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讲甄子丹
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奖名单已经出来,最佳影片《叶问》,可惜甄子丹在影帝角逐中负于张家辉。张主演的《证人》我没看,可是觉得这结果不意外。因为张这几年演技的提升有目共睹。《黑社会》中阴狠隐忍的飞机,《放逐》中家庭为重退出江湖的前社团骨干,以及《黑白道》中困惑的小海,演的都不错。可是甄子丹负于他,仍让人惋惜。在我眼里,《叶问》不足以问鼎金像奖,此片整体质量还是比较差的。故事构架来自《黄飞鸿》,所有人物关系都可用《黄飞鸿》来置换。然而徐克的电影拍出了豪迈激荡的情怀,寄予了历史转折时期东西方文化、政治冲突的思考,最终因强大的掌控力成为金像奖史上唯一因武侠动作类型片斩获最佳导演奖的空前绝后者,叶伟信则没能像早先一样拍出自己的想法来,因而不能在电影中学了徐克后再学徐克登上领奖台。据传叶的原初构想中,李钊救叶问时因被群众误会活活被踩死,可惜这个批判国民性的情节在大陆公映版中阙如,导致此片的深度大打折扣。洪金宝的动作设计看着也不爽利,有种吃了发汗药欲大汗淋漓而不得最终仅仅有虚汗浅浮的粘涩感。既然《叶问》其他方面已被我说的如此不堪,那我就开始说说电影中真正被我所欣赏的东西:甄子丹的表演。
几乎所有动作演员都被视为没有演技只有一身横肉。尽管洪金宝是香港电影金像奖两度影帝,尽管李连杰拿出了《投名状》在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现场笑傲江湖,但这都不能动摇根深蒂固的成见。曾经我也持这种看法,而且至今我仍觉得动作演员演技质量很不稳定,需要借助导演的拿捏指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为了市场需求、为了自身发展,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甄子丹就是脱颖而出者。
我开始注意甄子丹是因为叶伟信的《杀破狼》。前文对叶有批评,现在要正面表扬。高三时在电视中看到《杀破狼》,觉得幽蓝的画面很有质感,警匪间的关系设置很有趣,虽然没看完,印象已然不错。后来多次看此片的不同版本,看得感慨万千。就我个人而言,最感兴趣的不是里面的动作,尽管甄子丹引入了混合格斗技法的动作设计获得了金像奖的嘉许。我最看重的是此片黑暗到虚无的绝望感,深入骨髓的悲凉,以及强硬到无人可以逆转的宿命意味。当然,这些创意性的东西来自叶伟信。看过他早先的《爆裂刑警》,我更加认定此人是个很有情怀胸有想法的导演。可惜此人随后就拍了圈钱之作《龙虎门》,尽管我可以原谅为了生存而俯就市场,可还是颇感遗憾。但不管怎样,甄子丹与此人相遇后,在电影中突然变得暴烈、复杂,危险而神秘起来。这时叶伟信的“甄子丹”首次扬威大银幕。
回望甄子丹的电影之旅,可以发现如果拨开岁月的风尘,在徐克导筒下此人也曾有过上佳表现。阴狠毒辣漫不经心的曹少钦在《新龙门客栈》搅出阴风邪雨,身不由己感慨万端的纳兰元述在《男儿当自强》中与黄飞鸿旗鼓相当,一身正气嫉恶如仇的黄麒英在《铁马镏》中与铁猴子肝胆相照涤荡干坤,在《七剑》中楚昭南矫矫不群,身负“黑武士”气质,孤绝难测。
此外,在《英雄》、《千机变2花都大战》中,甄子丹虽然出场很少,依然为影片平添一抹淡漠出尘的异色。及至《画皮》,甄子丹俨然放下刀剑立地而为话剧演员了。
几乎所有甄子丹的表演都让人觉得角色气质跟甄本人吻合。我相信甄子丹在现实中本人应该也是温和谦逊而又不乏活力犹如一曲爵士乐的。甄子丹的角色平和时全是温文有礼,哀伤时也很隐忍,但是被激怒时决然狂暴野性难以制服。在我本人激赏的《导火线》中,作为《杀破狼》前传的时段中,马军选择了以暴制暴的方式对付歹徒。以暴制暴其实比宽容远为有效,只要有更强更具威慑力的武力能扫群魔绝后患,不妨视为可行方案之一。在苇丛的枪战中,甄子丹打出了亢龙有悔的气势;在近身缠斗中,甄打出了饱满的情绪与非理性所能驾驭的节奏,打出了元气淋漓的感情,释放了郁结的满腔愤懑。这与马军平素的温和看似判若两人,却又是完美的统一。在叶伟信的设计中,马军是“破军坐命,为兵必劫”,因而顺时推延,他最终在《杀破狼》中被命运扼住喉咙,在战斗结束后的疏忽中被王宝反扑致死,而甄子丹被死亡捕获时也砸死了王宝的妻儿。不过大陆公映的阉割版中没有这个黑暗的结局。叶伟信想用甄子丹来阐释命运的无常和个人的无力,可我们还记住了甄子丹迅捷的攻防,尽管甄子丹掂了把狙,我还是想起似乎用在武侠人物身上更合适的“义薄云天,侠气逼人”八字来。
当甄子丹脱掉夹克,换上长衫时,我忽然发现甄隐而不发的宗师气质是如此谦和冲淡。徐克镜头下的黄飞鸿故一世之雄也,可是难免露怯,难洗市井之气。叶伟信的《叶问》虽然格局较小,可是对人物的神采把握较好。虽然甄落败于张家辉,可是就是在这看似平平的几年磨砺中,甄子丹已然蜕去蛹茧,翩翩化蝶了。
几乎所有动作演员都被视为没有演技只有一身横肉。尽管洪金宝是香港电影金像奖两度影帝,尽管李连杰拿出了《投名状》在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现场笑傲江湖,但这都不能动摇根深蒂固的成见。曾经我也持这种看法,而且至今我仍觉得动作演员演技质量很不稳定,需要借助导演的拿捏指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为了市场需求、为了自身发展,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甄子丹就是脱颖而出者。
我开始注意甄子丹是因为叶伟信的《杀破狼》。前文对叶有批评,现在要正面表扬。高三时在电视中看到《杀破狼》,觉得幽蓝的画面很有质感,警匪间的关系设置很有趣,虽然没看完,印象已然不错。后来多次看此片的不同版本,看得感慨万千。就我个人而言,最感兴趣的不是里面的动作,尽管甄子丹引入了混合格斗技法的动作设计获得了金像奖的嘉许。我最看重的是此片黑暗到虚无的绝望感,深入骨髓的悲凉,以及强硬到无人可以逆转的宿命意味。当然,这些创意性的东西来自叶伟信。看过他早先的《爆裂刑警》,我更加认定此人是个很有情怀胸有想法的导演。可惜此人随后就拍了圈钱之作《龙虎门》,尽管我可以原谅为了生存而俯就市场,可还是颇感遗憾。但不管怎样,甄子丹与此人相遇后,在电影中突然变得暴烈、复杂,危险而神秘起来。这时叶伟信的“甄子丹”首次扬威大银幕。
回望甄子丹的电影之旅,可以发现如果拨开岁月的风尘,在徐克导筒下此人也曾有过上佳表现。阴狠毒辣漫不经心的曹少钦在《新龙门客栈》搅出阴风邪雨,身不由己感慨万端的纳兰元述在《男儿当自强》中与黄飞鸿旗鼓相当,一身正气嫉恶如仇的黄麒英在《铁马镏》中与铁猴子肝胆相照涤荡干坤,在《七剑》中楚昭南矫矫不群,身负“黑武士”气质,孤绝难测。
此外,在《英雄》、《千机变2花都大战》中,甄子丹虽然出场很少,依然为影片平添一抹淡漠出尘的异色。及至《画皮》,甄子丹俨然放下刀剑立地而为话剧演员了。
几乎所有甄子丹的表演都让人觉得角色气质跟甄本人吻合。我相信甄子丹在现实中本人应该也是温和谦逊而又不乏活力犹如一曲爵士乐的。甄子丹的角色平和时全是温文有礼,哀伤时也很隐忍,但是被激怒时决然狂暴野性难以制服。在我本人激赏的《导火线》中,作为《杀破狼》前传的时段中,马军选择了以暴制暴的方式对付歹徒。以暴制暴其实比宽容远为有效,只要有更强更具威慑力的武力能扫群魔绝后患,不妨视为可行方案之一。在苇丛的枪战中,甄子丹打出了亢龙有悔的气势;在近身缠斗中,甄打出了饱满的情绪与非理性所能驾驭的节奏,打出了元气淋漓的感情,释放了郁结的满腔愤懑。这与马军平素的温和看似判若两人,却又是完美的统一。在叶伟信的设计中,马军是“破军坐命,为兵必劫”,因而顺时推延,他最终在《杀破狼》中被命运扼住喉咙,在战斗结束后的疏忽中被王宝反扑致死,而甄子丹被死亡捕获时也砸死了王宝的妻儿。不过大陆公映的阉割版中没有这个黑暗的结局。叶伟信想用甄子丹来阐释命运的无常和个人的无力,可我们还记住了甄子丹迅捷的攻防,尽管甄子丹掂了把狙,我还是想起似乎用在武侠人物身上更合适的“义薄云天,侠气逼人”八字来。
当甄子丹脱掉夹克,换上长衫时,我忽然发现甄隐而不发的宗师气质是如此谦和冲淡。徐克镜头下的黄飞鸿故一世之雄也,可是难免露怯,难洗市井之气。叶伟信的《叶问》虽然格局较小,可是对人物的神采把握较好。虽然甄落败于张家辉,可是就是在这看似平平的几年磨砺中,甄子丹已然蜕去蛹茧,翩翩化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