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创始人陈寅和他的《和白香词》
中华书局创始人陈寅和他的《和白香词》
曾在中华书局编写的《中华大事记》里看到过这么几句话:“1912年,1月1日。中华书局在上海成立,为陆费逵、戴克敦、陈寅3人合资公司,局长陆费逵。……陈寅(1882—1934),字协恭,江苏无锡人。原为文明书局主要职员。与陆费逵等共同编辑新教科书并创办中华书局,任事务长,对书局印刷厂的擘画筹建、经营管理,致力尤多。”我们现在提起中华书局,更多的时候首先想起的是它的首任局长陆费逵,而和他一同创立中华书局的另外两位则很少提及,以至于会在堂堂中华书局的官方资料中将它三大创始人之一的陈寅先生的生平情况搞错。《中华大事记》中说陈寅先生,生于1882年,卒于1934年。生年姑且不论,至少在1949年,这位陈先生还在出版自己的词集,1956年他还在为友人创作书法。《中华大事记》中又说,陈寅,字协恭,江苏无锡人,可是,陈先生在自己的诗集中却自署为武进人。很难想象,中华书局这样以严谨著称的出版社会在自家的百年大事记里犯下这样的低级失误,这也让笔者萌生了探究这位中华书局创始人生平的念头。
陈寅先生的生平资料甚少,仅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致生平如下。陈寅,字协恭(表字或许来自《尚书·皋陶谟》中的“同寅协恭,和衷哉” 一句),江苏武进人士,生于1882年(暂遵《大事记》中言),卒年无考,但至少晚于1956年(曾见有署武进陈协恭款的字画,题跋时间作1956年)。陈寅先生曾于晚清光绪年间供职国学扶轮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参与创立常州粹化女学,后进上海文明书局任高级职员。1911年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上海旋即光复。“余于九月十六日(1911年11月6日),与同志辈共议组织中华书局。良以政体改革,旧教科书胥不适用,战争扰攘之际,未遑文事,势所必然。若以光复而令子弟失教,殊非民国前途之福也。协商数日,遂定议,一面编辑课本,一面经营印刷发行事宜。其时困苦万端,余等皆出以坚忍。汉阳失守,群起沮之,余等不为动也。……民国元年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吾局适于是时规画粗定,余等遂确定以是时为吾局成立之期,将来遇民国成立纪念,即吾局成立之纪念也(语出1913年《中华教育界》第七期中陈寅著《中华书局一年之回顾》一文)”1912年1月1日,陈寅与业界同仁陆费逵、戴克敦,在上海创立中华书局,次月改为五人合资公司。合伙人分别是陆费逵(伯鸿)、陈寅(协恭)、戴懋哉(克敦)、沈颐(朵山)、沈知方(芝芳),由陆费逵任局长、沈知方任副局长、汪梅秋任编辑长、陈寅任事务长,后改任营业长等职。此后,陈寅作为中华书局的股东及元老之一,广泛参与到中华书局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中。1925年,陈寅先生曾为武进同乡、商务印书馆编辑、名医谢利恒的《中国医学源流论》题写书名。1927年,上海书业商会改组,陈寅任常务委员。1933年至1934年,为友人吕思勉的《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作序。1947年,短暂去过个旧,1949年10月前后出版词集《和白香词》(据《和白香词》后记)。1949年以后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只知其在1956年还为友人创作书法,其后的情况便不知晓了。
说完陈寅先生的生平,接下来简单了解一下他晚年所作的词集——《和白香词》。1947年前后,陈寅先生曾赴云南个旧作短暂停留。在个旧,陈寅曾应朋友邀约出席一次宴会,席间突发“疯痹之症”(或即痛风),“归卧月余方得复起居”,其后“手足已废”,日常工作一度停滞。此后两年间,陈先生利用养病的闲暇,步韩楚原所编《白香词谱》韵,而作词集一册,并于1949年10月前后付梓,此即是上文提及的《和白香词》。《和白香词》,1949年铅印本,未见出版处,或为私印本,收录作者1947年至1949年间所创作的词八十八阙,多“写景、写情、怀人、忆旧”之作。书中作者自署“武进陈协恭研因”,协恭为字,则研因多半为号,亦可能是作者的居士法名。书中“怀人”一节,提及姓名者有赵敬谋、袁伯庸、吕诚之(思勉)、庄通百(先识)、庄思缄(蕴宽)、陶希泉、刘伯中、陆稼轩、汤疋之、钱叔陵、梁公约(菼)、黄任之(炎培)、张品生、秦慧迦、方德公、管达如、何颂眉、徐尧卿、张春帆、陈庄等,可知作者本人日常的交往。词集最后有作者后记,记录此集成书由来,并记录了成书时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
以上即是对中华书局早期三大创始人之一的陈寅先生的生平以及其晚年词作《和白香词》的一点考证,或可略补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之缺。
曾在中华书局编写的《中华大事记》里看到过这么几句话:“1912年,1月1日。中华书局在上海成立,为陆费逵、戴克敦、陈寅3人合资公司,局长陆费逵。……陈寅(1882—1934),字协恭,江苏无锡人。原为文明书局主要职员。与陆费逵等共同编辑新教科书并创办中华书局,任事务长,对书局印刷厂的擘画筹建、经营管理,致力尤多。”我们现在提起中华书局,更多的时候首先想起的是它的首任局长陆费逵,而和他一同创立中华书局的另外两位则很少提及,以至于会在堂堂中华书局的官方资料中将它三大创始人之一的陈寅先生的生平情况搞错。《中华大事记》中说陈寅先生,生于1882年,卒于1934年。生年姑且不论,至少在1949年,这位陈先生还在出版自己的词集,1956年他还在为友人创作书法。《中华大事记》中又说,陈寅,字协恭,江苏无锡人,可是,陈先生在自己的诗集中却自署为武进人。很难想象,中华书局这样以严谨著称的出版社会在自家的百年大事记里犯下这样的低级失误,这也让笔者萌生了探究这位中华书局创始人生平的念头。
陈寅先生的生平资料甚少,仅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致生平如下。陈寅,字协恭(表字或许来自《尚书·皋陶谟》中的“同寅协恭,和衷哉” 一句),江苏武进人士,生于1882年(暂遵《大事记》中言),卒年无考,但至少晚于1956年(曾见有署武进陈协恭款的字画,题跋时间作1956年)。陈寅先生曾于晚清光绪年间供职国学扶轮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参与创立常州粹化女学,后进上海文明书局任高级职员。1911年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上海旋即光复。“余于九月十六日(1911年11月6日),与同志辈共议组织中华书局。良以政体改革,旧教科书胥不适用,战争扰攘之际,未遑文事,势所必然。若以光复而令子弟失教,殊非民国前途之福也。协商数日,遂定议,一面编辑课本,一面经营印刷发行事宜。其时困苦万端,余等皆出以坚忍。汉阳失守,群起沮之,余等不为动也。……民国元年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吾局适于是时规画粗定,余等遂确定以是时为吾局成立之期,将来遇民国成立纪念,即吾局成立之纪念也(语出1913年《中华教育界》第七期中陈寅著《中华书局一年之回顾》一文)”1912年1月1日,陈寅与业界同仁陆费逵、戴克敦,在上海创立中华书局,次月改为五人合资公司。合伙人分别是陆费逵(伯鸿)、陈寅(协恭)、戴懋哉(克敦)、沈颐(朵山)、沈知方(芝芳),由陆费逵任局长、沈知方任副局长、汪梅秋任编辑长、陈寅任事务长,后改任营业长等职。此后,陈寅作为中华书局的股东及元老之一,广泛参与到中华书局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中。1925年,陈寅先生曾为武进同乡、商务印书馆编辑、名医谢利恒的《中国医学源流论》题写书名。1927年,上海书业商会改组,陈寅任常务委员。1933年至1934年,为友人吕思勉的《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作序。1947年,短暂去过个旧,1949年10月前后出版词集《和白香词》(据《和白香词》后记)。1949年以后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只知其在1956年还为友人创作书法,其后的情况便不知晓了。
说完陈寅先生的生平,接下来简单了解一下他晚年所作的词集——《和白香词》。1947年前后,陈寅先生曾赴云南个旧作短暂停留。在个旧,陈寅曾应朋友邀约出席一次宴会,席间突发“疯痹之症”(或即痛风),“归卧月余方得复起居”,其后“手足已废”,日常工作一度停滞。此后两年间,陈先生利用养病的闲暇,步韩楚原所编《白香词谱》韵,而作词集一册,并于1949年10月前后付梓,此即是上文提及的《和白香词》。《和白香词》,1949年铅印本,未见出版处,或为私印本,收录作者1947年至1949年间所创作的词八十八阙,多“写景、写情、怀人、忆旧”之作。书中作者自署“武进陈协恭研因”,协恭为字,则研因多半为号,亦可能是作者的居士法名。书中“怀人”一节,提及姓名者有赵敬谋、袁伯庸、吕诚之(思勉)、庄通百(先识)、庄思缄(蕴宽)、陶希泉、刘伯中、陆稼轩、汤疋之、钱叔陵、梁公约(菼)、黄任之(炎培)、张品生、秦慧迦、方德公、管达如、何颂眉、徐尧卿、张春帆、陈庄等,可知作者本人日常的交往。词集最后有作者后记,记录此集成书由来,并记录了成书时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
以上即是对中华书局早期三大创始人之一的陈寅先生的生平以及其晚年词作《和白香词》的一点考证,或可略补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之缺。
![]() |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 苏州吴平音乐团往昔琐记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