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写咨询案例
作为一个咨询师,做上一段时间的咨询,不管收不收费,肯定手头上都会累积一些案例什么的。有些人就会开始把这些案例写出来,当然一般也是会隐去真实信息,或者加以一些艺术加工嫁接处理什么的,比如把几个案例里的某个典型特征捏出来,单独描写在一个虚构出来的来访者身上,然后再来叙述关于对这个虚构案例的处理(多半也是从真实的咨询记录里摘出来的处理手法加以捏合整理)……
有的咨询师很喜欢干这种事情,美其名曰“自我营销”。
我个人是非常反对这种行为的。
首先,这种行为违反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除了保密例外,无论何时你都必须为来访者保密,即使你已经隐去了姓名或者真实信息,甚至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处理,但你所描述的这些内容之下必然是有来访者的真实存在的。除非你已经征得了来访者的同意,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这些问题呈现给其他人,好让那些和他们有着类似困境的人得到帮助,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把这些东西呈现出来。
其次,这种做法令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很大的质疑和动摇。很多人鼓起全身的勇气来找咨询师解决那些他们难以向其他人启齿的问题,但如果咨询师毫不顾忌地把这些事情挂出来,很难令新的来访者相信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挂的对象——即使实际上这个事情已经被模糊了当事人的真面目。
最后,一个热衷“自我营销”的咨询师,有可能他在金钱方面的收益确实会比那些不爱推销自己,尤其反对用已经做过的案例来推销自己的咨询师更多更好,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已经背离了心理咨询的以助人为主的基本原则,他的自我很容易因此而不断膨胀,而他很快会变得不再适宜做心理咨询,更可能害人害己。
当然啦,不爱把咨询案例写出来不代表我不会对某一类型的个案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希望能够把这些看法和建议写成文字让更多人能够从中获益。不过我都会先向来访者征询意见,然后在写的时候,尽量以针对某个问题的回信的方式来写,以确保别人更多看到的是某一个问题和针对此问题的建议(尤其是建议部分),而这个问题的表现形式,或者处理过程……则尽量简化压缩。
就像一个人摔断了大腿,我们可以告诉他现在需要去医院动手术,把断掉的骨头接回去,用钢钉固定它,然后等骨头长好以后再拆掉钢钉。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会很痛,会有行动不便的时候,但我们总有办法克服过去,骨头也会慢慢长好……
只是那些具体手术过程,锯骨头打钢钉的过程,不一定非得赤裸裸地呈现给那些已经痛不欲生的人看了吧。
有的咨询师很喜欢干这种事情,美其名曰“自我营销”。
我个人是非常反对这种行为的。
首先,这种行为违反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除了保密例外,无论何时你都必须为来访者保密,即使你已经隐去了姓名或者真实信息,甚至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处理,但你所描述的这些内容之下必然是有来访者的真实存在的。除非你已经征得了来访者的同意,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这些问题呈现给其他人,好让那些和他们有着类似困境的人得到帮助,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把这些东西呈现出来。
其次,这种做法令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很大的质疑和动摇。很多人鼓起全身的勇气来找咨询师解决那些他们难以向其他人启齿的问题,但如果咨询师毫不顾忌地把这些事情挂出来,很难令新的来访者相信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挂的对象——即使实际上这个事情已经被模糊了当事人的真面目。
最后,一个热衷“自我营销”的咨询师,有可能他在金钱方面的收益确实会比那些不爱推销自己,尤其反对用已经做过的案例来推销自己的咨询师更多更好,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已经背离了心理咨询的以助人为主的基本原则,他的自我很容易因此而不断膨胀,而他很快会变得不再适宜做心理咨询,更可能害人害己。
当然啦,不爱把咨询案例写出来不代表我不会对某一类型的个案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希望能够把这些看法和建议写成文字让更多人能够从中获益。不过我都会先向来访者征询意见,然后在写的时候,尽量以针对某个问题的回信的方式来写,以确保别人更多看到的是某一个问题和针对此问题的建议(尤其是建议部分),而这个问题的表现形式,或者处理过程……则尽量简化压缩。
就像一个人摔断了大腿,我们可以告诉他现在需要去医院动手术,把断掉的骨头接回去,用钢钉固定它,然后等骨头长好以后再拆掉钢钉。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会很痛,会有行动不便的时候,但我们总有办法克服过去,骨头也会慢慢长好……
只是那些具体手术过程,锯骨头打钢钉的过程,不一定非得赤裸裸地呈现给那些已经痛不欲生的人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