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象所蒙蔽的
刚到一个公司不久,每周一的例会都是一位副总经理召开,各大会议也是这位副总在讲话,他的话语听起来充满着朴素的道理和人文关怀,让人觉的特别舒服,没有听几次,我就在身边的老员工旁啧啧称赞起来,副总就是副总,说话办事就是牛。没想到这位老员工冷冷的回应,你没在他那个位置,你要是在他哪个位置上也可以同样牛叉。我不屑里窃窃的想,你这是不服气嫉妒人家罢!
在后来的持续了解中,我发现这位副总尽干些小人之事,原来他是老板的亲戚,他所有的工作都在围绕着自己利益最大化和讨老板的开心而展开,此刻我在分析他先前的话,尽是些虚伪的道德,把自己假扮成道德领袖,大谈如何做人等等。而在这以前,我都把这一切当着是副总的人格魅力。在次想到老员工在我耳旁的那句话,我不禁肃然起敬,果然在这公司呆久一些,看人就深刻些。当初是什么蒙蔽了我这双眼睛呢,是因为他在副总的高位显的厉害还是因为他本来就很厉害,或者套用老员工的话,不是因为他牛叉才成为副总,而是因为他是副总才牛叉,我终于承认那位员工不是凭空的抱怨或嫉妒,是他帮助我还原事物本来面目。
虽这事没给我带来直接的利益伤害,但我还是懊恼的,懊恼于自己的幼稚、弱智和被蒙蔽的眼睛。我承认我的眼界低是弱小的,这种弱小就像阳痿的人迷恋伟哥而看不到它的毒副作用,一个贫寒的女子钟情于男子的财富和荣耀,感受不到他的品性和修养一样。眼界短见和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注定会被别人所忽悠,被假象所蒙蔽。
这件事让一些无厘头的思绪在我脑子里发散开来,比如在飞机上,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旅客看报纸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换着以前,我肯定会想是人的行为影响位置,看,找到了你之所以座经济舱而不是头等舱的原因了吧!但现在,我虽然暂时分析不出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道理,但我不会一味的相信,因为成功,所以成功者的言行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模仿的。说不定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人的位置影响人的行为。
在比如,去年夏天我学会了游泳,躺在水里的感觉真的不错,能让人自由的舒展开来。但起初我学游泳的想着的是,游泳是世界上最科学合理的运动。你看,水是流动的,人在水里没有任何一个支点,能让全身的力量均匀的发散开,是矫正体型的最好运动。你看那游泳运动员个个体型健美匀均。但经过长时间练习后,我发现我的身材一样臃肿。后来,我想明白了,原来那些游泳运动员体型本来就好,在水中阻力小,容易出成绩。所以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他们。如果你不去思考真相,你永远不会知道还有更多体型不好的人一样
喜欢游泳,游泳和体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没有冷静思考下,这样的假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成功和财富意识引导下,某些商业和文化名人的话语或个别演讲片段被我们视为金玉良言,或者他某些经历被无限放大。仿佛你之所以不够成功,是因为你没有他的思想认识,没有他的经历。比如马云早些年在西湖旁边拦截老外练习口语被津津乐道,好像在那个时候就可以看到马先生成功的潜质,那么在英语角这样的行为随处可见,优秀的双语人才大有人在,为啥其他的人没混到这个地步。很多的时候是因为他成功声音才被放大,而不是他有这些声音才注定成功。即便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不可能完全裸露给世人,何况一个名人,所以你知道的都是他想展露的一面并加以包装,那些不想让世人知道的反而对事物发现的趋势具有决定意义的也许多年后随同主人一同带进坟墓。
所以,你用成功者的话语来推导出成功的原因永远是荒谬的,进而加以膜拜和模仿更是愚蠢。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心灵鸡汤有太多的不靠谱,因为它都是拼凑的零碎片段,得出了看似合乎逻辑但确不能印证事物本来面目的教条。在成功学冲昏头脑下,你不妨看一下,那些失败者反而会发出真诚的声音。上世纪90美国一个叫马克.安德森的,它是Netscape(网景)的创始人,他发明了浏览器并是世界上第一个做浏览器的公司,后来被微软利用它的操作系统捆绑IE浏览器所绞杀。或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他是个失败的案例。但是如果换成今天美国反垄断的社会环境。他也许会是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因为他那个年代就把浏览器的内核和开元弄出来,后来火狐、谷歌浏览器也是开元这个引擎做的,连国内的360浏览器也承认建立它这个基础之上的。也因为这件事微软吃上了反垄断的官司,从而才有今天互联网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那些具有启迪意义和引导价值的人因为不太成功而被淹没,那些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成功的人各个方面都被奉为神坛。这就是一种假象和悖论。我不能说这些疯癫式的成功都归结于运气,但确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就像马云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中国的消费人口是美国的五倍,这么庞大的市场体积决定了它必然要诞生一个大型电子商业公司,而不是吹嘘阿里有多牛逼。当年阿里和慧聪网拼杀时,人们的网购和支付习惯决定只会选择一家,就像你有两个QQ号不可能保持同样使用频率,所以在马太效应下必然一存一亡,如果运气不好,阿里败下阵来,我相信也没有人听马云的成功学。就像如果没有国内特殊的互联网封锁,在有了facebook和twitter不可能在有人人网和微博一样。不管你有多么优秀,在竞争这具有稀缺性排他性资源时,能够收入囊中的必然只有一个,不是它开始就有龙种,而是有各种微妙的,甚至连参与者就看不清把握不了的规律导致的。
然而人们只盯着成功,就习惯于这样被蒙蔽着,据说在股票界有这样的骗局,某骗子找到一万个股民的邮箱。给其中5千人群发邮件说某支股票第二天会涨,给另外5千人说这支股票会跌。到了第三天,舍弃掉那命中错的5千人,集中给命中对的5千人发邮件。对其中2500人说明天某支股票会涨,另外2500人说会跌。以此类推。等到最后只有大约150人接收邮件时,哇塞!股神诞生了来,连续命中五六次耶。于是这150人中就有相信大师来到自己身边,把炒股的钱汇给这个骗子。当你的思维定式只看到成功的结果,而不求证其中的过程,很可能下一步时陷阱或让你误入歧途。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思考真相的智慧和勇气,这样才能积极正面的引导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接触的信息增多,我们每天都会被一些煽动性的话语所诱惑,那些看似在给你指点迷津,其实在让你失去平静的心灵,压缩本属于你的精神空间。让你变的浮躁、狂妄,让你的梦想变的不结合实际。悄然无声的绑架住你的思维,让你觉的自己体质差不是因为没经常锻炼身体,而是没有吃伟哥。
今天,我们对成功学过度推崇,欣喜的得到太多商业领袖的点拨,就像那个愚昧的年代大家都在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一样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我们是社会的一个独立个体,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试图用心灵鸡汤来去温暖你,用造富神话来去意淫你。你若问怎样做才能完善自我,更容易或的成功呢,我想这真的没有答案,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意见和声音。你在别人的世界里找不到定论适合自己的人生,你也根本看不透这个世界,我们唯独能做的是不丧失自我和独立思考,对生活保持一种斗志和激情,看在我们身边能够营造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在后来的持续了解中,我发现这位副总尽干些小人之事,原来他是老板的亲戚,他所有的工作都在围绕着自己利益最大化和讨老板的开心而展开,此刻我在分析他先前的话,尽是些虚伪的道德,把自己假扮成道德领袖,大谈如何做人等等。而在这以前,我都把这一切当着是副总的人格魅力。在次想到老员工在我耳旁的那句话,我不禁肃然起敬,果然在这公司呆久一些,看人就深刻些。当初是什么蒙蔽了我这双眼睛呢,是因为他在副总的高位显的厉害还是因为他本来就很厉害,或者套用老员工的话,不是因为他牛叉才成为副总,而是因为他是副总才牛叉,我终于承认那位员工不是凭空的抱怨或嫉妒,是他帮助我还原事物本来面目。
虽这事没给我带来直接的利益伤害,但我还是懊恼的,懊恼于自己的幼稚、弱智和被蒙蔽的眼睛。我承认我的眼界低是弱小的,这种弱小就像阳痿的人迷恋伟哥而看不到它的毒副作用,一个贫寒的女子钟情于男子的财富和荣耀,感受不到他的品性和修养一样。眼界短见和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注定会被别人所忽悠,被假象所蒙蔽。
这件事让一些无厘头的思绪在我脑子里发散开来,比如在飞机上,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旅客看报纸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换着以前,我肯定会想是人的行为影响位置,看,找到了你之所以座经济舱而不是头等舱的原因了吧!但现在,我虽然暂时分析不出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道理,但我不会一味的相信,因为成功,所以成功者的言行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模仿的。说不定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人的位置影响人的行为。
在比如,去年夏天我学会了游泳,躺在水里的感觉真的不错,能让人自由的舒展开来。但起初我学游泳的想着的是,游泳是世界上最科学合理的运动。你看,水是流动的,人在水里没有任何一个支点,能让全身的力量均匀的发散开,是矫正体型的最好运动。你看那游泳运动员个个体型健美匀均。但经过长时间练习后,我发现我的身材一样臃肿。后来,我想明白了,原来那些游泳运动员体型本来就好,在水中阻力小,容易出成绩。所以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他们。如果你不去思考真相,你永远不会知道还有更多体型不好的人一样
喜欢游泳,游泳和体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没有冷静思考下,这样的假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成功和财富意识引导下,某些商业和文化名人的话语或个别演讲片段被我们视为金玉良言,或者他某些经历被无限放大。仿佛你之所以不够成功,是因为你没有他的思想认识,没有他的经历。比如马云早些年在西湖旁边拦截老外练习口语被津津乐道,好像在那个时候就可以看到马先生成功的潜质,那么在英语角这样的行为随处可见,优秀的双语人才大有人在,为啥其他的人没混到这个地步。很多的时候是因为他成功声音才被放大,而不是他有这些声音才注定成功。即便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不可能完全裸露给世人,何况一个名人,所以你知道的都是他想展露的一面并加以包装,那些不想让世人知道的反而对事物发现的趋势具有决定意义的也许多年后随同主人一同带进坟墓。
所以,你用成功者的话语来推导出成功的原因永远是荒谬的,进而加以膜拜和模仿更是愚蠢。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心灵鸡汤有太多的不靠谱,因为它都是拼凑的零碎片段,得出了看似合乎逻辑但确不能印证事物本来面目的教条。在成功学冲昏头脑下,你不妨看一下,那些失败者反而会发出真诚的声音。上世纪90美国一个叫马克.安德森的,它是Netscape(网景)的创始人,他发明了浏览器并是世界上第一个做浏览器的公司,后来被微软利用它的操作系统捆绑IE浏览器所绞杀。或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他是个失败的案例。但是如果换成今天美国反垄断的社会环境。他也许会是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因为他那个年代就把浏览器的内核和开元弄出来,后来火狐、谷歌浏览器也是开元这个引擎做的,连国内的360浏览器也承认建立它这个基础之上的。也因为这件事微软吃上了反垄断的官司,从而才有今天互联网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那些具有启迪意义和引导价值的人因为不太成功而被淹没,那些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成功的人各个方面都被奉为神坛。这就是一种假象和悖论。我不能说这些疯癫式的成功都归结于运气,但确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就像马云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中国的消费人口是美国的五倍,这么庞大的市场体积决定了它必然要诞生一个大型电子商业公司,而不是吹嘘阿里有多牛逼。当年阿里和慧聪网拼杀时,人们的网购和支付习惯决定只会选择一家,就像你有两个QQ号不可能保持同样使用频率,所以在马太效应下必然一存一亡,如果运气不好,阿里败下阵来,我相信也没有人听马云的成功学。就像如果没有国内特殊的互联网封锁,在有了facebook和twitter不可能在有人人网和微博一样。不管你有多么优秀,在竞争这具有稀缺性排他性资源时,能够收入囊中的必然只有一个,不是它开始就有龙种,而是有各种微妙的,甚至连参与者就看不清把握不了的规律导致的。
然而人们只盯着成功,就习惯于这样被蒙蔽着,据说在股票界有这样的骗局,某骗子找到一万个股民的邮箱。给其中5千人群发邮件说某支股票第二天会涨,给另外5千人说这支股票会跌。到了第三天,舍弃掉那命中错的5千人,集中给命中对的5千人发邮件。对其中2500人说明天某支股票会涨,另外2500人说会跌。以此类推。等到最后只有大约150人接收邮件时,哇塞!股神诞生了来,连续命中五六次耶。于是这150人中就有相信大师来到自己身边,把炒股的钱汇给这个骗子。当你的思维定式只看到成功的结果,而不求证其中的过程,很可能下一步时陷阱或让你误入歧途。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思考真相的智慧和勇气,这样才能积极正面的引导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接触的信息增多,我们每天都会被一些煽动性的话语所诱惑,那些看似在给你指点迷津,其实在让你失去平静的心灵,压缩本属于你的精神空间。让你变的浮躁、狂妄,让你的梦想变的不结合实际。悄然无声的绑架住你的思维,让你觉的自己体质差不是因为没经常锻炼身体,而是没有吃伟哥。
今天,我们对成功学过度推崇,欣喜的得到太多商业领袖的点拨,就像那个愚昧的年代大家都在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一样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我们是社会的一个独立个体,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试图用心灵鸡汤来去温暖你,用造富神话来去意淫你。你若问怎样做才能完善自我,更容易或的成功呢,我想这真的没有答案,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意见和声音。你在别人的世界里找不到定论适合自己的人生,你也根本看不透这个世界,我们唯独能做的是不丧失自我和独立思考,对生活保持一种斗志和激情,看在我们身边能够营造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韦一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请远离痴迷忠贞和专一的人 (1人喜欢)
- 当性成为权力游戏——评江西李佩霞案
- 不再看AV的理由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