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知道自己要什么?
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面临工作、生活的重大选择时,常会屁颠屁颠的去征求所谓过来人的意见。而过来人往往会深奥的来一句,AB都可以,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的是什么。这种话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一句滥好人的屁话。现在,我自己也算是半个过来人,又经历了一些人世沧桑,见识过了好人心里的毒蛇,以及烂人的灵魂寸草不生之后,总算有点资格,说说,什么才算知道自己要什么?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并不是人天生鲁钝,而是人太过聪明。比如有人要放弃体制内的优厚工作走向体制外市场化的工作,立刻就会有人说,其实你大可不必放弃这么多啊,你可以找某某关系,帮你推荐,保你职位无忧,薪酬不降。这种选择看似稳妥,其实就背离了其本身的初衷。能够凭关系人的一句话就得到的、待遇优厚、职位高尚的工作,还算是市场化的工作吗?你并非显赫之后,而就凭你与身处高位的人的一面之交,就能够得到的关照,进入门槛如此之低,又能对个人能力有什么要求、磨练和提升呢?太过聪明的人,往往凡事权衡利弊,但求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高,不知这种选择本身就违背了基本的事物发展规律,要么是你的判断出了问题,要么是事情本身有问题。到最后事情没有按照你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又有什么奇怪,可怨天尤人的呢?
除了凡事求全,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自身的情况也没有清醒客观的评价。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数千年的发问,仍然有力量。认识自己,不偏不倚,不自我吹捧也不妄自诽薄,只有真实的才是有力量和有价值的。客观的追溯自己的出身、所受的教育、个性和兴趣,经历和经验,从而从中提炼出自身的特质——独特的优势,可能的短板,内在的驱动,可以提升的空间,等等。不存侥幸心理,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成,什么都能得到,能度过挫折,才能建立终生的目标,一点一滴的去积累和接近。有人因为一次婚姻的失败,就把自己的下一次婚姻定位很高,要求对方的条件绝不能低于前妻。殊不知,自己婚姻的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恰恰是因为前妻的条件太高于自己,并非自己合适的选择。不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能从失败中总结自己,就永远会在同样的认识盲区里,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对于个人,是生活的混沌;对于组织,是项目的失败和团队的损失。品自己,比品人,品书更难,但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遇到自己。而能够真心接纳自己,与自己做朋友,鼓励他,原谅他,宠爱他的人,才真正有了那种沉默的行动力。
所以,知道自己要什么,其实就是明白人性,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他们有耐心,不急进,有力量,能够接受失败,能够修正自我,不怨天尤人。阿甘正传和射雕英雄传里所说的傻子,现实世界里修炼成绝世武功的高人,其实都是这样平和、平淡的人。有些人天性简单,能一触到达真理(比如吴清源大师);有些人生性轻浮,需要不断修炼和反省(比如曾国藩大师)。不管你是那种,读好书,交好友,做好事,都是到达那个彼岸的不二法门。毕竟,两种人都成了大师。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并不是人天生鲁钝,而是人太过聪明。比如有人要放弃体制内的优厚工作走向体制外市场化的工作,立刻就会有人说,其实你大可不必放弃这么多啊,你可以找某某关系,帮你推荐,保你职位无忧,薪酬不降。这种选择看似稳妥,其实就背离了其本身的初衷。能够凭关系人的一句话就得到的、待遇优厚、职位高尚的工作,还算是市场化的工作吗?你并非显赫之后,而就凭你与身处高位的人的一面之交,就能够得到的关照,进入门槛如此之低,又能对个人能力有什么要求、磨练和提升呢?太过聪明的人,往往凡事权衡利弊,但求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高,不知这种选择本身就违背了基本的事物发展规律,要么是你的判断出了问题,要么是事情本身有问题。到最后事情没有按照你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又有什么奇怪,可怨天尤人的呢?
除了凡事求全,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自身的情况也没有清醒客观的评价。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数千年的发问,仍然有力量。认识自己,不偏不倚,不自我吹捧也不妄自诽薄,只有真实的才是有力量和有价值的。客观的追溯自己的出身、所受的教育、个性和兴趣,经历和经验,从而从中提炼出自身的特质——独特的优势,可能的短板,内在的驱动,可以提升的空间,等等。不存侥幸心理,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成,什么都能得到,能度过挫折,才能建立终生的目标,一点一滴的去积累和接近。有人因为一次婚姻的失败,就把自己的下一次婚姻定位很高,要求对方的条件绝不能低于前妻。殊不知,自己婚姻的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恰恰是因为前妻的条件太高于自己,并非自己合适的选择。不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能从失败中总结自己,就永远会在同样的认识盲区里,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对于个人,是生活的混沌;对于组织,是项目的失败和团队的损失。品自己,比品人,品书更难,但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遇到自己。而能够真心接纳自己,与自己做朋友,鼓励他,原谅他,宠爱他的人,才真正有了那种沉默的行动力。
所以,知道自己要什么,其实就是明白人性,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他们有耐心,不急进,有力量,能够接受失败,能够修正自我,不怨天尤人。阿甘正传和射雕英雄传里所说的傻子,现实世界里修炼成绝世武功的高人,其实都是这样平和、平淡的人。有些人天性简单,能一触到达真理(比如吴清源大师);有些人生性轻浮,需要不断修炼和反省(比如曾国藩大师)。不管你是那种,读好书,交好友,做好事,都是到达那个彼岸的不二法门。毕竟,两种人都成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