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居巢区立足新起点 服务新使命
2010年是居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之年,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的发展,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703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75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100.6%、102%、101.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低于全市控制目标0.7个百分点。继续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兑现养老、医疗保险补贴551万元,培训补贴133.9万元,岗位补贴120万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6万元,扶持278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创业扶持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向阳再就业一条街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柘皋、烔炀、槐林农民工创业园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已入驻8家企业,吸纳500多人就业,黄麓农民工创业园基本建成。突出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高校毕业生服务月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安排64名高校毕业生见习,帮扶60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43户,帮扶48人就业,消除“零转移农户”32户,帮扶32人实现转移就业。强化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方法,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3020人,创业培训360人,再就业培训950人,实施职业技能鉴定3020人,培训实效明显提高。
(二)社会保障实现扩面提质。以扩面征缴、完善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待遇为重点,实现了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征缴、保障待遇水平的稳定增长,覆盖面稳步扩大
。全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8292人、21038人、36000人、16416人、20500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3%、106%、100%、153%、10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万人,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4.9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998人。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分别为1.12亿元、900万元、4195万元、360万元、329万元,均比上年有大幅增加。全年共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2.1亿元左右,较上年增长近5000万,增幅31%。及时调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126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速。重点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范有序,在全省范围内为市四中招聘了10名硕士研究生,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考试选招94名中、小学教师,招聘10名“三支一扶”人员,选调、选聘12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顺利进行,全区乡镇和社区卫生院设置岗位978个,其他类事业单位设置岗位7834个(其中管理类646个,专业技术类6514个,工勤类674个)。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了第三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第八批后备人选推荐、第六批巢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开展了两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科目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00名左右。稳步推进各类人才队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工资标准,配合做好规范津补贴工资和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称职(合格)人员正常晋升工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稳慎实施,及时兑现卫生系统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确保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改革取得预期效果。拟定了我区其他事业单位预发工资(生活)性补贴的《实施方案》,及时落实到位。
(四)公务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我区公务员队伍建设。组织区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和部分乡镇机关参加全省统一考试,面向社会招录了31名公务员。启动全区各级机关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通用能力学习培训,组织全区近600名公务员参加了全省通用能力在线考试。规范表彰奖励工作,严格开展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和个人年度考核,对全区26个奖项的考核工作进行审核汇总,对机关24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军转安置任务全面完成,通过考试考核综合评分,安置了6名军转干部到乡镇机关工作。
(五)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大力开展“六送”、“六进”和“春暖行动”,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工作,严格审核企业自定的劳动合同文本,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全区360家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6000多份,386家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28750份。加强了劳动监察执法工作,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70户,其中“三小”企业239户,通过专项检查,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149份,补发工资和经济补偿金23000元。处理投诉案件88起,帮助2100名农民工追讨被拖欠工资700多万元。加强了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建设,认真执行劳动人事仲裁办案规则,强化办案程序,及时妥善处理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2件,法定时效结案率100%。进一步落实企业军转干部“包保”责任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200多名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八一”慰问,大力维护企业军转干部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理论素养。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心组和机关学习制度,确保学习具有持久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学习型队伍。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领工作。特别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保持队伍的先进性。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实效。真正做到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重点学习《公务员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提高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强化学习的督查考核。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严格考核,把学习与奖惩相联系,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二)坚持高标准,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全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努力克服懈怠和因循守旧思想,摒弃专著于日常工作的审批、转发文件等,加强调查研究,把传统的微观管理模式向宏观管理转变,注重就业、医保等民生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具有全局性的各项改革工作,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和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快人才开发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围绕吸引、使用人才,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强化为市场“两个主体”服务的手段,重点抓好“为企业引才,为人才创造发展环境”这两个核心。拓展职称和引智工作服务领域,为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人事服务。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实现新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我们以塑造一支作风优良、工作严谨、服务上乘的干部队伍为目标,着力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对科学发展观做到真信、真学、真用。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改革创新之风。着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勤奋奉献。着力提高工作水平,为“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做出应有贡献,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再上新台阶。我们把增强领导班子的廉洁自律作为一项长期目标抓紧抓好,以教育管理为抓手,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力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安徽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学习活动。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学习正、反面典型事例,增强大家警戒之心、律已之心,构筑勤政廉政的思想意识。把制度落到实处,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逐步使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成为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工作体会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根本。我们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注意总结经验,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按照责任制的具体要求,细化目标,硬化任务,加强检查,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切实做到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政策有落实、措施有保障。同时,不断强化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和配合,通过与各方面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合力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二)强化队伍,严格管理是关键。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时间不长,我们结合形式发展,重新修订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研究制定了18项管理制度,装订成册,印发每一位工作人员,促使机关管理不断规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将执行制度情况列入工作人员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以制度落实促人事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的落实,规范机关干部的工作行为。大力抓好政务公开,利用党务(政务)公开栏、网站等载体,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机构。凡工作中的政策法规、招录、招聘工作人员、民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等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都及时公布,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自觉加强与派驻纪检组的工作联系,在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大额资金的使用上都要征求派驻纪检组的意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业务,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
(三)提升效能,树立形象是保证。我们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梳理简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业务流程,继续开展业务练兵活动,切实提升工作效能和优质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执行力,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强化效率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马上办的事限时办,不能办的事要解释清楚。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事,要从速从快;对下级部门或群众申报的事,严格按时限办理,杜绝推诿址皮、敷衍塞责甚至故意刁难的现象。同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加快工作节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快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发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在全系统认真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活动,征求基层群众意见,改进工作作风,硬化服务质量。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塑造“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队伍新形象。我们通过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人社系统干部队伍,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设成为让党委、政府信任,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部门。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www.maijipu.com/project/list-qa10-qb19159-qh21561.html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703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75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100.6%、102%、101.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低于全市控制目标0.7个百分点。继续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兑现养老、医疗保险补贴551万元,培训补贴133.9万元,岗位补贴120万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6万元,扶持278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创业扶持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向阳再就业一条街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柘皋、烔炀、槐林农民工创业园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已入驻8家企业,吸纳500多人就业,黄麓农民工创业园基本建成。突出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高校毕业生服务月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安排64名高校毕业生见习,帮扶60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43户,帮扶48人就业,消除“零转移农户”32户,帮扶32人实现转移就业。强化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方法,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3020人,创业培训360人,再就业培训950人,实施职业技能鉴定3020人,培训实效明显提高。
(二)社会保障实现扩面提质。以扩面征缴、完善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待遇为重点,实现了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征缴、保障待遇水平的稳定增长,覆盖面稳步扩大
。全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8292人、21038人、36000人、16416人、20500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3%、106%、100%、153%、10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万人,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4.9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998人。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分别为1.12亿元、900万元、4195万元、360万元、329万元,均比上年有大幅增加。全年共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2.1亿元左右,较上年增长近5000万,增幅31%。及时调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126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速。重点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范有序,在全省范围内为市四中招聘了10名硕士研究生,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考试选招94名中、小学教师,招聘10名“三支一扶”人员,选调、选聘12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顺利进行,全区乡镇和社区卫生院设置岗位978个,其他类事业单位设置岗位7834个(其中管理类646个,专业技术类6514个,工勤类674个)。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了第三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第八批后备人选推荐、第六批巢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开展了两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科目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00名左右。稳步推进各类人才队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工资标准,配合做好规范津补贴工资和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称职(合格)人员正常晋升工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稳慎实施,及时兑现卫生系统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确保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改革取得预期效果。拟定了我区其他事业单位预发工资(生活)性补贴的《实施方案》,及时落实到位。
(四)公务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我区公务员队伍建设。组织区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和部分乡镇机关参加全省统一考试,面向社会招录了31名公务员。启动全区各级机关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通用能力学习培训,组织全区近600名公务员参加了全省通用能力在线考试。规范表彰奖励工作,严格开展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和个人年度考核,对全区26个奖项的考核工作进行审核汇总,对机关24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军转安置任务全面完成,通过考试考核综合评分,安置了6名军转干部到乡镇机关工作。
(五)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大力开展“六送”、“六进”和“春暖行动”,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工作,严格审核企业自定的劳动合同文本,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全区360家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6000多份,386家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28750份。加强了劳动监察执法工作,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70户,其中“三小”企业239户,通过专项检查,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149份,补发工资和经济补偿金23000元。处理投诉案件88起,帮助2100名农民工追讨被拖欠工资700多万元。加强了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建设,认真执行劳动人事仲裁办案规则,强化办案程序,及时妥善处理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2件,法定时效结案率100%。进一步落实企业军转干部“包保”责任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200多名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八一”慰问,大力维护企业军转干部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理论素养。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心组和机关学习制度,确保学习具有持久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学习型队伍。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领工作。特别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保持队伍的先进性。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实效。真正做到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重点学习《公务员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提高领导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强化学习的督查考核。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严格考核,把学习与奖惩相联系,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二)坚持高标准,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全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努力克服懈怠和因循守旧思想,摒弃专著于日常工作的审批、转发文件等,加强调查研究,把传统的微观管理模式向宏观管理转变,注重就业、医保等民生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具有全局性的各项改革工作,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和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快人才开发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围绕吸引、使用人才,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强化为市场“两个主体”服务的手段,重点抓好“为企业引才,为人才创造发展环境”这两个核心。拓展职称和引智工作服务领域,为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人事服务。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实现新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我们以塑造一支作风优良、工作严谨、服务上乘的干部队伍为目标,着力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对科学发展观做到真信、真学、真用。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改革创新之风。着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勤奋奉献。着力提高工作水平,为“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做出应有贡献,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再上新台阶。我们把增强领导班子的廉洁自律作为一项长期目标抓紧抓好,以教育管理为抓手,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力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安徽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学习活动。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学习正、反面典型事例,增强大家警戒之心、律已之心,构筑勤政廉政的思想意识。把制度落到实处,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逐步使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成为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工作体会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根本。我们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注意总结经验,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按照责任制的具体要求,细化目标,硬化任务,加强检查,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切实做到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政策有落实、措施有保障。同时,不断强化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和配合,通过与各方面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合力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二)强化队伍,严格管理是关键。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时间不长,我们结合形式发展,重新修订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研究制定了18项管理制度,装订成册,印发每一位工作人员,促使机关管理不断规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将执行制度情况列入工作人员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以制度落实促人事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的落实,规范机关干部的工作行为。大力抓好政务公开,利用党务(政务)公开栏、网站等载体,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机构。凡工作中的政策法规、招录、招聘工作人员、民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等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都及时公布,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自觉加强与派驻纪检组的工作联系,在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大额资金的使用上都要征求派驻纪检组的意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业务,主动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
(三)提升效能,树立形象是保证。我们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梳理简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业务流程,继续开展业务练兵活动,切实提升工作效能和优质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执行力,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强化效率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马上办的事限时办,不能办的事要解释清楚。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事,要从速从快;对下级部门或群众申报的事,严格按时限办理,杜绝推诿址皮、敷衍塞责甚至故意刁难的现象。同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加快工作节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快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发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在全系统认真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活动,征求基层群众意见,改进工作作风,硬化服务质量。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塑造“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队伍新形象。我们通过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人社系统干部队伍,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设成为让党委、政府信任,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部门。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www.maijipu.com/project/list-qa10-qb19159-qh2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