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的孤独患者
想着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或者开头,想来想去,叹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哪儿呢?”
搞笑的幽默的着实不是我的套路,这一年里都没怎么写过文章的我,生活里喜欢用各种打趣的抑或自嘲的方式博大家一乐,然而真正写点经历的话,却那么难。
2012年的最后三个月里,我开始了一段短暂而纠结的感情。之所以短暂,是因为我们只在一起一个月,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他是我闺蜜曾经很喜欢的男生。我们姑且称他为腾吧。腾是学画画的,我不懂的画画,他每次跟我炫耀他的画作时,我都是一副花痴的表情,后来细想想,他的“杰作”也就能骗骗我这种白痴吧。我们认识在我上大二他读大一的时候,我们只是在网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聊聊天,从起初的帮闺蜜“打探”下他的近况,到后来我们渐渐的不怎么联系,只是他时不时的回来关心的问一下我的近况,总是讲一些“等你回天津请我吃饭呀”之类的空口言。或许那时候的我们,都把彼此当作一个未曾谋面并不真实的朋友,在适当的情况下倾吐一些生活的琐事。
大四那年,我回天津找工作,忙碌了整整半年,最后终于敲定了银行的工作,走在南京路滨江道口,心里顿时有了一种松懈的喘息机会。什么毕业论文什么实习的,都先放放,我要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寒假,美好的22岁生日,美好的圣诞节。手机qq突然响了,腾发来信息“妞,回天津了?”他每次的口吻都是随意的,我们都知道,不真实的网络却能带给每个人卸下面具包袱的能量。“嗯,找到工作了,在银行。”我回。“那以后就能挣钱啦,不过会很累,我妈妈在银行工作。”腾约我吃饭,问我在哪边,后来才发现,那一次我们竟然在滨江道的两头,擦肩而过了。
2012年7月份,我套着一套并不合身的西装,还是踩着我的黑色平底鞋,开始穿梭在我的工作岗位中。对于一个新员工,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工作,无疑会是璀璨生活的莫大的压力。我开始生病,开始感冒,开始发烧,整个人开始陷入过敏的状态。后来一起工作的同事说,那时候的我整个脸都是红肿的。还好我不照镜子,每天戴着口罩工作,奇葩的样子造就了后来我慢慢自嘲的心态。
10月的某一天,我照例歇班去医院做治疗,那时候的脸已经好多了,可以除了上班除了医院还可以到别的地方逛逛了。腾加了我的微信,开始和我聊起我工作后的生活。或许上班真的太累了,生病让我很久都没有和朋友们聊天了,那一次我竟然和他聊了整整两天。那段日子,白天工作,下班聊天,聊人生、聊梦想、聊过去、聊未来,他说他从来没有这样开心,我说他是陪我度过病痛最难过那阶段的人。就这样我们见面、约会、聊天、牵手、谈恋爱,享受了短短的一个月甜蜜而又无忧无虑的时光。我们不会谈房子,不会谈工资,不会谈物质,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后来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竟然放不下他的最简单的原因吧。
不管是我任性,还是他不成熟,抑或因为我们都没办法去面对闺蜜,最终我们还是分了。后来,腾找了一个女孩。或许是错觉,从那女孩的空间里,让我莫名的感觉她的生活风格和我很像。一样喜欢旅行,一样喜欢西藏,一样喜欢唱歌,一样喜欢矫情的文字,一样喜欢被冠以文艺女青年的小装。大概就是我的错觉吧,后来没多久他们分了,腾发信息给我,那是他在和我分手后第一次主动联系我,也都无所谓了吧。
2013年的3月,我忙碌的准备证券从业考试。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书,做题,再到微博逛一下。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认识了陶。他和我同岁,高考复读了一年,所以我工作的第一年他还在哈尔滨上大学。陶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文史哲一样都不通,不像腾会经常给我说段相声,讲讲某一段历史。陶的梦想是考上北影,以后用拍电影赚回来的钱买法拉利开。是的,他喜欢两样东西,摄影、车。他会给我看他拍的或者他剪的片子,会跟我炫耀他的车技多好多好,会说如果我不怕可以坐在他的副驾驶,在深圳他家门口的某条很笔直的路上飙车。
那个时候正在上映北京遇上西雅图,陶约我一起去看,然后可以逛后海,可以教我怎么用单反。考完了从业考试,我跑去北京和陶在王府井的APM的电影院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那是我第一次从电影播放到最后屏幕上一个字都没有彻头彻尾的看完了一整部电影。期间,陶都好严肃,他很专注的看最后字幕上的那些人名字,我很专注的看着他。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有些喜欢陶了。晚上我们一起在后海边上拍照,他教我怎么用相机,掰开揉碎的讲的我云里雾里。他很骄傲的跟我说“你不要去跟别人学,要跟我学,这样我会有很大成就感的。”我嘿嘿的傻笑。
后来,他回学校参加毕业考试,我还是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我每天上班遇到的烦心事跟他讲,他只是安慰我下却不能理解,毕竟我没办法要求一个还在象牙塔下的人分担我的忧伤。后来他要复习考试,越来越忙,我们的关系,也就渐行渐远了。那个时候竟然赌气的跟他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忘记腾。”这样傻的可以的话,我想我以后都不会再讲。
就这样,我和陶不算开始的开始了,不算结束的结束了。慢慢的在网上看到他的消息,后来他考上了北影,开始拍各种作品,天津和北京那么近,我竟然没再和他见面。
7月底,我认识了伟。那个时候,旁人开始热心的为我介绍对象。起初我会抵触的不考虑,后来碍于面子还是去见一下,每次回到家都是哈哈大笑,或者哀伤自己落到这部田地。伟,是同事介绍给我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加了微信,每天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他不会像之前的那些男生,那么假矜持,那么正经的定时发一些无关痛痒的问候语。事实上和他的对话也只是浅浅的聊天,没啥探讨人生的大问题,但就这样的一来一回,来来回回,我却心中萌生了些许的小期待。
聊了一阵子,我们约了一起出来玩。见面之前,针对我们的约会方式,他纠结了好久,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我看得出他很紧张,我告诉他你不要紧张,搞得我也很紧张。后来我们见面了,一起唱了一下午k,一起吃饭,一起打了一晚上的电动。他唱歌好听到不行,陈奕迅的每一首歌,听的我好沉醉。他擅长男低音,他唱歌从来不像我一样高昂的扬起脖子,他总喜欢驮着背默默地唱一首接一首,他喜欢听我唱孙燕姿,我喜欢听他唱张惠妹和陈奕迅。他说我唱歌像原唱,我说我是他的脑残粉。他好瘦,我好胖,他喜欢吃菜,我喜欢吃肉,他会给我夹生的海带吃。他爱玩游戏,也擅长玩游戏,我们一起玩飞机大战,我总是输,他总是嚷嚷让我怎么打,他会因为玩投篮机闯到第四关而高兴一晚上。他说他很闷,说我该找个开朗的,说我们不适合。我说我不知道适不适合,我说我想试试。他说那明天出来一起看电影。他说聊微信很费流量,我第二天跑去帮他买了一个路由器。我们依然是很安静的看了速度与激情6。后来他都很闷,我忍不住了,就这样我们渐渐不联系了。
上个星期,伟考试通过了,成绩比我好,我们一起出去唱K。他买白吉馍给我,我坐在他对面边吃,边和他聊天。我们聊相亲的经历,聊工作的事情,我似乎感觉如果我们能够为对方敞开一扇窗,那么我们的话题将是滔滔不绝的,我们可以很幸福的一起合唱那些别人跑调的歌,他继续唱他的陈奕迅,我还是会唱那首开始懂了给他听。白天我们在不一样的地方干一样的工作,偶尔看看彼此有没有偷懒,像刚认识时那样。每年的年终决算不会因为自己要和同事度过而怕对方孤独,每年请一星期的年假去旅行。每天都那样傻美傻美的在一起过每一天。
纵然我有这样的理想,但我终知道,经过了那些有的没的,过去的伤痛的讽刺的难过的,对于那些我不敢确定的,我便不敢期待。至此,我养成了一种淡然的心态,是缘分让我们认识,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有缘,画了多大一圈,最终我们一定会幸福。
Jasmine 20131210
搞笑的幽默的着实不是我的套路,这一年里都没怎么写过文章的我,生活里喜欢用各种打趣的抑或自嘲的方式博大家一乐,然而真正写点经历的话,却那么难。
2012年的最后三个月里,我开始了一段短暂而纠结的感情。之所以短暂,是因为我们只在一起一个月,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他是我闺蜜曾经很喜欢的男生。我们姑且称他为腾吧。腾是学画画的,我不懂的画画,他每次跟我炫耀他的画作时,我都是一副花痴的表情,后来细想想,他的“杰作”也就能骗骗我这种白痴吧。我们认识在我上大二他读大一的时候,我们只是在网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聊聊天,从起初的帮闺蜜“打探”下他的近况,到后来我们渐渐的不怎么联系,只是他时不时的回来关心的问一下我的近况,总是讲一些“等你回天津请我吃饭呀”之类的空口言。或许那时候的我们,都把彼此当作一个未曾谋面并不真实的朋友,在适当的情况下倾吐一些生活的琐事。
大四那年,我回天津找工作,忙碌了整整半年,最后终于敲定了银行的工作,走在南京路滨江道口,心里顿时有了一种松懈的喘息机会。什么毕业论文什么实习的,都先放放,我要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寒假,美好的22岁生日,美好的圣诞节。手机qq突然响了,腾发来信息“妞,回天津了?”他每次的口吻都是随意的,我们都知道,不真实的网络却能带给每个人卸下面具包袱的能量。“嗯,找到工作了,在银行。”我回。“那以后就能挣钱啦,不过会很累,我妈妈在银行工作。”腾约我吃饭,问我在哪边,后来才发现,那一次我们竟然在滨江道的两头,擦肩而过了。
2012年7月份,我套着一套并不合身的西装,还是踩着我的黑色平底鞋,开始穿梭在我的工作岗位中。对于一个新员工,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工作,无疑会是璀璨生活的莫大的压力。我开始生病,开始感冒,开始发烧,整个人开始陷入过敏的状态。后来一起工作的同事说,那时候的我整个脸都是红肿的。还好我不照镜子,每天戴着口罩工作,奇葩的样子造就了后来我慢慢自嘲的心态。
10月的某一天,我照例歇班去医院做治疗,那时候的脸已经好多了,可以除了上班除了医院还可以到别的地方逛逛了。腾加了我的微信,开始和我聊起我工作后的生活。或许上班真的太累了,生病让我很久都没有和朋友们聊天了,那一次我竟然和他聊了整整两天。那段日子,白天工作,下班聊天,聊人生、聊梦想、聊过去、聊未来,他说他从来没有这样开心,我说他是陪我度过病痛最难过那阶段的人。就这样我们见面、约会、聊天、牵手、谈恋爱,享受了短短的一个月甜蜜而又无忧无虑的时光。我们不会谈房子,不会谈工资,不会谈物质,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后来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竟然放不下他的最简单的原因吧。
不管是我任性,还是他不成熟,抑或因为我们都没办法去面对闺蜜,最终我们还是分了。后来,腾找了一个女孩。或许是错觉,从那女孩的空间里,让我莫名的感觉她的生活风格和我很像。一样喜欢旅行,一样喜欢西藏,一样喜欢唱歌,一样喜欢矫情的文字,一样喜欢被冠以文艺女青年的小装。大概就是我的错觉吧,后来没多久他们分了,腾发信息给我,那是他在和我分手后第一次主动联系我,也都无所谓了吧。
2013年的3月,我忙碌的准备证券从业考试。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书,做题,再到微博逛一下。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认识了陶。他和我同岁,高考复读了一年,所以我工作的第一年他还在哈尔滨上大学。陶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文史哲一样都不通,不像腾会经常给我说段相声,讲讲某一段历史。陶的梦想是考上北影,以后用拍电影赚回来的钱买法拉利开。是的,他喜欢两样东西,摄影、车。他会给我看他拍的或者他剪的片子,会跟我炫耀他的车技多好多好,会说如果我不怕可以坐在他的副驾驶,在深圳他家门口的某条很笔直的路上飙车。
那个时候正在上映北京遇上西雅图,陶约我一起去看,然后可以逛后海,可以教我怎么用单反。考完了从业考试,我跑去北京和陶在王府井的APM的电影院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那是我第一次从电影播放到最后屏幕上一个字都没有彻头彻尾的看完了一整部电影。期间,陶都好严肃,他很专注的看最后字幕上的那些人名字,我很专注的看着他。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有些喜欢陶了。晚上我们一起在后海边上拍照,他教我怎么用相机,掰开揉碎的讲的我云里雾里。他很骄傲的跟我说“你不要去跟别人学,要跟我学,这样我会有很大成就感的。”我嘿嘿的傻笑。
后来,他回学校参加毕业考试,我还是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我每天上班遇到的烦心事跟他讲,他只是安慰我下却不能理解,毕竟我没办法要求一个还在象牙塔下的人分担我的忧伤。后来他要复习考试,越来越忙,我们的关系,也就渐行渐远了。那个时候竟然赌气的跟他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忘记腾。”这样傻的可以的话,我想我以后都不会再讲。
就这样,我和陶不算开始的开始了,不算结束的结束了。慢慢的在网上看到他的消息,后来他考上了北影,开始拍各种作品,天津和北京那么近,我竟然没再和他见面。
7月底,我认识了伟。那个时候,旁人开始热心的为我介绍对象。起初我会抵触的不考虑,后来碍于面子还是去见一下,每次回到家都是哈哈大笑,或者哀伤自己落到这部田地。伟,是同事介绍给我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我们加了微信,每天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他不会像之前的那些男生,那么假矜持,那么正经的定时发一些无关痛痒的问候语。事实上和他的对话也只是浅浅的聊天,没啥探讨人生的大问题,但就这样的一来一回,来来回回,我却心中萌生了些许的小期待。
聊了一阵子,我们约了一起出来玩。见面之前,针对我们的约会方式,他纠结了好久,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我看得出他很紧张,我告诉他你不要紧张,搞得我也很紧张。后来我们见面了,一起唱了一下午k,一起吃饭,一起打了一晚上的电动。他唱歌好听到不行,陈奕迅的每一首歌,听的我好沉醉。他擅长男低音,他唱歌从来不像我一样高昂的扬起脖子,他总喜欢驮着背默默地唱一首接一首,他喜欢听我唱孙燕姿,我喜欢听他唱张惠妹和陈奕迅。他说我唱歌像原唱,我说我是他的脑残粉。他好瘦,我好胖,他喜欢吃菜,我喜欢吃肉,他会给我夹生的海带吃。他爱玩游戏,也擅长玩游戏,我们一起玩飞机大战,我总是输,他总是嚷嚷让我怎么打,他会因为玩投篮机闯到第四关而高兴一晚上。他说他很闷,说我该找个开朗的,说我们不适合。我说我不知道适不适合,我说我想试试。他说那明天出来一起看电影。他说聊微信很费流量,我第二天跑去帮他买了一个路由器。我们依然是很安静的看了速度与激情6。后来他都很闷,我忍不住了,就这样我们渐渐不联系了。
上个星期,伟考试通过了,成绩比我好,我们一起出去唱K。他买白吉馍给我,我坐在他对面边吃,边和他聊天。我们聊相亲的经历,聊工作的事情,我似乎感觉如果我们能够为对方敞开一扇窗,那么我们的话题将是滔滔不绝的,我们可以很幸福的一起合唱那些别人跑调的歌,他继续唱他的陈奕迅,我还是会唱那首开始懂了给他听。白天我们在不一样的地方干一样的工作,偶尔看看彼此有没有偷懒,像刚认识时那样。每年的年终决算不会因为自己要和同事度过而怕对方孤独,每年请一星期的年假去旅行。每天都那样傻美傻美的在一起过每一天。
纵然我有这样的理想,但我终知道,经过了那些有的没的,过去的伤痛的讽刺的难过的,对于那些我不敢确定的,我便不敢期待。至此,我养成了一种淡然的心态,是缘分让我们认识,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有缘,画了多大一圈,最终我们一定会幸福。
Jasmine 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