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一席话
(一)
一开头就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啊,好像是第一卷还是第二卷里的内容吧。
琐罗亚斯德揭示的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他自身也是一个隐喻,一个超人的隐喻,一个先知的隐喻。更明确的观点就在我那篇《尼采是一种启示》拙文中吧。
(二)
对于上帝的问题,上帝是不是全知全能的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些凡人可以“定义”的,我们在试图定义上帝,更准确的讲,是试图在用人类的语言描述上帝的时候,就已经无限的接近于渎神。凤凰君给出的某个希腊佬对于上帝的“石头悖论”,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至少是不具有敬畏上帝之心的人。他就不明白圣奥古斯丁关于上帝存在性问题的一个根本的论述:“吾之所以信彼,非因其悖理也,而因其绝对悖理也。”理性的力量,再明确的讲,是逻辑理性和语言理性的力量,只有在理性有力量的地方才有力量。所谓的纯粹理性的局限性。又或者,用实验(实证)的观点来论述一个先验的问题。宗教归根到底是一个感受问题···大概。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大致有二:
其一,巴门尼德:“我们只能说上帝存在。”
其二,圣托马斯·阿奎那:“我们不可能说上帝是什么。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
至于存在与否,首先,所谓的存在之“存在性”是什么?
——假如你活在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中,你又如何分辩现实和梦境呢?
——假如你一开始追求的就是梦境,又何须醒来?
这里就不啰啰嗦嗦萨特、海德格尔、柏格森之类的,也不多说存在主义、表现主义和行动哲学之类的了。
——人类在根源上是时间性的存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这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那书的一个绝妙总结。
但是,当有人问起他,“存在是什么”,换言之,如何“定义”存在的时候,他冥思苦想的结论是:
“存在无法被定义。”
【这里引用的人物和推荐的书籍:
《上帝之城》——圣奥古斯汀
《巴门尼德篇》——见于柏拉图的论述和其残篇
普罗提诺的“流溢说”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创造进化论》——亨利·柏格森
贝奈戴托·克罗齐的历史哲学
宗教社会学(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而是全本)——马克思·韦伯
康德的···这还用一秋列举么= =】
(三)
凤凰君生命哲学的论调我是不讨厌的,毋宁说,这个我研究、考察了十年,直到现在。
“人生的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尼采·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这句话长久以来一直是我作为人生价值的座右铭。
“真正的自己,并不是内在于你的,而是要远远的、远远的高于你,至少要远远的高于那些你一直称为自我的东西。”(尼采·疯狂的意义)
自然,尼采最后也发了疯。抱着一匹老马的脖子发了疯。
那么热爱生命的人,却因为这种热爱发了疯。
丧失理智是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呢···
”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尔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一种对于理性思维的经典表述了。人类的高贵和悲哀,大概就在于此了。
——会问“意义”,会想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自己的存在价值,自己的,存在必要性。
什么也没有意义,什么也无所谓了,这样是否能够获得救赎呢?
——如果可以,就不会有宗教了。哪怕这种宗教本身就是关于虚无的宗教。
疯狂不是酒神精神,至少不是我的关于“醉”的狄俄尼索斯。使我心醉的、让我疯狂的唯有美与审美。这里的意义不是疯狂,而是美。说的俗一点,“疯狂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为了美的途径。
当然,“哲学不问意义,政治不问道德。”这样的观点也是有的。
【主要引用的就是尼采的观点···
《思想录》——帕斯卡尔
福柯的哲学和政治哲学观点
诺斯替主义的思想】
(四)
最后来说说自由。
哎···所以说,可能,可能凤凰君果然是没有明白一秋的话语的真正意义吧。
这也许就是因为各自的人生经历,所谓的阅历这样的问题吧。
说真的,自不自由,什么是自由,自由性的性质,自由主义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怎样都好了。一秋不关心。
因为无聊。
对了,无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谁无聊?
不是世界,是我。无聊的只是我而已。
没有办法超越自我,无法成为超人,这才是问题。
那么什么又是我的无聊呢?
——缺乏审美的激情。
快乐啊、痛苦啊、悲伤啊、幸福啊,这些感情呢,也不能说是全然不重要,“虽有意义,却无价值”,这样的感觉吧。
回到尼采的积极虚无主义吧。
“觉得这个世界很无聊是种病,得治。”
凤凰君的这句话就很好的阐释了积极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热爱生命,相信生命,释放生命本能的力量。
可是呢,所以呢,凤凰君也许,也许才不明白啊,世界是不是无聊,怎样都好。只是我无聊,一秋无聊。因为“缺乏审美的激情。”以前有过吗?自然有过。所以,我对自己的人生、对这个世界已经心满意足了,正是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感到心满意足了,不再有任何的不满,亦无任何的期冀,所以才无聊啊!正因为我能最终冷静的明白自己的意义,所以才感到无意义啊!正因为发觉了生命的可能性,所以才···失去了绝对化的激情。
归根到底,我,一秋,只能做到解脱,只能回归到根源,而无法超越自我,无法进行“创造”···这种无奈,这种无奈,随着看得越来越明白,就越是无聊。
不,这不是叔本华的钟摆,是已经停摆。
啊啊,很像是诺斯替式的虚无主义,是吧?
我明白的,或者说,自然是明白的···然后发现“啊,一秋的能耐就到此为止了。“这个世界上,毕竟是存在着多么努力去做也做不到的事情啊。
话说回来,一秋还没有说说对于自由的观点呢。
什么是自由?
——”想象自由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吧。自由,不就是自己存在的理由么?“
这种”自由“的自由性又是什么呢?
——”最高的自由,就是创造。就如同上帝创造这个世界。“
哈哈。
(五)
竟然啰啰嗦嗦了这么多。啊啊,上了年纪的人就是话唠哦(笑)。
一句话吧。
”我们走过的是人,走向的,是上帝。“
一开头就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啊,好像是第一卷还是第二卷里的内容吧。
琐罗亚斯德揭示的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他自身也是一个隐喻,一个超人的隐喻,一个先知的隐喻。更明确的观点就在我那篇《尼采是一种启示》拙文中吧。
(二)
对于上帝的问题,上帝是不是全知全能的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些凡人可以“定义”的,我们在试图定义上帝,更准确的讲,是试图在用人类的语言描述上帝的时候,就已经无限的接近于渎神。凤凰君给出的某个希腊佬对于上帝的“石头悖论”,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至少是不具有敬畏上帝之心的人。他就不明白圣奥古斯丁关于上帝存在性问题的一个根本的论述:“吾之所以信彼,非因其悖理也,而因其绝对悖理也。”理性的力量,再明确的讲,是逻辑理性和语言理性的力量,只有在理性有力量的地方才有力量。所谓的纯粹理性的局限性。又或者,用实验(实证)的观点来论述一个先验的问题。宗教归根到底是一个感受问题···大概。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大致有二:
其一,巴门尼德:“我们只能说上帝存在。”
其二,圣托马斯·阿奎那:“我们不可能说上帝是什么。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
至于存在与否,首先,所谓的存在之“存在性”是什么?
——假如你活在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中,你又如何分辩现实和梦境呢?
——假如你一开始追求的就是梦境,又何须醒来?
这里就不啰啰嗦嗦萨特、海德格尔、柏格森之类的,也不多说存在主义、表现主义和行动哲学之类的了。
——人类在根源上是时间性的存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这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那书的一个绝妙总结。
但是,当有人问起他,“存在是什么”,换言之,如何“定义”存在的时候,他冥思苦想的结论是:
“存在无法被定义。”
【这里引用的人物和推荐的书籍:
《上帝之城》——圣奥古斯汀
《巴门尼德篇》——见于柏拉图的论述和其残篇
普罗提诺的“流溢说”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创造进化论》——亨利·柏格森
贝奈戴托·克罗齐的历史哲学
宗教社会学(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而是全本)——马克思·韦伯
康德的···这还用一秋列举么= =】
(三)
凤凰君生命哲学的论调我是不讨厌的,毋宁说,这个我研究、考察了十年,直到现在。
“人生的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尼采·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这句话长久以来一直是我作为人生价值的座右铭。
“真正的自己,并不是内在于你的,而是要远远的、远远的高于你,至少要远远的高于那些你一直称为自我的东西。”(尼采·疯狂的意义)
自然,尼采最后也发了疯。抱着一匹老马的脖子发了疯。
那么热爱生命的人,却因为这种热爱发了疯。
丧失理智是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呢···
”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尔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一种对于理性思维的经典表述了。人类的高贵和悲哀,大概就在于此了。
——会问“意义”,会想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自己的存在价值,自己的,存在必要性。
什么也没有意义,什么也无所谓了,这样是否能够获得救赎呢?
——如果可以,就不会有宗教了。哪怕这种宗教本身就是关于虚无的宗教。
疯狂不是酒神精神,至少不是我的关于“醉”的狄俄尼索斯。使我心醉的、让我疯狂的唯有美与审美。这里的意义不是疯狂,而是美。说的俗一点,“疯狂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为了美的途径。
当然,“哲学不问意义,政治不问道德。”这样的观点也是有的。
【主要引用的就是尼采的观点···
《思想录》——帕斯卡尔
福柯的哲学和政治哲学观点
诺斯替主义的思想】
(四)
最后来说说自由。
哎···所以说,可能,可能凤凰君果然是没有明白一秋的话语的真正意义吧。
这也许就是因为各自的人生经历,所谓的阅历这样的问题吧。
说真的,自不自由,什么是自由,自由性的性质,自由主义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怎样都好了。一秋不关心。
因为无聊。
对了,无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谁无聊?
不是世界,是我。无聊的只是我而已。
没有办法超越自我,无法成为超人,这才是问题。
那么什么又是我的无聊呢?
——缺乏审美的激情。
快乐啊、痛苦啊、悲伤啊、幸福啊,这些感情呢,也不能说是全然不重要,“虽有意义,却无价值”,这样的感觉吧。
回到尼采的积极虚无主义吧。
“觉得这个世界很无聊是种病,得治。”
凤凰君的这句话就很好的阐释了积极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热爱生命,相信生命,释放生命本能的力量。
可是呢,所以呢,凤凰君也许,也许才不明白啊,世界是不是无聊,怎样都好。只是我无聊,一秋无聊。因为“缺乏审美的激情。”以前有过吗?自然有过。所以,我对自己的人生、对这个世界已经心满意足了,正是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感到心满意足了,不再有任何的不满,亦无任何的期冀,所以才无聊啊!正因为我能最终冷静的明白自己的意义,所以才感到无意义啊!正因为发觉了生命的可能性,所以才···失去了绝对化的激情。
归根到底,我,一秋,只能做到解脱,只能回归到根源,而无法超越自我,无法进行“创造”···这种无奈,这种无奈,随着看得越来越明白,就越是无聊。
不,这不是叔本华的钟摆,是已经停摆。
啊啊,很像是诺斯替式的虚无主义,是吧?
我明白的,或者说,自然是明白的···然后发现“啊,一秋的能耐就到此为止了。“这个世界上,毕竟是存在着多么努力去做也做不到的事情啊。
话说回来,一秋还没有说说对于自由的观点呢。
什么是自由?
——”想象自由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吧。自由,不就是自己存在的理由么?“
这种”自由“的自由性又是什么呢?
——”最高的自由,就是创造。就如同上帝创造这个世界。“
哈哈。
(五)
竟然啰啰嗦嗦了这么多。啊啊,上了年纪的人就是话唠哦(笑)。
一句话吧。
”我们走过的是人,走向的,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