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老人
第一位:金花婆婆
小时候,我在学校大院里是孩子王之一,我们院有四大王,我行三,分别是两对亲兄弟,另外一对是工会主席的儿子, 大院里余下都是一些三四岁的小屁孩,我最为一个七八岁的大屁孩,经常要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偶尔要解决下和校外团体的敌我矛盾,但基本上都是我输,被削的一身泥。当时的学校大院像一个江湖,供电所用来堆木料的是我们的聚义厅,长满荷花的池中亭是我们的断金亭,教学楼旁的假山群是我们论剑的华山,作为教职工的子女,几乎学校里每一处都是我们玩角色扮演的大舞台,可唯独一处,我们称之为桃花岛,我时常教育自己的小弟们那个岛上住着一位金花婆婆,善使暗器,岛上有奇门遁甲还有迷魂石阵,没事千万别去。这当然是儿时的扯淡,那时学校要修围墙正好把一栋房子圈了进来,但是因为这是个角,南边和西边都是池塘,池塘里长满了高高的芦苇,进入这栋房子只有穿过芦苇丛中的小路,那条路有二三十米,两边的芦苇垂下来,无论是白天黑夜,都显得阴森恐怖。
那间房子里住的是一位五保户老人,瘦且不高,总穿着蒙着一层土色的橙色外套,我印象中之和她说过两次话,一次是某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和我妈端着饺子提着色拉油代表学校后勤部门去看望她,雪地上没有脚印,我妈敲敲门,她热情的张罗进屋喝口汤,搬来两个小凳伸手抹去灰,我妈跟她客套几句,她一直喜笑颜开的看着我,就像看自己孩子一样,我自幼没见过奶奶,一般的老太太都有自己的孙儿,看我时从来都是一副嫌弃的表情,毕竟我总偷她们的鸡和鸡蛋,她的眼神不太一样,现在带有一些演绎的回忆,应该是疼爱和遗憾,我怯怯的躲在妈身边,一心只想回去看电视,对递过来的花生也没有接,她问了我一些期末考的情况,我最痛恨别人问我期末考,所以含混的答了过去。
另外一次是我妈在家里炖鱼,让我去她家的地里要一些鱼葱,我那时因为总骗人说岛上机关重重,自己竟然有些信以为真,大中午的想靠着撒娇骗我妈派我弟弟去,结果我妈锅铲扬起,我已身在院外。我自幼不喜欢跟人借东西,总感觉一开口,自尊就已经跌到九泉下,但是母亲的懿旨又不得不从,三蹦五绕才踏入芦苇丛,那天她正在院里的棚下刷锅,农村那种烧木材的土锅,看我过来,她放下手中的活,说:“乖乖,你来弄啥?”我告诉她来意,她便牵着我去房前的地里摘了几把鱼葱,我转身要走,她又喊住我,然后自己跑进屋,拿出一些油炸的果子给我让我回去吃。
后来,学校把那个池塘填上了,修了一个宿舍楼,那时学校的房子根本不够住,每天学校里都是拥挤的人群,我那时小,压根没去想那个只有两次谈话的五保户去哪了,后来我回到学校,当初崭新的校舍已经破败,由于农村的撤点并校,生源大量涌入城市,整个学校也没有几个学生,我走过那块地方,突然想到了她,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在那两间半瓦屋里度过那些日夜的,有时候夏夜里,我们在池塘边折下芦苇,然后开始扮演全真七子和江南七怪展开厮杀,被敌营逼得没法了,就奔入桃花岛躲避追杀,在皎月之下,看到她坐在葡萄架下一把藤椅上,身下的椅子一摇一摆,手中的蒲扇一摇一晃,一只三花蹲在椅旁,旁边是一片蛙鸣,这画面我一生都记得,却不记得她的样子,而且也从来没跟大人们问过她的故事,你说可不可笑,我只知道她应该已经去世了,有机会,我想问问爸妈她的故事。
第二位:楼下的老太太
我租房所在的小区很破旧,一共八栋楼一个车棚一排平房,后来知道这是个经适房小区,住的很多都是老宣武人,每天下午都有几堆老人在楼下闲聊或下棋,稍微年轻一些虽然退休了但尚不能称为老人的会穿着粉红色服装意气风发的出去跳舞。
这些人满口的京话,玩笑中透着对无聊生活的不满,他们喜欢抱怨暖气开的太晚导致自己很犹豫要不要再从柜子上拿下一床被子、小区外修路太堵出去买个菜要在寒风中等四十分钟、孩子一个星期没来看望自己看来以后死了他们只能等邻居闻着味了才通知、小区内租户素质太低导致原本老旧的塔楼里全是蟑螂等等。
其中有一个老太太看上去至少有八十岁了,像正常的老人到了一定年纪一样,她身材浮肿却佝偻着背,拄着一只紫色的拐杖,上面掉了漆斑驳的字样显示她很久之前 去三亚旅游过,走路非常慢,挪一下停停,然后思索一会再迈出另外一只脚,有时停的久了,还要扶着路边的东西,远远看上去像是一只受伤的灰熊。
她总是一个人出来,我想她可能是独住,每天上午不定时会走到楼下几个猫棚处喂流浪猫,偶尔见到,她脸上是笑的,这很不容易,毕竟这个年纪的人,脸上的皱纹会让所有表情都统称为苍老。与她一起喂的还有几个五六十岁的大妈,大妈们会喊她大妈,她挺喜欢别人招呼她,喂完猫,她会在楼下废弃的沙发上坐着,所有进楼的人都会看到她,她会让扔垃圾的小姑娘系好袋子,我出门只要跟她四目相对她就会主动招呼,送快递的问她个事,她深藏的眼睛会瞬间露出来然后手用力的指出方向,俨然一副楼长的派头。
某天,外面下着灰蒙蒙的雨,雨上是浓稠的霾,我早起去上班,走到楼下的时候,我看到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块塑料布正颤巍巍的扶着门前的栏杆下台阶,我还没从困意中醒过来,心想老太太应该是去给猫棚遮雨吧,老太太已经走到最后一阶,她习惯性的伸手去扶下面的三轮车,突然车晃了一下,老太太啪的一声摔倒了,后脑直接磕在旁边堆砌的瓦砾上。我吓的一哆嗦,赶紧跳下台阶,与我一起奔过去的还有四五个人,大伙没有拉起来她,而是查看完脑后没伤,把手头的包身上的外套凑起来让老太太在地上垫着,雨已经有点大了,我插不上手,只好选择在旁边撑伞遮雨,老太太一边哼着哎呦我的妈哎一边说没事你们年轻人赶紧上班去吧,其他几个中年人也说小伙子你上班去吧,我们等车主。
我想你们也怪不得车主,估计最后也就是私了,看老太太也确实没事,权衡了一下,还是去上班了,临走前我回头看了几眼,三轮车的车主已经跑下来了,是个送快递的,没听到他们在嚷嚷什么。
后来,我仍旧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7点多到家,周六日不定时出门或者不出,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老太太,也没听人嚷嚷过这个事,再后来,猫棚在西城区旧房改造的大工程中被拆没了,楼下的旧沙发也没了,我好像关心过这事却又没怎么关心,就像老太太没存在一样。
有次我在楼下给我妈打电话,她身体不是很好,我就站在楼前的平台下慢慢的跟她聊着,聊完,心情不是很好,就站了一会,看看灯火看看月亮,旁边一个大妈推着电车上残道,我赶紧趁手推了一把,那大妈说了声谢谢,我认出是那天一起扶老太太的其中一人,就捎带问了句,大妈想了一会说不知道,可能搬走了,然后就进楼道上电梯了,我站在楼道,想了很久,可能老人还有家人,摔倒了之后被接走照顾也不一定,于是我就忘掉了她。
第三位:信活佛的大妈
有一段时间,我在泡一个姑娘,当然,可能只有我认为是泡,姑娘认为只是度化,以前我泡姑娘的方式都很被动,一贯是姑娘去哪我便去哪,让我干嘛我便干嘛,于是我跟着那位信佛的姑娘去放生。
放生就是组织者买些小动物,然后我们不假思索的交钱然后把动物扔在我们认为合适的地方,我去的次数少,每次都摊上放水里的生物,一次是在中央电视塔旁边玉渊潭外的河沟里放生黑鱼,一起放生的少有年轻人,主体还是大爷大妈居多,组织者是个中年夫妇,老公开着卡车从农贸市场把鱼运过来,老婆在塔下的中大电器门口点人头收钱,有来参与的交多少不限,但是看着别人几百上千的交,那时的我虽然每个月才挣三千块,抛去房租和饭钱也剩不下几个,一咬牙,也交个一百,看看我的妹子一出手,三千,想想,要么我还是先别泡妞了。
收完钱,我们从停车场到河边排着队,像抗洪救灾传沙包一样开始往河里一条条传鱼,期间几个大妈就一个问题吵的不可开交,她们认为谁是最后一个把鱼放生到河里的谁得到的功德才是最大的,纷纷要自己放,组织者嚷嚷着说善心无价只要参与了都是平等的,几个大妈不管,从车上抱着成筐的鱼往更远处跑去放,于是我们的人肉传送带就断了,我只好回到车上端着框走上十几米传给下一个人,等到车里的鱼越来越少了,我带着点私心,端着鱼绕过人群,拉着妹子找了个很好的位置,然后让她放,我想,本来我交的钱也少,积分就少,干脆都让妹子去攒吧。
刚准备放,那群大妈又跟一群人吵了起来,那群人是一群服务员,是旁边一个饭店的,那群服务员都拿着长杆渔网在下游捞鱼,大妈们和他们吵的特别凶,其中一个大妈,瘦小的个子在人群中跳着要打对方阵营中一个高个男孩,组织者赶紧过去劝,我也有些看不惯对方这种捡便宜的行为,妹子就劝我说咱们放生是积攒功德,对方捞鱼是损失功德,贪小便宜吃大亏,我对这种理论持有怀疑态度,不管怎么说,相当于我们花钱给他们的后厨提供免费的材料,这账算不明白啊。
不久之后,妹子又通知我去参加一次放生,这次是在一处集合,坐一个大巴去郊区一个水库放生螃蟹,据说螃蟹带籽,放一只等于几万只,功德大大滴,我只想着泡妹子,就跟着去了,路上,坐在我身后的正是上次那个跳起来削人的大妈,她头发花白,脖子上手腕上全是佛珠,一路上跟邻座和后座的几位同行者推荐一项福泽深厚的善举,我带着耳机没有听太清楚,过了许久,有人拍我肩膀,我转身,大妈那张发白平静的脸探到我耳边,我吓一跳,赶紧侧着移开脑袋问她什么事,她先是问了我有没有供奉哪位上师,我说没有,妹子说供奉了某某上师,她楞了一下,可能妹子的上师跟她的不是一派,我知道在藏传佛教中有相当多的活佛,和中原武林一样,各门派之间有的合有的不合,虽然不太了解,但可能确实有罅隙也未必。
大妈似乎没有放弃,仍坚持对我进行宣传:“你知道我这个是什么项目,供养大宝法王,你知道大宝法王吗?他是一位大智慧、大慈悲的上师,要带领众生解脱烦恼进入觉醒之道,他是佛的化身,已经转世了十七世,佛法精深,光中国大陆的汉族里就有十几万信徒,现在我们这些信徒打算给上师修一座庙,北京已经有五千人参与这个项目了…………”大抵上前面的介绍就是这些,有些记不太清了,我问她供奉需要多少钱,她伸出一个手掌,不等我猜就小声说:“五万!!!”见我面上一惊,赶紧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对于你未来能够获得的福泽来说,根本算不上事,只要你参与,最少保证你全家身体健康”我干咳了几下,目光缓缓挪向窗外,她仍不放弃:“小伙子,看你年纪,父母应该也不小了,你为了家人想想,他们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些问题,只要你供奉了,保证他们健康的度过晚年。”听到这里,妹子就帮我伸出一只手把她探出的身体逼回她的座位,温和的告诉她说不用了,谢谢,我也附和说阿姨,我是个打工的,五百能……话没说完,妹子瞪了我一眼,我赶紧把话憋回去,那大妈小声说五百也行,但她看到妹子严肃起来的表情,就翻了一下白眼,扭头继续向后座的人推销去了。
后来,妹子告诉我说那大妈每次出来都向所有人推销大宝法王供养计划,那项目是在印度还是在孟加拉国我记不得了,大抵上是要在国外修一座庙给那位法王居住。再后来,因为追求不同,我和妹子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跳了一次槽之后,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第一次放生的河沟,却再也没见过有人在那里放生,某一天,我和几位同事闲逛,发现当初那家捞我们鱼的饭店,门窗都破了,外面包着隔尘的纱,已经倒闭了。
第四位:落魄的老者
大概是七八年前,某天我去看望我师父,他刚从河北回徐州,和之前的每个假期一样,他前脚刚进家门,来求他消灾祛祸的人就从各地赶来,我到他家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老年男子,他半坐在沙发上,双手不停的搓,看到我进来,神色有些慌张,看得出来他正在说的话题因为我的到来而打断,我知趣的想先进里屋,等他办完事再出来跟师父聊天,但是师父拦住了我让我坐到一边,示意男子接着讲,他低头想了一下,继续讲了起来。
我坐在一个马扎上,观察了一下这位大爷,七十多岁,灰裤子,很旧,裤腿起了毛边,深蓝色羽绒服,黄白条纹羊绒衫,局域发展失衡的脑门上都是汗,糟红的鼻头上也全是汗,那是春节期间,徐州没有暖气,这么冷的天,他出这么多汗,我想他的事情一定很严重。
老大爷的语速不快,但是因为口音和徐州话不太一样,听起来有些费劲,他前几天有天晚上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他的亡妻,身上全是泥浆,瞪大眼睛站在床边凝视他,有时候在半梦半醒的时候被突然吓醒,发现亡妻就躺在身边,还是那么瞪着他,然后他就被二次吓醒,发现旁边其实是自己现在的太太,但是一回头,发现亡妻还是站在床边,这种循环持续几次,然后他在一阵胸口痛之中彻底醒来,醒来就一点事没有,但是疼的记忆还在。
我听着觉得挺可怕,师父问他有没有去查看过亡妻的坟,他说去了,看到坟头上并无异常,没塌没漏没进水,他送过纸钱了,但还是不放心,越想越担心,想的都有点快要精神崩溃了。师父想了一会,起身上香,然后从香炉里拿出一些香灰用黄纸包起来给他,嘱咐他回去洒在妻子的坟头。他看师父没有进一步做解释的意思,而师父也已经起身去了洗手间,便跟我聊了起来。
他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还在读大学,他叹了口气说在外面读书好,他的儿子以前也在北京读书,现在在北京一个国企工作,我哦了一下,他没在意我的态度,接着聊他的儿子,大体上也就是现在三十五六岁,在某个知名国企混的不错,有房有车有孩子,他孙女已经上幼儿园了,刚生下来的时候,抱回老家办了满月酒,在某某市的酒店办的。那个酒店我知道,相当气派,能在那办的一般都是有钱有权的。期间我搭了几次茬,师父从洗手间出来就进里屋了,他想了想,起身到里屋门口跟师父告别,师父应该是在上网看新闻,起身送他,他忙张罗让师父别起来了,然后他转身打开门走了。
后面师父出来跟我聊天,聊我最近的心态,未来的打算等等,我那时还小,满脑子都是恋爱和玩,为了应付师父的问话,编造了一些说辞,表达了一下自己努力的决心,师父鄙夷的笑了,他说:“你别以为你现在每天过的逍遥自在,谈个恋爱交个女朋友过的挺好,你的人生还很长,不要因为年轻时的迷路导致未来人生走向错位。”
然后他顺手用了刚才那位来客的故事教育了一下我,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大抵上,那位老者年轻时热衷于斗争,四次大串联去上北京,结下不少深厚的革命超友谊,浩劫结束后他进了某县组织部,娶妻生子,后来一路高升,官拜副市长后,有些忘乎所以,手松了,心乱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沉寂了几年之后,下海干工程,靠着旧时人脉也干的不错,但老毛病没改,花天酒地,据说干女儿组成团能开一家全省最大的洗浴中心,五十几岁肾坏了,老婆赌气自杀了,儿子和其断绝父子关系,生意开始走下坡路,大起大落了之后,心灰意冷的搬离老家,在隔壁县开了家小饭馆,一直勉强能生活下去,风光不再,续了弦,儿子有了女儿之后似乎能够原谅他了,虽然没有接他进京,但是逢年过节也回来看他几天,也能管他叫爸。从那时起,他开始信佛、信术、信因果,一开始是遇着大事怪事,四处求人推荐灵的给看看,后来演化成有点事情就要找高人,儿子事业不顺找高人、孙女感冒了找高人、自己旧疾复发找高人,穿州过市的去找。
师父说,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他一包香灰么?我摇头,师父道:他其实没什么事,就是年纪大了对以前的事很后悔,做个噩梦很正常,他信我,我给他个方,他认为破了,回去也就安心了,这局都是自己做的,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因,你一定要记得,年轻时不要挥霍自己的好时光。
我大抵上应该是没听进去,后来回到学校包括后面出来工作,也没把师父的教导当回事,所以现在师父只要见我,就要责怪我不听他的话,不然现在不至于混的这么差。
废话
老人变没变坏,我不知道,但是坏人确实都会变老,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也迟早会变老,那时的我们会有什么恶行,谁知道呢。
小时候,我在学校大院里是孩子王之一,我们院有四大王,我行三,分别是两对亲兄弟,另外一对是工会主席的儿子, 大院里余下都是一些三四岁的小屁孩,我最为一个七八岁的大屁孩,经常要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偶尔要解决下和校外团体的敌我矛盾,但基本上都是我输,被削的一身泥。当时的学校大院像一个江湖,供电所用来堆木料的是我们的聚义厅,长满荷花的池中亭是我们的断金亭,教学楼旁的假山群是我们论剑的华山,作为教职工的子女,几乎学校里每一处都是我们玩角色扮演的大舞台,可唯独一处,我们称之为桃花岛,我时常教育自己的小弟们那个岛上住着一位金花婆婆,善使暗器,岛上有奇门遁甲还有迷魂石阵,没事千万别去。这当然是儿时的扯淡,那时学校要修围墙正好把一栋房子圈了进来,但是因为这是个角,南边和西边都是池塘,池塘里长满了高高的芦苇,进入这栋房子只有穿过芦苇丛中的小路,那条路有二三十米,两边的芦苇垂下来,无论是白天黑夜,都显得阴森恐怖。
那间房子里住的是一位五保户老人,瘦且不高,总穿着蒙着一层土色的橙色外套,我印象中之和她说过两次话,一次是某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和我妈端着饺子提着色拉油代表学校后勤部门去看望她,雪地上没有脚印,我妈敲敲门,她热情的张罗进屋喝口汤,搬来两个小凳伸手抹去灰,我妈跟她客套几句,她一直喜笑颜开的看着我,就像看自己孩子一样,我自幼没见过奶奶,一般的老太太都有自己的孙儿,看我时从来都是一副嫌弃的表情,毕竟我总偷她们的鸡和鸡蛋,她的眼神不太一样,现在带有一些演绎的回忆,应该是疼爱和遗憾,我怯怯的躲在妈身边,一心只想回去看电视,对递过来的花生也没有接,她问了我一些期末考的情况,我最痛恨别人问我期末考,所以含混的答了过去。
另外一次是我妈在家里炖鱼,让我去她家的地里要一些鱼葱,我那时因为总骗人说岛上机关重重,自己竟然有些信以为真,大中午的想靠着撒娇骗我妈派我弟弟去,结果我妈锅铲扬起,我已身在院外。我自幼不喜欢跟人借东西,总感觉一开口,自尊就已经跌到九泉下,但是母亲的懿旨又不得不从,三蹦五绕才踏入芦苇丛,那天她正在院里的棚下刷锅,农村那种烧木材的土锅,看我过来,她放下手中的活,说:“乖乖,你来弄啥?”我告诉她来意,她便牵着我去房前的地里摘了几把鱼葱,我转身要走,她又喊住我,然后自己跑进屋,拿出一些油炸的果子给我让我回去吃。
后来,学校把那个池塘填上了,修了一个宿舍楼,那时学校的房子根本不够住,每天学校里都是拥挤的人群,我那时小,压根没去想那个只有两次谈话的五保户去哪了,后来我回到学校,当初崭新的校舍已经破败,由于农村的撤点并校,生源大量涌入城市,整个学校也没有几个学生,我走过那块地方,突然想到了她,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在那两间半瓦屋里度过那些日夜的,有时候夏夜里,我们在池塘边折下芦苇,然后开始扮演全真七子和江南七怪展开厮杀,被敌营逼得没法了,就奔入桃花岛躲避追杀,在皎月之下,看到她坐在葡萄架下一把藤椅上,身下的椅子一摇一摆,手中的蒲扇一摇一晃,一只三花蹲在椅旁,旁边是一片蛙鸣,这画面我一生都记得,却不记得她的样子,而且也从来没跟大人们问过她的故事,你说可不可笑,我只知道她应该已经去世了,有机会,我想问问爸妈她的故事。
第二位:楼下的老太太
我租房所在的小区很破旧,一共八栋楼一个车棚一排平房,后来知道这是个经适房小区,住的很多都是老宣武人,每天下午都有几堆老人在楼下闲聊或下棋,稍微年轻一些虽然退休了但尚不能称为老人的会穿着粉红色服装意气风发的出去跳舞。
这些人满口的京话,玩笑中透着对无聊生活的不满,他们喜欢抱怨暖气开的太晚导致自己很犹豫要不要再从柜子上拿下一床被子、小区外修路太堵出去买个菜要在寒风中等四十分钟、孩子一个星期没来看望自己看来以后死了他们只能等邻居闻着味了才通知、小区内租户素质太低导致原本老旧的塔楼里全是蟑螂等等。
其中有一个老太太看上去至少有八十岁了,像正常的老人到了一定年纪一样,她身材浮肿却佝偻着背,拄着一只紫色的拐杖,上面掉了漆斑驳的字样显示她很久之前 去三亚旅游过,走路非常慢,挪一下停停,然后思索一会再迈出另外一只脚,有时停的久了,还要扶着路边的东西,远远看上去像是一只受伤的灰熊。
她总是一个人出来,我想她可能是独住,每天上午不定时会走到楼下几个猫棚处喂流浪猫,偶尔见到,她脸上是笑的,这很不容易,毕竟这个年纪的人,脸上的皱纹会让所有表情都统称为苍老。与她一起喂的还有几个五六十岁的大妈,大妈们会喊她大妈,她挺喜欢别人招呼她,喂完猫,她会在楼下废弃的沙发上坐着,所有进楼的人都会看到她,她会让扔垃圾的小姑娘系好袋子,我出门只要跟她四目相对她就会主动招呼,送快递的问她个事,她深藏的眼睛会瞬间露出来然后手用力的指出方向,俨然一副楼长的派头。
某天,外面下着灰蒙蒙的雨,雨上是浓稠的霾,我早起去上班,走到楼下的时候,我看到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块塑料布正颤巍巍的扶着门前的栏杆下台阶,我还没从困意中醒过来,心想老太太应该是去给猫棚遮雨吧,老太太已经走到最后一阶,她习惯性的伸手去扶下面的三轮车,突然车晃了一下,老太太啪的一声摔倒了,后脑直接磕在旁边堆砌的瓦砾上。我吓的一哆嗦,赶紧跳下台阶,与我一起奔过去的还有四五个人,大伙没有拉起来她,而是查看完脑后没伤,把手头的包身上的外套凑起来让老太太在地上垫着,雨已经有点大了,我插不上手,只好选择在旁边撑伞遮雨,老太太一边哼着哎呦我的妈哎一边说没事你们年轻人赶紧上班去吧,其他几个中年人也说小伙子你上班去吧,我们等车主。
我想你们也怪不得车主,估计最后也就是私了,看老太太也确实没事,权衡了一下,还是去上班了,临走前我回头看了几眼,三轮车的车主已经跑下来了,是个送快递的,没听到他们在嚷嚷什么。
后来,我仍旧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7点多到家,周六日不定时出门或者不出,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老太太,也没听人嚷嚷过这个事,再后来,猫棚在西城区旧房改造的大工程中被拆没了,楼下的旧沙发也没了,我好像关心过这事却又没怎么关心,就像老太太没存在一样。
有次我在楼下给我妈打电话,她身体不是很好,我就站在楼前的平台下慢慢的跟她聊着,聊完,心情不是很好,就站了一会,看看灯火看看月亮,旁边一个大妈推着电车上残道,我赶紧趁手推了一把,那大妈说了声谢谢,我认出是那天一起扶老太太的其中一人,就捎带问了句,大妈想了一会说不知道,可能搬走了,然后就进楼道上电梯了,我站在楼道,想了很久,可能老人还有家人,摔倒了之后被接走照顾也不一定,于是我就忘掉了她。
第三位:信活佛的大妈
有一段时间,我在泡一个姑娘,当然,可能只有我认为是泡,姑娘认为只是度化,以前我泡姑娘的方式都很被动,一贯是姑娘去哪我便去哪,让我干嘛我便干嘛,于是我跟着那位信佛的姑娘去放生。
放生就是组织者买些小动物,然后我们不假思索的交钱然后把动物扔在我们认为合适的地方,我去的次数少,每次都摊上放水里的生物,一次是在中央电视塔旁边玉渊潭外的河沟里放生黑鱼,一起放生的少有年轻人,主体还是大爷大妈居多,组织者是个中年夫妇,老公开着卡车从农贸市场把鱼运过来,老婆在塔下的中大电器门口点人头收钱,有来参与的交多少不限,但是看着别人几百上千的交,那时的我虽然每个月才挣三千块,抛去房租和饭钱也剩不下几个,一咬牙,也交个一百,看看我的妹子一出手,三千,想想,要么我还是先别泡妞了。
收完钱,我们从停车场到河边排着队,像抗洪救灾传沙包一样开始往河里一条条传鱼,期间几个大妈就一个问题吵的不可开交,她们认为谁是最后一个把鱼放生到河里的谁得到的功德才是最大的,纷纷要自己放,组织者嚷嚷着说善心无价只要参与了都是平等的,几个大妈不管,从车上抱着成筐的鱼往更远处跑去放,于是我们的人肉传送带就断了,我只好回到车上端着框走上十几米传给下一个人,等到车里的鱼越来越少了,我带着点私心,端着鱼绕过人群,拉着妹子找了个很好的位置,然后让她放,我想,本来我交的钱也少,积分就少,干脆都让妹子去攒吧。
刚准备放,那群大妈又跟一群人吵了起来,那群人是一群服务员,是旁边一个饭店的,那群服务员都拿着长杆渔网在下游捞鱼,大妈们和他们吵的特别凶,其中一个大妈,瘦小的个子在人群中跳着要打对方阵营中一个高个男孩,组织者赶紧过去劝,我也有些看不惯对方这种捡便宜的行为,妹子就劝我说咱们放生是积攒功德,对方捞鱼是损失功德,贪小便宜吃大亏,我对这种理论持有怀疑态度,不管怎么说,相当于我们花钱给他们的后厨提供免费的材料,这账算不明白啊。
不久之后,妹子又通知我去参加一次放生,这次是在一处集合,坐一个大巴去郊区一个水库放生螃蟹,据说螃蟹带籽,放一只等于几万只,功德大大滴,我只想着泡妹子,就跟着去了,路上,坐在我身后的正是上次那个跳起来削人的大妈,她头发花白,脖子上手腕上全是佛珠,一路上跟邻座和后座的几位同行者推荐一项福泽深厚的善举,我带着耳机没有听太清楚,过了许久,有人拍我肩膀,我转身,大妈那张发白平静的脸探到我耳边,我吓一跳,赶紧侧着移开脑袋问她什么事,她先是问了我有没有供奉哪位上师,我说没有,妹子说供奉了某某上师,她楞了一下,可能妹子的上师跟她的不是一派,我知道在藏传佛教中有相当多的活佛,和中原武林一样,各门派之间有的合有的不合,虽然不太了解,但可能确实有罅隙也未必。
大妈似乎没有放弃,仍坚持对我进行宣传:“你知道我这个是什么项目,供养大宝法王,你知道大宝法王吗?他是一位大智慧、大慈悲的上师,要带领众生解脱烦恼进入觉醒之道,他是佛的化身,已经转世了十七世,佛法精深,光中国大陆的汉族里就有十几万信徒,现在我们这些信徒打算给上师修一座庙,北京已经有五千人参与这个项目了…………”大抵上前面的介绍就是这些,有些记不太清了,我问她供奉需要多少钱,她伸出一个手掌,不等我猜就小声说:“五万!!!”见我面上一惊,赶紧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对于你未来能够获得的福泽来说,根本算不上事,只要你参与,最少保证你全家身体健康”我干咳了几下,目光缓缓挪向窗外,她仍不放弃:“小伙子,看你年纪,父母应该也不小了,你为了家人想想,他们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些问题,只要你供奉了,保证他们健康的度过晚年。”听到这里,妹子就帮我伸出一只手把她探出的身体逼回她的座位,温和的告诉她说不用了,谢谢,我也附和说阿姨,我是个打工的,五百能……话没说完,妹子瞪了我一眼,我赶紧把话憋回去,那大妈小声说五百也行,但她看到妹子严肃起来的表情,就翻了一下白眼,扭头继续向后座的人推销去了。
后来,妹子告诉我说那大妈每次出来都向所有人推销大宝法王供养计划,那项目是在印度还是在孟加拉国我记不得了,大抵上是要在国外修一座庙给那位法王居住。再后来,因为追求不同,我和妹子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跳了一次槽之后,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第一次放生的河沟,却再也没见过有人在那里放生,某一天,我和几位同事闲逛,发现当初那家捞我们鱼的饭店,门窗都破了,外面包着隔尘的纱,已经倒闭了。
第四位:落魄的老者
大概是七八年前,某天我去看望我师父,他刚从河北回徐州,和之前的每个假期一样,他前脚刚进家门,来求他消灾祛祸的人就从各地赶来,我到他家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老年男子,他半坐在沙发上,双手不停的搓,看到我进来,神色有些慌张,看得出来他正在说的话题因为我的到来而打断,我知趣的想先进里屋,等他办完事再出来跟师父聊天,但是师父拦住了我让我坐到一边,示意男子接着讲,他低头想了一下,继续讲了起来。
我坐在一个马扎上,观察了一下这位大爷,七十多岁,灰裤子,很旧,裤腿起了毛边,深蓝色羽绒服,黄白条纹羊绒衫,局域发展失衡的脑门上都是汗,糟红的鼻头上也全是汗,那是春节期间,徐州没有暖气,这么冷的天,他出这么多汗,我想他的事情一定很严重。
老大爷的语速不快,但是因为口音和徐州话不太一样,听起来有些费劲,他前几天有天晚上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他的亡妻,身上全是泥浆,瞪大眼睛站在床边凝视他,有时候在半梦半醒的时候被突然吓醒,发现亡妻就躺在身边,还是那么瞪着他,然后他就被二次吓醒,发现旁边其实是自己现在的太太,但是一回头,发现亡妻还是站在床边,这种循环持续几次,然后他在一阵胸口痛之中彻底醒来,醒来就一点事没有,但是疼的记忆还在。
我听着觉得挺可怕,师父问他有没有去查看过亡妻的坟,他说去了,看到坟头上并无异常,没塌没漏没进水,他送过纸钱了,但还是不放心,越想越担心,想的都有点快要精神崩溃了。师父想了一会,起身上香,然后从香炉里拿出一些香灰用黄纸包起来给他,嘱咐他回去洒在妻子的坟头。他看师父没有进一步做解释的意思,而师父也已经起身去了洗手间,便跟我聊了起来。
他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还在读大学,他叹了口气说在外面读书好,他的儿子以前也在北京读书,现在在北京一个国企工作,我哦了一下,他没在意我的态度,接着聊他的儿子,大体上也就是现在三十五六岁,在某个知名国企混的不错,有房有车有孩子,他孙女已经上幼儿园了,刚生下来的时候,抱回老家办了满月酒,在某某市的酒店办的。那个酒店我知道,相当气派,能在那办的一般都是有钱有权的。期间我搭了几次茬,师父从洗手间出来就进里屋了,他想了想,起身到里屋门口跟师父告别,师父应该是在上网看新闻,起身送他,他忙张罗让师父别起来了,然后他转身打开门走了。
后面师父出来跟我聊天,聊我最近的心态,未来的打算等等,我那时还小,满脑子都是恋爱和玩,为了应付师父的问话,编造了一些说辞,表达了一下自己努力的决心,师父鄙夷的笑了,他说:“你别以为你现在每天过的逍遥自在,谈个恋爱交个女朋友过的挺好,你的人生还很长,不要因为年轻时的迷路导致未来人生走向错位。”
然后他顺手用了刚才那位来客的故事教育了一下我,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大抵上,那位老者年轻时热衷于斗争,四次大串联去上北京,结下不少深厚的革命超友谊,浩劫结束后他进了某县组织部,娶妻生子,后来一路高升,官拜副市长后,有些忘乎所以,手松了,心乱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沉寂了几年之后,下海干工程,靠着旧时人脉也干的不错,但老毛病没改,花天酒地,据说干女儿组成团能开一家全省最大的洗浴中心,五十几岁肾坏了,老婆赌气自杀了,儿子和其断绝父子关系,生意开始走下坡路,大起大落了之后,心灰意冷的搬离老家,在隔壁县开了家小饭馆,一直勉强能生活下去,风光不再,续了弦,儿子有了女儿之后似乎能够原谅他了,虽然没有接他进京,但是逢年过节也回来看他几天,也能管他叫爸。从那时起,他开始信佛、信术、信因果,一开始是遇着大事怪事,四处求人推荐灵的给看看,后来演化成有点事情就要找高人,儿子事业不顺找高人、孙女感冒了找高人、自己旧疾复发找高人,穿州过市的去找。
师父说,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他一包香灰么?我摇头,师父道:他其实没什么事,就是年纪大了对以前的事很后悔,做个噩梦很正常,他信我,我给他个方,他认为破了,回去也就安心了,这局都是自己做的,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因,你一定要记得,年轻时不要挥霍自己的好时光。
我大抵上应该是没听进去,后来回到学校包括后面出来工作,也没把师父的教导当回事,所以现在师父只要见我,就要责怪我不听他的话,不然现在不至于混的这么差。
废话
老人变没变坏,我不知道,但是坏人确实都会变老,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也迟早会变老,那时的我们会有什么恶行,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