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小时候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是他们未来的希望,是爷爷奶奶疼爱地淘气可爱的小孙女,上学时我是老师眼中读书成绩排在前列不惹事的好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开始变得多样化,没有特别突出技能的我一下子也开始迷茫起来,脑海里面经常浮现出我是谁,活着得意义到底是什么?为此还一度陷入人生低谷,不断寻找心灵相关的书籍,但大多书籍都极为专业,看得一头雾水,直至无意间读到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眼前仿佛才开始有一扇门慢慢地打开。
《遇见未知的自己》首先问了一个问题,我是谁。很多人会回复名字,在什么公司担任什么职位,或者是谁的什么人,书中指出这些都是不是真正的我,而只是一种身份认同以及角色扮演,并引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很忙碌,到底追求的是什么?钱?权?性?健康?并说明获得这些东西最终目的是为了快乐,但快乐是由外至内的,失去了外在的这个诱导物,快乐就不会存在,所以最终我们是为了得到爱、喜悦、和平这些由内至外的东西而努力。然后着重介绍了如何找回真我,获得爱、喜悦、和平。
快乐、爱、喜悦、和平好像很悬乎的东西。在我理解快乐对于都市中生活的我们来说或许是把酒论兄弟的聚会,也或许是可以互聊八卦的KTV歌唱,也更或许是硕果累累的游戏成绩等等,但是每当聚会、K歌、游戏完等之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落寞以及空虚,当然真正好友相聚,沉寂在歌声与游戏中的人又另当别论,对这种来说,这就是喜悦了。爱、喜悦、和平给人的感觉是乐在其中,无论最后怎么样,内心总是一种平静、祥和,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拿走。
爱、喜悦、和平是大家都渴盼,极力追求的,但怎么得到爱、喜悦与和平呢?书中用一张图诠释了目前我们所处的状态。
“真我”是是永远都存在的,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而改变。只有突破各个障碍圈,触摸到“真我”时,内心才会得到真正的爱、喜悦与和平。当我们失去与“真我”的联结,又必须有存在感时,就会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从而形成“小我”、“自我”。也无怪乎很多文献、文章中总是在说静下心来听听你内心真正的声音。对文中所说真我即是爱、喜悦、和平这个问题,我有点迷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有时候沉下心,真正意义上遵循内心意愿去完成某事,做了个某个决定,从而邂逅到那份祥和、宁静时,感觉会很温暖。
书中有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这个世界是由能量所构成–粒子不停地消失和出现,像音符的波动一样,是振动的频率,也就是能量。好的能量和负面能量一样都有很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你所散发出能量会吸引跟你据有相同频率的人或者事物,这大概也是物以类聚、臭味相投的源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我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源头,而思想、情绪又对外界的能量非常敏感,经常会吸取外界的能量,这样就容易隔绝我们自身的能量源头。当源头被隔绝后,就只有不断的吸取外界的能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所谓气场逼人、仗势欺人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感觉这本书前半部分以及后面如何解套都写得很不错,但在潜意识与意识这一部分,有点理不清的感觉。特别是书中有用到一个图,马拉马车的,将意识比做马,潜意识比做车夫,“真我”比做乘客,马听从车夫的,车夫听从乘客的。如果”真我”这个乘客是爱、喜悦、和平化身的话,那潜意识不一定就能完完全全的代表着它,更确切的说它是我们情绪、思想、真我,乃至我们身体记忆的结合体。我们的潜意识多种多样,有可能是久远或者意识层面上早已遗忘的某种恐惧、担忧;也有可能是已然形成的你自己不知的某种固定思维;又或者是你曾经痛彻心扉时立下的誓言,多种多样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等起着多多少少的影响,让真我这个乘客无法抵达目的地。
与真我进行联结,获得爱、喜悦与和平,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认清自己,了解自己潜意识所想,消除潜意识中自己不愿面对的消极因素。
究竟怎么做呢?书中介绍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身体的联结
总有人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最重要的,但是注意到自身身体状况的人,却少之又少。与身体的联结,需找到一种适合你的运动,让你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这样持之以恒才会有效果。
二情绪的臣服
人总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对待我们的喜怒哀乐,要做的就是正视它们,并接受它们。
三思想的定静
思想是容易有瘾头,不同的思想会让同一件事有不一样的看法,并导致相应的情绪。我们要静下心来检视我们自己的思想,并记住外界的很多东西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什么样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四身份认同的察觉
我们了解到什么是小我所需求的。要放下身份认同是件很难的事,但是要认清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为了周围人的评价、羡慕之类。
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
1.检视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总是被人欺负 ,害怕被欺负;
2.悲观的心态稍有改变,遇事以后会告诉自己事情已经发生,结果既定,无法再做出改变,当然伤心、愤怒等等各种情绪还是会存在,这时会去感受情绪在身体里反应出来的部位,然后再去思考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自己会有这样的情绪;
3.你怎么对世界,对外界,外界与世界就会怎么对你;
4..要注意并注重自身对身体的掌控,这点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5.不要总去抱怨生活对我们的不公,其实生活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借鉴他人的完美之处来完善自己。
书中经典语句:
1.我们所有人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2.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真正代表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3.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4.性格倾向X外在环境X各种教育X生活事件X前世业力=人生模式
5.你知道吗?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
6.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物的解释。
7.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
原文链接:http://www.warmhouse.us/reading-met-his-unknown-book/
《遇见未知的自己》首先问了一个问题,我是谁。很多人会回复名字,在什么公司担任什么职位,或者是谁的什么人,书中指出这些都是不是真正的我,而只是一种身份认同以及角色扮演,并引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很忙碌,到底追求的是什么?钱?权?性?健康?并说明获得这些东西最终目的是为了快乐,但快乐是由外至内的,失去了外在的这个诱导物,快乐就不会存在,所以最终我们是为了得到爱、喜悦、和平这些由内至外的东西而努力。然后着重介绍了如何找回真我,获得爱、喜悦、和平。
快乐、爱、喜悦、和平好像很悬乎的东西。在我理解快乐对于都市中生活的我们来说或许是把酒论兄弟的聚会,也或许是可以互聊八卦的KTV歌唱,也更或许是硕果累累的游戏成绩等等,但是每当聚会、K歌、游戏完等之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落寞以及空虚,当然真正好友相聚,沉寂在歌声与游戏中的人又另当别论,对这种来说,这就是喜悦了。爱、喜悦、和平给人的感觉是乐在其中,无论最后怎么样,内心总是一种平静、祥和,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拿走。
爱、喜悦、和平是大家都渴盼,极力追求的,但怎么得到爱、喜悦与和平呢?书中用一张图诠释了目前我们所处的状态。
“真我”是是永远都存在的,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而改变。只有突破各个障碍圈,触摸到“真我”时,内心才会得到真正的爱、喜悦与和平。当我们失去与“真我”的联结,又必须有存在感时,就会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从而形成“小我”、“自我”。也无怪乎很多文献、文章中总是在说静下心来听听你内心真正的声音。对文中所说真我即是爱、喜悦、和平这个问题,我有点迷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有时候沉下心,真正意义上遵循内心意愿去完成某事,做了个某个决定,从而邂逅到那份祥和、宁静时,感觉会很温暖。
书中有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这个世界是由能量所构成–粒子不停地消失和出现,像音符的波动一样,是振动的频率,也就是能量。好的能量和负面能量一样都有很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你所散发出能量会吸引跟你据有相同频率的人或者事物,这大概也是物以类聚、臭味相投的源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我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源头,而思想、情绪又对外界的能量非常敏感,经常会吸取外界的能量,这样就容易隔绝我们自身的能量源头。当源头被隔绝后,就只有不断的吸取外界的能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所谓气场逼人、仗势欺人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感觉这本书前半部分以及后面如何解套都写得很不错,但在潜意识与意识这一部分,有点理不清的感觉。特别是书中有用到一个图,马拉马车的,将意识比做马,潜意识比做车夫,“真我”比做乘客,马听从车夫的,车夫听从乘客的。如果”真我”这个乘客是爱、喜悦、和平化身的话,那潜意识不一定就能完完全全的代表着它,更确切的说它是我们情绪、思想、真我,乃至我们身体记忆的结合体。我们的潜意识多种多样,有可能是久远或者意识层面上早已遗忘的某种恐惧、担忧;也有可能是已然形成的你自己不知的某种固定思维;又或者是你曾经痛彻心扉时立下的誓言,多种多样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等起着多多少少的影响,让真我这个乘客无法抵达目的地。
与真我进行联结,获得爱、喜悦与和平,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认清自己,了解自己潜意识所想,消除潜意识中自己不愿面对的消极因素。
究竟怎么做呢?书中介绍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身体的联结
总有人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最重要的,但是注意到自身身体状况的人,却少之又少。与身体的联结,需找到一种适合你的运动,让你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这样持之以恒才会有效果。
二情绪的臣服
人总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对待我们的喜怒哀乐,要做的就是正视它们,并接受它们。
三思想的定静
思想是容易有瘾头,不同的思想会让同一件事有不一样的看法,并导致相应的情绪。我们要静下心来检视我们自己的思想,并记住外界的很多东西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什么样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四身份认同的察觉
我们了解到什么是小我所需求的。要放下身份认同是件很难的事,但是要认清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为了周围人的评价、羡慕之类。
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
1.检视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总是被人欺负 ,害怕被欺负;
2.悲观的心态稍有改变,遇事以后会告诉自己事情已经发生,结果既定,无法再做出改变,当然伤心、愤怒等等各种情绪还是会存在,这时会去感受情绪在身体里反应出来的部位,然后再去思考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自己会有这样的情绪;
3.你怎么对世界,对外界,外界与世界就会怎么对你;
4..要注意并注重自身对身体的掌控,这点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5.不要总去抱怨生活对我们的不公,其实生活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借鉴他人的完美之处来完善自己。
书中经典语句:
1.我们所有人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2.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真正代表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3.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4.性格倾向X外在环境X各种教育X生活事件X前世业力=人生模式
5.你知道吗?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
6.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物的解释。
7.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
原文链接:http://www.warmhouse.us/reading-met-his-unknow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