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捞B”!
早上六点多就被欢欢吵醒,应该是那货刚刚拉完屎在用猫砂轻轻掩埋发出的,其实声音很小,但还是醒来了。正好闹钟设在七点抢票,打开电脑准备买过年回家的车票。登入后才发现虽然网页缓慢依旧,但放票时间人性化的从早上7点调整到了上午11点。眼看着卡个没完了。天还是微微亮,只好关机睡个回笼觉先。死撑了几个小时硬是睡不着,为啥每个周末都会这样,想赖床总是力不从心?真是劳动人民的命啊!
肚子咕咕叫了几声,起床洗刷出门。21楼电梯到了,一边纠结早上是吃汤粉还是炒粉,一边走进电梯。
发现电梯里还有个正在低头玩着手机的水嫩妹纸,看着那宽大的校服丝毫遮不住的青春气息,估计顶多初三高一吧。要是我还在念书,这种安静可爱的邻家小女孩肯定俺的菜。似乎发现我的注视,对方抬头蔑视的看了看我,我一时愣住了。不是这妹纸突如其来的厌恶眼色,而是这种莫名其妙的情景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正回忆着这种想暴走又拼命压住怒火的感觉,是在什么地方曾出现过。
电梯忽然开了,走进一个中年大叔,看穿着像似刚从工地出来,又像是刚从装修房出来,进来就转身站在了水嫩面前,大叔似乎觉得那么个大活人走进来,是个正常人都会后退几步让让。结果大叔不出意料的靠到了干净水嫩的学生妹纸,因为妹纸正在玩着微信。
大叔反应很快,立马道歉说不好意思,妹纸没有回话,只是此刻眼中又露出那种蔑视的眼色,似乎回一句没关系都会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叮咚,电梯门开了,9楼,大叔走了出去,还真的是装修工。在电梯门合上的那一刻,水嫩妹纸嘴里吐出两个字。
“捞B”
这时我瞬间想起来了那个熟悉的场景。
记得那时我刚来广州,跟很多年轻气盛的毕业生一样,零工作经验,无一技之长,还眼高手低。那个时候语言环境比今天要排外得多,要是不会广东话,基本上连个服务员的工作都找不到。最后实在没地方可挑了,于是在一家小酒家找到了一份递菜员的工作。因为听不懂粤语,整个人像是封闭在一个人的世界,每天过着机械般的生活。上了一个星期班都叫不出一个同事的名字。虽然话不多,但厨房里的很多潜规则却都看的清清楚楚。一个小小的厨房像是一个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厨最牛,每个做完的菜可以当着主管的面试吃;帮工位居第二,大厨开心的时候可以当着大厨的面媚笑偷吃;递菜员最次,想偷吃菜不但看看主管在不在,大厨在不在,最好还要看帮工脸色。
啥?服务员的地位?现在想来对厨工来说那都是女神,跟厨房人员不是一个等级的。一般情况下,服务员都不正眼看厨房的人。稍微有几个正眼看的,都是男服务员,还是来蹭烟抽的。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厨子明明可以自己做好吃的,还总是喜欢偷吃。后来才知道,偷吃那是显示身份并打发厨房忙绿而乏味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已。除了偷吃菜还会偷吃豆腐,经常往厨房里跑的女人除了主管就是几个碰不得的女服务员,为什么碰不得?因为在工作之外有男朋友你碰不得,在工作之中厨房有人你更碰不得。有次拉肚子下班晚了,就听到厨房有悉悉索索的声音,起初还因为是老鼠,透过门缝发现竟然是某帮工在跟某女服务员相互抠摸。可能那次发现也是导致我对男女之间的事感拉拉扯扯感觉反感的原因只要。有的禽兽不如的,甚至还偷窥阿姨蹲地上洗碗时露出的内裤,然后在休息时间根据内裤颜色瞎八卦阿姨的婚姻性生活。
在熟悉了一切流程后,我准备实操下。当然那时我还是个偏偏少年,肯定不是偷吃豆腐,只是想偷吃点菜。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那天生意很好,大家都很忙,我想没人会注意到我,我觉得机会来了,在接过帮工递来的菜后,发现那碗菜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但看起来似乎不错的样子。在犹豫两秒后毅然决然的伸出了爪子,在吃到嘴里那一刻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烫。这时,一身膘的肥婆女主管鬼一般的出现在了我身旁,用一种蔑视的颜色狠狠瞪了下我说:捞B,下次别再让我看到。
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知道捞B是什么意思,但听语气,肯定比妈逼好不到哪里去。第二反应是,难道是骂我技术不过关,给她看到了?答案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因为第二天我就收拾包裹离开了,一周工资都没要。也许是年轻气盛,也许是终于给严重的不适应找到了理由。
从那以后,我对广东话深恶痛绝,至今来广州N年都听不懂粤语也不愿意去学会听懂。所以至今也不知道“捞B”为何意。
电梯到了1楼,我深深的再看了一眼这个一看就想是本地人的小女生,想让她先走。她愣了下走出去。电梯门关上,我不知道她说了那句口头禅没有。按了21,回到了家中,打开百度,搜索“捞B”的解释是——广州人对外省人,特别是北方人的称呼(不敬的),捞跟土包子的意思差不多。
看到这个解释,我笑了。放声大笑了,笑的样子一定很傻逼。
其实很早我就知道,粤语是悠久的古汉语,我家乡在湖南的最南边,跟广东可以说只是一山之隔。甚至家乡的很多方言至今都保留了古汉语也就是粤语的相同发音。比如眼睛,我们跟广东人一样说暗(三声调)睛。
这些年,往大了去感慨,地球世界已经翻天覆地。人类自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两次伟大飞跃之后,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往小了感慨,地域早已经不是什么局限,因为互联网时代已经让精神文化都不再是局限,看看现在多少人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多少人过着劳动人民的日子却享受着美国大片的刺激;多少人牵着马拉着车赶着集听着凤凰传奇;你就知道了。
香港人都在学习普通话用着人民币了,何况广州。但很奇怪,当我不再对粤语反感,甚至觉得应该保持推广,不能让流传那么多年的古汉语也如其他传统文化一般,随着时代的步伐烟消云散时,我曾经所厌恶的粤语环境却真的在飞速消逝着。我回忆着如果不算去菜市场买菜,我已经很久没听到有人对我说广东话了。
但如今的世事就是这么无常,让我这个多年的”捞b“,每每总会不知该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