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昨天冬至,上午送亮亮游泳,正午从小区里走出,阳光很亮,照到的地方很暖,没照到的地方如果有些风就阴冷阴冷的。这天有些讲究,各地可能不同,我不是很了解民俗,只是听说这天要祭别逝去的亲人,所以触景感怀,心中酝酿了一首诗,半夜给亮亮把尿后睡不着了,就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就合上手机继续睡。
今天一早出差,高铁上完成了这首诗《冬至》,其实也未必是诗,只不过抒发一下感情,记录一下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情景,弥补一下内心的缺失,写完就放在了微信上,其实我是一个表现欲很强的人,但又能怎样呢?不知道。
后排坐着两个人,两个老男人。我没有故意,但他们的对话不时传来,无非是公司里怎样怎样,进展怎样怎样,谁谁谁表了个态,之后就是暧昧的和无关痛痒的闲聊,什么皮夹克,羽绒服,我穿的是羽绒服,比不上你穿皮夹克的等等。但偶尔也有我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从说话的声音上可以判断是坐在我正后方的人说的“睡的不晚,可一个小时要起来一次,看看孩子有没有蹬被”,“老大老二?”,“老大跟我睡,睡觉不老实,总是蹬被”,“老二跟他妈睡,还算老实,也还小”。等等。听到后有种冲动,想回头聊两句,但忍住了。其实我也一样啊,跟亮亮睡,要照看他是否蹬被,还要定时把尿,所以不敢睡太死,有时一只手抓着亮亮的被角睡,他一旦翻身就会被牵动,有时就能醒过来,就起来看看他有没有蹬被,或是用手摸摸他的脸在哪里,肩在哪里,被在哪里。一般没事,因为天冷,出于本能,亮亮也把被裹得严严的,但偶尔会有翻身后半个身子露在外边,这样的寒冷冬夜,这样晾一会儿就会感冒,所以我们非常小心,照看着这一切。
本来亮妈跟亮亮睡,但亮妈睡眠本来就不好,还有嗜睡的毛病,如果睡不够,时间久了就会生病,而且亮妈过于敏感,睡觉很轻,稍有动静或心事就会失眠,长期下去就会生病。我们都已经到了合适的年龄,体力下降,机能下降,歇息好是必要的。而在睡眠方面,我一向好于亮妈,虽然我也失眠,但我是事后失眠,就是说入睡很快,因为什么事醒来后不容易再度入睡,好在睡觉早,即使醒来也已经很久了,身体需要的睡眠时间虽不能满足但也没有感到太缺,况且把完尿还能接着睡,即使不能深睡也可以闭目养神,想想白天的事什么的,也没有感觉到太过虚度光阴,就这么一天又一天,摇摇晃晃的过来了。
我在辅导亮亮的有三方面,第一是英语,第二是钢琴,第三是阅读。
有关英语,我是弱项,不敢教他,只能按照老实布置的作业来辅导他完成。有时是单词读写,有时是句型联系,亮亮有些惧怕我,所以我说话他还是听的,我让他跟着录音大声念出来,他就大声念出来,让他写出来,他就写出来。跟他反复练习句型,让他造句,他就造句,偶尔跟他对话,他也很配合。时间到了,我一宣布下课,他一溜烟儿的就不见了,再看到他时手里已经拿着玩具,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过家家玩儿。
钢琴其实我也不懂,只是一直跟着亮亮一起学习,多少能认认谱子,可以指摘他节拍的对错,亮亮坐上琴蹬,大摇大摆的弹起来时我总在旁细细看着,认真听着,仔细对照着谱子,遇到模糊的地方会马上纠正,亮亮似乎习惯了这种监视,任我摆布,总是问再弹几遍,我也不知道应该弹几遍,但总想让他多弹,又怕他累了丧失了注意力,还想每次都让他最大限度覆盖面广一些,学了新的曲子也不能忘了旧的曲子,这样大约持续四十分钟。亮亮最大的毛病是弹得太快,没有按照节拍,但他已识谱,不会弹错音阶,我始终在纠正他太快的毛病,但还是需要时间,需要他真正喜欢上钢琴,喜欢上音乐,才会有质的变化和收获,我想。但至少钢琴可以锻炼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这也是一种能力,正好得到锻炼,也不错。
再就是阅读,我不认为阅读一定是自己读,听也是一种阅读,所以我就经常读书给亮亮听。现在在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是经典名著,为什么选这本书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是因为它是名著吧。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写的很优美,能让人热爱大自然,产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想去探索什么,搞个究竟,这或许是孩子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希望在儿时养成习惯,可以受用终身。但我读着读着也会感到亮亮的反感,有时也不想继续下去了,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好像这么做是在向亮亮灌输什么,但有时他也会听得津津有味,这时我就会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仿佛一时间心中充满了希望。但不管怎样,我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至于结果,交由未来去评判吧。
我也买了一些光碟,比如《一年级的小蜜瓜》,《露着衬衫角的小蚂蚁》,《当世界还小的时候》等等,放给他听,每次他都会马上安静下来,我觉着他还是喜欢听的,但这些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不可预估,顺其自然吧。
希望我这个做家长的能够有些智慧,带着孩子走正确的道路,带着他寻找快乐,记住快乐,享受快乐。
今天一早出差,高铁上完成了这首诗《冬至》,其实也未必是诗,只不过抒发一下感情,记录一下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情景,弥补一下内心的缺失,写完就放在了微信上,其实我是一个表现欲很强的人,但又能怎样呢?不知道。
后排坐着两个人,两个老男人。我没有故意,但他们的对话不时传来,无非是公司里怎样怎样,进展怎样怎样,谁谁谁表了个态,之后就是暧昧的和无关痛痒的闲聊,什么皮夹克,羽绒服,我穿的是羽绒服,比不上你穿皮夹克的等等。但偶尔也有我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从说话的声音上可以判断是坐在我正后方的人说的“睡的不晚,可一个小时要起来一次,看看孩子有没有蹬被”,“老大老二?”,“老大跟我睡,睡觉不老实,总是蹬被”,“老二跟他妈睡,还算老实,也还小”。等等。听到后有种冲动,想回头聊两句,但忍住了。其实我也一样啊,跟亮亮睡,要照看他是否蹬被,还要定时把尿,所以不敢睡太死,有时一只手抓着亮亮的被角睡,他一旦翻身就会被牵动,有时就能醒过来,就起来看看他有没有蹬被,或是用手摸摸他的脸在哪里,肩在哪里,被在哪里。一般没事,因为天冷,出于本能,亮亮也把被裹得严严的,但偶尔会有翻身后半个身子露在外边,这样的寒冷冬夜,这样晾一会儿就会感冒,所以我们非常小心,照看着这一切。
本来亮妈跟亮亮睡,但亮妈睡眠本来就不好,还有嗜睡的毛病,如果睡不够,时间久了就会生病,而且亮妈过于敏感,睡觉很轻,稍有动静或心事就会失眠,长期下去就会生病。我们都已经到了合适的年龄,体力下降,机能下降,歇息好是必要的。而在睡眠方面,我一向好于亮妈,虽然我也失眠,但我是事后失眠,就是说入睡很快,因为什么事醒来后不容易再度入睡,好在睡觉早,即使醒来也已经很久了,身体需要的睡眠时间虽不能满足但也没有感到太缺,况且把完尿还能接着睡,即使不能深睡也可以闭目养神,想想白天的事什么的,也没有感觉到太过虚度光阴,就这么一天又一天,摇摇晃晃的过来了。
我在辅导亮亮的有三方面,第一是英语,第二是钢琴,第三是阅读。
有关英语,我是弱项,不敢教他,只能按照老实布置的作业来辅导他完成。有时是单词读写,有时是句型联系,亮亮有些惧怕我,所以我说话他还是听的,我让他跟着录音大声念出来,他就大声念出来,让他写出来,他就写出来。跟他反复练习句型,让他造句,他就造句,偶尔跟他对话,他也很配合。时间到了,我一宣布下课,他一溜烟儿的就不见了,再看到他时手里已经拿着玩具,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过家家玩儿。
钢琴其实我也不懂,只是一直跟着亮亮一起学习,多少能认认谱子,可以指摘他节拍的对错,亮亮坐上琴蹬,大摇大摆的弹起来时我总在旁细细看着,认真听着,仔细对照着谱子,遇到模糊的地方会马上纠正,亮亮似乎习惯了这种监视,任我摆布,总是问再弹几遍,我也不知道应该弹几遍,但总想让他多弹,又怕他累了丧失了注意力,还想每次都让他最大限度覆盖面广一些,学了新的曲子也不能忘了旧的曲子,这样大约持续四十分钟。亮亮最大的毛病是弹得太快,没有按照节拍,但他已识谱,不会弹错音阶,我始终在纠正他太快的毛病,但还是需要时间,需要他真正喜欢上钢琴,喜欢上音乐,才会有质的变化和收获,我想。但至少钢琴可以锻炼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这也是一种能力,正好得到锻炼,也不错。
再就是阅读,我不认为阅读一定是自己读,听也是一种阅读,所以我就经常读书给亮亮听。现在在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是经典名著,为什么选这本书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是因为它是名著吧。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写的很优美,能让人热爱大自然,产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想去探索什么,搞个究竟,这或许是孩子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希望在儿时养成习惯,可以受用终身。但我读着读着也会感到亮亮的反感,有时也不想继续下去了,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好像这么做是在向亮亮灌输什么,但有时他也会听得津津有味,这时我就会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仿佛一时间心中充满了希望。但不管怎样,我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至于结果,交由未来去评判吧。
我也买了一些光碟,比如《一年级的小蜜瓜》,《露着衬衫角的小蚂蚁》,《当世界还小的时候》等等,放给他听,每次他都会马上安静下来,我觉着他还是喜欢听的,但这些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不可预估,顺其自然吧。
希望我这个做家长的能够有些智慧,带着孩子走正确的道路,带着他寻找快乐,记住快乐,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