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二)
孙玉厚的二儿子—孙少平,这本小说的一号男主人公,该聊聊他了。
他的身世和他哥哥相似,只是他比孙少安幸运,因为他排老二,有了哥哥的庇护,他才得以读完了高中。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当然,他也在求学道路上经历了不一样的辛酸,因为家庭的贫穷,他没有体面的伙食,没有像样的衣服,成绩也一般,哦,对,那个时候还是文化大革命,他们那代人的高中时代都是在不停的劳动中度过的,文化课少之又少。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他们这群人的整体素质的养成。因为人处于那个文化氛围,会很自然的养成文化人的思想学识和谈吐。
在原西县的这所高中,他因为同样的贫寒的家庭身份,他和郝红梅之间渐渐产生了我们每个人在那个年纪都可能有过的初恋。在我们整个人生中,这样无法言明但又真实存在的美好,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也许都将是我们年老时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在少平看到郝红梅和顾良民好上后,他当时的内心却是怎么样都美好不起来的,这是一场富家子弟和贫寒子弟之间的爱情较量,但很显然,对于孙少平来说结局都是注定的。他出奇的平静,对初恋也没有任何的怨恨,甚至在后来毕业闹出的那场偷手绢时间中,他的英雄救美行迹让我们更加见识到了这个少平的肚量。是啊,在年少时就具有了这般气度,可见,这个后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当然,在这所学府,他也遇到了对他以后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的田晓霞。田晓霞,她出生县里大领导家庭,生活条件富裕,但却丝毫没有大家庭的大小姐脾气,相反,她很是好学,开朗活波、对人谦虚,思想开阔,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可真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却就是这样的一个出生高贵、思想境界高超的女子却偏偏喜欢和孙少平谈天说地。人们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品性相投和思想境地相当的人才会有如此高的默契。在路遥的短篇小说<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有个田晓霞的前身—吴亚丽,在作者的心里,像孙少平和高建强这样在困境中自强不息和坚忍不拔的男子在他们的人生里总的与一个出生不凡、思想境界超群的女子相遇和相知,并得到她们的欣赏。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可以擦出闪电般的火花,他们的爱情故事在整篇小说中无疑是最扣人心弦和吸引眼球的地方。田晓霞,这个在孙少安的青春岁月里无疑如梦幻般的存在,在她面前,他是有魅力的,因为他历经磨难的双手和强有力的臂膀,更是因为他思想境界的深远。但同时因为家庭、教育、职业的悬殊之大,他在她面前却是自卑的,他对于他们之间的感觉未来很多时候都是抱有悲观情绪,只是偶然沉浸在爱情的蜜糖里才暂时忘却了。其实在展开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时,作者心里也是矛盾的,他们之间的爱情很是纯粹、颇有柏拉图式的爱情味道,但是爱情最终的走向是婚姻,是相守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个省报记者和一个煤矿工人可以生活在一起吗?这是要打极大问号的,即使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很是相爱,但是谁也抵挡不了漫长、琐碎的婚姻生活,他们的生活阶层差距太大了。作者又不忍心去破坏这样的美好,破坏读者心里的孙少平和田晓霞的近乎完美的形象,所以他只能让晓霞以这样的伟大形象消失在这个世界里,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她英勇救人,舍生取义!无疑,孙少平对于田晓霞这样的离开很是伤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原谅这个年轻人吧,这样一个人生向导和精神支柱在他的世界里一下子轰然倒塌,他颓废一段日子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生活还在继续,他的煤矿工人还得生存下去,封存了年轻时的美好爱情,他开始全身心的融入大亚湾煤矿生活中去。在那里他认识了他的煤矿师傅,一家来自河南的温馨、幸福家庭;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煤矿生活,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和胆识建立了自己在那个圈子的威信,也让那个经常欺负他的、粗俗的师兄-安锁子对他服服帖帖,甚至成为了生死之交。在他师傅出了意外,出于好心和不忍,他每天照顾慧英嫂和他师傅的儿子,那个小院子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温馨和欢乐。这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波澜和浪漫,但是却是我们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因为只要我们身在其中就可以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有这样的一个温馨和舒适的小家吗?是的,我们的主人公-孙少平也有点依恋上了这种感觉。但是,请不要误会,在田晓霞还在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更加适合他。可见,作者在处理孙少平的感情生活的技巧是高超的,也间接地告诉我们每个人,爱情可以是激情四射的,但是生活却是平凡的,所以找准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伴侣。最后,孙少平拒绝了妹妹和未来妹夫的邀请,把自己的生活落在了大亚湾的煤矿区里,那里有给他家的温暖的慧英和兵兵。相信,在大亚湾的煤矿世界里,孙少平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和远见卓识肯定可以干出一番属于他自己的大事业!祝福他吧,我亲爱的读者们!
他的身世和他哥哥相似,只是他比孙少安幸运,因为他排老二,有了哥哥的庇护,他才得以读完了高中。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当然,他也在求学道路上经历了不一样的辛酸,因为家庭的贫穷,他没有体面的伙食,没有像样的衣服,成绩也一般,哦,对,那个时候还是文化大革命,他们那代人的高中时代都是在不停的劳动中度过的,文化课少之又少。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他们这群人的整体素质的养成。因为人处于那个文化氛围,会很自然的养成文化人的思想学识和谈吐。
在原西县的这所高中,他因为同样的贫寒的家庭身份,他和郝红梅之间渐渐产生了我们每个人在那个年纪都可能有过的初恋。在我们整个人生中,这样无法言明但又真实存在的美好,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也许都将是我们年老时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在少平看到郝红梅和顾良民好上后,他当时的内心却是怎么样都美好不起来的,这是一场富家子弟和贫寒子弟之间的爱情较量,但很显然,对于孙少平来说结局都是注定的。他出奇的平静,对初恋也没有任何的怨恨,甚至在后来毕业闹出的那场偷手绢时间中,他的英雄救美行迹让我们更加见识到了这个少平的肚量。是啊,在年少时就具有了这般气度,可见,这个后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当然,在这所学府,他也遇到了对他以后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的田晓霞。田晓霞,她出生县里大领导家庭,生活条件富裕,但却丝毫没有大家庭的大小姐脾气,相反,她很是好学,开朗活波、对人谦虚,思想开阔,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可真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却就是这样的一个出生高贵、思想境界高超的女子却偏偏喜欢和孙少平谈天说地。人们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品性相投和思想境地相当的人才会有如此高的默契。在路遥的短篇小说<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有个田晓霞的前身—吴亚丽,在作者的心里,像孙少平和高建强这样在困境中自强不息和坚忍不拔的男子在他们的人生里总的与一个出生不凡、思想境界超群的女子相遇和相知,并得到她们的欣赏。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可以擦出闪电般的火花,他们的爱情故事在整篇小说中无疑是最扣人心弦和吸引眼球的地方。田晓霞,这个在孙少安的青春岁月里无疑如梦幻般的存在,在她面前,他是有魅力的,因为他历经磨难的双手和强有力的臂膀,更是因为他思想境界的深远。但同时因为家庭、教育、职业的悬殊之大,他在她面前却是自卑的,他对于他们之间的感觉未来很多时候都是抱有悲观情绪,只是偶然沉浸在爱情的蜜糖里才暂时忘却了。其实在展开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时,作者心里也是矛盾的,他们之间的爱情很是纯粹、颇有柏拉图式的爱情味道,但是爱情最终的走向是婚姻,是相守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个省报记者和一个煤矿工人可以生活在一起吗?这是要打极大问号的,即使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很是相爱,但是谁也抵挡不了漫长、琐碎的婚姻生活,他们的生活阶层差距太大了。作者又不忍心去破坏这样的美好,破坏读者心里的孙少平和田晓霞的近乎完美的形象,所以他只能让晓霞以这样的伟大形象消失在这个世界里,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她英勇救人,舍生取义!无疑,孙少平对于田晓霞这样的离开很是伤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原谅这个年轻人吧,这样一个人生向导和精神支柱在他的世界里一下子轰然倒塌,他颓废一段日子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生活还在继续,他的煤矿工人还得生存下去,封存了年轻时的美好爱情,他开始全身心的融入大亚湾煤矿生活中去。在那里他认识了他的煤矿师傅,一家来自河南的温馨、幸福家庭;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煤矿生活,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和胆识建立了自己在那个圈子的威信,也让那个经常欺负他的、粗俗的师兄-安锁子对他服服帖帖,甚至成为了生死之交。在他师傅出了意外,出于好心和不忍,他每天照顾慧英嫂和他师傅的儿子,那个小院子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温馨和欢乐。这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波澜和浪漫,但是却是我们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因为只要我们身在其中就可以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有这样的一个温馨和舒适的小家吗?是的,我们的主人公-孙少平也有点依恋上了这种感觉。但是,请不要误会,在田晓霞还在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更加适合他。可见,作者在处理孙少平的感情生活的技巧是高超的,也间接地告诉我们每个人,爱情可以是激情四射的,但是生活却是平凡的,所以找准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伴侣。最后,孙少平拒绝了妹妹和未来妹夫的邀请,把自己的生活落在了大亚湾的煤矿区里,那里有给他家的温暖的慧英和兵兵。相信,在大亚湾的煤矿世界里,孙少平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和远见卓识肯定可以干出一番属于他自己的大事业!祝福他吧,我亲爱的读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