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退休的父亲
今天是父亲退休的日子
几个月前,《爸爸去哪儿》开播的时候,父亲打来电话跟我推荐这个节目,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嘿,那几个老汉儿,只好耍,一个二个都带不来娃娃!”
让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叫过他“爸爸”了,都是叫的“老汉儿”,以至于他曾经抱怨过我,说我把他的白头发都叫出来了,他明明还是个小伙子。我很好心的没有告诉他40几岁的人早就被驱逐出小伙子的行列了。不过现在,父亲已经十分安然的接受人家叫他“大爷”了
说起来,张亮还是80后呢,我家老头还不是说他是“带不来娃娃”的“老汉儿”。。。
《爸爸去哪儿》在芒果台惯用的煽情中结束时,父亲又跟我通了电话,总结了一下观看心得,他是这么说的:
“简直没得我们两个出切的时候好耍!”
顿时我就明白,几个月前,父亲没有说出口的话。其实,他是怀念起了我们父女俩当年一起出行的那些日子,那是我们共同分享的最美好的回忆,亦是我们最珍惜的幸福
从那时起,就想要为父亲写一点什么,今天,算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吧
我一直是颇典型的“Daddy's girl”,小时候在幼儿园哭闹都是大叫“我要爸爸”,让幼儿园老师印象极其深刻,甚至在与母亲独处时,我也会哭着找爸爸,而母亲则在旁边安慰说,哎呀,妈妈在得嘛
总觉得这情境有点超现实= =
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父亲带我回栖霞老家,这是我们第一次的父女独自出行,当时母亲十分担心我会受不了长途火车,不太赞成父亲带我回去,但是父亲说,夏天过了女儿就要念书了,再不出去走一走开开眼界,肯定就要念书念成瓜娃子
父亲的这个逻辑一直陪伴我到高中毕业,让我受益良多
老实说,那次回乡之旅,我对老家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高中毕业时再回去,那些号称我小时候还抱过我的亲戚,我一个都想不起来
唯一记得的,就是与父亲在火车上度过的那几天
当时父亲打包的行李相当神奇,因为他带了一个煤油炉上火车,直到现在我也很困惑,这玩意儿难道不应该是违禁品么?他怎么就能带上火车了呢?
这个煤油炉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让父亲可以做饭给我吃
每到了饭点儿,父亲就在小桌板上支起煤油炉煮面条。基本上,父亲能下厨做的,也就是面条了,而且还得是素面,番茄煎蛋面都是妄想。即使如此,在3、4天的火车旅途中,我没吃过一次加了无数添加剂的方便面火腿肠,也没吃过又油又咸的火车盒饭,都是父亲亲手做的新鲜的面条。回想起来,这便是为人父的责任心吧?哪怕只有几天,对于孩子的饮食,也绝不应付
留学的时候,有几次生病,一个人在住处,特别想念的,就是父亲当年在火车上给我煮的中江挂面,加了丝瓜和番茄,一勺熟油辣子,一勺芝麻酱
如果赶上停靠的时间比较长,父亲就会跑下车去,在月台上的小贩那里买些当地特产给我尝鲜,也会补充点新鲜的蔬菜煮面用。后来语文课上学到朱自清的《背影》,老父亲翻铁轨买橘子的字句很容易就在我脑中变成了画面。因为曾经的我也和作者一样,趴在火车车窗边,注视着父亲为了自己奔忙的身影
从老家回来之后,父亲就多出来一个奇怪的爱好:打扮我。用他的话说,念书了,就是大姑娘了,那就要有姑娘家的样子
成为大姑娘的第一步就是留长头发。问题在于,我妈除了马尾辫,完全不会梳头,所以我小时候也一直都保持了西瓜太郎式的短发。如果要留长头发,那我家就一定要有人学梳头,我太小,我妈不乐意,于是学梳头的重任落在了父亲肩上。对此我妈还评价说,这本就是他主张的,他得为此负责人
然后父亲就找了一个阿婆学梳头。阿婆解放前就是大户人家给人梳头的丫头,手艺可好了,父亲学了一段时间,号称得了阿婆真传,开始抓着我的头发各种实验,于是就有了我连续几个礼拜每天都顶着不同的发型去上课的记录,最后老师把我妈请到学校说,女孩子嘛,麻花辫就很漂亮了,不要太注重打扮,会养成孩子的虚荣心。我妈说,这不关我的事,她的头发都是她爸给梳的
新世界的大门向老师打开了。。。
发型受限后,父亲对衣服便越发上心了。其实我小时候特别皮,属于三天两头就能把衣服给弄个洞那种,所以大人们都不太给我买新衣服,都让我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而我个子又高,到头来基本上只能捡哥哥们的衣服,所以基本上一天到晚都是男装。头发留长以后,父亲说,再穿男孩子的衣服就不像话了,于是也就开始给我买很女孩子的新衣服了
嗯哼,中性风神马的,老娘20几年前就玩儿剩下了
因为工作上的便利,父亲总是会从国外给我带一些很可爱的小裙裙,尤其春夏之交,我每天都穿着不一样的小裙裙去上学,加上父亲精心替我梳的发型,班里的小朋友可羡慕了!结果我妈又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了,理由是,我那些裙子才刚刚齐膝,太短了,影响不好。我妈回去就给我套上了巨挫的连裤袜。。。
嗯,OP+legging,也是老娘20几年前玩儿剩下的= =
一年级结束,父亲说,这个学校的老师,一点儿生活情趣都没有,我给女儿梳个头,他们有意见,穿个裙子,他们也有意见,我女儿绝对要遭他们教成瓜娃子
于是,我就转学了
因为衣服和发型而转学,我的家庭教育是有多奇葩
转学之后,学校离家远了,每天父亲要骑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送我去上学,客观上减少了他玩我头发的机会,因此他给我买的衣服就更加公主风,每天把我送到学校,总要听班主任赞一句,哎呀,柯柯今天也好像一个小公主,才肯得意洋洋的离开去上班
但是我悲剧的小学生涯也由此开始。因为我总是穿的很好看,班主任就时时刻刻都盯着我,免得我跑去爬树跳沙坑什么的,结果我完全没有了调皮捣蛋的空间,一有啥动静就会被班主任逮到。。。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无比悲惨啊!!!
后来有次学校号召大家给农村的小朋友捐衣服,班主任特地把我叫去说,我那些好看的衣服,农村的小朋友穿着不好干活儿,我要捐不好看的。回家我就跟父亲转达了老师的要求,他当场就炸毛了:她说哪件衣服不好看???
重点永远跑偏的父上大人啊。。。
基本上,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不认识我的人,一定会以为我是一个乖巧安静的闺女,我想这应该也是父亲当初的心愿吧,他一直很希望自己的女儿好像冷清秋那样,但现实太残酷,他的女儿长成了皮皮鲁
几年前父亲跟我说起过这个话题,对于我自称皮皮鲁,他评价说,就依你当年的体重,吹个泡泡糖,绝对飞不起来【这个梗来自皮皮鲁的泡泡糖游行,大家可以自己搜来看看
尼玛,真不愧是我亲爹
二年级的寒假,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在家过年,父亲说,嘿,你妈不在家,我们可以出切耍咯!你想切哪儿喃?
我说,我想耍雪!!!
于是我俩就去了峨眉山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雪,也是父亲第一次带我去那么冷的地方。因为怕我冻着,父亲坚持要我穿上棉裤,结果就是我当时穿了一条棉裤,一条我奶奶织给我的厚毛裤,吼吼两大层,冷倒是不冷了,但是走路也费劲儿了,最后我索性往地上一倒,翻滚前进,玩得不亦乐乎,父亲几次阻拦都未成功,直到我自己翻不动了才肯从雪地上爬起来
那会儿我的外套跟裤子全都湿了,我自己也终于觉得冷了,就拉着父亲开始哭。父亲无奈,让我把外套和棉裤都脱下来,用他的外套裹住我的后背,又找峨眉山上负责猴群的管理员借了一件军大衣自己穿上,再把我裹进怀里紧紧搂着。父亲胸口热乎乎的,我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又吵着要自己走,这次父亲直接无视我,顺便用他跟战友年轻时候爬峨眉山的故事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我便搂着父亲的脖子,跟他嘻嘻哈哈了一路
当时跟我们作伴同行的是一个新华社的记者,抓拍了一张我和父亲的照片,后来寄送到了父亲的单位。父亲当年的上司看到那张照片,感慨说,你真是把你女儿放在心尖尖上疼啊~
那次峨眉之行十分幸运,因为我们遇到了佛光。看到佛光的时候父亲让我对着佛光招手,说要是能看到对面有人也招手回应,那么我就是菩萨中意的孩子,有福气。当然了我现在知道我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影子,可当时看到一个同样在跟我招手的身影时我可开心了,立马决定教菩萨做广播操!!父亲只能无语的在一旁给我数拍子。。。
父亲还说,看到了佛光,可以许愿,菩萨能听到,所以一定会实现。我问父亲许了什么愿,他说希望我可以平安快乐的长大。我说,我想躺在云海上吃椪柑儿。当时的风很大,菩萨一定没听清我的愿望,不然为啥父亲的愿望实现了,我却仍然未能躺在云海上吃椪柑儿= =
三年级,父亲到日本工作三个月,假公济私带上我
因为我们5月就要出发,父亲得去跟我学校请假
他是这么说的:
“我女儿最近念书念得瓜兮兮的,我要带她出切换下环境,不然就真的变成瓜娃子了。”
若非当时的教务处主任跟我外婆有师生之谊,父亲一定会被乱棍打出学校吧= =
这次日本之行是我们父女俩第一次一起出国旅行,我跟福冈的不解之缘,也由此而起
当时我们住在父亲一位同行家中,此人和父亲相识多年,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父亲要我叫称呼パパリーチ,而父亲对他的称呼就是简单的リーチ,后来我知道リーチ真是这位伯伯的昵称,但是パパリーチ属于父亲的恶趣味= =可惜已经习惯了,现在我仍然称呼这位伯伯パパリーチ,每次都招来他一帮子女的大爆笑
パパリーチ当时也只有一个女儿,年纪比我稍大一些的亚衣,尽管语言不通,我还是跟她迅速就混熟了,她的暑假开始后,我们总是一大早坐着巴士去八女市,到星野川踩水,捞鱼,找独角仙,抓萤火虫回家放到院子里,等着晚上看它们发光。父亲和パパリーチ都相当乐于看到彼此的友谊能延续到下一代,但是我俩认识之初的语言不通着实让他们取笑了好多年。比如说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亚衣的名字是“挨一枪”,而亚衣则一直觉得我的名字是猫= =
本科的时候有机会到日本当交换生,唯一一个东大名额让许多同学虎视眈眈,唯有我在看到有去九大的机会时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对东大的追求,作为第一个申请人十分顺利地去到了九大。パパリーチ,亚衣,儿时的回忆,于我而言,福冈是一个可以让我说出ただいま的存在
也是这次日本之行,让我亲眼见到父亲是如何与国外的友人相处。他和パパリーチ喝酒,下棋,赏月,讨论《方丈记》《徒然草》,还有四书五经的日文翻译。既没有刻意迎合,也没有故作清高,一切都十分随性自然,或许古人的君子之交,便是如此了
现在想来,父亲能结交各个国家的朋友,除了他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博学,谦逊,以及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用パパリーチ的话来说,我的父亲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从日本回国以后,每当老师问起,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我的答案都是,我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据说,我的班主任曾经十分欣慰的跟我父亲感慨,你家女儿终于肯放弃地道战的梦想了
顺便一提,小的时候,我一直说我长大了要挖地道,打地道战,灌水防毒
是说早几年我要是在中东,本拉登是不是早就被我挖出来了= =
直到现在,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仍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一次由我来安排跟父亲的出行,是高三的暑假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全家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招办的老师早就打电话来恭喜过,但还是要把录取通知书拿到手里才算真正的踏实
然后父亲说,就算在本地念大学,这也算是你离家的日子了。趁着你远走高飞前,咱俩最后去旅行一次,你来决定行程
那次我们重走了一段长征路
其实我只是无耻的找了同学的妈妈要了他们公司的旅行路线设计。。。可父亲仍是高兴的,军营出身的他,到底是对革命年代有难舍的情结
若尔盖草原的花湖边,父亲沉浸于那宛如梦境的美景,看着悠闲嬉戏的水鸟,我在旁边大喊:“老汉儿!那儿!!好多野鸭子!!!快点儿打几只来吃了!!!”
父亲立刻装作不认识我走开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我以为是野鸭子的水鸟,其实是一种二级保护鸟类,打来吃了是犯法的orz
在大凉山,父亲和昔日的战友重逢,抱头痛哭,大醉两日,我也未能幸免的被热情的彝族同胞给灌得从此再不喝波本,因为闻到玉米酒的味道就想吐
最后,在回成都的路上,真的有两只野鸭子撞到了我们的车上,我就如愿拎了两只野鸭子回家吃
18岁生日,收到父亲写的一封信
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每年生日,父亲都会写给我一封跟情书一样肉麻的信,说几句诸如“你永远是爸爸的小公主”之类的话,这一年,我自然也期待着同样的内容
未曾想,这封信,却更像是一种辞别
父亲说,18岁了,要开始学会主宰自己的人生,父母不能永远照顾我庇护我,我要开始独立生活,开始成为别人的依靠,这才是真正的长大成人
父亲说,过去18年,我过得太顺风顺水,但从这一刻开始,我要准备好接受失败和伤害,他永远是我的港湾,却不会再陪我远航
父亲说,我已经可以带他旅游,可以一路照顾他,所以已经可以一个人去面对属于成年人世界的风风雨雨
我想,这便是父亲选择的,让我真正蜕变的方式
万能的老爸也需要我处处操心,这才能让我心中那个爱撒娇的小孩真正长大
回头看去,父亲的“放手”,父亲的“辞别”,亦是一种“陪伴”,陪着我,成为了自己的支柱
硕士的时候帮导师做一个课题,涉及到儿时成长环境跟离婚率的关系
跟父亲关系很好的女儿似乎更容易拥有一个稳定的婚姻
我想,这大约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呵护,在付出真心时,也会更有勇气
而婚姻,很多时候,就是以心换心
我曾经和导师说,有的时候,我就觉得,父亲就是我的soul-mate。导师说,这个很正常,如果父女关系十分亲近,父亲的确会是女儿最好的异性知己
而拥有一个知己式的父亲,是极幸运,也是极幸福的
当年和初恋展望未来的时候,他曾经说过,父亲是真正履行了诺言,一直把我当做他的公主。父亲给我的,不仅仅是深沉的宠爱,更有良好的教育,以及在适当的时候,教会我什么是责任。这才是养育一个公主的方式,一味的娇惯只能教出来郭芙大小姐
初恋说,我被一个男人如此用心的爱过,他以后只能把我当做女王供起来,才能对得起我父亲把我托付与他的信任了
最近我跟A君说,你知道吗,我父亲一直当我是他的公主。A君说,当然,我父亲也是这么对待我的姐姐们的。我说,所以,你要当我是你的女王。A君说,哦,可是我觉得你更像那个什么,土匪头子?山大王?
啧,这个人自己要当压寨夫人,拦都拦不住
A君家里有个传统,儿子结婚前,会跟父亲单独旅行一次,作为告别单身的仪式,他的哥哥们都跟他的父亲旅行过。可惜他结婚太晚,他的父亲没能等到他告别单身的这一天
所以A君有些嫉妒我
我说,我结婚前跟父亲最后一次旅行,你突然就冒出来了,然后我们莫名其妙就结婚了,跟你们家的父子旅行根本不是一回事好么!
A君说,你在和父亲同行的时候遇到我,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注定吗?
一个是陪我走过了前半生的男人
一个是要陪我走过后半生的男人
旅途中相遇,的确有几分注定的意味
刚才父亲打电话给A君,讲了很久,却不肯跟我说话
我只能威逼利诱A君出卖我父亲
A君沉默许久,说,爸爸说,他终于可以放心老去了
可是,爸,我还是希望,你可以老得慢一点
几个月前,《爸爸去哪儿》开播的时候,父亲打来电话跟我推荐这个节目,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嘿,那几个老汉儿,只好耍,一个二个都带不来娃娃!”
让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叫过他“爸爸”了,都是叫的“老汉儿”,以至于他曾经抱怨过我,说我把他的白头发都叫出来了,他明明还是个小伙子。我很好心的没有告诉他40几岁的人早就被驱逐出小伙子的行列了。不过现在,父亲已经十分安然的接受人家叫他“大爷”了
说起来,张亮还是80后呢,我家老头还不是说他是“带不来娃娃”的“老汉儿”。。。
《爸爸去哪儿》在芒果台惯用的煽情中结束时,父亲又跟我通了电话,总结了一下观看心得,他是这么说的:
“简直没得我们两个出切的时候好耍!”
顿时我就明白,几个月前,父亲没有说出口的话。其实,他是怀念起了我们父女俩当年一起出行的那些日子,那是我们共同分享的最美好的回忆,亦是我们最珍惜的幸福
从那时起,就想要为父亲写一点什么,今天,算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吧
我一直是颇典型的“Daddy's girl”,小时候在幼儿园哭闹都是大叫“我要爸爸”,让幼儿园老师印象极其深刻,甚至在与母亲独处时,我也会哭着找爸爸,而母亲则在旁边安慰说,哎呀,妈妈在得嘛
总觉得这情境有点超现实= =
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父亲带我回栖霞老家,这是我们第一次的父女独自出行,当时母亲十分担心我会受不了长途火车,不太赞成父亲带我回去,但是父亲说,夏天过了女儿就要念书了,再不出去走一走开开眼界,肯定就要念书念成瓜娃子
父亲的这个逻辑一直陪伴我到高中毕业,让我受益良多
老实说,那次回乡之旅,我对老家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高中毕业时再回去,那些号称我小时候还抱过我的亲戚,我一个都想不起来
唯一记得的,就是与父亲在火车上度过的那几天
当时父亲打包的行李相当神奇,因为他带了一个煤油炉上火车,直到现在我也很困惑,这玩意儿难道不应该是违禁品么?他怎么就能带上火车了呢?
这个煤油炉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让父亲可以做饭给我吃
每到了饭点儿,父亲就在小桌板上支起煤油炉煮面条。基本上,父亲能下厨做的,也就是面条了,而且还得是素面,番茄煎蛋面都是妄想。即使如此,在3、4天的火车旅途中,我没吃过一次加了无数添加剂的方便面火腿肠,也没吃过又油又咸的火车盒饭,都是父亲亲手做的新鲜的面条。回想起来,这便是为人父的责任心吧?哪怕只有几天,对于孩子的饮食,也绝不应付
留学的时候,有几次生病,一个人在住处,特别想念的,就是父亲当年在火车上给我煮的中江挂面,加了丝瓜和番茄,一勺熟油辣子,一勺芝麻酱
如果赶上停靠的时间比较长,父亲就会跑下车去,在月台上的小贩那里买些当地特产给我尝鲜,也会补充点新鲜的蔬菜煮面用。后来语文课上学到朱自清的《背影》,老父亲翻铁轨买橘子的字句很容易就在我脑中变成了画面。因为曾经的我也和作者一样,趴在火车车窗边,注视着父亲为了自己奔忙的身影
从老家回来之后,父亲就多出来一个奇怪的爱好:打扮我。用他的话说,念书了,就是大姑娘了,那就要有姑娘家的样子
成为大姑娘的第一步就是留长头发。问题在于,我妈除了马尾辫,完全不会梳头,所以我小时候也一直都保持了西瓜太郎式的短发。如果要留长头发,那我家就一定要有人学梳头,我太小,我妈不乐意,于是学梳头的重任落在了父亲肩上。对此我妈还评价说,这本就是他主张的,他得为此负责人
然后父亲就找了一个阿婆学梳头。阿婆解放前就是大户人家给人梳头的丫头,手艺可好了,父亲学了一段时间,号称得了阿婆真传,开始抓着我的头发各种实验,于是就有了我连续几个礼拜每天都顶着不同的发型去上课的记录,最后老师把我妈请到学校说,女孩子嘛,麻花辫就很漂亮了,不要太注重打扮,会养成孩子的虚荣心。我妈说,这不关我的事,她的头发都是她爸给梳的
新世界的大门向老师打开了。。。
发型受限后,父亲对衣服便越发上心了。其实我小时候特别皮,属于三天两头就能把衣服给弄个洞那种,所以大人们都不太给我买新衣服,都让我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而我个子又高,到头来基本上只能捡哥哥们的衣服,所以基本上一天到晚都是男装。头发留长以后,父亲说,再穿男孩子的衣服就不像话了,于是也就开始给我买很女孩子的新衣服了
嗯哼,中性风神马的,老娘20几年前就玩儿剩下了
因为工作上的便利,父亲总是会从国外给我带一些很可爱的小裙裙,尤其春夏之交,我每天都穿着不一样的小裙裙去上学,加上父亲精心替我梳的发型,班里的小朋友可羡慕了!结果我妈又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了,理由是,我那些裙子才刚刚齐膝,太短了,影响不好。我妈回去就给我套上了巨挫的连裤袜。。。
嗯,OP+legging,也是老娘20几年前玩儿剩下的= =
一年级结束,父亲说,这个学校的老师,一点儿生活情趣都没有,我给女儿梳个头,他们有意见,穿个裙子,他们也有意见,我女儿绝对要遭他们教成瓜娃子
于是,我就转学了
因为衣服和发型而转学,我的家庭教育是有多奇葩
转学之后,学校离家远了,每天父亲要骑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送我去上学,客观上减少了他玩我头发的机会,因此他给我买的衣服就更加公主风,每天把我送到学校,总要听班主任赞一句,哎呀,柯柯今天也好像一个小公主,才肯得意洋洋的离开去上班
但是我悲剧的小学生涯也由此开始。因为我总是穿的很好看,班主任就时时刻刻都盯着我,免得我跑去爬树跳沙坑什么的,结果我完全没有了调皮捣蛋的空间,一有啥动静就会被班主任逮到。。。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无比悲惨啊!!!
后来有次学校号召大家给农村的小朋友捐衣服,班主任特地把我叫去说,我那些好看的衣服,农村的小朋友穿着不好干活儿,我要捐不好看的。回家我就跟父亲转达了老师的要求,他当场就炸毛了:她说哪件衣服不好看???
重点永远跑偏的父上大人啊。。。
基本上,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不认识我的人,一定会以为我是一个乖巧安静的闺女,我想这应该也是父亲当初的心愿吧,他一直很希望自己的女儿好像冷清秋那样,但现实太残酷,他的女儿长成了皮皮鲁
几年前父亲跟我说起过这个话题,对于我自称皮皮鲁,他评价说,就依你当年的体重,吹个泡泡糖,绝对飞不起来【这个梗来自皮皮鲁的泡泡糖游行,大家可以自己搜来看看
尼玛,真不愧是我亲爹
二年级的寒假,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在家过年,父亲说,嘿,你妈不在家,我们可以出切耍咯!你想切哪儿喃?
我说,我想耍雪!!!
于是我俩就去了峨眉山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雪,也是父亲第一次带我去那么冷的地方。因为怕我冻着,父亲坚持要我穿上棉裤,结果就是我当时穿了一条棉裤,一条我奶奶织给我的厚毛裤,吼吼两大层,冷倒是不冷了,但是走路也费劲儿了,最后我索性往地上一倒,翻滚前进,玩得不亦乐乎,父亲几次阻拦都未成功,直到我自己翻不动了才肯从雪地上爬起来
那会儿我的外套跟裤子全都湿了,我自己也终于觉得冷了,就拉着父亲开始哭。父亲无奈,让我把外套和棉裤都脱下来,用他的外套裹住我的后背,又找峨眉山上负责猴群的管理员借了一件军大衣自己穿上,再把我裹进怀里紧紧搂着。父亲胸口热乎乎的,我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又吵着要自己走,这次父亲直接无视我,顺便用他跟战友年轻时候爬峨眉山的故事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我便搂着父亲的脖子,跟他嘻嘻哈哈了一路
当时跟我们作伴同行的是一个新华社的记者,抓拍了一张我和父亲的照片,后来寄送到了父亲的单位。父亲当年的上司看到那张照片,感慨说,你真是把你女儿放在心尖尖上疼啊~
那次峨眉之行十分幸运,因为我们遇到了佛光。看到佛光的时候父亲让我对着佛光招手,说要是能看到对面有人也招手回应,那么我就是菩萨中意的孩子,有福气。当然了我现在知道我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影子,可当时看到一个同样在跟我招手的身影时我可开心了,立马决定教菩萨做广播操!!父亲只能无语的在一旁给我数拍子。。。
父亲还说,看到了佛光,可以许愿,菩萨能听到,所以一定会实现。我问父亲许了什么愿,他说希望我可以平安快乐的长大。我说,我想躺在云海上吃椪柑儿。当时的风很大,菩萨一定没听清我的愿望,不然为啥父亲的愿望实现了,我却仍然未能躺在云海上吃椪柑儿= =
三年级,父亲到日本工作三个月,假公济私带上我
因为我们5月就要出发,父亲得去跟我学校请假
他是这么说的:
“我女儿最近念书念得瓜兮兮的,我要带她出切换下环境,不然就真的变成瓜娃子了。”
若非当时的教务处主任跟我外婆有师生之谊,父亲一定会被乱棍打出学校吧= =
这次日本之行是我们父女俩第一次一起出国旅行,我跟福冈的不解之缘,也由此而起
当时我们住在父亲一位同行家中,此人和父亲相识多年,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父亲要我叫称呼パパリーチ,而父亲对他的称呼就是简单的リーチ,后来我知道リーチ真是这位伯伯的昵称,但是パパリーチ属于父亲的恶趣味= =可惜已经习惯了,现在我仍然称呼这位伯伯パパリーチ,每次都招来他一帮子女的大爆笑
パパリーチ当时也只有一个女儿,年纪比我稍大一些的亚衣,尽管语言不通,我还是跟她迅速就混熟了,她的暑假开始后,我们总是一大早坐着巴士去八女市,到星野川踩水,捞鱼,找独角仙,抓萤火虫回家放到院子里,等着晚上看它们发光。父亲和パパリーチ都相当乐于看到彼此的友谊能延续到下一代,但是我俩认识之初的语言不通着实让他们取笑了好多年。比如说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亚衣的名字是“挨一枪”,而亚衣则一直觉得我的名字是猫= =
本科的时候有机会到日本当交换生,唯一一个东大名额让许多同学虎视眈眈,唯有我在看到有去九大的机会时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对东大的追求,作为第一个申请人十分顺利地去到了九大。パパリーチ,亚衣,儿时的回忆,于我而言,福冈是一个可以让我说出ただいま的存在
也是这次日本之行,让我亲眼见到父亲是如何与国外的友人相处。他和パパリーチ喝酒,下棋,赏月,讨论《方丈记》《徒然草》,还有四书五经的日文翻译。既没有刻意迎合,也没有故作清高,一切都十分随性自然,或许古人的君子之交,便是如此了
现在想来,父亲能结交各个国家的朋友,除了他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博学,谦逊,以及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用パパリーチ的话来说,我的父亲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从日本回国以后,每当老师问起,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我的答案都是,我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据说,我的班主任曾经十分欣慰的跟我父亲感慨,你家女儿终于肯放弃地道战的梦想了
顺便一提,小的时候,我一直说我长大了要挖地道,打地道战,灌水防毒
是说早几年我要是在中东,本拉登是不是早就被我挖出来了= =
直到现在,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仍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一次由我来安排跟父亲的出行,是高三的暑假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全家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招办的老师早就打电话来恭喜过,但还是要把录取通知书拿到手里才算真正的踏实
然后父亲说,就算在本地念大学,这也算是你离家的日子了。趁着你远走高飞前,咱俩最后去旅行一次,你来决定行程
那次我们重走了一段长征路
其实我只是无耻的找了同学的妈妈要了他们公司的旅行路线设计。。。可父亲仍是高兴的,军营出身的他,到底是对革命年代有难舍的情结
若尔盖草原的花湖边,父亲沉浸于那宛如梦境的美景,看着悠闲嬉戏的水鸟,我在旁边大喊:“老汉儿!那儿!!好多野鸭子!!!快点儿打几只来吃了!!!”
父亲立刻装作不认识我走开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我以为是野鸭子的水鸟,其实是一种二级保护鸟类,打来吃了是犯法的orz
在大凉山,父亲和昔日的战友重逢,抱头痛哭,大醉两日,我也未能幸免的被热情的彝族同胞给灌得从此再不喝波本,因为闻到玉米酒的味道就想吐
最后,在回成都的路上,真的有两只野鸭子撞到了我们的车上,我就如愿拎了两只野鸭子回家吃
18岁生日,收到父亲写的一封信
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每年生日,父亲都会写给我一封跟情书一样肉麻的信,说几句诸如“你永远是爸爸的小公主”之类的话,这一年,我自然也期待着同样的内容
未曾想,这封信,却更像是一种辞别
父亲说,18岁了,要开始学会主宰自己的人生,父母不能永远照顾我庇护我,我要开始独立生活,开始成为别人的依靠,这才是真正的长大成人
父亲说,过去18年,我过得太顺风顺水,但从这一刻开始,我要准备好接受失败和伤害,他永远是我的港湾,却不会再陪我远航
父亲说,我已经可以带他旅游,可以一路照顾他,所以已经可以一个人去面对属于成年人世界的风风雨雨
我想,这便是父亲选择的,让我真正蜕变的方式
万能的老爸也需要我处处操心,这才能让我心中那个爱撒娇的小孩真正长大
回头看去,父亲的“放手”,父亲的“辞别”,亦是一种“陪伴”,陪着我,成为了自己的支柱
硕士的时候帮导师做一个课题,涉及到儿时成长环境跟离婚率的关系
跟父亲关系很好的女儿似乎更容易拥有一个稳定的婚姻
我想,这大约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呵护,在付出真心时,也会更有勇气
而婚姻,很多时候,就是以心换心
我曾经和导师说,有的时候,我就觉得,父亲就是我的soul-mate。导师说,这个很正常,如果父女关系十分亲近,父亲的确会是女儿最好的异性知己
而拥有一个知己式的父亲,是极幸运,也是极幸福的
当年和初恋展望未来的时候,他曾经说过,父亲是真正履行了诺言,一直把我当做他的公主。父亲给我的,不仅仅是深沉的宠爱,更有良好的教育,以及在适当的时候,教会我什么是责任。这才是养育一个公主的方式,一味的娇惯只能教出来郭芙大小姐
初恋说,我被一个男人如此用心的爱过,他以后只能把我当做女王供起来,才能对得起我父亲把我托付与他的信任了
最近我跟A君说,你知道吗,我父亲一直当我是他的公主。A君说,当然,我父亲也是这么对待我的姐姐们的。我说,所以,你要当我是你的女王。A君说,哦,可是我觉得你更像那个什么,土匪头子?山大王?
啧,这个人自己要当压寨夫人,拦都拦不住
A君家里有个传统,儿子结婚前,会跟父亲单独旅行一次,作为告别单身的仪式,他的哥哥们都跟他的父亲旅行过。可惜他结婚太晚,他的父亲没能等到他告别单身的这一天
所以A君有些嫉妒我
我说,我结婚前跟父亲最后一次旅行,你突然就冒出来了,然后我们莫名其妙就结婚了,跟你们家的父子旅行根本不是一回事好么!
A君说,你在和父亲同行的时候遇到我,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注定吗?
一个是陪我走过了前半生的男人
一个是要陪我走过后半生的男人
旅途中相遇,的确有几分注定的意味
刚才父亲打电话给A君,讲了很久,却不肯跟我说话
我只能威逼利诱A君出卖我父亲
A君沉默许久,说,爸爸说,他终于可以放心老去了
可是,爸,我还是希望,你可以老得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