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心智理论
心智理论指一种与心智有关的能力,包括认为自己和他人具有心理状态的能力和应用心理知识预期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能力。
理论性理论认为对于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根据某个类似科学理论的心理理论,通过推理方式获知他人心理状态。
模拟理论认为是通过想象把自己置于被模拟者所处的情景,通过移情拥有他人心理状态,体验他人心理感受。
“语言优先(language-first)”的研究路径,认为信念推理的能力和句法之间存在同构关系(Astington & Jenkins, 1999; de Villiers, 1998, 2005),并假定命题态度报告的语义也是相关的。
心智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获得归因错误信念的能力,即认识他人会拥有有关世界的错误信念,是心智理论的一个最基本测试。
多数研究支持心智理论的模块性假说,心智理论和专门脑区相关,大多认同以下三个脑区作为其神经基础:前额皮质、后部扣带回皮质、双侧颞顶联合区。行为学实验亦表明模拟他人心智和自我视角的心智诱发不同心理状态,得到fMRI证据支持。
心智理论和语言能力成正相关,语言影响心智理论,心智理论水平影响语言习得。然而成人失语症结论与此相反,语法缺失的失语症患者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命题,却保留心智理论推理能力(Varley, et al. 2001)。
理论性理论认为对于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根据某个类似科学理论的心理理论,通过推理方式获知他人心理状态。
模拟理论认为是通过想象把自己置于被模拟者所处的情景,通过移情拥有他人心理状态,体验他人心理感受。
“语言优先(language-first)”的研究路径,认为信念推理的能力和句法之间存在同构关系(Astington & Jenkins, 1999; de Villiers, 1998, 2005),并假定命题态度报告的语义也是相关的。
心智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获得归因错误信念的能力,即认识他人会拥有有关世界的错误信念,是心智理论的一个最基本测试。
多数研究支持心智理论的模块性假说,心智理论和专门脑区相关,大多认同以下三个脑区作为其神经基础:前额皮质、后部扣带回皮质、双侧颞顶联合区。行为学实验亦表明模拟他人心智和自我视角的心智诱发不同心理状态,得到fMRI证据支持。
心智理论和语言能力成正相关,语言影响心智理论,心智理论水平影响语言习得。然而成人失语症结论与此相反,语法缺失的失语症患者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命题,却保留心智理论推理能力(Varley, et al.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