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放映室:映像之吕克·贝松 向海而生
1959年8月出生于巴黎的吕克贝松,从小立志做一名潜水运动员和航海家,由于17岁时的一次潜水事故使他改变了人生目标,决心做一名电影制片人,1983 年吕克贝松的电影处女作《最后的战斗》问世,这部黑白宽银幕的无声科幻片,自公映后便在国际上多次获奖,随后影片《地铁》《碧海蓝天》更为他在国内与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如今的吕克贝松不仅是当代法国影坛备受瞩目的导演,更 被人们认为是欧洲的斯皮尔伯格。法国是世界电影的故乡,在电影史上产生着许多有影响的导演,吕克贝松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位个性非常鲜明的导演,他将自己的一生的电影计划定为十部,虽然目前只完成了8部,但是都别有风味,既具有法兰西式
的浪漫,又有商业社会的强烈烙印。我们不妨用红白蓝三色来描绘他的电影,因为着三种颜色正是国国旗的颜色。
蓝
潜水
在自传式的影片《碧海蓝天》中,吕克贝松包含深情地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少年梦想融入进了影片。1959年出生于巴黎的吕克贝松,父母都是地中海俱乐 部的潜水教练,自幼就跟着父母浸泡在希腊和南斯拉夫一带的大海中,练就出了一身超凡的潜水本领,而影片《碧海蓝天》就是一部有关潜水的电影。影片的两个主人公是潜水员,影片的中心事件就是两人在不断的潜水比拼中超越 人生的极限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潜水深谙其道的的吕克贝松在这部影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展现潜水对于挑战认生极限的巨大魅力,同时对潜水的全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主人公雅克在潜水之前有练习瑜伽的习惯以便于调整心率的速度。对于潜水的危险性,吕克贝松也有着深刻的亲身体会,正是由于17岁时的一次意外事故使得吕克贝松不得已放弃了自己所钟爱的潜水事业而该行从事电影,而在这部电影中也有所表现。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恩佐不听医生和雅克终止比赛的劝告执意要下水超越120米的深度,看着是对手又是好友的恩佐下水后,雅克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潜水溺水而死的一幕。最终恩佐在潜水至120米以下时,由于过度缺氧而危在旦夕。按照恩佐的生前要求。雅克将恩佐葬身于大海之中。
海豚
10岁那年吕克贝松岁父母去摩洛哥的海边度假,使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海豚,浓烈的好奇心使他不顾一次地跳入海中与海豚一起畅游,在影片《碧海蓝天》中的雅克就是一位整天与海豚为伍的人,他甚至能清楚的分辨外人看来毫无二致的海豚并送给它们礼物。大海从小浸泡在碧海蓝天中的吕克贝松对大海的眷恋是独一无二的,这在他的两部大海的影片《碧海蓝天》和《亚特兰蒂斯》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大量优美的水下摄影呈现出神秘幽深的海底世界。吕克贝松1991年的影片《亚特兰蒂斯》可以说是他本人向大海的一次彻底回归,在这部影片里,吕克贝松带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海底世界,我们看到海底在日出与日落之间的神奇变化与无限景观,这里没有人类的气息,动物是片中唯一的演员,海蓝色是影片的主色调。大海所孕育的丰富色彩让人迷醉。对于法国人来说,大海象征着母亲,在法语中大海与母亲是谐音,回归大海也就是回归母体子宫般,充满羊水的起始点。在影片的最后,将生命视为生命的雅克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义无反顾的投入大海深蓝的怀抱之中。对于雅克来说那里是个更好的去处。 吕克贝松曾经说过《亚特兰蒂斯》将会是他最后一部讨论关于海洋的影片,我们猜测这也许是因为在《碧海蓝天》和《亚特兰蒂斯》这两部蓝色的影片当中,吕克贝松已经把他所有关于海洋的情感得以完全的释放。如果说那时的吕克贝松的血管当中流淌的是蓝色的血液,那么一旦当他下定了决心从大海母亲的怀抱挣脱向岸边瑰丽的景色走去时。红色的激情就像海水一样充盈了他的全身。
红
在《碧海蓝天》等片在全球大获成功之后,吕克贝松像大多数欧洲导演一样被好莱坞邀请赴美拍片,《杀手莱昂》是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美国电影,而正是因为这部影片使得吕克贝松的名字在中国大名鼎鼎,在这个大片横行的时代背景下,吕克贝松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夸张的漫画手法来增强影片的娱乐性,影片中那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抢占段落是影片能够在全世界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杀手莱昂的出场就先声夺人,以神龙难见首尾的杀人技巧凝成一股气势。奠定莱昂绝顶高手的是他从**手中救出玛蒂尔达的段落,莱昂一人独对警方两百多人,虽然身死但却成就了他在电影史上的辉煌英名。这几个段落层次分明,设计巧妙,是动作片结构的绝佳范例。但是在这部由法国人所拍摄的美国枪战片中却不乏许多细腻浪漫之处,尤其是对人物的独特刻画真正打动了观众。在《杀手莱昂》中吕克贝松成功地为杀手,这一经常在电影中出现的形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我们从电影中欣赏到的一连串的追逐,瞬间杀人的手段,12分钟发射350发子弹的快感只不过是这个外表冷酷,内心孤寂的职业杀手的清洁工作而已。吕克贝松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却又使这个外表看似冷酷无情的杀手,回归于平凡的市井小民。扮演莱昂的让雷诺以知识吕克贝松电影中贯穿始终的演员,《最后的决战》中的恶棍,《地铁》中的爵士乐鼓手,《碧海蓝天》中的世界潜水冠军恩佐,《堕落花》中的国家特工,在这些影片中的让雷诺都只不过是一个单义的符号性人物,而在《杀手莱昂》这部影片中,吕克贝松却将一个杀手的果敢,脆弱,冷静,细腻,自信等多样化的性格层面,真实而感人地呈现出来。在观众心目中,让雷诺从此定格在了莱昂的身上。影片中的小玛蒂尔达是吕克贝松塑造的另一个极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当她表演模仿秀时,显得是那么地天真烂漫。当她坚持为可爱的弟弟复仇时,却又变得有些歇斯底里,而当她与莱昂一起谈论感情时就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略待神经质 的小玛蒂尔达,紧张暴躁,极富个性,看起来敏感脆弱惹人怜爱,而这些都是吕克贝松对女性形象的一致认知。《地铁》中将一顿伪善的中产积极的晚宴搅和一通的艾莱娜,《堕落花》中的大闹法庭的尼基塔,《第五元素》中的由第五元素 细胞合成的莉璐,《圣女贞德》中自称为上帝信使的贞德。
吕克贝松影片中的人物身上都暗含着一种近似于疯狂的激情,吕克贝松在《地铁》中营造了一个奇异的巴黎地底世界。影片通过男主角透了重要文件闯入巴黎地铁这个自成体系的神秘小世界后,让观众领略了生活在这里的非主流社会中的边缘人物,看到了他们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和梦想。吕克贝松用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方式使影片咋一看像是由广告, MTV和影片片段剪接成的新式连环画,再加上吕克贝松喻意明显,独具一格的嘲讽手段,直至今日《地铁》仍未视为另类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堕落花》这是一部真正轰动全球的电影,被视为经典的惊悚动作片,有着吕克贝松作品中少见的完整人物刻画。人们不但发现吕克贝松的故事讲得如此动人,同时也为他简洁而充满力度的拍摄方式和纯法国式深情厚感所感动。吕克贝松从一个特务杀手的角度来解剖国家官僚体系背后的幕后黑手,讴歌爱对人性复苏的巨大功能,在影片中吕克贝松把生活味道和残酷的现实进行对比,使主人公尼基塔陷入无尽深渊但又期盼解脱。此外,在影片中吕克贝松头一回表现出他驾驭动作场面的天赋才能。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枪战场面,被他拍摄得紧凑有力,毫不拖沓,好不逊色于好莱坞电影中经典枪战场面。(影片《圣女贞德》)在一组视听效果十分强烈的幻象和原野风光中,吕克贝松用国际化的大手笔带来了史诗片的盛大场面。 在这部精心打造的史诗影片中吕克贝松用自己的理解向我们重新演绎了圣女贞德的故事。 吕克贝松个人认为,无论是从技术,叙事还是演员的塑造上,《圣女贞德》都是他目前为止拍的最棒的一部影片。
17岁时的一场事故使得吕克贝松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潜水工作,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得他不得不上岸读书,据说后来的《第五元素》的构思就 来自于他这段时光中的一个白日梦。对于吕克贝松来说,如果蓝色代表着理想,红色代表着激情,那么白色则代表着幻想。
白
由于影片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吕克贝松被认为是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事实上这个称号并不过分,在法国乃至欧洲大陆,吕克贝松总是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导演,几乎么部影片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但是从第五元素开始起了变化,人们开始批评吕克贝松过于明显的好莱坞倾向。(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的影片《第五元素》的视觉效果是相当好莱坞化的。未来都市的设计,未来的枪械军火,宇宙人物的造型等等,都在自觉不自觉的仿效好莱坞经典的科幻影片。影片的模式是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好莱坞式的老俗套,故事的发生场景是在好莱坞科幻片中屡遭劫难的纽约。人类和地球的拯救者也是 好莱坞的明星布鲁斯威利斯。在空中度假船上的这场歌剧表演也充分发挥了吕克贝松的丰富想象力,在造型怪异的太空歌手,既古典又现代的歌声中莉璐一展神威及亏了曾经袭击自己的外星怪人,这两个场面的交叉剪辑,营造了一种激动人心的视听效果。(影片《最后的战役》)与娱乐性十足的好莱坞大片《第五元素》相比,同样是关于未来幻想的却是一部试验意味很强的欧洲艺术电影,虽然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好莱坞西部片的影子,但是却蕴含了吕克贝松独特的思考。在这部 1983 年的长片处女作里,凭着对电影的一腔热血与爆发力,吕克贝松以极低的成本拍摄了一部无色彩,无对话,无明星的三无电影。这是一部描绘未来的影片,但影片里所呈现出的世界并不能看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在经历了核子战争焊接的废墟世界里大家为了存活而夺食掠水,野蛮的行为取代了语言的沟通,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对峙的紧张状态。在这部影片里,吕克贝松用带有语言性质的悲观描写使人们看到在这片如荒漠般的土地上,许多人存活与死亡的方式。黑白色调隐喻了人类世界的悲剧命运,而失声的人物在断绝了交流的可能性 的同时,增添了影片作者的绝望感。影片中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让雷诺扮演的恶棍象征着人性中恶的一面,而象征着善的一面的医生和会开滑翔机的男人开始学 会和睦交流。影片里,在车厢中被男人发现的女人象征了人类的新生和延续,那些充满感情的眼神寄予了24岁的吕克贝松对生命和生存的信心。
吕克贝松坚持一生只拍十部电影,因为他不愿总是重复同一件事,如今八部已过,近五年来我们迟迟不见他有新片问世,这使得许多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但是我们从各种媒体上看到,纵使是吕克贝松才气已尽可是财运全额一发而不可收。如今的吕克贝松已经和当初那个我行我素令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天才导演渐行渐远,脱胎为生意场上左右逢源的新生代富豪,所以就有许多人认为,吕克贝松拍电影是为了发财。
产品作为欧洲艺术电影的代表,法国电影历来不关心其他国家观众的口味,其成功的(上标签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小众传播,以录像带和 DVD 的形式在极少数的拥万下足)中流传。六七十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是法国电影的光荣和梦想时期,特吕弗,戈达尔等人的电影语言曾经深刻地改变了全世界的电影形态,但是这些 在电影史上留下芳名的大师作品本身却未构成过商业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而与叫好不叫座的法国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好莱坞电影却长期以来独霸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电影市场,这难免不似作为电影故乡的法国电影人感到些许尴尬。
进入1990年代,当大多数法国导演还继续沉醉在富有文学韵味以内心描写见长的艺术电影之中时,吕克贝松却游离之外,大胆向好莱坞挑战,投身到具有观赏性 和娱乐性的类型电影方面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的带动下,法国的新一代年轻导演也开始加入到类型片的行列里来,使得法国呈现出一种复兴大众化电影的局面。然而法国电影历来就有追求艺术抗衡商业的传统,所以在评论界面前就有些显得吃力不讨好,但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无论在评论界吕克贝松是如何地毁誉参半,全球的观众们却都毫不吝惜的给了他极高的回报,他知道的绝大部分影片在世界各地的上映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1998年吕克贝松首次集编剧,监制。制片人于一身以非导演的身份拍摄了影片《出租车》系列的第一部,影片上映之后大获成功,尽在法国的票房就超过2000万欧元。2000年《出租车》系列第二部公映的上座率人次,成为近十年来最受欢迎的法国电影,资金会搜率达到百分之三百。2000年9月,深感电影节缺乏合作的吕克贝松希望能有这样一个组织,分享自己的银幕技术和经验,电影的前期制作在法国和更多的国家合作完成,**全球的最理想演员阵容统一调配全球放映计划。
到了2001年他的这个看似疯狂的梦想终于延伸成一个组织,欧罗巴电影公司,在首期的三个计划内的作品,分别是曾在中国上映的《绿芥**》《企业战士》和《龙之吻》影片《绿芥**》的拍摄横跨法日两地,出演主角的分别是让雷诺和日本偶像明星广末凉子, 影片讲述了一个来自巴黎的警官是如何破解一件发生在东京的黑帮谋杀行动。影片《企业战士》则讲述了一群快在巴黎闹市的高楼上飞檐走壁的异能青年的故事。而吕克贝松为李连杰量身定做的《龙之吻》,讲述一个中国特工只身前赴法国协助法国警方侦破贩毒集团案,法方负责此案的高级警官本身正是贩毒集团成员,李连杰被其诬告陷害,孤身一人奋起反抗。在这些充满时尚感的娱乐电影中,为了明确电影的风格和把握剧情的走向,吕克贝松都是亲自编写剧本然后邀请年轻的法国导演来执导拍摄,着已成为众多贴着吕克贝松标签的电影的商业模式,同时这也是吕克贝松为拯救残存的法国电影,培养新人的一种举措。公众对于吕克贝松的感觉是,他一直致力于用大投资拍大片赚大钱,但吕克贝松却向媒体声明,他并非人为大制作是挽救法国电影市场的灵丹妙药,他所做的只不过是在打造一条电影的生物链,用大制作来养小制作,为年轻天才导演提供拍摄处女作的资金。
吕克贝松的欧罗巴电影公司2003年制作了两部大片,其中《芳芳郁金香》完全按照美国发行模式运作,影片在法国公映之前即销往41个国家,其60%的收入来自国外市场。虽然在法国的票房并不如预期理想,但该片仍然为公司带来了200多万欧元的纯利。2002~2003年度欧罗巴电影公司共赢利6600万欧元,其中2/3来自国外市场。如今的吕克贝松正在以好莱坞的方式向好莱坞挑
战。如果有人认为这个不过是他财富新帝国的包装纸,那么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如果这真是他所标榜的拯救法国电影的最后一战, 胜算几何,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21世纪的的吕克贝松以一个漂亮的转身完成了从导演向制片人和出品人的转型,我们不知道假以时日,人们还有没有理由对他的最后两部作品保持期待,如 果这是吕克贝松所真正期望的,那么我们也许应该对吕克贝松所,请给个理由先。
原文链接:http://www.gua5.com/12375.html
这是一位个性非常鲜明的导演,他将自己的一生的电影计划定为十部,虽然目前只完成了8部,但是都别有风味,既具有法兰西式
的浪漫,又有商业社会的强烈烙印。我们不妨用红白蓝三色来描绘他的电影,因为着三种颜色正是国国旗的颜色。
蓝
潜水
在自传式的影片《碧海蓝天》中,吕克贝松包含深情地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少年梦想融入进了影片。1959年出生于巴黎的吕克贝松,父母都是地中海俱乐 部的潜水教练,自幼就跟着父母浸泡在希腊和南斯拉夫一带的大海中,练就出了一身超凡的潜水本领,而影片《碧海蓝天》就是一部有关潜水的电影。影片的两个主人公是潜水员,影片的中心事件就是两人在不断的潜水比拼中超越 人生的极限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潜水深谙其道的的吕克贝松在这部影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展现潜水对于挑战认生极限的巨大魅力,同时对潜水的全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主人公雅克在潜水之前有练习瑜伽的习惯以便于调整心率的速度。对于潜水的危险性,吕克贝松也有着深刻的亲身体会,正是由于17岁时的一次意外事故使得吕克贝松不得已放弃了自己所钟爱的潜水事业而该行从事电影,而在这部电影中也有所表现。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恩佐不听医生和雅克终止比赛的劝告执意要下水超越120米的深度,看着是对手又是好友的恩佐下水后,雅克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潜水溺水而死的一幕。最终恩佐在潜水至120米以下时,由于过度缺氧而危在旦夕。按照恩佐的生前要求。雅克将恩佐葬身于大海之中。
海豚
10岁那年吕克贝松岁父母去摩洛哥的海边度假,使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海豚,浓烈的好奇心使他不顾一次地跳入海中与海豚一起畅游,在影片《碧海蓝天》中的雅克就是一位整天与海豚为伍的人,他甚至能清楚的分辨外人看来毫无二致的海豚并送给它们礼物。大海从小浸泡在碧海蓝天中的吕克贝松对大海的眷恋是独一无二的,这在他的两部大海的影片《碧海蓝天》和《亚特兰蒂斯》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大量优美的水下摄影呈现出神秘幽深的海底世界。吕克贝松1991年的影片《亚特兰蒂斯》可以说是他本人向大海的一次彻底回归,在这部影片里,吕克贝松带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海底世界,我们看到海底在日出与日落之间的神奇变化与无限景观,这里没有人类的气息,动物是片中唯一的演员,海蓝色是影片的主色调。大海所孕育的丰富色彩让人迷醉。对于法国人来说,大海象征着母亲,在法语中大海与母亲是谐音,回归大海也就是回归母体子宫般,充满羊水的起始点。在影片的最后,将生命视为生命的雅克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义无反顾的投入大海深蓝的怀抱之中。对于雅克来说那里是个更好的去处。 吕克贝松曾经说过《亚特兰蒂斯》将会是他最后一部讨论关于海洋的影片,我们猜测这也许是因为在《碧海蓝天》和《亚特兰蒂斯》这两部蓝色的影片当中,吕克贝松已经把他所有关于海洋的情感得以完全的释放。如果说那时的吕克贝松的血管当中流淌的是蓝色的血液,那么一旦当他下定了决心从大海母亲的怀抱挣脱向岸边瑰丽的景色走去时。红色的激情就像海水一样充盈了他的全身。
红
在《碧海蓝天》等片在全球大获成功之后,吕克贝松像大多数欧洲导演一样被好莱坞邀请赴美拍片,《杀手莱昂》是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美国电影,而正是因为这部影片使得吕克贝松的名字在中国大名鼎鼎,在这个大片横行的时代背景下,吕克贝松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夸张的漫画手法来增强影片的娱乐性,影片中那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抢占段落是影片能够在全世界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杀手莱昂的出场就先声夺人,以神龙难见首尾的杀人技巧凝成一股气势。奠定莱昂绝顶高手的是他从**手中救出玛蒂尔达的段落,莱昂一人独对警方两百多人,虽然身死但却成就了他在电影史上的辉煌英名。这几个段落层次分明,设计巧妙,是动作片结构的绝佳范例。但是在这部由法国人所拍摄的美国枪战片中却不乏许多细腻浪漫之处,尤其是对人物的独特刻画真正打动了观众。在《杀手莱昂》中吕克贝松成功地为杀手,这一经常在电影中出现的形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我们从电影中欣赏到的一连串的追逐,瞬间杀人的手段,12分钟发射350发子弹的快感只不过是这个外表冷酷,内心孤寂的职业杀手的清洁工作而已。吕克贝松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却又使这个外表看似冷酷无情的杀手,回归于平凡的市井小民。扮演莱昂的让雷诺以知识吕克贝松电影中贯穿始终的演员,《最后的决战》中的恶棍,《地铁》中的爵士乐鼓手,《碧海蓝天》中的世界潜水冠军恩佐,《堕落花》中的国家特工,在这些影片中的让雷诺都只不过是一个单义的符号性人物,而在《杀手莱昂》这部影片中,吕克贝松却将一个杀手的果敢,脆弱,冷静,细腻,自信等多样化的性格层面,真实而感人地呈现出来。在观众心目中,让雷诺从此定格在了莱昂的身上。影片中的小玛蒂尔达是吕克贝松塑造的另一个极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当她表演模仿秀时,显得是那么地天真烂漫。当她坚持为可爱的弟弟复仇时,却又变得有些歇斯底里,而当她与莱昂一起谈论感情时就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略待神经质 的小玛蒂尔达,紧张暴躁,极富个性,看起来敏感脆弱惹人怜爱,而这些都是吕克贝松对女性形象的一致认知。《地铁》中将一顿伪善的中产积极的晚宴搅和一通的艾莱娜,《堕落花》中的大闹法庭的尼基塔,《第五元素》中的由第五元素 细胞合成的莉璐,《圣女贞德》中自称为上帝信使的贞德。
吕克贝松影片中的人物身上都暗含着一种近似于疯狂的激情,吕克贝松在《地铁》中营造了一个奇异的巴黎地底世界。影片通过男主角透了重要文件闯入巴黎地铁这个自成体系的神秘小世界后,让观众领略了生活在这里的非主流社会中的边缘人物,看到了他们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和梦想。吕克贝松用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方式使影片咋一看像是由广告, MTV和影片片段剪接成的新式连环画,再加上吕克贝松喻意明显,独具一格的嘲讽手段,直至今日《地铁》仍未视为另类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堕落花》这是一部真正轰动全球的电影,被视为经典的惊悚动作片,有着吕克贝松作品中少见的完整人物刻画。人们不但发现吕克贝松的故事讲得如此动人,同时也为他简洁而充满力度的拍摄方式和纯法国式深情厚感所感动。吕克贝松从一个特务杀手的角度来解剖国家官僚体系背后的幕后黑手,讴歌爱对人性复苏的巨大功能,在影片中吕克贝松把生活味道和残酷的现实进行对比,使主人公尼基塔陷入无尽深渊但又期盼解脱。此外,在影片中吕克贝松头一回表现出他驾驭动作场面的天赋才能。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枪战场面,被他拍摄得紧凑有力,毫不拖沓,好不逊色于好莱坞电影中经典枪战场面。(影片《圣女贞德》)在一组视听效果十分强烈的幻象和原野风光中,吕克贝松用国际化的大手笔带来了史诗片的盛大场面。 在这部精心打造的史诗影片中吕克贝松用自己的理解向我们重新演绎了圣女贞德的故事。 吕克贝松个人认为,无论是从技术,叙事还是演员的塑造上,《圣女贞德》都是他目前为止拍的最棒的一部影片。
17岁时的一场事故使得吕克贝松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潜水工作,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得他不得不上岸读书,据说后来的《第五元素》的构思就 来自于他这段时光中的一个白日梦。对于吕克贝松来说,如果蓝色代表着理想,红色代表着激情,那么白色则代表着幻想。
白
由于影片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吕克贝松被认为是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事实上这个称号并不过分,在法国乃至欧洲大陆,吕克贝松总是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导演,几乎么部影片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但是从第五元素开始起了变化,人们开始批评吕克贝松过于明显的好莱坞倾向。(影片《第五元素》)1997年的影片《第五元素》的视觉效果是相当好莱坞化的。未来都市的设计,未来的枪械军火,宇宙人物的造型等等,都在自觉不自觉的仿效好莱坞经典的科幻影片。影片的模式是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好莱坞式的老俗套,故事的发生场景是在好莱坞科幻片中屡遭劫难的纽约。人类和地球的拯救者也是 好莱坞的明星布鲁斯威利斯。在空中度假船上的这场歌剧表演也充分发挥了吕克贝松的丰富想象力,在造型怪异的太空歌手,既古典又现代的歌声中莉璐一展神威及亏了曾经袭击自己的外星怪人,这两个场面的交叉剪辑,营造了一种激动人心的视听效果。(影片《最后的战役》)与娱乐性十足的好莱坞大片《第五元素》相比,同样是关于未来幻想的却是一部试验意味很强的欧洲艺术电影,虽然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好莱坞西部片的影子,但是却蕴含了吕克贝松独特的思考。在这部 1983 年的长片处女作里,凭着对电影的一腔热血与爆发力,吕克贝松以极低的成本拍摄了一部无色彩,无对话,无明星的三无电影。这是一部描绘未来的影片,但影片里所呈现出的世界并不能看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在经历了核子战争焊接的废墟世界里大家为了存活而夺食掠水,野蛮的行为取代了语言的沟通,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对峙的紧张状态。在这部影片里,吕克贝松用带有语言性质的悲观描写使人们看到在这片如荒漠般的土地上,许多人存活与死亡的方式。黑白色调隐喻了人类世界的悲剧命运,而失声的人物在断绝了交流的可能性 的同时,增添了影片作者的绝望感。影片中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让雷诺扮演的恶棍象征着人性中恶的一面,而象征着善的一面的医生和会开滑翔机的男人开始学 会和睦交流。影片里,在车厢中被男人发现的女人象征了人类的新生和延续,那些充满感情的眼神寄予了24岁的吕克贝松对生命和生存的信心。
吕克贝松坚持一生只拍十部电影,因为他不愿总是重复同一件事,如今八部已过,近五年来我们迟迟不见他有新片问世,这使得许多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但是我们从各种媒体上看到,纵使是吕克贝松才气已尽可是财运全额一发而不可收。如今的吕克贝松已经和当初那个我行我素令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天才导演渐行渐远,脱胎为生意场上左右逢源的新生代富豪,所以就有许多人认为,吕克贝松拍电影是为了发财。
产品作为欧洲艺术电影的代表,法国电影历来不关心其他国家观众的口味,其成功的(上标签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小众传播,以录像带和 DVD 的形式在极少数的拥万下足)中流传。六七十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是法国电影的光荣和梦想时期,特吕弗,戈达尔等人的电影语言曾经深刻地改变了全世界的电影形态,但是这些 在电影史上留下芳名的大师作品本身却未构成过商业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而与叫好不叫座的法国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好莱坞电影却长期以来独霸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电影市场,这难免不似作为电影故乡的法国电影人感到些许尴尬。
进入1990年代,当大多数法国导演还继续沉醉在富有文学韵味以内心描写见长的艺术电影之中时,吕克贝松却游离之外,大胆向好莱坞挑战,投身到具有观赏性 和娱乐性的类型电影方面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的带动下,法国的新一代年轻导演也开始加入到类型片的行列里来,使得法国呈现出一种复兴大众化电影的局面。然而法国电影历来就有追求艺术抗衡商业的传统,所以在评论界面前就有些显得吃力不讨好,但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无论在评论界吕克贝松是如何地毁誉参半,全球的观众们却都毫不吝惜的给了他极高的回报,他知道的绝大部分影片在世界各地的上映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1998年吕克贝松首次集编剧,监制。制片人于一身以非导演的身份拍摄了影片《出租车》系列的第一部,影片上映之后大获成功,尽在法国的票房就超过2000万欧元。2000年《出租车》系列第二部公映的上座率人次,成为近十年来最受欢迎的法国电影,资金会搜率达到百分之三百。2000年9月,深感电影节缺乏合作的吕克贝松希望能有这样一个组织,分享自己的银幕技术和经验,电影的前期制作在法国和更多的国家合作完成,**全球的最理想演员阵容统一调配全球放映计划。
到了2001年他的这个看似疯狂的梦想终于延伸成一个组织,欧罗巴电影公司,在首期的三个计划内的作品,分别是曾在中国上映的《绿芥**》《企业战士》和《龙之吻》影片《绿芥**》的拍摄横跨法日两地,出演主角的分别是让雷诺和日本偶像明星广末凉子, 影片讲述了一个来自巴黎的警官是如何破解一件发生在东京的黑帮谋杀行动。影片《企业战士》则讲述了一群快在巴黎闹市的高楼上飞檐走壁的异能青年的故事。而吕克贝松为李连杰量身定做的《龙之吻》,讲述一个中国特工只身前赴法国协助法国警方侦破贩毒集团案,法方负责此案的高级警官本身正是贩毒集团成员,李连杰被其诬告陷害,孤身一人奋起反抗。在这些充满时尚感的娱乐电影中,为了明确电影的风格和把握剧情的走向,吕克贝松都是亲自编写剧本然后邀请年轻的法国导演来执导拍摄,着已成为众多贴着吕克贝松标签的电影的商业模式,同时这也是吕克贝松为拯救残存的法国电影,培养新人的一种举措。公众对于吕克贝松的感觉是,他一直致力于用大投资拍大片赚大钱,但吕克贝松却向媒体声明,他并非人为大制作是挽救法国电影市场的灵丹妙药,他所做的只不过是在打造一条电影的生物链,用大制作来养小制作,为年轻天才导演提供拍摄处女作的资金。
吕克贝松的欧罗巴电影公司2003年制作了两部大片,其中《芳芳郁金香》完全按照美国发行模式运作,影片在法国公映之前即销往41个国家,其60%的收入来自国外市场。虽然在法国的票房并不如预期理想,但该片仍然为公司带来了200多万欧元的纯利。2002~2003年度欧罗巴电影公司共赢利6600万欧元,其中2/3来自国外市场。如今的吕克贝松正在以好莱坞的方式向好莱坞挑
战。如果有人认为这个不过是他财富新帝国的包装纸,那么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如果这真是他所标榜的拯救法国电影的最后一战, 胜算几何,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21世纪的的吕克贝松以一个漂亮的转身完成了从导演向制片人和出品人的转型,我们不知道假以时日,人们还有没有理由对他的最后两部作品保持期待,如 果这是吕克贝松所真正期望的,那么我们也许应该对吕克贝松所,请给个理由先。
原文链接:http://www.gua5.com/1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