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开心的社交网络
![]() |
陈柏龄/文
社交网络很容易给人某些错觉。
即便是那些极不专业的二手信息,也容易给人不明觉厉的感觉,一知半解的南郭先生在社交网络上也很容易给人一种舍我其谁的错觉。尤其是某些学科的非主流理论,为了吸引人注意,在经过网络的各种夸大的删改之后,早已经面目全非,外行拿着二道贩子提供的那一丁点可怜的理论和信息,就自以为超越主流研究者的数载的研究。每天面对着那些转来转去的东西,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流,自己也仿佛像是万国来朝的君主,桌上、床上、厕上披星戴月地审阅奏章。
可惜,都是二手信息,都是一知半解,都是碎片化的阅读。社交网络信噪比太低。上面有很多的似是而非的知识,有很多夸大其词的信息,尽管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优质的文章,但想要从上面学到东西获得知识,性价比真是太低。都是过度娱乐化的东西,没什么大用,又容易让人上瘾。看了很多,却学不到什么,远不如实打实地坐在桌边慢慢地读一本书。
社交网络上,大多事没有大过“存在感”的。旅个游要贴照片,逛个街要贴照片,连吃个饭也要贴照片,网络上各种好友的互动,可惜到最后最后身边还是孤零零地一个人。我想这是很多人的感觉。我还见过许多人留言回复不是为了交流观点、讨论问题或者指出别人的错误,而只是为了暗示“别以为你挺牛逼的,其实我比你更牛逼”,只是为了证明“我高你低”“我强你弱”“我对你错”。要么就是扭曲你的观点树个稻草人然后批驳一番。
早已经开始厌倦。
以前写东西希望越多人看到越好,时不时点回去看有没有人浏览了,阅读了,评论了。现在在知乎人人写东西,一写完发布,反而害怕被太多人看到,越来越有莫名其妙的畏惧感,越来越不想去点击那些通知消息。写文章好像写交代材料一样,总担心在某个角落里突然跳出来一个人抓着你很久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里的小破绽不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来个人拿着完全不是我的观点扣在我的头上搞个大新闻。
所以戾气越来越重,火气越来越大,讽刺的口气越来越多。一年前对互联网信息还是有很大的热情,现在越来越少了。
心态比较不好。
这些天,沉浸了一段时间。找GS聊了聊,我知道他之前也有一段这种非常“糟糕”的心态。不过昨天看见GS在豆瓣上写道,停用社交网络,不关注任何人,不看评论不回豆油,只认真读书,写东西。感觉他已经调整过来了。
微信上和他聊了聊,他说这样做确实让他的心情干净很多,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免得被人打扰,很多事情就是被某些评论搞坏的。精力花在让自己开心又能学到东西的事情上,等真正学到东西之后,不在乎那一点点的人气。开心了就写,不开心就不写。
专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花大把的时间沉浸在社交网络上。
让自己开心,让自己专心。除了工作,凡事让自己感觉累的,就不应该继续了。
嗯,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