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全社会的性别实验
全社会的性别实验:
《性别实验》来自于年轻的作家闹离。她用很细腻的描写阐释了一个女性在性教育缺乏的中国如何自己摸索并塑造个性的。本文根据她的真实经历所写,与其说是中篇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回忆录和总结。
中国对于性教育和开放程度的关注度都很高,这与很多人评价的相反,性教育其实不是缺失了,而是被禁锢了。本来对人性根本事物的概念,世界各地都是平分秋色的,但是在毛时代之后,中国多了太多不能说的东西,至于这样好或者不好,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们都无力讨论吧。正是因为相当高的专注度,稍有不慎的尝试都会被完全扼杀,这样变态的土壤中生长着的,必然是变态的花朵。百恶淫为首,早恋被封杀,重男轻女的一些列中国特色的变态土壤究竟让我们毛时代后面的年轻人如何成长?
闹离在93年的夏天出生在西安。从小被当作男孩养的原因很简单,妈妈想要男孩,想要证明自己的虚弱身体也能生养男孩,在人生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闹离就已经被踢出了正道。我不想说我和闹离有一样经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绝对不同的,这是我唯一可以肯定是绝对的事。我在92年的先天出生在西安,一个看似没有性别歧视的年代,一个和睦温暖一直到今天都很稳定的家庭。我说这些只是想说我并不觉得我被当作男孩养有什么不好,因为长辈们的心情也许在我穿上男生的裤子鞋子去上学的时候不能体会,但是我今天穿着高跟鞋短裙的年纪我还是能理解一点的。
闹离和我一样,别人穿着花裙子的年代,只能穿着哥哥穿小的衣服,表姐们都比我大很多,有女装也是很不合身的那种。当年我并不是想闹离那样很在意这些,因为我从小被教育“女生如果像男孩一样就会有出息,但是男孩像女孩一样娘就准没出息”。这话是我妈说的,我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说,我也知道她为什么把我当男孩养,她是女强人,她希望我也是,她觉得她的生活很幸福,所以她希望我能走她一样的路和她一样幸福。一切都顺理成章,我也欣然接受了。我并不觉得穿男生的裤子丑,因为我从小都跟男生玩儿,在那样一个群体里,短发,暗色的衣裤和脸上被脏手和汗水划的一道一道的样子都很正常,穿上裙子我反而会变得格格不入。这一点我和闹离不一样,我自愧不如,我至今都不能完全做到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事,比如容忍,但是闹离在她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为相貌而烦恼。
有人说我这样天真无邪疯跑疯癫的童年才是童年的真谛,我是幸运的,我承认我拥有和无忧的童年,那我若不认为这样又如何?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童年,也不能修改自己的回忆,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看待过去的心态,不是么,我只是单纯的认为为了相貌而忧伤是很不值得的事情,但后来我渐渐明白,就好像温饱思淫欲,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才会开始担忧相貌,换言之,担忧相貌的,总是那些比我强的,因为她们已经完成的初级阶段的需求。我之所以落后,或者她们之所以开窍的早,主要在于父母。不能说谁好孰坏,各有利弊。开窍早的早发愁,但是成长的快,开窍晚的无欲无滤的时间长,但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会很痛苦。我庆幸我的父母给了我第二条路,那我若不庆幸又能如何,当时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又如何抱怨。
我直到初中还留着比男生还短的头发,穿着男生的灰色军绿色大衣,穿着脏兮兮的靴子去上学,但是我高中就学会了化妆,戴首饰,把头发盘成很淑女的样子。这个转变不是那么简单。我记得心理课的老师告诉我,男孩子的成长过程要比女孩子艰辛。孩子总归是孩子,都是一样的,但是男孩有一天必须变成男人,但是女人可以一辈子是孩子。但是女孩可以一辈子不长大的前提是什么,一个可以一辈子把她当孩子养的男人。能不能拥有这样的男人,谁都说不好,所以靠山山倒靠水水流的思想驱动下,大部分的女人还是选择自我成长,成长的过程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所以无数的女人还是成长了,有情愿的,也有不情愿的,不论怎样,洪流势不可挡。
本文绝对会让很多女生都有共鸣,毕竟我们都是洪流中的大多数,没什么好抱怨,也没什么好逃避的。闹离在洪流中挣扎了许久了之后,还是选择了逃避。逃避并不是贬义词,只是一个决定。学了几年社会学,对sex和gender的区别清晰了很多,却从未想过自己一路走来是如何阴差阳错的。对于一路艰辛的女孩子们来说,抱怨明显是很没用的。就在必然和偶然中,我们走到了今天的样子。
《性别实验》来自于年轻的作家闹离。她用很细腻的描写阐释了一个女性在性教育缺乏的中国如何自己摸索并塑造个性的。本文根据她的真实经历所写,与其说是中篇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回忆录和总结。
中国对于性教育和开放程度的关注度都很高,这与很多人评价的相反,性教育其实不是缺失了,而是被禁锢了。本来对人性根本事物的概念,世界各地都是平分秋色的,但是在毛时代之后,中国多了太多不能说的东西,至于这样好或者不好,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们都无力讨论吧。正是因为相当高的专注度,稍有不慎的尝试都会被完全扼杀,这样变态的土壤中生长着的,必然是变态的花朵。百恶淫为首,早恋被封杀,重男轻女的一些列中国特色的变态土壤究竟让我们毛时代后面的年轻人如何成长?
闹离在93年的夏天出生在西安。从小被当作男孩养的原因很简单,妈妈想要男孩,想要证明自己的虚弱身体也能生养男孩,在人生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闹离就已经被踢出了正道。我不想说我和闹离有一样经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绝对不同的,这是我唯一可以肯定是绝对的事。我在92年的先天出生在西安,一个看似没有性别歧视的年代,一个和睦温暖一直到今天都很稳定的家庭。我说这些只是想说我并不觉得我被当作男孩养有什么不好,因为长辈们的心情也许在我穿上男生的裤子鞋子去上学的时候不能体会,但是我今天穿着高跟鞋短裙的年纪我还是能理解一点的。
闹离和我一样,别人穿着花裙子的年代,只能穿着哥哥穿小的衣服,表姐们都比我大很多,有女装也是很不合身的那种。当年我并不是想闹离那样很在意这些,因为我从小被教育“女生如果像男孩一样就会有出息,但是男孩像女孩一样娘就准没出息”。这话是我妈说的,我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说,我也知道她为什么把我当男孩养,她是女强人,她希望我也是,她觉得她的生活很幸福,所以她希望我能走她一样的路和她一样幸福。一切都顺理成章,我也欣然接受了。我并不觉得穿男生的裤子丑,因为我从小都跟男生玩儿,在那样一个群体里,短发,暗色的衣裤和脸上被脏手和汗水划的一道一道的样子都很正常,穿上裙子我反而会变得格格不入。这一点我和闹离不一样,我自愧不如,我至今都不能完全做到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事,比如容忍,但是闹离在她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为相貌而烦恼。
有人说我这样天真无邪疯跑疯癫的童年才是童年的真谛,我是幸运的,我承认我拥有和无忧的童年,那我若不认为这样又如何?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童年,也不能修改自己的回忆,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看待过去的心态,不是么,我只是单纯的认为为了相貌而忧伤是很不值得的事情,但后来我渐渐明白,就好像温饱思淫欲,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才会开始担忧相貌,换言之,担忧相貌的,总是那些比我强的,因为她们已经完成的初级阶段的需求。我之所以落后,或者她们之所以开窍的早,主要在于父母。不能说谁好孰坏,各有利弊。开窍早的早发愁,但是成长的快,开窍晚的无欲无滤的时间长,但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会很痛苦。我庆幸我的父母给了我第二条路,那我若不庆幸又能如何,当时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又如何抱怨。
我直到初中还留着比男生还短的头发,穿着男生的灰色军绿色大衣,穿着脏兮兮的靴子去上学,但是我高中就学会了化妆,戴首饰,把头发盘成很淑女的样子。这个转变不是那么简单。我记得心理课的老师告诉我,男孩子的成长过程要比女孩子艰辛。孩子总归是孩子,都是一样的,但是男孩有一天必须变成男人,但是女人可以一辈子是孩子。但是女孩可以一辈子不长大的前提是什么,一个可以一辈子把她当孩子养的男人。能不能拥有这样的男人,谁都说不好,所以靠山山倒靠水水流的思想驱动下,大部分的女人还是选择自我成长,成长的过程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所以无数的女人还是成长了,有情愿的,也有不情愿的,不论怎样,洪流势不可挡。
本文绝对会让很多女生都有共鸣,毕竟我们都是洪流中的大多数,没什么好抱怨,也没什么好逃避的。闹离在洪流中挣扎了许久了之后,还是选择了逃避。逃避并不是贬义词,只是一个决定。学了几年社会学,对sex和gender的区别清晰了很多,却从未想过自己一路走来是如何阴差阳错的。对于一路艰辛的女孩子们来说,抱怨明显是很没用的。就在必然和偶然中,我们走到了今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