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住在春天
我住的小区是个老小区,地处市中心,老人送孩子上学的家庭很多。早上,被窝很暖,窗外有个孩子清脆的叫声,奶奶,下雪啦。还在和冷空气较劲的我立马坐起来,拉开窗帘,看到了白白的小区花园,树都被雪裹成了胖胖的样子。
一次看到白色的春城,心里激动的不行。拿着手机一路拍,路上的行人,卖豆浆的老人,背着书包的孩子,上班族,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在拍照,好像一场雪让整个城市的人都回归了童真心态。
51路是个缓缓的斜坡,短短300米,植被覆盖率堪称市区第一,行道树下是矮矮的绿植被雪盖的没有了形状。光华街是市区仅存的老街,房屋是彝族传统建筑“一颗印”,屋檐下滑外翘,是有秩的白色弧度。正义路的梧桐树美得像一幅画,街口的牌坊让我想起在徽州古镇的那个雪天。
在转角处买了汉堡,心想路边的早餐应该没有,不想走过去,烧饵块在,豆浆在,鸡蛋饼在,位置没变,他们穿的不多,在小雪里乐呵呵的。
我住在春城四月有余,感受过她夏日里凉爽的夜晚,秋日里高照的艳阳,唯此大雪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座城市,主城区的街道被挖的稀烂,空气差,平日里树叶上都落着一层灰,摩的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每天早晨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堵车。修地铁,修机场,修高楼,修不完的路,城市建筑业的彻夜繁忙宣告着大力发展的勃勃雄心。也因此,新来者会咋问这真的是四季花香的春城吗?久居者亦叹息着日益翻新的城市。
只是今天,所有人的心情被大雪洗劫,格外明亮。老昆明说,7年没下过这样的雪了。
我喜欢走路下班。早晨空气差,傍晚的时候有风,走在宽阔的人行道,路过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看着路上的车辆堵得喘不过气,自然有种步伐轻畅的感觉。唯一的不爽就是路边的烤红薯居然卖到10块一斤。晚上下课回家,喜欢买一袋牛角面包,寒风瑟瑟中仿佛回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路,从老西门变成了光华街,面包店,从85度C变成了嘉华,家里宅男,从爱德华变成了弗兰克。
人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画面会重复,人会相似,境遇相同。你以为你已经挥手作别的时光,不经意间会溜回来。你以为一辈子不会再见到的人,有可能别来无恙。你握着身边人的手,触感掀开成风的记忆。你在厨房喝着柠檬茶,想起一年前斯里兰卡的味道。你肩头是久未用的围巾,原来那是旧时恋人的礼物。
写到这里,窗外出晴,雪在高原低纬度地带融化得奇快。裸露出来的路,树木,依旧岸然,对面学校的学生光着手吃鱿鱼串。大概24小后,大部分人会忘记这场雪。
有个朋友跟我说,你住在哪,生活方式在哪,心中那座城就会在哪。很久以前,我断然不会想象出现在的生活形态。我喜欢民谣拒绝摇滚乐的暴躁和激烈,现在却出入各种演出。我不胜酒力拒绝酒精的不健康,现在居然能小酌几杯。我觉得不看电影不看书的日子不能算人类生活,现在已经做人好久了。我不相信发生在我身上的任何一段恋情会持久并真诚,现在就快变成一种现实。
我不相信不愿意不理解不肯定的很多事,一件件像零件一样安置在我生活的轨道上。磨合,上道。城市是不会改变人的,改变人的,是人。他们像我生命中新生的树木,充实着我的生活。在这种迷茫仓促的年纪,横竖都要经历的,不爱它接受它也算一种交代。
一次看到白色的春城,心里激动的不行。拿着手机一路拍,路上的行人,卖豆浆的老人,背着书包的孩子,上班族,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在拍照,好像一场雪让整个城市的人都回归了童真心态。
51路是个缓缓的斜坡,短短300米,植被覆盖率堪称市区第一,行道树下是矮矮的绿植被雪盖的没有了形状。光华街是市区仅存的老街,房屋是彝族传统建筑“一颗印”,屋檐下滑外翘,是有秩的白色弧度。正义路的梧桐树美得像一幅画,街口的牌坊让我想起在徽州古镇的那个雪天。
在转角处买了汉堡,心想路边的早餐应该没有,不想走过去,烧饵块在,豆浆在,鸡蛋饼在,位置没变,他们穿的不多,在小雪里乐呵呵的。
我住在春城四月有余,感受过她夏日里凉爽的夜晚,秋日里高照的艳阳,唯此大雪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座城市,主城区的街道被挖的稀烂,空气差,平日里树叶上都落着一层灰,摩的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每天早晨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堵车。修地铁,修机场,修高楼,修不完的路,城市建筑业的彻夜繁忙宣告着大力发展的勃勃雄心。也因此,新来者会咋问这真的是四季花香的春城吗?久居者亦叹息着日益翻新的城市。
只是今天,所有人的心情被大雪洗劫,格外明亮。老昆明说,7年没下过这样的雪了。
我喜欢走路下班。早晨空气差,傍晚的时候有风,走在宽阔的人行道,路过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看着路上的车辆堵得喘不过气,自然有种步伐轻畅的感觉。唯一的不爽就是路边的烤红薯居然卖到10块一斤。晚上下课回家,喜欢买一袋牛角面包,寒风瑟瑟中仿佛回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路,从老西门变成了光华街,面包店,从85度C变成了嘉华,家里宅男,从爱德华变成了弗兰克。
人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画面会重复,人会相似,境遇相同。你以为你已经挥手作别的时光,不经意间会溜回来。你以为一辈子不会再见到的人,有可能别来无恙。你握着身边人的手,触感掀开成风的记忆。你在厨房喝着柠檬茶,想起一年前斯里兰卡的味道。你肩头是久未用的围巾,原来那是旧时恋人的礼物。
写到这里,窗外出晴,雪在高原低纬度地带融化得奇快。裸露出来的路,树木,依旧岸然,对面学校的学生光着手吃鱿鱼串。大概24小后,大部分人会忘记这场雪。
有个朋友跟我说,你住在哪,生活方式在哪,心中那座城就会在哪。很久以前,我断然不会想象出现在的生活形态。我喜欢民谣拒绝摇滚乐的暴躁和激烈,现在却出入各种演出。我不胜酒力拒绝酒精的不健康,现在居然能小酌几杯。我觉得不看电影不看书的日子不能算人类生活,现在已经做人好久了。我不相信发生在我身上的任何一段恋情会持久并真诚,现在就快变成一种现实。
我不相信不愿意不理解不肯定的很多事,一件件像零件一样安置在我生活的轨道上。磨合,上道。城市是不会改变人的,改变人的,是人。他们像我生命中新生的树木,充实着我的生活。在这种迷茫仓促的年纪,横竖都要经历的,不爱它接受它也算一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