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时间:2014-1-7 3:34
心情:蛇精病又犯了。半夜把余华的《活着》看完了。。
活着讲述了富贵的一生。
一个几代传下来的富家子弟,吃喝嫖赌输掉祖产,不孝顺爹娘,不心疼媳妇儿。富贵爹把祖产全部卖掉换成铜板让富贵挑去还,这才明白这几代的祖产有多重。富贵爹说咱们徐家靠着鸡变羊,羊变牛,然后才有了这几代的祖产。债还清,富贵爹就在粪坑旁边滑落跌死了。
剩下老娘,女儿凤霞。怀着孩子的媳妇家珍也被财主父亲接走了。富贵重新撑起整个家,靠着给骗走自己家产的龙二做佃户养家。家珍生下儿子有庆半年之后又带着孩子回家,一家人终于团聚,母亲却病重,去城里请大夫却被抓壮丁,到各地打仗又是两年。被解放军俘虏后才得以回家。母亲已经病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中又聋又哑。
不过一家人总算团聚,艰难度日。一家人经过了公社,土改,文化大革命等等社会的动荡。也曾卖掉凤霞给有庆上学。最终还是割舍不下亲情,接回凤霞。
后来,家珍得了软骨病一天不如一天。也没办法干活为家里挣公分,也全靠着福贵和勤劳的凤霞。有庆虽然读书不好,却在县里跑了第一名。教育方式粗暴的富贵却在有庆激动惊喜的心上浇了盆凉水:会跑是不中用的,鸡也会跑。
正值县长夫人生孩子难产大出血,孩子听说给县长夫人献血争着去。跑的最快的有庆血型也意外和县长夫人相符。于是,有庆献血,几乎被抽干了全部的血。死了。
本以为家珍会在打击下死去,没想到一天天好起来,甚至能下床干点活。一家人总算艰难的活下去。到了凤霞待嫁的年龄,由于又聋又哑,虽然模样标致,却找不到婆家。好不容易找到个城里做搬运工的二喜,人也实诚,工作也好,一听对方是个偏头,走起路来头放在脖子上。富贵夫妻这才放心,不然人家怎么看得上凤霞。
凤霞虽然又聋又哑,但是聪慧又勤劳,二喜也体贴有加。再加上凤霞孝顺,时常回家看富贵家珍。一两年又怀上了孩子。却不想最后难产而死。
富贵恨死了那家医院。有庆为着别人生孩子而死,凤霞为着生自己的孩子而死。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撒手人寰。
二喜带着儿子苦根,一边搬运一边养育孩子,苦根也算一天天长大,和富贵也分外亲。三个代人相依为命,靠着富贵和二喜挣钱,日子总算好点,一次意外又讲二喜的生命夺走,二喜被倒塌的水泥板砸死。
富贵带着苦根回到农村,爷孙俩相依为命。苦根长到七岁干活也特有劲,成了富贵活下去的盼头。眼看着就能买牛了,苦根也十分懂事,连糖果也不吃剩下了买牛。富贵说终于我们又从鸡变羊,羊变牛了。
只要采完地里的棉花卖了就能买牛了。富贵叫着苦根摘棉花,苦根却叫唤着头疼。富贵不依,两个人采了半天,富贵才发觉苦根发着高烧。心疼着苦根,就带苦根回家,又给他煮半锅豆子变出去继续摘棉花。傍晚回来时却见苦根已经撑死。这可怜的孩子许久也为吃过煮毛豆。去的时候嘴里还含着两颗没嚼烂的豆子。
剩下富贵一个人。他还是决定去买牛,多半个劳动力也有个伴。直到他看到那头眼泪直流的将要被宰杀的失去劳动力的老黄牛。富贵觉得仿佛看到自己。就把牛买了下来,取名富贵。人人都笑富贵不划算,这牛顶多活两年。却不想,他们一起活了下来。村里人常说:这俩老不死的。
富贵在老牛耕田时常对着牛说:今天有庆,二喜都更了一亩,家珍凤霞也更了七八分,苦根还小都更了半亩。你嘛,我都不好意思说你更了多少。不过你也老了,能更这么些田也尽力了。
我也不知道看到哪儿开始哭的。不知道是有庆的死还是凤霞的死。这个故事的背景离我生活的世界太远。其实没有什么共鸣。但是眼泪就是不听话的留下来。在这本名为活着的故事里,人们却一个接一个死去。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总在每次存有温情的时候。尤其读到后面,富贵会背着家珍出去散步,不怕别人的嘲笑,只是听家珍讲着过去发生的故事。二喜对凤霞的怀念。“我要的是大人,他们却给了我小的”。苦根举着自己割下的稻穗,笑着喊:富贵,这是你割的。
余华说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他《在细雨中呼喊里》我只记得那个忍气吞声,平时索在角落里,一到吃饭就以最快速度接近饭桌的爷爷。也是一个历经沧桑也要活下去的人。也许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活着。
心情:蛇精病又犯了。半夜把余华的《活着》看完了。。
活着讲述了富贵的一生。
一个几代传下来的富家子弟,吃喝嫖赌输掉祖产,不孝顺爹娘,不心疼媳妇儿。富贵爹把祖产全部卖掉换成铜板让富贵挑去还,这才明白这几代的祖产有多重。富贵爹说咱们徐家靠着鸡变羊,羊变牛,然后才有了这几代的祖产。债还清,富贵爹就在粪坑旁边滑落跌死了。
剩下老娘,女儿凤霞。怀着孩子的媳妇家珍也被财主父亲接走了。富贵重新撑起整个家,靠着给骗走自己家产的龙二做佃户养家。家珍生下儿子有庆半年之后又带着孩子回家,一家人终于团聚,母亲却病重,去城里请大夫却被抓壮丁,到各地打仗又是两年。被解放军俘虏后才得以回家。母亲已经病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中又聋又哑。
不过一家人总算团聚,艰难度日。一家人经过了公社,土改,文化大革命等等社会的动荡。也曾卖掉凤霞给有庆上学。最终还是割舍不下亲情,接回凤霞。
后来,家珍得了软骨病一天不如一天。也没办法干活为家里挣公分,也全靠着福贵和勤劳的凤霞。有庆虽然读书不好,却在县里跑了第一名。教育方式粗暴的富贵却在有庆激动惊喜的心上浇了盆凉水:会跑是不中用的,鸡也会跑。
正值县长夫人生孩子难产大出血,孩子听说给县长夫人献血争着去。跑的最快的有庆血型也意外和县长夫人相符。于是,有庆献血,几乎被抽干了全部的血。死了。
本以为家珍会在打击下死去,没想到一天天好起来,甚至能下床干点活。一家人总算艰难的活下去。到了凤霞待嫁的年龄,由于又聋又哑,虽然模样标致,却找不到婆家。好不容易找到个城里做搬运工的二喜,人也实诚,工作也好,一听对方是个偏头,走起路来头放在脖子上。富贵夫妻这才放心,不然人家怎么看得上凤霞。
凤霞虽然又聋又哑,但是聪慧又勤劳,二喜也体贴有加。再加上凤霞孝顺,时常回家看富贵家珍。一两年又怀上了孩子。却不想最后难产而死。
富贵恨死了那家医院。有庆为着别人生孩子而死,凤霞为着生自己的孩子而死。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撒手人寰。
二喜带着儿子苦根,一边搬运一边养育孩子,苦根也算一天天长大,和富贵也分外亲。三个代人相依为命,靠着富贵和二喜挣钱,日子总算好点,一次意外又讲二喜的生命夺走,二喜被倒塌的水泥板砸死。
富贵带着苦根回到农村,爷孙俩相依为命。苦根长到七岁干活也特有劲,成了富贵活下去的盼头。眼看着就能买牛了,苦根也十分懂事,连糖果也不吃剩下了买牛。富贵说终于我们又从鸡变羊,羊变牛了。
只要采完地里的棉花卖了就能买牛了。富贵叫着苦根摘棉花,苦根却叫唤着头疼。富贵不依,两个人采了半天,富贵才发觉苦根发着高烧。心疼着苦根,就带苦根回家,又给他煮半锅豆子变出去继续摘棉花。傍晚回来时却见苦根已经撑死。这可怜的孩子许久也为吃过煮毛豆。去的时候嘴里还含着两颗没嚼烂的豆子。
剩下富贵一个人。他还是决定去买牛,多半个劳动力也有个伴。直到他看到那头眼泪直流的将要被宰杀的失去劳动力的老黄牛。富贵觉得仿佛看到自己。就把牛买了下来,取名富贵。人人都笑富贵不划算,这牛顶多活两年。却不想,他们一起活了下来。村里人常说:这俩老不死的。
富贵在老牛耕田时常对着牛说:今天有庆,二喜都更了一亩,家珍凤霞也更了七八分,苦根还小都更了半亩。你嘛,我都不好意思说你更了多少。不过你也老了,能更这么些田也尽力了。
我也不知道看到哪儿开始哭的。不知道是有庆的死还是凤霞的死。这个故事的背景离我生活的世界太远。其实没有什么共鸣。但是眼泪就是不听话的留下来。在这本名为活着的故事里,人们却一个接一个死去。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总在每次存有温情的时候。尤其读到后面,富贵会背着家珍出去散步,不怕别人的嘲笑,只是听家珍讲着过去发生的故事。二喜对凤霞的怀念。“我要的是大人,他们却给了我小的”。苦根举着自己割下的稻穗,笑着喊:富贵,这是你割的。
余华说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他《在细雨中呼喊里》我只记得那个忍气吞声,平时索在角落里,一到吃饭就以最快速度接近饭桌的爷爷。也是一个历经沧桑也要活下去的人。也许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