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第二站:阳朔——柳州
原本计划打算在阳朔停留两天,然后返回桂林。但是从桂林到阳朔之后,我就决定不再返回桂林,除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外,桂林已经没有让我游走的兴趣了,呵呵,说来话长,不太喜欢桂林那拥挤和嘈杂的街道。 要了解阳朔的风景和风情,很多人都建议说:非骑行,不阳朔。我自己很爱骑行和走路,在阳朔的两天我就在骑行和行走中,把自己想去的地方都到了,也没有什么遗憾。旅行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我自己刚离开一个地方,那种心情还没有转换过来,这两天我的心情没有特别的平静,也没有遇到事情就风淡云轻的就过去了;相反的,我还是很容易就心情不好,还是因为旅行的辗转有点急躁,虽然我在极力的压制自己想要爆发的情绪,可是我心底很知道自己还没有进入自己在这次说走就走旅行中的角色,或者说还不能深入的本色出演,原来即便是逃离开,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摆脱早先的生活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甚至是对情绪的释放都有或多或少的掩盖和躲藏。可是,whatever? 到阳朔的第一晚,是2013年的最后一天。我用了两个小时走完了西街和西街尽头的漓江左岸;天还没有黑,西街相对还比较安静。当我慢慢踱回西街的另一尽头,天色已渐渐黑下来,西街开始慢慢喧闹起来。在旅舍的旁边有一座桥,桥头处有人在淘碟,下午我离开的时候就看到了,听那鼓声很好听,只是当时自己心心念念的要赶紧走走,就没多做停留。这会儿,灯亮了,人多了,在淘碟的周围围了三五人群,我走过去,盘腿坐下。都是些民谣歌曲,据打鼓的人说,这些歌曲都是在丽江的民谣歌手的原创歌曲,呵呵,在阳朔传唱。我很想从这些歌里听到一些人在这里停留听歌的一些感受,或者热泪盈眶,或者悟出些人生道理,可是我却没有,无论我怎么用力,都无果。不过,还是听到了一首很入我心的歌,听到那句歌词的时候,我承认我是有点感觉的,”我爱你,却更爱自由“。看着这些人,看着很快乐的在唱歌,却也在不停地推荐着他们的歌碟,我会在心里想:他们真的很开心快乐吗?在这样一个小镇,唱着别人的歌。他们喜欢这里吗,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他们的微笑是真心的吗? 旅舍同住的有一个法国女孩儿,这女孩儿和我同岁,但是性格很潇洒。每每问到她为什么要来中国,为什么要来阳朔,她的答案永远是:I don't know,just I want to。我很羡慕她的直率和毫不掩饰,如果要问我,我肯定不会这么洒脱的说出这些话,我肯定会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当我回到旅社的时候,她们回来了,说要去酒吧,我长这么大,没去过酒吧,那个法国女孩儿满目惊讶的看着我,“really?why?”,明天是元旦,放纵一下吧,去酒吧,然后就到了一个俗烂的不能再俗烂的酒吧,或许因为她是外国人,那些人比较收敛,只是我受不了她们在吼着广场舞曲,我真的要吐了,我强忍着,等她们喝完了,新年的铃声敲响了,就回去了,我实在不爱这种氛围,不爱这种俗到骨头里,却把自己装裱的很高雅的氛围。 次日决定骑行,抛弃了常规的骑行路线,先从西街出发去十里画廊,从十里画廊开始。或者是我和法国姑娘刚认识,还不能够默契很足,就这样一路骑行,一路停歇。到月亮山,停下了,我想爬上去,刚去的这几天阳朔的天总是蒙蒙的,看不到特别清晰的天空,总感觉视线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纱丽。

或许是中国人的思维和欧洲人也不太一样,我定义自己的这场旅行是穷游,总爱斤斤计较,而法国女孩不太理解我的这种方式,她觉得这些都OK,因为是她的生活水平能接受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阳朔这个地方让我有些许的失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太小,游客太多,让这里的人都开始越来越依赖游客,漫天要价,碰到外国人就像是看见了金矿。我懂,但是我不喜欢用盈利来绑架旅游的方式。游客本身就有自由选择的理由,但是不要让游客产生负罪和愧疚心理,让他感觉如果你不消费,就不配在这里停留。但是不管怎么说,骑行和徒步我很开心,虽然不如预期的那样,但是也有很多我预料不到的惊喜。 比如徒步兴坪。 从阳朔出发,往十里画廊的方向,去搭直达兴坪的班车,四十分钟到达。到了兴坪,先把明信片寄出去后,我就直奔老寨山。如果不爬一座山,我会觉得这个地方我并没有来过。在攻略上看到过老寨山的简介,觉得这个山的确值得我把它作为兴坪之旅的起点。 老寨山,挺有味道。都是些原始的山路,没有任何的加工台阶,都是依靠原始的山体,人工斧凿出来的。我喜欢这样的山路,虽然山很陡,而且是一路上行,我也累的气喘吁吁,但是觉得心神通透。一路上行,一路发现,一路惊叹,一路喘息,如果没有雾霾,我相信从老寨山下能够看到最美丽的漓江风景,但是因为雾霾,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只能根据它们在雾中的轮廓推断它们在阳光蓝天下的妩媚妖娆和连绵不断,这样的想象其实虽然苍白,但是充满下一次相见的期待。整个山上没有人,我就独自坐在山顶上,录音,自拍,自嗨,然后两个小时候,我就站在了老寨山下。沿着路线一路走,准备徒步走到九马画山,遗憾的是没找到沿着漓江边的徒步路,就一直在江上的公路走,等到了九马画山才知道江边也有路,只是我也没力气去计较了。本来我没有做游船游漓江的打算,正准备一路沿江走回去。碰到了一个小姑娘,也和我一样,一脸遗憾至极的模样,她说她也是从与我相同的路上来的,到了九马画山的终点了才知道还是要花钱渡江,才能走九马画山到杨公堤的那一段,可是我的时间已经来不及让我再徒步至杨公堤了,我准备打道徒步江边路回到兴坪,然后乘班车返回阳朔,计划从阳朔直接做汽车大巴直奔柳州。其实那时我还不知道从阳朔开往柳州的车只有三点一班,我总觉得只要有汽车,就有班车也是很方便的行程计划,只是旅行中总是会因为主客观原因出现各种突发状况,而这也成就了旅行存在的意义,正式因为这些,你的旅行才会丰富,从而充满了挑战。 正当打算徒步返回的当口,那小姑娘便叫住了我,问我愿不愿意和她一起拼船去杨公堤,然后从杨公堤直接返回阳朔。我很纠结,一来我的时间很赶,而来这里的船价钱都比较贵,如果只是我们两个人,这一趟不会划算。或许是和漓江的缘分吧,在我犹豫的时候,一个船夫将一对情侣从杨公堤送回来,我们问了下他们船夫的价格,这个小姑娘也是个砍价的高手,软磨硬泡的让这个大叔,后来他让我们称他为”秋师傅“,以很优惠的价格载我们。但是必须要我们自己先花钱渡江才行,呵呵,或者是这里的旅游设施仍然不完备,也不成体系的原因,游客只好先退而求其次。我们也发挥了作为女生的那一点点优势,撒娇扮可怜,最终也优惠渡江了。后来我一直在回想,或者是冥冥中就是有这样的缘分,没让我带着太多遗憾和满腹牢骚离开漓江,到今天我仍能想起那天踩着江边的石子,不顾鞋湿的踏上那小小的渔船,惊叹,寒冷,兴奋,惋惜等各种心情我还是能感受如初。 秋师傅人特别好,他在这江上渡过很多人,他是土生土长的漓江人。他的船技很好,而且他像个导游一样,每到一处很经典的风景处,他都会像我们俩解释说这是九马画山,以及为什么被叫做九马画山;这是神笔峰,这是拇指山.......我们兴致勃勃,拍照,兴奋异常。脸被江风吹的通红,手也是冰冷,可是仍忍不住拿出相机拍照。虽然,这天没有太阳,虽然漓江的山水被笼罩在雾霭或者雾霾下,但是我对它的魅力毫不质疑,我也坚定的相信如果雾霾散开,太阳出来,它绝对是一副上好的山水画,前无与之媲美,后无与之争锋。 大概四十分钟左右,我们就到了杨公堤,时间也很巧,刚好有一班回阳朔的汽车,我们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只属于我们的漓江:这个时候人少,江面上零零散散的交臂过两三个游船,我们也算是独自拥有这美好的山水那么些许的片刻,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游弋在其中的鱼儿,也可以看见江底的石头,我闭上眼睛想象它在晴空万里时的收敛美丽与让人窒息的矜持含蓄,我心潮澎湃。虽然意犹未尽,可是风景再美丽,我也是要离开,而它将会永远在这里,等待着一个又一个游客。在坐车返回的路上,我还一直在回味,江上的寒气还留在我的衣服上,我深嗅一口,知足而快乐。 只是回到阳朔,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到了汽车站,从车上下来,我就先去询问是否还有开往柳州的大巴,被告知一天就一班,而且已经开走了。然后跑回青年旅社拿行李,并且确定的确没有去柳州的大巴了,只好改变计划先回桂林,然后从桂林做火车去柳州;这一通折腾,我觉得我的腿紧张快不会走路了,处于抽筋的临界状态;等我搭到招手公交一路忐忑的到了汽车站,看到了阳朔——桂林的大巴即将开动,一分钟内我买好票,气喘吁吁的拦住车轮,终于屁股落坐了,心才算落到心里了。 从阳朔到桂林差不多一个小时,到了桂林连吃米粉的兴致也没了,就等着列车开动,然后把我带向那个对我来说意义很特别的城市——柳州。这个城市不是一个旅游城市,我也不是为旅行而去,它是广西省的工业城市,经济和发展或者不如其他省份的同等地位的城市,可是在这个城市里,却有一个让我倍感温暖的友人,当我在列车上期待与她重逢的场面时,她也在这个城市等待着我给她的意外惊喜,呵呵,阿猫的柳州,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