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日志——地质人
跨入地质这一行可能不是很多人的初衷,很多人不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胡乱填的,就是莫名其妙被调剂过来的,鉴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不能随便调专业,很多人只能是硬着头皮读下来了。一边读一边骂地质不好,一直骂到工作还是丢不下这份专业,接着一边干地质一边再骂。很多人就这样骂了一辈子地质,最终也是在这一行中度过了自己怨妇般的一生。
记得前段时间辽宁有个女高考状元刘丁宁,在香港大学读了几个月,感觉自己对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培养方式不满意,接着又去高三复读,准备考北大的中文系。对于这种学霸的这种魄力和勇气,我们只能望其项背,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地质这一行,即使不爱,又能怎样,本来又不是很有能力和才华的人,可以发展其他优势和专长,所以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学了。其实地质本身并不算枯燥,学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了解神奇地球的组成,地形地貌的形成,运气好点还能运用所学找出一两条矿来。大家之所以抱怨地质这一行,我想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因为搞地质得长期在野外,这一点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地质男是悲催的,小学初中女生多的时候,却偏偏喜欢和一帮子好基友一块玩,后知后觉情窦初开的时候已到了高中,偏偏这时候又选择了理科,女生少也就算了,变态的老师还让为数不多的女生坐在前排,且不是男女混坐,怕这稚嫩的爱情摧毁高考这座通往毁人不倦的猪牙塔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放开手脚准备在大学大干一场,抓住几个妹纸时,来到地质班时,他们又傻眼了。放眼望去,寥寥几个女生点缀在一群浊物中间,让他们那颗未曾被女性温柔滋润的心再次跌落谷底。渴望爱情,渴望拥抱水一样的女人的男生们只能天天彼此干瞪眼。此刻自宫或者自刎的心曾经都泛起过,既然生我一个男儿身,为啥却还让我活在男人中间,恨自己没有生在贾府里,否则贾宝玉哪有机会受到林妹妹的垂怜。
如饥似渴的地质男们,看着外语学院或人文学院的极品挫男们身边都有一群花一样的女生围绕时,除了羡慕嫉妒恨外,无外乎再爆几句粗口:“哼,这些女生眼光咋这么差,这么一个丑男,还有这么多女的追着要。”然后再苦笑几下,眼神还不舍的停留在那些没眼光的女生身上。
没有女人也得活啊,有的同学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dota上了,有的则开始研究岛国的尤物了。他们如数家珍似的对这些尤物们了如指掌,有的喜欢小泽玛利亚,有的喜欢苍老师,就我所知,喜欢波多野结衣的还是相对更多一些。大家互相交流彼此的观后感,但在一点上达到了一致:大家都对岛国的这些工作人员们的工作态度非常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终身去学习的。说着说着,好像有点跑题了,一聊到这个点,总有点情不自禁。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转眼大学就毕业了。运气好点的,主动点的少数几个男的找到了女朋友,而大多数男生一个人拉着箱子带着梦想与期待来到校园,最终还是一个人卷起铺盖带着一丝落寞和伤感离开这个度过最好青春年华的校园。
社会是残酷的,面对地质一年难似一年的就业情况,有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考博,期待未来地质形势会好点,有的则彻底厌弃了中国的高校教育,对老师,对中国学术绝望了,长痛不如短痛,直接选择了工作。
工作的到来一方面让我的心里踏实点了,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我啥都不是,没钱没权没干爹,个人能力也就这样,要想改变现状,就得好好挣钱,不要抱怨社会上的人现实,当每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时,预感到这样下去整个人会废掉时,你自然而然会钻到钱眼里去;另一方面也是比较痛苦的一点,那就是出野外了。
搞地质的一年少说也得两三个月野外,多则半年一年的也非常常见。不出野外挣不到钱,出了野外又不好找女朋友,或有了女朋友感情也不好维持,结了婚或有孩子的则更痛苦,眼看家里最需要男人照顾的时候,却没办法陪在身边。我说女人的痛只有陪在地质男身边的那个女人才知道。男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当冬天女人需要拧干厚衣服或床单时,当夜晚一个人睡觉怕怕时,当受委屈难过需要一个肩膀时,你却拿着地质锤在外面敲样品,她能不怨恨你吗?
而长期野外的地质男何曾过的好,太阳上山他们也上山了,太阳下山他们也差不多下山了,山上天气一般多变,遇上暴雨和冰雹那也不稀奇,顶着地质包一路狂奔,原始人也不过如此。晚上闲着时,又得面对无聊和空虚。地质男们大多简单粗暴,个人爱好不多,一旦晚上闲下来,还真有点无所适从。对父母的牵挂,对老婆孩子的想念化作了漆黑夜晚独自点燃的一跟烟。
地质这条路,有艰难,有泪水,更多的是亏欠,对不能时刻陪在老婆身边,照顾她,呵护她的亏欠;对孩子陪伴过少,不能尽到一个做父亲责任的亏欠;对年迈父母不能经常看望的亏欠。希望无论国企还是私企能够使地质更加人性化,野外期间可以一个月探亲一次或者其他一些措施使地质工作者能够更多的与家人相聚,唯有一个充满爱的工作氛围才会更大的激发地质人的工作热情和信心。
记得前段时间辽宁有个女高考状元刘丁宁,在香港大学读了几个月,感觉自己对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培养方式不满意,接着又去高三复读,准备考北大的中文系。对于这种学霸的这种魄力和勇气,我们只能望其项背,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地质这一行,即使不爱,又能怎样,本来又不是很有能力和才华的人,可以发展其他优势和专长,所以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学了。其实地质本身并不算枯燥,学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了解神奇地球的组成,地形地貌的形成,运气好点还能运用所学找出一两条矿来。大家之所以抱怨地质这一行,我想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因为搞地质得长期在野外,这一点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地质男是悲催的,小学初中女生多的时候,却偏偏喜欢和一帮子好基友一块玩,后知后觉情窦初开的时候已到了高中,偏偏这时候又选择了理科,女生少也就算了,变态的老师还让为数不多的女生坐在前排,且不是男女混坐,怕这稚嫩的爱情摧毁高考这座通往毁人不倦的猪牙塔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放开手脚准备在大学大干一场,抓住几个妹纸时,来到地质班时,他们又傻眼了。放眼望去,寥寥几个女生点缀在一群浊物中间,让他们那颗未曾被女性温柔滋润的心再次跌落谷底。渴望爱情,渴望拥抱水一样的女人的男生们只能天天彼此干瞪眼。此刻自宫或者自刎的心曾经都泛起过,既然生我一个男儿身,为啥却还让我活在男人中间,恨自己没有生在贾府里,否则贾宝玉哪有机会受到林妹妹的垂怜。
如饥似渴的地质男们,看着外语学院或人文学院的极品挫男们身边都有一群花一样的女生围绕时,除了羡慕嫉妒恨外,无外乎再爆几句粗口:“哼,这些女生眼光咋这么差,这么一个丑男,还有这么多女的追着要。”然后再苦笑几下,眼神还不舍的停留在那些没眼光的女生身上。
没有女人也得活啊,有的同学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dota上了,有的则开始研究岛国的尤物了。他们如数家珍似的对这些尤物们了如指掌,有的喜欢小泽玛利亚,有的喜欢苍老师,就我所知,喜欢波多野结衣的还是相对更多一些。大家互相交流彼此的观后感,但在一点上达到了一致:大家都对岛国的这些工作人员们的工作态度非常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终身去学习的。说着说着,好像有点跑题了,一聊到这个点,总有点情不自禁。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转眼大学就毕业了。运气好点的,主动点的少数几个男的找到了女朋友,而大多数男生一个人拉着箱子带着梦想与期待来到校园,最终还是一个人卷起铺盖带着一丝落寞和伤感离开这个度过最好青春年华的校园。
社会是残酷的,面对地质一年难似一年的就业情况,有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考博,期待未来地质形势会好点,有的则彻底厌弃了中国的高校教育,对老师,对中国学术绝望了,长痛不如短痛,直接选择了工作。
工作的到来一方面让我的心里踏实点了,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我啥都不是,没钱没权没干爹,个人能力也就这样,要想改变现状,就得好好挣钱,不要抱怨社会上的人现实,当每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时,预感到这样下去整个人会废掉时,你自然而然会钻到钱眼里去;另一方面也是比较痛苦的一点,那就是出野外了。
搞地质的一年少说也得两三个月野外,多则半年一年的也非常常见。不出野外挣不到钱,出了野外又不好找女朋友,或有了女朋友感情也不好维持,结了婚或有孩子的则更痛苦,眼看家里最需要男人照顾的时候,却没办法陪在身边。我说女人的痛只有陪在地质男身边的那个女人才知道。男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当冬天女人需要拧干厚衣服或床单时,当夜晚一个人睡觉怕怕时,当受委屈难过需要一个肩膀时,你却拿着地质锤在外面敲样品,她能不怨恨你吗?
而长期野外的地质男何曾过的好,太阳上山他们也上山了,太阳下山他们也差不多下山了,山上天气一般多变,遇上暴雨和冰雹那也不稀奇,顶着地质包一路狂奔,原始人也不过如此。晚上闲着时,又得面对无聊和空虚。地质男们大多简单粗暴,个人爱好不多,一旦晚上闲下来,还真有点无所适从。对父母的牵挂,对老婆孩子的想念化作了漆黑夜晚独自点燃的一跟烟。
地质这条路,有艰难,有泪水,更多的是亏欠,对不能时刻陪在老婆身边,照顾她,呵护她的亏欠;对孩子陪伴过少,不能尽到一个做父亲责任的亏欠;对年迈父母不能经常看望的亏欠。希望无论国企还是私企能够使地质更加人性化,野外期间可以一个月探亲一次或者其他一些措施使地质工作者能够更多的与家人相聚,唯有一个充满爱的工作氛围才会更大的激发地质人的工作热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