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梦》——挽歌之岛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在那个早已覆灭的小小岛国,有个奇妙的风俗习惯。
他们会用歌声来吊唁死者。
也就是——挽歌。
从死者临终时的葬礼开始,一直到在墓地下葬,其间歌声从不间断。
有时是为了安抚遗孀的悲伤,有时是为了追思故人的遗德,或者是为了安息死者的灵魂,颂扬他终其天年,偶尔还为了述说对死者撒手人寰的愤怒——所以才会唱起挽歌。
实际上所谓的挽歌并没有固定的旋律,也没有明确的歌词,很多情况下人们好像都是省略歌词,轻声吟唱。
“因为在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只有那些民间口头传承的东西。”考古学家从甲板上一边眺望海岛一边叹息着说。
生活在那个国家的人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可以将自己生存的痕迹和证据保留下来的方法。
“哪怕是通过询问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展开调查也好……可惜,他们都被杀光了。”
参加调查团的这名考古学家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性,她的国家毁灭了那个岛国。这是发生在她七代前的祖先还是个年轻人时的事情。
“虽然我并不想说自己祖国的坏话……”她以此作为自己的开场白,“不过我觉得此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这种程度。”
她的这番话并没有夸张。
对于她那拥有压倒性军事力量的祖国来说,压制这个小小的岛国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作为选择用武力来征服周边诸国的国家,其真正的目的并不是那个岛国,而是周围的邻国,换句话说,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是杀一儆百。
这个小岛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化为了焦土。
从孩子到老人,全都被残忍屠杀。
“但是,很不可思议哦。在我的国家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当时的记载。”她笑了笑,接着说道,“一定是不想将如此残忍的事情传承给自己的子孙们吧……”
这时,同在甲板上的年长一些的学者们故意干咳了一声,女考古学家连忙捂住嘴巴。
“对不起,因为你和我年纪相仿,所以不知不觉地就把这些陈年往事说出来了,让你为难了。”
“……没有。”
“都是些学术上的东西,像你这样的船员听起来是不是会觉得十分无聊啊?”
凯姆沉默着,轻轻摇了摇头。
船速很快,甲板上稍微有些不稳。随着靠近岛屿,船已经驶进了地形比较复杂的海域,这是最考验水手技术的时候。
甲板长在招呼凯姆。
“啊,对不起,光顾着聊天,打扰你工作了……”
女考古学家虽然忙不迭地跟凯姆道歉,不过也许是喜欢说话的性格使然,她又小声地问道:“最后一个问题,可以吗?”
“问吧……无论什么事。”
见凯姆停下了脚步,女考古学家朝四周看了看,确信没有人在偷听之后,压低了声音说道:“你是第一次给调查团作向导吗?”
“是的……”
“也是第一次前往那座小岛?”
“……没错。”
“那么,也许你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有个很可怕的传言。说一旦上岛,就会有人被恶灵附身。之前有学者在调查中突然生病,回国后不久就发了疯……听说还有人选择自杀。”
“这是很久之前的传闻了。”
“是啊,因为这个调查也中断了五十年。此前每当有调查团上岛,肯定会有一两个人中招……因此这项调查被暂停了。所以我有些害怕。”
说着她打了个冷战,“如果有能够保佑人平安归来的办法,能不能告诉我啊?”
凯姆重新看了看她。
仿佛他的目光并不是在看女考古学家的外表,而是在探寻她的灵魂似的。
“不会有事的。”
“是吗?”
“嗯……大概,你不会有事的。”接着又对满脸惊讶表情的对方补充了一句,“如果你听到歌声,请和他们一起吟唱。”
“哎?”虽然女考古学家的表情变得更加惊讶,不过凯姆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快点!”在甲板长的怒吼声中,凯姆朝着工作岗位走去。
可是,在刚才的对话中他说了个谎。
他并非第一次上岛,而是去过无数次。
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
这个岛上的挽歌正如考古学家所言,并没有固定的旋律和歌词。所有的一切都是即兴演唱,而且同一首挽歌不会被反复咏唱两次。
如果死了一百个人,那么就会有一百首挽歌。
前来凭吊的人并不会在互相示意下唱起同一首歌。最开始每个人都会向死者寄托自己的哀思,零零散散地唱起,然后不一会儿——虽然没有人指挥,可这些不同的挽歌还是会逐渐汇集成同一个曲调。
在这种没有文字的海岛文化中,当然也没有乐谱,没有伴奏乐器。人们悼念故人的离去,将对死者能够平安前往黄泉的祈祷变成声音,也就成为了挽歌。
当这个海岛处于和平年代时——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凯姆作为一名旅客曾经到访过那里。
那时是刚好碰上某个村子的长老去世,整整三天,岛上彻夜回荡着挽歌。歌声是那么纯净清澈,如流水般在夜空中流淌,对于背负着绝对不会有任何人为自己献上挽歌命运的凯姆来说,这歌声犹如洗涤心灵的清泉,让他深深的沉醉于其中。
就是那样的一个岛,后来被人夷为平地。
人们四散奔逃,接连被杀。
那是极端残忍的虐杀。
那种在女考古学家这一代甚至都没有听说的,应该被称为虐杀的杀戮,凯姆却知道得清清楚楚。
虽然拥有一晚就可以压制整个海岛的军事力量,可是她的国家却像是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似的,慢慢地将岛上的民众逼得走投无路。
这个海岛终日被挽歌所笼罩。
最开始时,生者的数量要比死者多,所以挽歌的歌声十分洪亮,甚至要撼动整个海岛。
但是,过了几天之后,死者的数量逐渐增多,生者强忍着眼泪所唱出的歌声也日渐变得微弱。
接着——
战争迎来了最终的局面。
被追至海岛北侧的岛民,钻进了巨大的洞窟。
他们对于死已经有了觉悟。
之后这些人只是祈祷能够死得稍微安详一些。
可是,他们这一卑微的愿望到最后也没能实现。
女考古学家的军队使出了极其残虐的手段,他们全副武装冲进洞内,然后每天从洞里拉出一个岛上的居民,将其残忍杀害。
今天一个老人被杀。
明天一个年轻人被杀。
后天一个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母亲死于乱棍之下,第二天那个被从母亲身边强行带走的孩子被杀。
岛上回荡着挽歌不停地回荡着。
从洞窟深处传出的挽歌,逐渐铭刻在那些不停杀戮的士兵们的耳朵里,那些心存善良的士兵们一个个地倒下,或者变得精神分裂,最后只能离开战场。
歌声,就是那些不懂战斗的岛民们最后的武器。
虽然他们都生活在饥饿、干渴,以及恐怖的折磨中,可是歌声却未曾停止过。
部队的指挥官命令手下将洞窟的出口封闭住,他认为如果将这些人都活埋了,歌声也就会停下来。
可是,微弱的歌声还在继续。
持续了好多天、好多天……
无论是雨天、晴天,还是白昼、黑夜,歌声永远都飘荡在空气中。
那歌声已经超越了献给某一个死者的挽歌,而是成为融入了生长在这个岛上的所有生命发自内心的悲伤之歌。
当整个雨季结束之后,最后一丝歌声也消失了。
军队撤出了这个岛。
作战记录上显示,这个岛上什么都没有了。
此后,没有任何人搬到这个海岛来居住。
时隔五十年的调查仍然遇到了麻烦,学者们逐个地倒下。
每天都有病人被送到停在海上的船里。
每个被动回来的学者都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双手紧紧地捂住耳朵。
这种状况与之前那次一模一样。
凯姆明白。
海岛上吹着的海风,听起来像歌声。
森林中树枝摇晃的声音,听起来像歌声。
小鸟的啼鸣,听起来像歌声。
小河的潺潺水声,听起来像歌声。
走过堆积在地上的枯叶所发出的脚步声听起来像歌声。
海潮拍岸的水声听起来像歌声。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拼尽生命唱出的对这个海岛的挽歌,至今仍在岛上的这些地方传唱着。
“不要……不要继续了……”
学者们捂着耳朵,发出了痛苦的哀嚎。
“我们什么都没有做……我们不知道,那都是我们的祖先做的……”
这些学者恐怕在不间断的挽歌中,听到了愤怒和哀伤吧。
的确他们并不是坏人。
但是他们对于曾经在这个岛上所发生的事情却一无所知。
无知——有时会变成深重的罪孽。
只要注意聆听就可以了。
凯姆就是这么做的。
岛上的挽歌,并不仅仅带有憎恨,也并非只是想要折磨无辜的年轻一代。
只要注意聆听就可以了。
那样的话,就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让你了解……
让你了解这个岛在遥远的过去所发生的真实的事情……
岛就是这样说的。
调查比预期提前结束。
调查团中的大部分团员都由于感到不舒服返回船上,病情严重的人甚至先行回国,继续进行调查已经不太可能。
她——那个在来时路上与凯姆说话的年轻女学者,是坚持调查到最后的几个人中的一员。
“多亏了你。”
走在舳扳上的她刚一看到站在甲板上的凯姆,便朝这边跑过来。
她变得有些消瘦,比起身体,其心理应该更加疲惫。
可是她的目光中却闪耀着坚强的意志。
“你听到歌声了吗?”凯姆问道。
女学者点了点头,随后回头遥望着远处的海岛说道:“真是一首哀伤的歌啊,十分哀伤……”
她果然是一个能够感受到哀伤的人。
“你也一起唱了吗?”
“是的,虽然你之前提醒过,不过很自然地我就跟着一起哼唱起来。”
凯姆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拥有如此内心的人。
“我想在回国之后,继续对那场战争展开深入的调查,因为我的心告诉我必须要调查清楚。”
“……我认为这很好。”
“也许到最后我会解开对祖国不利的事实……可是,我认为绝对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一切的真相。”
船行驶在外海上。
一只白色的海鸟从岛上起飞,就像是为这艘船送行一样。
在蓝天中画出一道美丽弧线的海鸟发出了尖厉的鸣叫。
那不是挽歌,而是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包含着宽恕和喜悦的歌。
在那个早已覆灭的小小岛国,有个奇妙的风俗习惯。
他们会用歌声来吊唁死者。
也就是——挽歌。
从死者临终时的葬礼开始,一直到在墓地下葬,其间歌声从不间断。
有时是为了安抚遗孀的悲伤,有时是为了追思故人的遗德,或者是为了安息死者的灵魂,颂扬他终其天年,偶尔还为了述说对死者撒手人寰的愤怒——所以才会唱起挽歌。
实际上所谓的挽歌并没有固定的旋律,也没有明确的歌词,很多情况下人们好像都是省略歌词,轻声吟唱。
“因为在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只有那些民间口头传承的东西。”考古学家从甲板上一边眺望海岛一边叹息着说。
生活在那个国家的人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可以将自己生存的痕迹和证据保留下来的方法。
“哪怕是通过询问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展开调查也好……可惜,他们都被杀光了。”
参加调查团的这名考古学家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性,她的国家毁灭了那个岛国。这是发生在她七代前的祖先还是个年轻人时的事情。
“虽然我并不想说自己祖国的坏话……”她以此作为自己的开场白,“不过我觉得此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这种程度。”
她的这番话并没有夸张。
对于她那拥有压倒性军事力量的祖国来说,压制这个小小的岛国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作为选择用武力来征服周边诸国的国家,其真正的目的并不是那个岛国,而是周围的邻国,换句话说,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是杀一儆百。
这个小岛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化为了焦土。
从孩子到老人,全都被残忍屠杀。
“但是,很不可思议哦。在我的国家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当时的记载。”她笑了笑,接着说道,“一定是不想将如此残忍的事情传承给自己的子孙们吧……”
这时,同在甲板上的年长一些的学者们故意干咳了一声,女考古学家连忙捂住嘴巴。
“对不起,因为你和我年纪相仿,所以不知不觉地就把这些陈年往事说出来了,让你为难了。”
“……没有。”
“都是些学术上的东西,像你这样的船员听起来是不是会觉得十分无聊啊?”
凯姆沉默着,轻轻摇了摇头。
船速很快,甲板上稍微有些不稳。随着靠近岛屿,船已经驶进了地形比较复杂的海域,这是最考验水手技术的时候。
甲板长在招呼凯姆。
“啊,对不起,光顾着聊天,打扰你工作了……”
女考古学家虽然忙不迭地跟凯姆道歉,不过也许是喜欢说话的性格使然,她又小声地问道:“最后一个问题,可以吗?”
“问吧……无论什么事。”
见凯姆停下了脚步,女考古学家朝四周看了看,确信没有人在偷听之后,压低了声音说道:“你是第一次给调查团作向导吗?”
“是的……”
“也是第一次前往那座小岛?”
“……没错。”
“那么,也许你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有个很可怕的传言。说一旦上岛,就会有人被恶灵附身。之前有学者在调查中突然生病,回国后不久就发了疯……听说还有人选择自杀。”
“这是很久之前的传闻了。”
“是啊,因为这个调查也中断了五十年。此前每当有调查团上岛,肯定会有一两个人中招……因此这项调查被暂停了。所以我有些害怕。”
说着她打了个冷战,“如果有能够保佑人平安归来的办法,能不能告诉我啊?”
凯姆重新看了看她。
仿佛他的目光并不是在看女考古学家的外表,而是在探寻她的灵魂似的。
“不会有事的。”
“是吗?”
“嗯……大概,你不会有事的。”接着又对满脸惊讶表情的对方补充了一句,“如果你听到歌声,请和他们一起吟唱。”
“哎?”虽然女考古学家的表情变得更加惊讶,不过凯姆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快点!”在甲板长的怒吼声中,凯姆朝着工作岗位走去。
可是,在刚才的对话中他说了个谎。
他并非第一次上岛,而是去过无数次。
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
这个岛上的挽歌正如考古学家所言,并没有固定的旋律和歌词。所有的一切都是即兴演唱,而且同一首挽歌不会被反复咏唱两次。
如果死了一百个人,那么就会有一百首挽歌。
前来凭吊的人并不会在互相示意下唱起同一首歌。最开始每个人都会向死者寄托自己的哀思,零零散散地唱起,然后不一会儿——虽然没有人指挥,可这些不同的挽歌还是会逐渐汇集成同一个曲调。
在这种没有文字的海岛文化中,当然也没有乐谱,没有伴奏乐器。人们悼念故人的离去,将对死者能够平安前往黄泉的祈祷变成声音,也就成为了挽歌。
当这个海岛处于和平年代时——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凯姆作为一名旅客曾经到访过那里。
那时是刚好碰上某个村子的长老去世,整整三天,岛上彻夜回荡着挽歌。歌声是那么纯净清澈,如流水般在夜空中流淌,对于背负着绝对不会有任何人为自己献上挽歌命运的凯姆来说,这歌声犹如洗涤心灵的清泉,让他深深的沉醉于其中。
就是那样的一个岛,后来被人夷为平地。
人们四散奔逃,接连被杀。
那是极端残忍的虐杀。
那种在女考古学家这一代甚至都没有听说的,应该被称为虐杀的杀戮,凯姆却知道得清清楚楚。
虽然拥有一晚就可以压制整个海岛的军事力量,可是她的国家却像是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似的,慢慢地将岛上的民众逼得走投无路。
这个海岛终日被挽歌所笼罩。
最开始时,生者的数量要比死者多,所以挽歌的歌声十分洪亮,甚至要撼动整个海岛。
但是,过了几天之后,死者的数量逐渐增多,生者强忍着眼泪所唱出的歌声也日渐变得微弱。
接着——
战争迎来了最终的局面。
被追至海岛北侧的岛民,钻进了巨大的洞窟。
他们对于死已经有了觉悟。
之后这些人只是祈祷能够死得稍微安详一些。
可是,他们这一卑微的愿望到最后也没能实现。
女考古学家的军队使出了极其残虐的手段,他们全副武装冲进洞内,然后每天从洞里拉出一个岛上的居民,将其残忍杀害。
今天一个老人被杀。
明天一个年轻人被杀。
后天一个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母亲死于乱棍之下,第二天那个被从母亲身边强行带走的孩子被杀。
岛上回荡着挽歌不停地回荡着。
从洞窟深处传出的挽歌,逐渐铭刻在那些不停杀戮的士兵们的耳朵里,那些心存善良的士兵们一个个地倒下,或者变得精神分裂,最后只能离开战场。
歌声,就是那些不懂战斗的岛民们最后的武器。
虽然他们都生活在饥饿、干渴,以及恐怖的折磨中,可是歌声却未曾停止过。
部队的指挥官命令手下将洞窟的出口封闭住,他认为如果将这些人都活埋了,歌声也就会停下来。
可是,微弱的歌声还在继续。
持续了好多天、好多天……
无论是雨天、晴天,还是白昼、黑夜,歌声永远都飘荡在空气中。
那歌声已经超越了献给某一个死者的挽歌,而是成为融入了生长在这个岛上的所有生命发自内心的悲伤之歌。
当整个雨季结束之后,最后一丝歌声也消失了。
军队撤出了这个岛。
作战记录上显示,这个岛上什么都没有了。
此后,没有任何人搬到这个海岛来居住。
时隔五十年的调查仍然遇到了麻烦,学者们逐个地倒下。
每天都有病人被送到停在海上的船里。
每个被动回来的学者都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双手紧紧地捂住耳朵。
这种状况与之前那次一模一样。
凯姆明白。
海岛上吹着的海风,听起来像歌声。
森林中树枝摇晃的声音,听起来像歌声。
小鸟的啼鸣,听起来像歌声。
小河的潺潺水声,听起来像歌声。
走过堆积在地上的枯叶所发出的脚步声听起来像歌声。
海潮拍岸的水声听起来像歌声。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拼尽生命唱出的对这个海岛的挽歌,至今仍在岛上的这些地方传唱着。
“不要……不要继续了……”
学者们捂着耳朵,发出了痛苦的哀嚎。
“我们什么都没有做……我们不知道,那都是我们的祖先做的……”
这些学者恐怕在不间断的挽歌中,听到了愤怒和哀伤吧。
的确他们并不是坏人。
但是他们对于曾经在这个岛上所发生的事情却一无所知。
无知——有时会变成深重的罪孽。
只要注意聆听就可以了。
凯姆就是这么做的。
岛上的挽歌,并不仅仅带有憎恨,也并非只是想要折磨无辜的年轻一代。
只要注意聆听就可以了。
那样的话,就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让你了解……
让你了解这个岛在遥远的过去所发生的真实的事情……
岛就是这样说的。
调查比预期提前结束。
调查团中的大部分团员都由于感到不舒服返回船上,病情严重的人甚至先行回国,继续进行调查已经不太可能。
她——那个在来时路上与凯姆说话的年轻女学者,是坚持调查到最后的几个人中的一员。
“多亏了你。”
走在舳扳上的她刚一看到站在甲板上的凯姆,便朝这边跑过来。
她变得有些消瘦,比起身体,其心理应该更加疲惫。
可是她的目光中却闪耀着坚强的意志。
“你听到歌声了吗?”凯姆问道。
女学者点了点头,随后回头遥望着远处的海岛说道:“真是一首哀伤的歌啊,十分哀伤……”
她果然是一个能够感受到哀伤的人。
“你也一起唱了吗?”
“是的,虽然你之前提醒过,不过很自然地我就跟着一起哼唱起来。”
凯姆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拥有如此内心的人。
“我想在回国之后,继续对那场战争展开深入的调查,因为我的心告诉我必须要调查清楚。”
“……我认为这很好。”
“也许到最后我会解开对祖国不利的事实……可是,我认为绝对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一切的真相。”
船行驶在外海上。
一只白色的海鸟从岛上起飞,就像是为这艘船送行一样。
在蓝天中画出一道美丽弧线的海鸟发出了尖厉的鸣叫。
那不是挽歌,而是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包含着宽恕和喜悦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