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梅新武的《视窗》系列 -----刘芯涛
![]() |
关于梅新武的《视窗》系列
-----刘芯涛
梅新武是这样描述他近期的作品的:“《视窗》系列通过一系列“伪事件”,及蓄意安排用于报道的事件,如太空报道,暴力冲突,但是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和我们生活也没真正的关系,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只是再现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避难所。《视窗》中的图像一切都是现在过去进行时态,以现在为中心,却没有表达过去的时态,大众的态度更是盲目的,所以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大众才能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很显然,他是把对大众文化和虚拟的网络事件作为一种质疑的前提,这种荒诞和无可奈何的现实境遇正是一大批80后艺术家的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当他们的价值观和当下的文化境遇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必须要有一种姿态,这种态度我们在梅新武的早起作品《甜蜜蜜》里能够找到些倪端,这批画是以肖像为主,多画的是些朋友或者以明星为模特,画面刻画精致颜色时尚,只是画面上经常出现一个类似昆虫的东西,这种和漂亮颜色和时尚格格不入的小东西,或许就是梅新武某种心理暗示或者是对某种流行东西的反讽。。。。不难看出尽管那时候他的手法和颜色多少受到当时流行文化的影响,但是他也能够敏感捕捉到网络时代下生活在城市里都市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这恰巧为他后来的创作《视窗》打下伏笔----即人在互联网络背后的存在意义,一方面,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这种方便快捷的网络后面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一切皆有可能,一切毫无道理,一切都合理一切又都不合理。。。。。。
奥尔德斯-赫胥黎上世纪的预言中曾经这样写道:“媒介即信息,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大众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的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之中”。。。。。当下的生活似乎正是验证这种预言的存在,网络和我们息息相关,但是又好像无关。。。。。。。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这种矛盾交织的情绪,一直是梅新武在创作中试图寻找的一个突破点,在《视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努力,《视窗》中的对象看似熟悉和具有某种新闻性,但是他们又不像是事件或者新闻本身,这种假设和不确定同时具有玩笑和娱乐性,这种荒诞和不真实的重新设定可能正是梅新武进行这批画的真实意义,《视窗》或许是一个窗口,是一个视角,是一个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方向,。。。而至少从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这是梅新武目前进行创作的基本方式和态度。
或许《视窗》仅仅是个开始。。。。。。
2013,7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