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如此降临(下)
===========
蜡烛和松木圈登场啦
===========
蜡烛坊的工作是每年十月份的时候开始到次年的复活节。十一月份的时候有万圣节,装饰了一些蝙蝠,南瓜,巫婆和树影月亮之类的应季蜡烛放商店里。此外一直做得有些不知所云,虽然礼品店和商店都出售我们的蜡烛,但蜡烛坊的库存里有好多箱三五年前保存至今的旧货,蜡烛坊的负责人基本没来过,实际运营人是一个韵律舞学校的德国女学生,24岁,在camplhill三年,自觉经验丰富,但在管理上我常觉得(⊙o⊙)…那个那个。。。。。也许是因为做多年总助出身,老觉得非常不适应。我们没有任何订单压力,所以工作任务是她想做什么蜡烛就做什么,做好之后放仓库里。而且我比较喜欢人本主义取向,觉得她对村民们并不是很人本。比如常常取笑一位六十一岁的村民狡猾的女人,茶歇时间总在谈自己的上课心得,感情,生活,很少引发一些共同话题,工作时间各顾各的,村民做清理模具这些简单的工作,陪同工作者们就在另外房间做蜡烛,并不是我认为的陪伴和支持方式。使用的语式基本都是命令型和以“I want you”开头。我那阵时间常常在质疑我来对地方了吗?腐国小村真TM落后, 后来和一年纪相仿的朋友聊起,她说很多在camphill生活下来的人高中毕业之后就来了,之后就没再离开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经济学的概念,压根不懂管理和运营,以及文书,这也是这两年慈善信托基金CVT(Camphill Village Trust)和社工介入之后很多原住民争议和搬家的原因。这些以后再说起了,都是些八卦。回到正题到,话说直到降临节集市之后,12月份我们才终于有了来自各家各户的第一笔订单,这个月稍微感觉有点儿工作的成就感。派送出的蜡烛有白色和深红色的。白色象征神圣,不用说啦。红色和绿色是圣诞节的主色。
11月底的时候,家里收到张通知,说谁想做花圈的可以一起集中在某家一块儿做。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们家housepaent就和我说你看到家门口的那一堆松枝吗这就是做wreath用的。那个周末我的housefarther的姑姑和叔叔来家里,他的叔叔是有智障的。整个下午姑姑陪叔叔一起做了两个花圈。属于简洁型的经典款。一个挂门上,一个放餐桌上(看图片)。门上的花环在很多圣诞装饰中都能见到,可以装饰松果还有红色蝴蝶结之类的,餐桌上的花圈有四根蜡烛。国内的很多圣诞花圈装饰品是塑料的,姐妹们,这可是真的松枝和松果,就在山里森林里砍回来的,不花钱可是更有味道有颜色有触感。而且后来我发现松枝很不容易枯黄,四季常青的。的确开始质疑商品经济社会里的批量化生产让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什么。关于这四根蜡烛,还挺有讲究咧。第一周的时候燃第一根,第二周的时候点上两根,第三周的时候燃三根,第四周的时候四根都一起点燃。而且每根蜡烛都有不同的含义哦。看看我们家厨房里的这个关于降临节的祷告,很有爱的。在基督教社区,我挺喜欢的一个不成文习惯是随着季节变幻,家里的角落会换上不同时节的一些祈祷文。
The first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stone---
Stones that live in crystals, seashells, and bones
降临节的第一支光芒,荣耀石头的光芒---
那些居住在水晶、海贝和骨头里的石头
The second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plants—
Plants that reach up to the sun and in the breezes dance
降临节的第二支光芒,属于植物的光芒---
那些努力触摸太阳和在微风中跳舞的植物
The third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beast—
All await the birth, from the greatest and in least.
降临节的第三支光芒,属于野兽的光芒
那些等待着出生的所有生命,从最伟大的到最微小的
The fourth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humankind—
The light of hope that we may learn to love and understand
降临节的第四支光芒,是属于人性的光芒
我们透过爱和理解也许能学会的希望之光
除了各家各户,在礼堂里也有超级大花圈,同样有着四根蜡烛。有些家里会把花圈挂在餐桌上,如图。
=============
圣诞老人亮身圣诞舞会
=============
12月中旬的时候,在周六下午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圣诞舞会,含餐饮,超级丰富的自助餐。然后有村民们自由报名的节目表演,舞蹈啦唱歌啦。文艺这部分的组织形式属于一张通知单下来各家各户,说我们的圣诞舞会,请大家多多贡献自己的才艺。然后就搜集报名的节目单。现场主持人问还有谁有节目的,大伙就彼此推荐来来来你来一个,然后就你唱一段我唱一段的。五音不全拉走九头牛的挺平常,但大伙也乐在其中,参与最重要。反正是派对又不是歌唱比赛。入场时候播放着卡拉OK的音乐,台上的凯瑟琳拿着歌词在念。。。。奶提小姐小小声地说天呀你给我闭嘴闭嘴。逗乐死了。我们家的两位村民一个现场唱了雪绒花,一个唱了你是我的阳光。唱雪绒花的哈华先生一起调大伙就没法接了,唱you are my sunshine的奶提小姐嘛,幸好有着钢琴演奏者的帮助,全场和她一起唱了起来。很温暖。她75岁了,人格属于很紧张的那种,唱的时候紧张,嗓音尖锐速度越来越快,唱完眼睛睁大,满脸紧张的笑容全身兴奋发抖。可是关键的是,大伙一起开心地唱了首好听的歌曲。
气氛乐融融,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到舞会结束时,台上出现圣诞老人,然后开始念每个村民的名字,派发圣诞礼物。这真是让人超级超级感动的。要想一想,每个村民都是特殊人士,很多人有人际交往障碍,甚至没有朋友,也都父母双亡。可是,在圣诞的时候,依然还有来自圣诞老人的圣诞礼物感受被宠爱的童真温暖。真是TMD太好的一件事情了。用上台领奖的心情领取圣诞礼物,想想一下当台下观众被叫到名字的幸福感和他们的欢呼雀跃,我真不知道还可以用什么语言表达当时只能为他们欢呼鼓掌。好多女士兴奋得亲吻圣诞老人,搞得主持人尴尬地下禁令:不许亲吻圣诞老人了!!!可是,还是很多女士铤而走险身不由主!!嗨嗨。。。结果当晚大家的八卦话题就成了清点谁亲吻了圣诞老人,哈哈~
当时我坐在奶提小姐身旁,她每看到别人上台拿礼物的时候,就哭丧着脸说我想要礼物,像他们那样上台去拿圣诞老人的礼物。和一个孩子没区别。然后我就说可是我们要等到被叫到名字才行呀。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叫到她的名字,她瞬间瞳孔放大,满脸荣光,紧张得无法表达的兴奋。后来一回家,威廉先生就拆开了圣诞礼物,是一顶帽子!他开心地立即带上了。威廉先生的女朋友朱莉小姐次日来家里,兴奋地给我们炫耀她的圣诞礼物,是一只漂亮红色的手提包。我猜这些圣诞礼物大概是每家每户的家主们提前安排好的,所以这么地贴心。虽然,这些礼物的钱可能是来自村民自己的津贴,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如何帮助这些有学习和智力障碍的特殊人士合理安排财政,把钱变成快乐,美满而活色生香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这些陪同工作者的工作意义所在么。
关于圣诞购物,每家每户或者对每个居民,去christmas shopping是日程上正儿八经的正经事之一。在圣诞之前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准备圣诞礼物还有写圣诞卡,也是不等同于吃饭拉屎洗澡一样重要的事情。咱村真心地偏僻,所以通常出去一趟就是定个车大伙一起去城里。通知工作坊我们家今天要去城里购物,谁谁不去上班就行了。也挺颠覆我的概念的。咱中华民族这么热爱劳动的民族,总觉得买东西这不是工作者是消遣好嘛。但,怎么说,入乡随俗,在这去买礼物比工作重要。大伙见面就问候你去圣诞购物了吗,什么时候去,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再去圣诞购物。在咖啡吧,在家里,下班时间,每个人的活动就是写贺卡。家里每天都收到好多好多礼物和贺卡,家主父母会帮大伙一起存起来,等到圣诞的时候一起拆开。我这没耐性的家伙,地收到卡片或礼物,偷偷就拿回房间乐呵呵的拆开了。后来圣诞当日威廉先生说他小时候也是根本没耐性等到圣诞才拆开礼物,小朋友都这样,我就当自己还年纪小吧哈哈。
小结:Advent,有翻译为降临节。我挺喜欢这段时间的,降临是场节日。等待亦是恩典。我不是基督徒,但我相信神性的力量。回头看看,生命中曾许过的愿望其实都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现中。在日常生活充满各种美好的大大小小挑战,更多时候来自心灵的困境。在三十岁来临之前的最后一年,貌似生命正在努力完成最后的蜕变。好多事情走到尽头失去意义。好多事情正在等待开始。好多没完成的事情,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向前推进,好进入下一个生命的阶段。说毛毛虫变成蝴蝶之前得作茧自缚,知道这些苦难都是因自己祈求而来,让自己变成更纯净美好的生物,却也有时候自我挫败地问苍天我真的错了吗还是我前世曾经做了什么错事为何值得如此遭遇。发泄之后还是回头看看还是真心相信,我要,就会得到。我叩门,门就开了。如果我求神帮助我,而神没有帮助,那是因为神信任我的能力,我还没有尽力完成自己的分内事,神要我等待,因为我值得最好的。
有好些童鞋豆油我问英国义工需要什么条件或者改怎么来到这里,说真的我觉得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是靠自己写信联系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和一个法国女生聊起,没有面试,两周就凭一本驾照过来,护照都不需要。而我说我大概经历了半年,若干封往来邮件加上网络面试。手续不是一般的繁复。也没有前辈或者介绍人给我引荐。国内甚至有好朋友好心劝我,真的要在这个小村耗上一年吗,没有顾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但我知道我自己要的是什么,规律的生活,和大自然的联结,煮一手好菜饭,平凡的生活,个性的收敛,家的培育。一个好身体,准备好生小孩,准备好迎接生命中的特别的他。我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决定我们成为怎么的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Camphill有不少社区,每个社区的设置都很不一样。具体其实没有什么要求,18岁以上,英文ok都可以,没有什么硬性的英文要求。村里对英文不很OK的coworker还开设了英文辅导课。我只能说靠自己的心念,靠努力和运气了。很多时候我们说自己要这个要那个,其实都是头脑在想,不是从心里发出的声音。如果是真心的要做一件事情,有从心而发的热切,不做会死。会发现整个身体,心,都在推动着你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老天也就一定会成就的。如同一个上坡路,马力大的车呼呼呼就上去了,马力不行的就退了。那个坡还在那,对谁都一样。关键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赋予这个事情多大的能量。
对于去新西兰打工度假还是来义工旅行,哪种成本更低。我觉得这个不是成本的问题,是自己想要什么的问题。对我而言就是一张机票加上签证费而已,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是大学毕业,这就是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8年之前我的年代)。我在其他的帖子里有说过我是怎么解决银行存款证明还有我在英国银行卡弄丢时的各种困窘和怎么解决的。在英国的第一夜我就深更半夜到达不知名的在巴士站睡到天亮的。不同个性的人做同样的事情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困难真的就是一个课堂让我们去成长的。每个人的功课不一样。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太概括了,咱中国人太看重钱,当有困难时候我们总习惯性地把困难归结为钱,但真心能让我们成长的方式是向内问,去探寻自己的心。小马过河,亲自上阵。与其问过来人,不如自己发现世界的美好乐趣更多,。人生图的不就是经历么,也许因为这几年都在不同的国家漂泊,一个西红柿可以是几卢比也可以是几十人民币,也因此学会去专注在事物本身的价值而非金钱上。我想我能做出的小小贡献,是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勤奋书写和分享我的生活,而看客们可以去除掉我的私人感受和评价部分,自由抽取事实部分而做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蜡烛和松木圈登场啦
===========
蜡烛坊的工作是每年十月份的时候开始到次年的复活节。十一月份的时候有万圣节,装饰了一些蝙蝠,南瓜,巫婆和树影月亮之类的应季蜡烛放商店里。此外一直做得有些不知所云,虽然礼品店和商店都出售我们的蜡烛,但蜡烛坊的库存里有好多箱三五年前保存至今的旧货,蜡烛坊的负责人基本没来过,实际运营人是一个韵律舞学校的德国女学生,24岁,在camplhill三年,自觉经验丰富,但在管理上我常觉得(⊙o⊙)…那个那个。。。。。也许是因为做多年总助出身,老觉得非常不适应。我们没有任何订单压力,所以工作任务是她想做什么蜡烛就做什么,做好之后放仓库里。而且我比较喜欢人本主义取向,觉得她对村民们并不是很人本。比如常常取笑一位六十一岁的村民狡猾的女人,茶歇时间总在谈自己的上课心得,感情,生活,很少引发一些共同话题,工作时间各顾各的,村民做清理模具这些简单的工作,陪同工作者们就在另外房间做蜡烛,并不是我认为的陪伴和支持方式。使用的语式基本都是命令型和以“I want you”开头。我那阵时间常常在质疑我来对地方了吗?腐国小村真TM落后, 后来和一年纪相仿的朋友聊起,她说很多在camphill生活下来的人高中毕业之后就来了,之后就没再离开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经济学的概念,压根不懂管理和运营,以及文书,这也是这两年慈善信托基金CVT(Camphill Village Trust)和社工介入之后很多原住民争议和搬家的原因。这些以后再说起了,都是些八卦。回到正题到,话说直到降临节集市之后,12月份我们才终于有了来自各家各户的第一笔订单,这个月稍微感觉有点儿工作的成就感。派送出的蜡烛有白色和深红色的。白色象征神圣,不用说啦。红色和绿色是圣诞节的主色。
11月底的时候,家里收到张通知,说谁想做花圈的可以一起集中在某家一块儿做。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们家housepaent就和我说你看到家门口的那一堆松枝吗这就是做wreath用的。那个周末我的housefarther的姑姑和叔叔来家里,他的叔叔是有智障的。整个下午姑姑陪叔叔一起做了两个花圈。属于简洁型的经典款。一个挂门上,一个放餐桌上(看图片)。门上的花环在很多圣诞装饰中都能见到,可以装饰松果还有红色蝴蝶结之类的,餐桌上的花圈有四根蜡烛。国内的很多圣诞花圈装饰品是塑料的,姐妹们,这可是真的松枝和松果,就在山里森林里砍回来的,不花钱可是更有味道有颜色有触感。而且后来我发现松枝很不容易枯黄,四季常青的。的确开始质疑商品经济社会里的批量化生产让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什么。关于这四根蜡烛,还挺有讲究咧。第一周的时候燃第一根,第二周的时候点上两根,第三周的时候燃三根,第四周的时候四根都一起点燃。而且每根蜡烛都有不同的含义哦。看看我们家厨房里的这个关于降临节的祷告,很有爱的。在基督教社区,我挺喜欢的一个不成文习惯是随着季节变幻,家里的角落会换上不同时节的一些祈祷文。
The first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stone---
Stones that live in crystals, seashells, and bones
降临节的第一支光芒,荣耀石头的光芒---
那些居住在水晶、海贝和骨头里的石头
The second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plants—
Plants that reach up to the sun and in the breezes dance
降临节的第二支光芒,属于植物的光芒---
那些努力触摸太阳和在微风中跳舞的植物
The third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beast—
All await the birth, from the greatest and in least.
降临节的第三支光芒,属于野兽的光芒
那些等待着出生的所有生命,从最伟大的到最微小的
The fourth light of Advent is the light of humankind—
The light of hope that we may learn to love and understand
降临节的第四支光芒,是属于人性的光芒
我们透过爱和理解也许能学会的希望之光
除了各家各户,在礼堂里也有超级大花圈,同样有着四根蜡烛。有些家里会把花圈挂在餐桌上,如图。
![]() |
![]() |
=============
圣诞老人亮身圣诞舞会
=============
12月中旬的时候,在周六下午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圣诞舞会,含餐饮,超级丰富的自助餐。然后有村民们自由报名的节目表演,舞蹈啦唱歌啦。文艺这部分的组织形式属于一张通知单下来各家各户,说我们的圣诞舞会,请大家多多贡献自己的才艺。然后就搜集报名的节目单。现场主持人问还有谁有节目的,大伙就彼此推荐来来来你来一个,然后就你唱一段我唱一段的。五音不全拉走九头牛的挺平常,但大伙也乐在其中,参与最重要。反正是派对又不是歌唱比赛。入场时候播放着卡拉OK的音乐,台上的凯瑟琳拿着歌词在念。。。。奶提小姐小小声地说天呀你给我闭嘴闭嘴。逗乐死了。我们家的两位村民一个现场唱了雪绒花,一个唱了你是我的阳光。唱雪绒花的哈华先生一起调大伙就没法接了,唱you are my sunshine的奶提小姐嘛,幸好有着钢琴演奏者的帮助,全场和她一起唱了起来。很温暖。她75岁了,人格属于很紧张的那种,唱的时候紧张,嗓音尖锐速度越来越快,唱完眼睛睁大,满脸紧张的笑容全身兴奋发抖。可是关键的是,大伙一起开心地唱了首好听的歌曲。
![]() |
![]() |
气氛乐融融,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到舞会结束时,台上出现圣诞老人,然后开始念每个村民的名字,派发圣诞礼物。这真是让人超级超级感动的。要想一想,每个村民都是特殊人士,很多人有人际交往障碍,甚至没有朋友,也都父母双亡。可是,在圣诞的时候,依然还有来自圣诞老人的圣诞礼物感受被宠爱的童真温暖。真是TMD太好的一件事情了。用上台领奖的心情领取圣诞礼物,想想一下当台下观众被叫到名字的幸福感和他们的欢呼雀跃,我真不知道还可以用什么语言表达当时只能为他们欢呼鼓掌。好多女士兴奋得亲吻圣诞老人,搞得主持人尴尬地下禁令:不许亲吻圣诞老人了!!!可是,还是很多女士铤而走险身不由主!!嗨嗨。。。结果当晚大家的八卦话题就成了清点谁亲吻了圣诞老人,哈哈~
当时我坐在奶提小姐身旁,她每看到别人上台拿礼物的时候,就哭丧着脸说我想要礼物,像他们那样上台去拿圣诞老人的礼物。和一个孩子没区别。然后我就说可是我们要等到被叫到名字才行呀。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叫到她的名字,她瞬间瞳孔放大,满脸荣光,紧张得无法表达的兴奋。后来一回家,威廉先生就拆开了圣诞礼物,是一顶帽子!他开心地立即带上了。威廉先生的女朋友朱莉小姐次日来家里,兴奋地给我们炫耀她的圣诞礼物,是一只漂亮红色的手提包。我猜这些圣诞礼物大概是每家每户的家主们提前安排好的,所以这么地贴心。虽然,这些礼物的钱可能是来自村民自己的津贴,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如何帮助这些有学习和智力障碍的特殊人士合理安排财政,把钱变成快乐,美满而活色生香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这些陪同工作者的工作意义所在么。
关于圣诞购物,每家每户或者对每个居民,去christmas shopping是日程上正儿八经的正经事之一。在圣诞之前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准备圣诞礼物还有写圣诞卡,也是不等同于吃饭拉屎洗澡一样重要的事情。咱村真心地偏僻,所以通常出去一趟就是定个车大伙一起去城里。通知工作坊我们家今天要去城里购物,谁谁不去上班就行了。也挺颠覆我的概念的。咱中华民族这么热爱劳动的民族,总觉得买东西这不是工作者是消遣好嘛。但,怎么说,入乡随俗,在这去买礼物比工作重要。大伙见面就问候你去圣诞购物了吗,什么时候去,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再去圣诞购物。在咖啡吧,在家里,下班时间,每个人的活动就是写贺卡。家里每天都收到好多好多礼物和贺卡,家主父母会帮大伙一起存起来,等到圣诞的时候一起拆开。我这没耐性的家伙,地收到卡片或礼物,偷偷就拿回房间乐呵呵的拆开了。后来圣诞当日威廉先生说他小时候也是根本没耐性等到圣诞才拆开礼物,小朋友都这样,我就当自己还年纪小吧哈哈。
小结:Advent,有翻译为降临节。我挺喜欢这段时间的,降临是场节日。等待亦是恩典。我不是基督徒,但我相信神性的力量。回头看看,生命中曾许过的愿望其实都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现中。在日常生活充满各种美好的大大小小挑战,更多时候来自心灵的困境。在三十岁来临之前的最后一年,貌似生命正在努力完成最后的蜕变。好多事情走到尽头失去意义。好多事情正在等待开始。好多没完成的事情,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向前推进,好进入下一个生命的阶段。说毛毛虫变成蝴蝶之前得作茧自缚,知道这些苦难都是因自己祈求而来,让自己变成更纯净美好的生物,却也有时候自我挫败地问苍天我真的错了吗还是我前世曾经做了什么错事为何值得如此遭遇。发泄之后还是回头看看还是真心相信,我要,就会得到。我叩门,门就开了。如果我求神帮助我,而神没有帮助,那是因为神信任我的能力,我还没有尽力完成自己的分内事,神要我等待,因为我值得最好的。
有好些童鞋豆油我问英国义工需要什么条件或者改怎么来到这里,说真的我觉得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是靠自己写信联系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和一个法国女生聊起,没有面试,两周就凭一本驾照过来,护照都不需要。而我说我大概经历了半年,若干封往来邮件加上网络面试。手续不是一般的繁复。也没有前辈或者介绍人给我引荐。国内甚至有好朋友好心劝我,真的要在这个小村耗上一年吗,没有顾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但我知道我自己要的是什么,规律的生活,和大自然的联结,煮一手好菜饭,平凡的生活,个性的收敛,家的培育。一个好身体,准备好生小孩,准备好迎接生命中的特别的他。我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决定我们成为怎么的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Camphill有不少社区,每个社区的设置都很不一样。具体其实没有什么要求,18岁以上,英文ok都可以,没有什么硬性的英文要求。村里对英文不很OK的coworker还开设了英文辅导课。我只能说靠自己的心念,靠努力和运气了。很多时候我们说自己要这个要那个,其实都是头脑在想,不是从心里发出的声音。如果是真心的要做一件事情,有从心而发的热切,不做会死。会发现整个身体,心,都在推动着你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老天也就一定会成就的。如同一个上坡路,马力大的车呼呼呼就上去了,马力不行的就退了。那个坡还在那,对谁都一样。关键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赋予这个事情多大的能量。
对于去新西兰打工度假还是来义工旅行,哪种成本更低。我觉得这个不是成本的问题,是自己想要什么的问题。对我而言就是一张机票加上签证费而已,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是大学毕业,这就是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8年之前我的年代)。我在其他的帖子里有说过我是怎么解决银行存款证明还有我在英国银行卡弄丢时的各种困窘和怎么解决的。在英国的第一夜我就深更半夜到达不知名的在巴士站睡到天亮的。不同个性的人做同样的事情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困难真的就是一个课堂让我们去成长的。每个人的功课不一样。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太概括了,咱中国人太看重钱,当有困难时候我们总习惯性地把困难归结为钱,但真心能让我们成长的方式是向内问,去探寻自己的心。小马过河,亲自上阵。与其问过来人,不如自己发现世界的美好乐趣更多,。人生图的不就是经历么,也许因为这几年都在不同的国家漂泊,一个西红柿可以是几卢比也可以是几十人民币,也因此学会去专注在事物本身的价值而非金钱上。我想我能做出的小小贡献,是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勤奋书写和分享我的生活,而看客们可以去除掉我的私人感受和评价部分,自由抽取事实部分而做自己的选择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