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游记(一)
从新加坡乘坐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波音767航班,享受了跪地式的服务,经过7个多小时的飞行,降落在迪拜机场。天刚刚黑下来。
排队入关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阿拉伯人的懒散在这个时候可以让你崩溃。每一个档口都是长长的队伍,验关员不论男的还是女的,都是漫不经心地,慢悠悠地做事情。一会儿打个电话,一会儿离开座位去找哥们姐们聊天,让通关的游客在那里站着等半天,也让后面排队的人更着急。出了名的懒散,怪不得西亚那么多肥胖的人(其实肥胖跟吃甜食有关,呵呵)。
大约花了一个小时才出关。shit!
地导是一个福建的女人,个子不高,声音很洪亮。出关后,她来接我们去酒店入住。
这个沙漠的下国家,夜景和其他城市并无不同。
看到一部阿拉伯语写的车牌,还有一个5位数字。导游告诉我们,车牌的位数越少,表明车主的身份越显赫,如果是1位的,应该是酋长。
来之前,也看了看网络上对迪拜的介绍: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酋长国,面积3885平方公里,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从面积上计算是继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长国,迪拜与其他阿联酋的酋长国的不同处在于石油只占GDP的6%。大多数的收入来自杰贝阿里自由区,现在更多来源于旅游收益。迪拜市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大的城市,面积398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人口22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一位,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被誉为海湾的明珠。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一条长约14公里的海汊将它分为两部分,东南部分称为迪拉,西北部叫巴尔杜拜。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为繁华。海汊从南到北,建有戈尔胡德桥、马克西姆桥和山代盍隧道,将西部连在一起。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七星级帆船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迪拜几乎成了奢华的代名词。伴随着众多产业庞大的建设开发,迪拜以其活跃的房地产、运动、办公会谈以及近乎世界纪录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据悉,迪拜利用高科技建造海下酒店、飞碟型建筑犹如深海精灵。人们可以在房间里欣赏水下的生物与世界。水下酒店外形像飞船,可与鱼群共眠。都说米兰、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迪拜也绝对不比那些地方差。这么说的原因不是说迪拜的服装真正走到了世界潮流的前端,而是迪拜的服装实在是太有特色了,说它有特色并不是因为伊斯兰的妇女穿的那种面纱,因为这种情况在整个22个阿拉伯国家都有,说它有特色,是因为在迪拜,可以看到几种迥然不同的服装风格。首先,穿的最多的绝对是本地人,即阿拉伯人。他们清一色的大褂,从头遮到尾,尤其是女人,当地正宗的阿拉伯女人,的的确确把自己蒙的只剩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其次呢,在迪拜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他们也穿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那些印度人尤其喜欢把头包的象个粽子一样。此外就是中国人,中国的女人穿着旗袍,走在迪拜的大街上,绝对可以吸引无数人的眼球,而最后呢,也是穿的最少的就是欧美人,1月是迪拜的冬天,可是那些欧美国家的女人仍然穿着吊带衫,热裤走在大街上,当地保守的穆斯林也都已经习以为常。在迪拜街边的露天咖啡座坐下,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好比在欣赏一出最最奇异的服装秀。
这是我们入住的酒店,不大,也很老旧,但设施很齐全。酒店名字叫Delmon Hotel,与我们一同入住的,是一群来自俄罗斯的游客。
西亚常年气温都在25°以上,这个季节,气温在30°左右,空气很干燥,一点也不觉得闷热,夜晚的时候,有风吹着的话,感觉不是那么热。西亚的人,由于他们国家有大量石油,所以都是爆发户,绝对享受的主,所有人住的地方都是空调,一天到晚从不停息。
空气湿度很小,开空调睡觉,很舒服。
安顿好住处,几个同伴一起到附近的街道走了走。夜晚迪拜的街头,看不到裹着黑头巾的穆斯林的女人。
穆斯林的国家,不允许喝带有酒精的饮品,因此灯红可以有,酒绿法律明文禁止,我们这些游客来到这里,当然要遵守当地法律。
还是回去睡觉吧,明早还要去阿布扎比呢!
![]() |
![]() |
![]() |
![]() |
![]() |
![]() |
![]() |
排队入关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阿拉伯人的懒散在这个时候可以让你崩溃。每一个档口都是长长的队伍,验关员不论男的还是女的,都是漫不经心地,慢悠悠地做事情。一会儿打个电话,一会儿离开座位去找哥们姐们聊天,让通关的游客在那里站着等半天,也让后面排队的人更着急。出了名的懒散,怪不得西亚那么多肥胖的人(其实肥胖跟吃甜食有关,呵呵)。
![]() |
大约花了一个小时才出关。shit!
地导是一个福建的女人,个子不高,声音很洪亮。出关后,她来接我们去酒店入住。
这个沙漠的下国家,夜景和其他城市并无不同。
![]() |
![]() |
![]() |
![]() |
看到一部阿拉伯语写的车牌,还有一个5位数字。导游告诉我们,车牌的位数越少,表明车主的身份越显赫,如果是1位的,应该是酋长。
![]() |
来之前,也看了看网络上对迪拜的介绍: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酋长国,面积3885平方公里,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从面积上计算是继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长国,迪拜与其他阿联酋的酋长国的不同处在于石油只占GDP的6%。大多数的收入来自杰贝阿里自由区,现在更多来源于旅游收益。迪拜市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大的城市,面积398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人口22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一位,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被誉为海湾的明珠。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一条长约14公里的海汊将它分为两部分,东南部分称为迪拉,西北部叫巴尔杜拜。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为繁华。海汊从南到北,建有戈尔胡德桥、马克西姆桥和山代盍隧道,将西部连在一起。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七星级帆船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迪拜几乎成了奢华的代名词。伴随着众多产业庞大的建设开发,迪拜以其活跃的房地产、运动、办公会谈以及近乎世界纪录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据悉,迪拜利用高科技建造海下酒店、飞碟型建筑犹如深海精灵。人们可以在房间里欣赏水下的生物与世界。水下酒店外形像飞船,可与鱼群共眠。都说米兰、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迪拜也绝对不比那些地方差。这么说的原因不是说迪拜的服装真正走到了世界潮流的前端,而是迪拜的服装实在是太有特色了,说它有特色并不是因为伊斯兰的妇女穿的那种面纱,因为这种情况在整个22个阿拉伯国家都有,说它有特色,是因为在迪拜,可以看到几种迥然不同的服装风格。首先,穿的最多的绝对是本地人,即阿拉伯人。他们清一色的大褂,从头遮到尾,尤其是女人,当地正宗的阿拉伯女人,的的确确把自己蒙的只剩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其次呢,在迪拜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他们也穿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那些印度人尤其喜欢把头包的象个粽子一样。此外就是中国人,中国的女人穿着旗袍,走在迪拜的大街上,绝对可以吸引无数人的眼球,而最后呢,也是穿的最少的就是欧美人,1月是迪拜的冬天,可是那些欧美国家的女人仍然穿着吊带衫,热裤走在大街上,当地保守的穆斯林也都已经习以为常。在迪拜街边的露天咖啡座坐下,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好比在欣赏一出最最奇异的服装秀。
这是我们入住的酒店,不大,也很老旧,但设施很齐全。酒店名字叫Delmon Hotel,与我们一同入住的,是一群来自俄罗斯的游客。
![]() |
![]() |
![]() |
西亚常年气温都在25°以上,这个季节,气温在30°左右,空气很干燥,一点也不觉得闷热,夜晚的时候,有风吹着的话,感觉不是那么热。西亚的人,由于他们国家有大量石油,所以都是爆发户,绝对享受的主,所有人住的地方都是空调,一天到晚从不停息。
空气湿度很小,开空调睡觉,很舒服。
安顿好住处,几个同伴一起到附近的街道走了走。夜晚迪拜的街头,看不到裹着黑头巾的穆斯林的女人。
穆斯林的国家,不允许喝带有酒精的饮品,因此灯红可以有,酒绿法律明文禁止,我们这些游客来到这里,当然要遵守当地法律。
还是回去睡觉吧,明早还要去阿布扎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