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花
韭菜花
上次吃韭菜花应该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学校条件差,除了萝卜丝还是萝卜丝,平时小伙伴们从家里会带些其他的咸菜,腌洋姜、韭菜花之类,尤其是辣椒酱,不是超市卖的那种,家人给炒的,油放的多些,如果再精心点,会放些肉丝,这对于我们就是最上等的美味了。吃的时候也是一群小伙子都跑过来,很快瓶子就底朝天。韭菜花也是常带的,虽然不是特别受欢迎,但比较着萝卜丝,自然也成了抢手货。
那时的小伙子小姑娘不像现在早熟,小学就开始“大动干戈”的谈恋爱,一般初恋,尤其是那种触动心扉的苦与乐,都是从初中开始。我印象最深的是和我一个村子的小伙子。他和我同年上的同一个初中,因为小学蹲班,大我几岁,大到她妈妈和我妈妈送我们到学校,中午出来在旁边一个小饭店吃炒饼时,她妈妈都嘱咐他,让他给我洗衣服——以至于我的衣服好多确实是他给洗的。他是个特别勤劳的人,勤劳到我们都偷偷笑他,说他的衣服不是穿破而是洗破的。那时候我们这些毛头小子可懒得穿白色衬衣,偌大个班级唯有他,总是几件衬衣换来换去,稍微有些脏就动手,翻来覆去。我敢负责任地说:他的衣服真的是洗破而不是穿破的。
比身边的人穿戴整齐,人也成熟些,他很快吸引了一些小女生的关注。其中有一个女孩,初一下学期从别的学校转学过来的。我现在都记得她来时的轰动情景。她爸爸送她来的,开了两辆现在看来都很有档次和分量的车。她蒙着那种白色的面纱,透过面纱,我看到一双媚惑抓人的眼睛,我说不清为什么。她像仙女一样,很俗很俗的一个比喻,这就是还是个孩子的我最真实感受。
人生,我们通常都只看到结果,不知道过程。总之她和我们村的小伙子谈恋爱的故事很快传开了,很快传给了班主任和校长。放在“初中还未谈恋爱都算落伍”的现在,这都不算事。但那时候特别是对那时的我们挺新鲜。对于学校为数不多的早恋,各种干涉接踵而至,特别是那时他成绩虽说不好,但更懂事,也是班主任很器重的人,自然要悬崖勒马。最终的结果是,不知是因为干涉还是自身更长大了,或者彼此有了矛盾,他们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最终还是分开了,可怜的一朵未曾盛开的花。
那时候,小伙子常从家里带些咸菜,包括韭菜花。这些是我们的最爱,但不是姑娘的。她家很富有,当时在我们县城中心就有“三层的楼房”,我们大家都看见过女孩家的三层楼——学校两周会放我们一次羊,让我们去县城中心的大市场,美其名曰为购物,其实也就是个乐呵,转就乐呵,出了高墙,就觉得自由。当然也不缺少一些成熟的不法分子,会偷偷跑去录像厅看录像,呵呵。那个“富有的女孩子”似乎也没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我只记得那个同村只要是带了韭菜花之类的,一定是要分一些于她的,她也会尝,当然不会像我们这些不讲究的小伙子,她尝的有模有样,通常只是一小口,再一小口,再一小口,然后就不吃了。我没有听过她的评价,不知道这些穷孩子口中的美味于她,是不是合口,我不关心这些,这是我的同乡要关心的。因为他们之间有爱,至少在某个阶段,或者只是某个刹那。因着和我同乡的关系,那时候我在她的眼里也成了 异常关心的小弟。我也乐于这样莫名其妙也足见真心的关心。一个孩子,最难得享受的就是别人关心,从不嫌自己贪婪,也从不问为什么。
后来的经历像水。毕业,同乡没有读高中,当兵后做了几年传销,一事无成,期间因为爷爷去世,从我这里拿过一次钱,还有一次,更早之前因为什么已经忘记了。我每年回家,都会去他那里坐坐,共同的话题确实少了,但从不觉得远。我和他有不只是洗衣服洗出来的感情。至于女孩,其实没能我们一起毕业,初二被开除后去了其他学校。记得那时县里发行过一个文学性的报刊,我还看到过她的一篇文字,写的很好,就在她被开除半年之后。再后来的她结婚,和当时知道她和他的事情以后多次扬言报复我同学的一个男人。再后来多次从早已“泯然众楼矣”的她家路过,我总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边追逐边喊她妈---妈。时间太真太快。噢,差点忘记,她的一个妹妹考到西安,学校离我当时所在单位不远,曾托我代为照顾。我也曾应约去见过,黑黑怯怯的,全然不是她的样子。后来因为我离开西安,一切早已断了联系。
大概是三年前,同村的小伙子因着一些关系开始包些工程,被合伙人骗过,净身出口又重新折腾,但应该还是赚了不少钱,归根结底,生活还是慷慨回馈了一个骨子里很善良的孩子。他现在的口气大了去了,开口闭口动辄二三百万,早已没了前些年和我商量是去做每月赚1500还是2000的工作的畏畏缩缩。特别是今年回去,我发现他的一身行头已经偏离了农村轨道,一下子步入城中村改造后暴发户的水平。黄色的裤子,毛衣一看就是特别有档次当然在我眼中也特别俗气的那种。俗气不仅仅因为衣服,他那鼓鼓的肚子和衣服实在不搭,至于鞋子,更是上了各种颜色的那种。但他对我的感情没变,每年回去都还是坐在一起,说很长时间,他也会在每年初一一早来我家给我母亲磕头拜年。我也每年都会重复我重复过的话,希望他有时间了多学习,提升下自己。他接受建议,真心接受,但每年再见到还是老样子。
初中毕业后和那个女孩子的联系更少。印象中12年前我考上大学时,去她家照过一次证件照。那时候我的父亲正在县医院度过他人生最后的岁月。我已经忘记她收没有收我的钱了,时间太狠。她结婚我和同乡都应邀去了,或许于我同学于我都有几分尴尬,但我们还是去了。还有就是每年初中的几个同学都会在县城聚会。我慢慢越来越少去,以至终于不去了。她几乎每年都会邀请我,我每年都是同样的话:相见不如怀念。
好吧,故事讲了这么多,还是赶紧收尾。故事的结局是,我的同乡和她,现在终于“在一起”了。当然是在他有他的家庭,她也有她的家庭的背景下。
今年初五,固定聚会的日子,她又打来电话让我去聚会,说知道我不喜欢人多,就我们三个一起,错了,她知道我今年带女朋友回家了,说四个,让她见见,她想见她,想见我。例行的聚会同乡去了,会见到她,他们的“爱情”就这样,邋邋遢遢的继续了,继续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结局,会不会有结局。我稍作犹豫,还是回了那句话:相见不如怀念。只是挂电话后我给她补了条短信:
情感有时候不过是人的自嘲,不如静坐。——我想我要表达的估计是被错解了,她终于还是没有回我短信。
发完短信,我一下子想到了韭菜花。我想他们现在大概不吃便宜又略带温情的韭菜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