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样儿的人,请给我时间思考
昨天我看到一特好的朋友发了条状态是:[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本想关心关心,问问这丫儿怎么了。后来想想,无非是性格被人批判了,梦想被人贬值了,生活被人否定了,仅此而已。 没办法,这世界上喜欢做人生导师的人,绝对不止徐小平一个。所以我们总会遇上形形色色的人,对我们作痛心疾首状:某某,你怎么变了?某某,你不像是那个温柔体贴善良贤淑为他人着想(以下省略若干优质形容词)的我认识的某某了?你怎么一点都不积极进取了?你怎么怎么怎么怎么了?
说实话,我生平最没兴趣给人贴标签,毕竟,人家的生活你一个旁观者罗嗦个什么劲儿啊;同时,我生平也最不喜欢别人给我贴标签,好的坏的一概不喜欢。为什么?因为给别人贴标签的人有一种有意无意的优越感,居高临下似的,轻描淡写的抛出一句:“亲,你变了。你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儿的人吗?”(友情提示:这话以抑扬顿挫的方式念出来比较有感觉……) 鉴于我这人从小比较老实,一直被人欺负,所以长大后痛恨被欺负。不论是什么方式。我觉得用这种强调说话的人,明里暗里的就是在情感上智力上精神境界上欺负别人。
而且,往往说这话的人,还和咱有那么一点点不轻不重的关系。他们恰到好处的把握了那几寸related 的地方,用不痛不痒的语气表达他们的意见。正是因为我们与他们的世界彼此交叠甚至重合,所以总会因为他们的质疑而怀疑自己,自己真的变糟糕了。(吗?) 有高人说,[表面上,说这话的人,他们的意见是为你好,对你担忧,替你焦虑。实际上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是在表达:你为什么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待我了?你对我不够好了。你对我没那么纵容了。你怎么不再随叫随到替我跑腿了。等等等等,仅此而已。]我开始觉得这姑娘分析得有点儿犀利,后来想了想,真的是这么个理儿。
想明白之后,你就能很爷们儿的说:是的,我没有从前那么“温柔忍让”了,因为我明白爱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一味的姑息迁就那不是爱;是的,我没有去年那么喜欢替你跑腿了,因为即使是做一个备胎,我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是的,我没有原来那样对你唯命是从了,因为就算是上级,人格也是平等的;是的,我就要丢下你们去出国了,因为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负责。
我从刘瑜的书中学到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复合形容词——“我看你们能把我咋样的焦大感”,放在这里也很合适。很闹心是吧。很心痛是吧。那就心痛去好了。反正,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决定的。自己的梦想,也只和自己有关。
我甚至还觉得,那些有依赖型人格的成人,不全是他们自己的错。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少年时总是有人跳出来说:某某你变了,你怎么这样了?然后,他们立马变回去。久而久之,他们的人生航向不再需要自己修订,反正有人来决定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穿衣风格说话方式人生轨迹。久而久之,他们丧失了自己考虑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了依赖型人格。
最后说几句废话。有时候别人这么说,你会毫不犹豫的变回去(或者改为他所喜欢的样子)的原因,是因为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之所以要接受教育,要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要读书,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充分的认识自己啊。 所以,嘿,再别义愤填膺状的质疑我们的变化了。就让我用最没谱的姿态说一句很靠谱的话吧:请给我时间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说实话,我生平最没兴趣给人贴标签,毕竟,人家的生活你一个旁观者罗嗦个什么劲儿啊;同时,我生平也最不喜欢别人给我贴标签,好的坏的一概不喜欢。为什么?因为给别人贴标签的人有一种有意无意的优越感,居高临下似的,轻描淡写的抛出一句:“亲,你变了。你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儿的人吗?”(友情提示:这话以抑扬顿挫的方式念出来比较有感觉……) 鉴于我这人从小比较老实,一直被人欺负,所以长大后痛恨被欺负。不论是什么方式。我觉得用这种强调说话的人,明里暗里的就是在情感上智力上精神境界上欺负别人。
而且,往往说这话的人,还和咱有那么一点点不轻不重的关系。他们恰到好处的把握了那几寸related 的地方,用不痛不痒的语气表达他们的意见。正是因为我们与他们的世界彼此交叠甚至重合,所以总会因为他们的质疑而怀疑自己,自己真的变糟糕了。(吗?) 有高人说,[表面上,说这话的人,他们的意见是为你好,对你担忧,替你焦虑。实际上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是在表达:你为什么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待我了?你对我不够好了。你对我没那么纵容了。你怎么不再随叫随到替我跑腿了。等等等等,仅此而已。]我开始觉得这姑娘分析得有点儿犀利,后来想了想,真的是这么个理儿。
想明白之后,你就能很爷们儿的说:是的,我没有从前那么“温柔忍让”了,因为我明白爱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一味的姑息迁就那不是爱;是的,我没有去年那么喜欢替你跑腿了,因为即使是做一个备胎,我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是的,我没有原来那样对你唯命是从了,因为就算是上级,人格也是平等的;是的,我就要丢下你们去出国了,因为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负责。
我从刘瑜的书中学到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复合形容词——“我看你们能把我咋样的焦大感”,放在这里也很合适。很闹心是吧。很心痛是吧。那就心痛去好了。反正,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决定的。自己的梦想,也只和自己有关。
我甚至还觉得,那些有依赖型人格的成人,不全是他们自己的错。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少年时总是有人跳出来说:某某你变了,你怎么这样了?然后,他们立马变回去。久而久之,他们的人生航向不再需要自己修订,反正有人来决定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穿衣风格说话方式人生轨迹。久而久之,他们丧失了自己考虑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了依赖型人格。
最后说几句废话。有时候别人这么说,你会毫不犹豫的变回去(或者改为他所喜欢的样子)的原因,是因为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之所以要接受教育,要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要读书,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充分的认识自己啊。 所以,嘿,再别义愤填膺状的质疑我们的变化了。就让我用最没谱的姿态说一句很靠谱的话吧:请给我时间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