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的三个境界
家庭税后收入是维持体面生活的支出(包括房贷)的3-4倍,有50万的流动资产,有面积合适的自住房产。
①可把收入的66%-75%用于财富积累,保持较高的积累速度。
②可在面临较大困境,如双双薪水减半、一人长期失业甚至一人失业+一人薪水减半时,维持生活水平不变。
③可轻松买车、在三四线城市置业、在二线城市郊区支付首付。
达此境界,于日常消费,可以尽量舒适,遇突发状况,如大病、拆迁、失业,亦能游刃有余。
每年结余超过3万美元,有足够抗通胀+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如REITs、合理估值的出租用房产),被动资产性现金流收入至少1.5万美元,合适的流动比例。
①现金流收入已超过维持体面生活的支出,在职场不必一味夹着尾巴,可追寻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跳槽创业时无后顾之忧。
②有每年3万美元的积累,资产年增值4%也不难实现(巴菲特对一般美国家庭的财富积累目标)。
③以5%的分红收益计算,至少需要30万美金的抗通胀+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如REITs),或者75万美金的国内出租用房产(2%的租金回报率)。
达此境界,已在职场有脱离低级趣味的资本,向自我实现迈进。
被动资产性现金流收入超过维持体面生活的支出(包括房贷)的3-4倍。
达此境界,已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提前退休、投身公益、参禅悟道、普渡亲友,至少需要90万美金的REITs,或者225万美金的国内出租用房产。
如家庭以前无财富积累,起初只靠工资,能在30岁达到第一境界,已是不易,能在40岁达到第二境界,也属难能,以我观察,只要方法得当,做事稳健,通过长期积累,身边很多人可实现此目标,但若试图用高杠杆一夜实现,几无可能,侥幸达到,亦难守住。
①可把收入的66%-75%用于财富积累,保持较高的积累速度。
②可在面临较大困境,如双双薪水减半、一人长期失业甚至一人失业+一人薪水减半时,维持生活水平不变。
③可轻松买车、在三四线城市置业、在二线城市郊区支付首付。
达此境界,于日常消费,可以尽量舒适,遇突发状况,如大病、拆迁、失业,亦能游刃有余。
每年结余超过3万美元,有足够抗通胀+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如REITs、合理估值的出租用房产),被动资产性现金流收入至少1.5万美元,合适的流动比例。
①现金流收入已超过维持体面生活的支出,在职场不必一味夹着尾巴,可追寻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跳槽创业时无后顾之忧。
②有每年3万美元的积累,资产年增值4%也不难实现(巴菲特对一般美国家庭的财富积累目标)。
③以5%的分红收益计算,至少需要30万美金的抗通胀+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如REITs),或者75万美金的国内出租用房产(2%的租金回报率)。
达此境界,已在职场有脱离低级趣味的资本,向自我实现迈进。
被动资产性现金流收入超过维持体面生活的支出(包括房贷)的3-4倍。
达此境界,已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提前退休、投身公益、参禅悟道、普渡亲友,至少需要90万美金的REITs,或者225万美金的国内出租用房产。
如家庭以前无财富积累,起初只靠工资,能在30岁达到第一境界,已是不易,能在40岁达到第二境界,也属难能,以我观察,只要方法得当,做事稳健,通过长期积累,身边很多人可实现此目标,但若试图用高杠杆一夜实现,几无可能,侥幸达到,亦难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