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的安排 to accept or to refuse
读书笔记《圣经》创世纪第23章到25章18节
“这事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好说歹。看哪,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她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给你的主人的儿子为妻。”(创 24:50)
一幸福的安排
在24章似乎讲述了一个美好的姻缘故事,美好的只像存在于童话中。在冥冥之中,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走在了一起。亚伯拉罕让他的仆人给他的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而这妻子必须是来自亚伯拉罕的家乡。仆人到达那里,只是心里默念:神施恩给我的主人吧,如果我向哪个女子说请你给我水喝她就给我水喝还给我的骆驼水喝,则就是我要找的嫁给以撒的女子。则这时出现了利百加,即神选定的女子。然后经过他父母兄长的同意,当然这同意又源于相信神,她跟着仆人去了。直到后面第一次见到以撒时,还是举目看见了以撒,就互相都有了感觉,即所谓的一见钟情。有点“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恍惚,结局当然是所谓的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神告诉一个人只要跟从他的指引,听从他的教导,必然会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度过一个丰盈的人生,我们要接受这种安排不?这犹如楚门的世界那部电影,一位导演将叫做楚门的这个男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电影棚里,隐匿地安排他的事业,爱情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却被他觉察了,他不要再过这种必然性的生活,扯开那扇布,扬帆而去,去过自己的生活。对着他看不见的导演说“如果不能相见,祝你早安,午安,晚安。”那位导演很愤怒本来要动用暴风雨设置毁灭他,但他最终原谅了楚门,“你自己去选择生活吧”。不再去执着安排。未来的世界有不安,有磨砺,有各种可能性,但他还是坚决的走了。应该说他背弃了他的好意,但人生是他的,自己创造身份,生活乃至一切,当然以后所有的一切后果也是由他自己去承担。想起一句话“也许没有幸福,最终有的只是自由与平静。”而平静又来源于什么呢,是自我完善吗?也许有人会说自我完善的结果会是再次信靠上帝,但我想说的是此次的信靠是自我选择而不是接受安排。
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死后人的生存境遇如西西弗的神话,一遍又一遍地将那个巨大的石头推上去又滚下来,似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当西西弗在山顶伸伸懒腰,看看风景的那瞬间,却找到了人的尊严。当然也许这种尊严在神的眼里会被认为是一种极端任性。但到底是在神的庇护下去获得一种圆满,还是任性的去挑战各种可能性呢。换句话说是在这样两条路中选择,一条是“必然 价值 依赖 神人合一”而另一条则是“偶然 幸或不幸 独立 人的尊严”之间作选择。
二使命的安排
“我们的妹子啊,愿你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后裔得着仇敌的城门!”
这句话是利百加离开家人之前,她的哥哥和母亲对她的祝福,我认为这个祝福很有问题,一个女孩远嫁他方,一个母亲还有她的哥哥最最关心的不是她的幸福,不是她夫妻生活的和睦,而是关心她的地位与荣耀,这句祝福不像针对一个女儿要出嫁,倒像一个战士要远赴战场。还有一个细节更值得注意,才第二天仆人就要带利百加走,她的母亲哥哥想留她再呆段日子,事情本来就来的突然,还没心里准备就决定了女儿的婚事,这又马上急匆匆地要走,还是去很远的地方。当然是舍不得。但仆人急切,母亲就让他问利百加的意见,而她果断地就两字“我去”。我在想她的果断来源于什么?是对情郎的迫不及待地想念,显然不是,就是在决定婚事之前她还未与以撒见过一次面。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两人已经情意绵绵,但出嫁的女儿总是会挥下泪,总是会舍不得。而这小姑娘倒好,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的感伤,雄心壮志地要踏上征途。这份坚定只可能来源于对神的信念,她相信神的安排,与其说她相信神会给她安排好幸福的生活,倒不如说她感受到一份使命感,她是神遴选的人,去作以撒的妻,将来去协助她的丈夫完成神的事业。虽然后面两人是情投意合的,但显然在此时做出自己重要选择的时刻利百加是没有考虑她的爱欲的而只是一种使命感。
这让我想起与此相反的冬妮娅,刘小枫有一篇文章叫做《记恋冬妮娅》,我认为那篇文章写的相当好,冬妮娅爱保尔,但没有接受保尔的附加条件“你必须跟我走同样的路。我将是你的坏丈夫,假如你认为我首先应该是属于你的,然后才是属于党的。但在我这方面,第一是党,其次才是你和别的亲近的人们。”如果说党的事业可以和神的事业相类比的话,在事业和爱欲的选择中,利百加选择了事业,而冬妮娅选择了爱欲。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献身,用刘小枫的话说“献身是偶在个体身体的位置转移,‘这一个’身体自我被自己投入所欲求的时空位置,重新安顿在纯属自己切身的时间中颠簸的自身”。献身的理由是不同的身体自我的性情气质。如利百加献身神的事业,而冬妮娅献身爱情。也许神的事业和爱情两者之间有价值区分,神的事业高于爱情,(这个价值还有待商榷)但我想说的是献身这个行为没有价值区分,而只是性情的不同。利百加的为神的事业所表现的勇敢坚定值得赞赏,但冬妮娅懂得争取自身的权利,只央求的相惜相携的爱情理想不也值得尊重吗?倒是我担心的是,希望利百加的献身神的事业是真的出于她的性情气质,即使以撒待她不好我想她还是可以找到心灵依托的,但如果她是冬妮娅的气质,以后的生活我倒是很替她担心。
“这事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好说歹。看哪,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她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给你的主人的儿子为妻。”(创 24:50)
一幸福的安排
在24章似乎讲述了一个美好的姻缘故事,美好的只像存在于童话中。在冥冥之中,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走在了一起。亚伯拉罕让他的仆人给他的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而这妻子必须是来自亚伯拉罕的家乡。仆人到达那里,只是心里默念:神施恩给我的主人吧,如果我向哪个女子说请你给我水喝她就给我水喝还给我的骆驼水喝,则就是我要找的嫁给以撒的女子。则这时出现了利百加,即神选定的女子。然后经过他父母兄长的同意,当然这同意又源于相信神,她跟着仆人去了。直到后面第一次见到以撒时,还是举目看见了以撒,就互相都有了感觉,即所谓的一见钟情。有点“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恍惚,结局当然是所谓的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神告诉一个人只要跟从他的指引,听从他的教导,必然会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度过一个丰盈的人生,我们要接受这种安排不?这犹如楚门的世界那部电影,一位导演将叫做楚门的这个男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电影棚里,隐匿地安排他的事业,爱情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却被他觉察了,他不要再过这种必然性的生活,扯开那扇布,扬帆而去,去过自己的生活。对着他看不见的导演说“如果不能相见,祝你早安,午安,晚安。”那位导演很愤怒本来要动用暴风雨设置毁灭他,但他最终原谅了楚门,“你自己去选择生活吧”。不再去执着安排。未来的世界有不安,有磨砺,有各种可能性,但他还是坚决的走了。应该说他背弃了他的好意,但人生是他的,自己创造身份,生活乃至一切,当然以后所有的一切后果也是由他自己去承担。想起一句话“也许没有幸福,最终有的只是自由与平静。”而平静又来源于什么呢,是自我完善吗?也许有人会说自我完善的结果会是再次信靠上帝,但我想说的是此次的信靠是自我选择而不是接受安排。
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死后人的生存境遇如西西弗的神话,一遍又一遍地将那个巨大的石头推上去又滚下来,似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当西西弗在山顶伸伸懒腰,看看风景的那瞬间,却找到了人的尊严。当然也许这种尊严在神的眼里会被认为是一种极端任性。但到底是在神的庇护下去获得一种圆满,还是任性的去挑战各种可能性呢。换句话说是在这样两条路中选择,一条是“必然 价值 依赖 神人合一”而另一条则是“偶然 幸或不幸 独立 人的尊严”之间作选择。
二使命的安排
“我们的妹子啊,愿你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后裔得着仇敌的城门!”
这句话是利百加离开家人之前,她的哥哥和母亲对她的祝福,我认为这个祝福很有问题,一个女孩远嫁他方,一个母亲还有她的哥哥最最关心的不是她的幸福,不是她夫妻生活的和睦,而是关心她的地位与荣耀,这句祝福不像针对一个女儿要出嫁,倒像一个战士要远赴战场。还有一个细节更值得注意,才第二天仆人就要带利百加走,她的母亲哥哥想留她再呆段日子,事情本来就来的突然,还没心里准备就决定了女儿的婚事,这又马上急匆匆地要走,还是去很远的地方。当然是舍不得。但仆人急切,母亲就让他问利百加的意见,而她果断地就两字“我去”。我在想她的果断来源于什么?是对情郎的迫不及待地想念,显然不是,就是在决定婚事之前她还未与以撒见过一次面。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两人已经情意绵绵,但出嫁的女儿总是会挥下泪,总是会舍不得。而这小姑娘倒好,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的感伤,雄心壮志地要踏上征途。这份坚定只可能来源于对神的信念,她相信神的安排,与其说她相信神会给她安排好幸福的生活,倒不如说她感受到一份使命感,她是神遴选的人,去作以撒的妻,将来去协助她的丈夫完成神的事业。虽然后面两人是情投意合的,但显然在此时做出自己重要选择的时刻利百加是没有考虑她的爱欲的而只是一种使命感。
这让我想起与此相反的冬妮娅,刘小枫有一篇文章叫做《记恋冬妮娅》,我认为那篇文章写的相当好,冬妮娅爱保尔,但没有接受保尔的附加条件“你必须跟我走同样的路。我将是你的坏丈夫,假如你认为我首先应该是属于你的,然后才是属于党的。但在我这方面,第一是党,其次才是你和别的亲近的人们。”如果说党的事业可以和神的事业相类比的话,在事业和爱欲的选择中,利百加选择了事业,而冬妮娅选择了爱欲。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献身,用刘小枫的话说“献身是偶在个体身体的位置转移,‘这一个’身体自我被自己投入所欲求的时空位置,重新安顿在纯属自己切身的时间中颠簸的自身”。献身的理由是不同的身体自我的性情气质。如利百加献身神的事业,而冬妮娅献身爱情。也许神的事业和爱情两者之间有价值区分,神的事业高于爱情,(这个价值还有待商榷)但我想说的是献身这个行为没有价值区分,而只是性情的不同。利百加的为神的事业所表现的勇敢坚定值得赞赏,但冬妮娅懂得争取自身的权利,只央求的相惜相携的爱情理想不也值得尊重吗?倒是我担心的是,希望利百加的献身神的事业是真的出于她的性情气质,即使以撒待她不好我想她还是可以找到心灵依托的,但如果她是冬妮娅的气质,以后的生活我倒是很替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