前行。
我们应随时做好准备去迎接下一个不太那么耀眼的黎明,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净化空气,放眼暖意的曙光,沐浴更真的自由。
没有刻意去调查这东西,因为在学校根本不用调查,随处可见的颓废就在我们身边晃晃荡荡。
中国人拥有悠久的历史,可历史有信念,有理想的却少之又少,特别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古代男人的理想和信念大部分都是保家卫国,战场杀敌。女人则是守家织布。现在21世纪敢说敢做的人,不仅在人们眼中可笑,还避免不了被说成傻逼。当代青年麻木于“安”“适”“爽”“玩”。这四个字可谓行行出状元,中国四大才子遍地可见。
“安”可谓安稳,可这里的“安”又非这个安稳。这里说的“安”的意思是:不努力,宅寝室,宅网吧,“安”居乐业。一切有父母顶着,没钱就电话父母,没事绝对不会给还在为自己在严酷社会打拼的父母一个电话的。当然也不缺乏富二代们,官二代们,家里有点钱,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适”可谓舒适,可这里的“适”也非舒适。这里的“适”的意思是:“视金钱为粪土”,挥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得让自己越走越高,根本不管自己已经处在悬崖之上。在学校,以自己为中心,每日都很舒适得过日子,好不自在。
“爽”,在网络看到什么一句“遵循内心的良知,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心最重要”,就断章取义抛开第一小段,摄取后两小句。终日上网,游戏,调戏。真爽!
“玩”专业课手机上网,逃课玩。回寝室玩,走在路上玩。以上说的其实都说得过去,逃一两次课,玩玩刺激也不是说不过去,谁都有青春。可如果每日都把怎么逃课,上课怎么玩,当成了习惯,那也就容易形成一种“信念”。
说笼统点,我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理想和信念,不信你随机碰见一位同学,就问:你的理想和信念是什么,看看他们是否会顿住,脑海里想了无数个想做的事和崇尚的精神,却又挑选不出最佳答案,最终以不知道,没想好,没想过,不清楚等类似为回答。但据我所知,我校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我很尊重信仰教派的人,但从科学的角度我是不认同的。不过,这些比安适爽玩好多了,不在一个档次,不在一个阶段。愤世嫉俗,骨子里是玩世不恭,彻底虚无主义、圆滑世故,相信人类一切行为是自私自利驱使的。
现在在学校有点理性的人都缺乏激情,有点激情的同学又缺乏理性,有理想的同学又难有时间实践,有时间实践的同学又没理想。其实我也知道,有很多同学的内心深处还是一心向善,在少时的英雄梦渐渐忘却的同时,还存留着一份残羹。他们缺的只是相信自己和信任别人。在这个人情世故的社会,大学也体现了这一点。大学里充斥着社会气息,同时也保留着学校的体制。这种综合的大学,其实并没有帮助到大多数同学。在缺乏信念和理想的同学身上,上大学是为了将来一份简单的工作,上大学是为了将来应聘的敲门砖,甚至还有上大学只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大学的玩乐被当做过去9年学校生涯的补偿,来大学有一种度假的感觉。我们始终处在偏离正确的航道上行驶。
我相信其实我们在相互指责,提出疑问的地方会伤害到内心柔弱的人,甚至还会把他们内心邪恶的一面逼出来,不服气,认为此话欠妥的,也许还会做出行为过激的事儿。但只是单纯的希望大家好,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正常行驶在汪洋大海上,经得起风雨的洗礼。如今我在大学见到更多的还是金钱的利益,无时无刻的靠关系,学校硕大的图书馆只有一小部分进去,这一小部分人还有去上网的。不是上网不好,是很无聊的坐在那里玩一个晚上的游戏,玩的欢天喜地,乐不思蜀。还有很多事去图书馆做作业的,还有浪漫的耍朋友的。不是说做作业不对,也不是说不能在图书馆耍朋友,我只是想表达,真真正正去图书馆看书的人寥寥无几。其实书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和打游戏一样神魂掉到爱不释手。一本好书可以一样可以和游戏做到一致:废寝忘食,念念不忘。通过一本好书,幸许还能找到自己真正所热爱的东西,如果你想好了,就去做,不要放弃。追求理想的路上,遇到冷眼,你只需直视前方。遇到嘲笑,你只需捂住耳朵,呼吸空气。遇到阻碍,你只需勇敢前行。
我们应随时做好准备去迎接下一个不太那么耀眼的黎明,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净化空气,放眼暖意的曙光,沐浴更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