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
![]() |
http://www.clubfrancechine.org/zh-hans/%E5%92%8C%E8%B0%90%E7%9A%84%E8%AF%97%E6%AD%8C%E4%B9%90%E5%9B%A2%E9%9F%B3%E4%B9%90%E4%BC%9A
正在厨房里切南瓜片呢,一接到听音乐会的邀请,立马解了围裙,风风火火地冲出家门,直奔上海音乐厅。
是中法文化节的系列演出之一,和谐之诗古乐演奏会Le Poème Harmonique。
完全不懂法语/意大利语,大厅里光线昏暗,也没看节目单介绍。一个半小时的演出时间,却依然让我心神俱醉,艺术的魔法真是惊人。
号称乐盲,各种各样的音乐会也委实听过不少。我们总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经验走近音乐厅,然后,任由艺术主宰我们的灵魂,旧的情绪被抽空或遗忘,亦或,更久远的情愫被唤起。音乐让灵魂在激荡后得到休息,靠在音乐厅的椅背上,我们忘记了现实的重压。
往往如此。
然而,这一次的演出有点特别。当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和六弦琴、长笛一齐奏响,那样舒缓和平的音调,让我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情绪。而在器乐的合奏之后,女高音歌唱家Claire Lefilliatre的歌唱如同黄莺巧啭,婉转华美。一种至高的愉悦在整个音乐厅弥漫开来,不是宗教,而是经过淘洗的人世的自得自在。这样古典的华美风格,仔细聆听,其实又洗尽铅华,没有任何的矫饰。我想起了中国古典音乐所追求的中和之美,也想起了古人对《诗经》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外国的听众听到中国古琴的演奏时,是否也会有同感呢?
回来后方知,这震撼我的第一个曲目是百鸟齐鸣。难怪。
和器乐的精美合奏相比,我更中意风格各异的人声。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诚然。Claire Lefilliatre的声音让我着迷,在她的歌唱里,每一种情绪都严格遵循古典主义的法则,让观者在有节制的宣泄中体悟到独特的美感,真是奇妙。取笑、打趣和机智的对唱,这样戏剧性的场面是宫廷音乐所必有的场景,就如同汉武帝宫中的滑稽戏一样,总缺不了适当的插科打诨,中西皆然。
又发痴想:屈原的《九歌》是多么好的诗剧源,哪天能搬到舞台上演出呢,在我的有生之年。
又,在网上看到这个:http://show.beijingww.com/1133/2009/03/2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