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音乐是我的毒药
有一首歌叫《只有音乐是我的解药》,我不喜欢这首歌,也不喜欢这句话,音乐对于我,更多的却像一剂毒药,一颗冰毒,一袋海洛因,我已经中毒太深,不太好戒。
我从小就想做个好孩子,从小就知道香烟的危害,毒品的可怕,从小就看到了同学沉溺游戏的堕落。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严肃的同这些东西划清界限。我直到现在也不抽烟,没打过游戏,甚至不会轻易去尝试一些好吃的东西,我害怕上瘾。我觉得上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做一个好孩子,怎么能被东西控制呢?玩物丧志。
可从高二我买了一把破吉他,大一买了一个山寨的MP3,劣质耳机,我却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我开始了每天几个小时的听歌,开始逐渐用吉他弹几首简单的曲子。因为有“音乐”这么一个高雅的名字,我不觉得堕落,还感觉良好。
那时大概并谈不上爱,有些喜欢,更多的大概是寂寞和虚荣罢了吧,一个好孩子是可以搞音乐的。
那是人一生最好的时候,有时间,有精力,有青春,有同伴。虽然没有天赋,没有钱,没有设备,没有场地。可总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晃五年,听了太多的歌,弹了太多的歌,也经历了不少的演出。这些歌陪我走了太长的路,这些旋律后藏了太多的故事。
现在有了个差不多的MP3,差不多的耳机,差不多的吉他,差不多的音箱,可已时过境迁,没了时间,没了青春,没了同伴。我似乎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不允许你有嗜好,不允许你有业余时间,不允许你吸毒!身边的同学们陆续戒掉了游戏,戒掉了电视剧,戒掉了小说,忍痛长大了。可我是不是也该把从前都封存起来呢,也放下脑袋里的胡思乱想。因为有人告诉我,人在每个阶段该做不同的事。我开始仔细规划时间,开始小心翼翼,可始终不能完全戒掉。
于是我成了一个堕落的“瘾君子”,每当我背着吉他走在年轻人身边的时候,每当我在别人键盘的敲打声中听歌的时候,内心总在挣扎。一个曾经的好孩子如今中了毒,开始学坏,这跟我小时候听过的反面教材是多么吻合。
有一阵我也尝试放弃这些投身到伟大的科研事业中去,可实在太痛苦,还是退了回来,我总觉得生活总要有些活生生的东西,把它们杀死了,就长大了。可长大了就意味着要死去,我不想长大。
我认识一个人中毒比我深,他甚至辍了学。我见过他弹琴的时候,跟抽大烟没什么区别,打节拍的时候就像抽筋,面部抽搐,眼睛里满是幻觉,还挺吓人。
后来我又见到他,是在佳音琴行。他现在是一个普通吉他教员,琴行打工仔,酒吧卖唱手。我问他“最近还好吗”,他说“干这行,太累。”
看看吧,瘾君子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在舞台上的大明星高富帅从来就不是什么瘾君子,他们清醒的知道怎么表演。在台上从不抽筋,翻白眼,出幻觉,他们知道怎么让大家养眼。
为了让我们买琴,他们三个把门堵住,在门口弹了一段。老板吹口风琴,高瘦,像是营养不良,中毒太深。那个朋友带了个小帽儿,牛仔裤大概几个月没洗了。另一个敲非洲鼓,头发该是一年没剪。活生生的三个抽大烟的。
琴声响起,我也仿佛进入了幻觉,隐约看见门外的天很蓝,有几朵白云。门口的车吐了吐烟,缓缓发动。卷发的中年妇女拉着孩子,手里一个气球飘得老高,一个小伙子迎面匆匆走过来。他们路过的时候随便往里看一眼,带了几分不解。一个初凉的秋天下午,地面慢慢升起一些温暖。
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戒,其实,有幻觉的日子,挺好。
我从小就想做个好孩子,从小就知道香烟的危害,毒品的可怕,从小就看到了同学沉溺游戏的堕落。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严肃的同这些东西划清界限。我直到现在也不抽烟,没打过游戏,甚至不会轻易去尝试一些好吃的东西,我害怕上瘾。我觉得上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做一个好孩子,怎么能被东西控制呢?玩物丧志。
可从高二我买了一把破吉他,大一买了一个山寨的MP3,劣质耳机,我却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我开始了每天几个小时的听歌,开始逐渐用吉他弹几首简单的曲子。因为有“音乐”这么一个高雅的名字,我不觉得堕落,还感觉良好。
那时大概并谈不上爱,有些喜欢,更多的大概是寂寞和虚荣罢了吧,一个好孩子是可以搞音乐的。
那是人一生最好的时候,有时间,有精力,有青春,有同伴。虽然没有天赋,没有钱,没有设备,没有场地。可总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晃五年,听了太多的歌,弹了太多的歌,也经历了不少的演出。这些歌陪我走了太长的路,这些旋律后藏了太多的故事。
现在有了个差不多的MP3,差不多的耳机,差不多的吉他,差不多的音箱,可已时过境迁,没了时间,没了青春,没了同伴。我似乎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不允许你有嗜好,不允许你有业余时间,不允许你吸毒!身边的同学们陆续戒掉了游戏,戒掉了电视剧,戒掉了小说,忍痛长大了。可我是不是也该把从前都封存起来呢,也放下脑袋里的胡思乱想。因为有人告诉我,人在每个阶段该做不同的事。我开始仔细规划时间,开始小心翼翼,可始终不能完全戒掉。
于是我成了一个堕落的“瘾君子”,每当我背着吉他走在年轻人身边的时候,每当我在别人键盘的敲打声中听歌的时候,内心总在挣扎。一个曾经的好孩子如今中了毒,开始学坏,这跟我小时候听过的反面教材是多么吻合。
有一阵我也尝试放弃这些投身到伟大的科研事业中去,可实在太痛苦,还是退了回来,我总觉得生活总要有些活生生的东西,把它们杀死了,就长大了。可长大了就意味着要死去,我不想长大。
我认识一个人中毒比我深,他甚至辍了学。我见过他弹琴的时候,跟抽大烟没什么区别,打节拍的时候就像抽筋,面部抽搐,眼睛里满是幻觉,还挺吓人。
后来我又见到他,是在佳音琴行。他现在是一个普通吉他教员,琴行打工仔,酒吧卖唱手。我问他“最近还好吗”,他说“干这行,太累。”
看看吧,瘾君子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在舞台上的大明星高富帅从来就不是什么瘾君子,他们清醒的知道怎么表演。在台上从不抽筋,翻白眼,出幻觉,他们知道怎么让大家养眼。
为了让我们买琴,他们三个把门堵住,在门口弹了一段。老板吹口风琴,高瘦,像是营养不良,中毒太深。那个朋友带了个小帽儿,牛仔裤大概几个月没洗了。另一个敲非洲鼓,头发该是一年没剪。活生生的三个抽大烟的。
琴声响起,我也仿佛进入了幻觉,隐约看见门外的天很蓝,有几朵白云。门口的车吐了吐烟,缓缓发动。卷发的中年妇女拉着孩子,手里一个气球飘得老高,一个小伙子迎面匆匆走过来。他们路过的时候随便往里看一眼,带了几分不解。一个初凉的秋天下午,地面慢慢升起一些温暖。
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戒,其实,有幻觉的日子,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