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知乎的好文分享———若远离酒色,怎么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今天读书,有一段很有意思。“有时,李自成似乎想生活得像一位贤君。他曾私下召见山东登州著名的理学家、现任政府礼部尚书杨观光,问他若远离酒色,怎么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洪业.清朝开国史》美,魏培德)
我承认,声色犬马的确是人生的乐趣,起码对于我来说。知友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原书后面写的是“杨观光阴郁地坚持说,他的人生目标是保持心志清明。李自成听后很高兴,将这位道学先生擢为宫廷讲读。杨观光始终未能说服李自成放弃酒色,但他坚信儒家礼法可使这位篡位者称为明君。”
作者: 动机在杭州
别拦着,让我来答!
我把生活的乐趣分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
消费型快乐中,我们通过占有和消耗资源来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依赖于外在的物质化的东西。酒色就是典型的消费型快乐。这种快乐有两个特点:
(1)消耗有限资源。为了满足消费型快乐,我们不得不和别人竞争。要不然权势王位老有这么多人眼红呢?这造成了人际紧张和冲突。
(2)容易厌倦,尤其是在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因为我们的感官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只对变化敏感。酒色已经算是不那么容易适应的快乐了,但你觉得后宫佳丽这么多,他整天种猪似的,真有多快乐么?(好吧,有点酸了)
即使对消费型快乐,也有两种态度:粗放型和精致型。对酒,粗放型是豪饮,精致型是慢品。对色,粗放型是交配,细致型是恋爱。同样的资源,不同的态度创造的乐趣也会很不同。
哦,对了,问的是如果远离酒色怎么才能享受生活乐趣是吧?
因为还有另一种快乐,创造型快乐。
创造型快乐不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更依赖内在的精神化的东西。在这种创造型快乐中,我们不是占有者和消耗者,而是分享者和贡献者。我们在创造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努力工作和生活,带给社会和他人美好东西的时候,也体会着一种深刻的成就感:那种我正变得更好的感觉。创造型快乐不消耗资源,相反,它创造资源;不容易厌倦,相反,它容易上瘾,它把快乐与成长相联系,把利己与利他相联系,是幸福永不枯竭的根源。
我觉得消费型快乐像是我们的酒肉朋友,偶尔玩玩挺开心,但你成天和它在一起就没意思了。创造型快乐像良师益友,时间越久,越可深交。毕竟生活的乐趣不是肤浅的快乐,还有深刻的意义感及由此而来的对生命的醒悟和敬畏,而这,唯有在我们创造时,才能深刻体会到。
我承认,声色犬马的确是人生的乐趣,起码对于我来说。知友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原书后面写的是“杨观光阴郁地坚持说,他的人生目标是保持心志清明。李自成听后很高兴,将这位道学先生擢为宫廷讲读。杨观光始终未能说服李自成放弃酒色,但他坚信儒家礼法可使这位篡位者称为明君。”
作者: 动机在杭州
别拦着,让我来答!
我把生活的乐趣分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
消费型快乐中,我们通过占有和消耗资源来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依赖于外在的物质化的东西。酒色就是典型的消费型快乐。这种快乐有两个特点:
(1)消耗有限资源。为了满足消费型快乐,我们不得不和别人竞争。要不然权势王位老有这么多人眼红呢?这造成了人际紧张和冲突。
(2)容易厌倦,尤其是在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因为我们的感官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只对变化敏感。酒色已经算是不那么容易适应的快乐了,但你觉得后宫佳丽这么多,他整天种猪似的,真有多快乐么?(好吧,有点酸了)
即使对消费型快乐,也有两种态度:粗放型和精致型。对酒,粗放型是豪饮,精致型是慢品。对色,粗放型是交配,细致型是恋爱。同样的资源,不同的态度创造的乐趣也会很不同。
哦,对了,问的是如果远离酒色怎么才能享受生活乐趣是吧?
因为还有另一种快乐,创造型快乐。
创造型快乐不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更依赖内在的精神化的东西。在这种创造型快乐中,我们不是占有者和消耗者,而是分享者和贡献者。我们在创造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努力工作和生活,带给社会和他人美好东西的时候,也体会着一种深刻的成就感:那种我正变得更好的感觉。创造型快乐不消耗资源,相反,它创造资源;不容易厌倦,相反,它容易上瘾,它把快乐与成长相联系,把利己与利他相联系,是幸福永不枯竭的根源。
我觉得消费型快乐像是我们的酒肉朋友,偶尔玩玩挺开心,但你成天和它在一起就没意思了。创造型快乐像良师益友,时间越久,越可深交。毕竟生活的乐趣不是肤浅的快乐,还有深刻的意义感及由此而来的对生命的醒悟和敬畏,而这,唯有在我们创造时,才能深刻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