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耶鲁公开课想起
一直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看似微小,但是累积起来要人命的问题。。
诸如虽然东张西望很多东西,回头一想,脑袋空空,欲言又止,不成体系,无以回报。。
所以让“豆瓣日记”成为我的记事本好了,多多少少留下点印记,也好让我回头整理看看,说不定就成了张大忽悠,又或者哪一天灵光乍现,让我好好收获一番。。
至于记录的形式我希望能够多姿多彩一点,从媒介上可以是视频,语音,文字,图片。。。从文体上我可以是评论,小说,议论,诗歌。。。哈哈,搞大了,装吧你就。。
其实不管怎么样简单记录下生活,让我的生活看上去有点色彩就好
再让你说废话!!!
昨儿看了个微信的转帖,我不由的感叹两点,是我不知如何是好。。
我真是太聪明了!此话怎讲?微信转帖的大意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实体店的经营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应运而生了020的商业模式,用俗话说就是线下的实体店在将来,并且是不远的将来会变成体验店而非传统的专卖店模式,顾客只要到实体店体验一把,通过iphone扫描二维码既可以轻松下单,随着三马的“菜鸟”飞速奔腾,也许你逛完街到家的一刹那,东西已经到手了!!!那我聪明在哪儿呢,早在一年前我就想过卖衣服,淘宝网店适用于销售结算的,再开一家实体店适用于试衣服的,这样但从客户体验的角度上来说已经完胜其他网店了,当然细节还没有想全的时候就让我不得不感叹第二点了,没!钱!啊!就是你想太多啊,好点子还是留给有钱的主啊!转念一想,如果要经营,在大中国,舌尖上的东东还是比较可以实现的,此part到此告一段落,在变身理财达人的路上先走着,实现财务自由后,劳资跟你们干!
--------------------------大家都流行华丽分割线,我就是朴实滴用来隔开话题的------------------------
今天早上看了一下存放在pad里很久很久的耶鲁公开课,名字:欧洲文明!看了十几二十分钟,还是没有忍住吐槽,以至于都把战场建立起来了!!!首先从授课内容本身说起,一节课40分钟吧,就没听到老师提过一次“欧洲文明”四个大字,上来教授脱口而出N本书名,然后介绍作者,提纲先领地介绍内容和意义,最后告知大家“你们得看”。且不说教授大量的阅读量,以及每本书都了然于胸,我们大学语文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状态啊,目测还要保持很久,试问,看世界的眼睛怎么能打得更开,心怎么能放得更大?耶鲁的这种授课模式其实是普遍适用的,哪怕是将来自己有娃的时候,你可以列出一系列的list告诉他list的书都讲了些什么,不去评价哪本书的好坏,读与不读由你自己选择,也许将来他就是个胸怀天下的人!所以能不能提供这样一份list也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啊。再来看看教授重复提到的一句话:“希望你们能喜欢这节课“,”希望你们下次能再来“,”同学们都喜欢这个时间上课,那我们就安排这个时间”,“不要忘了我的办公时间,随时欢迎你们撸paper”,当我们的大学课堂还在点名的时候,西方课堂已经把课程定义为一个商品,教授需要有“自卖自夸”的觉悟,并且成为习惯(我们暂且还不讨论这背后的淘汰机制)。
写这么一段的意义主要还是要提醒一下自己,尽量把list拉长~~再长一些~~~~~~
好了,基本上是报流水账,也没有华丽文字,也没有小清新,请你记得一个月回来整理归类!!!
诸如虽然东张西望很多东西,回头一想,脑袋空空,欲言又止,不成体系,无以回报。。
所以让“豆瓣日记”成为我的记事本好了,多多少少留下点印记,也好让我回头整理看看,说不定就成了张大忽悠,又或者哪一天灵光乍现,让我好好收获一番。。
至于记录的形式我希望能够多姿多彩一点,从媒介上可以是视频,语音,文字,图片。。。从文体上我可以是评论,小说,议论,诗歌。。。哈哈,搞大了,装吧你就。。
其实不管怎么样简单记录下生活,让我的生活看上去有点色彩就好
再让你说废话!!!
昨儿看了个微信的转帖,我不由的感叹两点,是我不知如何是好。。
我真是太聪明了!此话怎讲?微信转帖的大意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实体店的经营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应运而生了020的商业模式,用俗话说就是线下的实体店在将来,并且是不远的将来会变成体验店而非传统的专卖店模式,顾客只要到实体店体验一把,通过iphone扫描二维码既可以轻松下单,随着三马的“菜鸟”飞速奔腾,也许你逛完街到家的一刹那,东西已经到手了!!!那我聪明在哪儿呢,早在一年前我就想过卖衣服,淘宝网店适用于销售结算的,再开一家实体店适用于试衣服的,这样但从客户体验的角度上来说已经完胜其他网店了,当然细节还没有想全的时候就让我不得不感叹第二点了,没!钱!啊!就是你想太多啊,好点子还是留给有钱的主啊!转念一想,如果要经营,在大中国,舌尖上的东东还是比较可以实现的,此part到此告一段落,在变身理财达人的路上先走着,实现财务自由后,劳资跟你们干!
--------------------------大家都流行华丽分割线,我就是朴实滴用来隔开话题的------------------------
今天早上看了一下存放在pad里很久很久的耶鲁公开课,名字:欧洲文明!看了十几二十分钟,还是没有忍住吐槽,以至于都把战场建立起来了!!!首先从授课内容本身说起,一节课40分钟吧,就没听到老师提过一次“欧洲文明”四个大字,上来教授脱口而出N本书名,然后介绍作者,提纲先领地介绍内容和意义,最后告知大家“你们得看”。且不说教授大量的阅读量,以及每本书都了然于胸,我们大学语文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状态啊,目测还要保持很久,试问,看世界的眼睛怎么能打得更开,心怎么能放得更大?耶鲁的这种授课模式其实是普遍适用的,哪怕是将来自己有娃的时候,你可以列出一系列的list告诉他list的书都讲了些什么,不去评价哪本书的好坏,读与不读由你自己选择,也许将来他就是个胸怀天下的人!所以能不能提供这样一份list也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啊。再来看看教授重复提到的一句话:“希望你们能喜欢这节课“,”希望你们下次能再来“,”同学们都喜欢这个时间上课,那我们就安排这个时间”,“不要忘了我的办公时间,随时欢迎你们撸paper”,当我们的大学课堂还在点名的时候,西方课堂已经把课程定义为一个商品,教授需要有“自卖自夸”的觉悟,并且成为习惯(我们暂且还不讨论这背后的淘汰机制)。
写这么一段的意义主要还是要提醒一下自己,尽量把list拉长~~再长一些~~~~~~
好了,基本上是报流水账,也没有华丽文字,也没有小清新,请你记得一个月回来整理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