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资金管理策略下的温斯坦交易系统
转资金管理策略下的温斯坦交易系统
2013-02-26 14:03:46
【注】
原计划这篇教程由飘香发布。马上就到年跟底下,很多豆友发豆邮询问授课安排。同飘香沟通了一下,由我来发布这次的课程。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吃喝玩乐,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放松得彻底。这期间,可能会发布一些额外的功课,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利用春节期间学习成长;没时间的同学,也不用担心,春节开课后,会有专门的练习时间。
我们预计2月16日开课。
【正文】
我们在近期的功课中,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可操作的初始止损位。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
即,能够进行建仓交易的初始止损位。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可识别的止损位,都能够进行建仓交易。下面列出的是通用交易量计算公式,我们将基于这个公式,进行这次课程的讲解。
账户净值×单次资金风险率
——————————————=交易量
|建仓点位-止损点位|+单笔费用
例如,某股票:
账户净值10000元;
单次资金风险率3%;
建仓点位20元;
初始止损点位15元;
单笔费用3元(这个数是虚构的)。
经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交易量是37.5,取整37。我们这次交易,在可控风险内,建仓最大数量是37股。按照建仓不能低于1手(100股)的交易所规定,这只股票我们不能交易。
换句话说,这个15元的止损位,不是可操作的初始止损位。即使它符合我们的交易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却不支持这个交易。
如果我们是一个账户净值100000元的账户,经过以上公式计算,结果是375股,取整(不要四舍五入)是300股,我们可以买入3手。
在一个小帐户中的不可操作止损位,在大账户中却是一个可操作的止损位。这就是资金管理下的止损位设定,是交易决策的最后一步。
理解了这个公式,我们就了解了很多常见事实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宽幅交易区间,比窄幅交易区间难以交易?因为前者需要更大的账户净值作为支持。
为什么同一张图表,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无法采用相同的交易策略?因为账户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
当然,大家也知道了,为什么在这次培训课程中,很多功课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大家以后都会有自己的交易背景,即使我们使用的是同一套交易系统,最终交易决策也不会相同。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可能已经有豆友发现,在相同账户净值的情况下,调高单次资金风险率,即可增加交易量。按照数学公式来说,确实如此。不过,在投机市场中,尤其是作为新人,在这个参数上采取保守的态度,要比激进的态度,生存并盈利的可能性更大。单次资金风险率多大比较适中,因人而异。我只能提供一个参考数据给大家:
在我所了解的,能够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员中,这个数字的区间是1.5%-10%。这个参考数据包含了不同的投机市场和不同的交易周期。按照我带交易员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新人应将这个数字控制在3%以内。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上面的公式,是一个通用交易量计算公式。具体使用,可能要根据不同的交易市场或经纪公司的佣金政策进行调整。大家只要理解了这个公式的含义,适应性的调整,应该没什么问题。
交易量计算,是市场分析和建仓决策的最后一步。之前所有的步骤,如阶段分析、交易点位识别等,都是为这一公式提供机会或参数。得出交易量后,剩下的就是在交易软件中进行设置挂单了。
2013-02-26 14:03:46
【注】
原计划这篇教程由飘香发布。马上就到年跟底下,很多豆友发豆邮询问授课安排。同飘香沟通了一下,由我来发布这次的课程。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吃喝玩乐,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放松得彻底。这期间,可能会发布一些额外的功课,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利用春节期间学习成长;没时间的同学,也不用担心,春节开课后,会有专门的练习时间。
我们预计2月16日开课。
【正文】
我们在近期的功课中,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可操作的初始止损位。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
即,能够进行建仓交易的初始止损位。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可识别的止损位,都能够进行建仓交易。下面列出的是通用交易量计算公式,我们将基于这个公式,进行这次课程的讲解。
账户净值×单次资金风险率
——————————————=交易量
|建仓点位-止损点位|+单笔费用
例如,某股票:
账户净值10000元;
单次资金风险率3%;
建仓点位20元;
初始止损点位15元;
单笔费用3元(这个数是虚构的)。
经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交易量是37.5,取整37。我们这次交易,在可控风险内,建仓最大数量是37股。按照建仓不能低于1手(100股)的交易所规定,这只股票我们不能交易。
换句话说,这个15元的止损位,不是可操作的初始止损位。即使它符合我们的交易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却不支持这个交易。
如果我们是一个账户净值100000元的账户,经过以上公式计算,结果是375股,取整(不要四舍五入)是300股,我们可以买入3手。
在一个小帐户中的不可操作止损位,在大账户中却是一个可操作的止损位。这就是资金管理下的止损位设定,是交易决策的最后一步。
理解了这个公式,我们就了解了很多常见事实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宽幅交易区间,比窄幅交易区间难以交易?因为前者需要更大的账户净值作为支持。
为什么同一张图表,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无法采用相同的交易策略?因为账户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
当然,大家也知道了,为什么在这次培训课程中,很多功课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大家以后都会有自己的交易背景,即使我们使用的是同一套交易系统,最终交易决策也不会相同。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可能已经有豆友发现,在相同账户净值的情况下,调高单次资金风险率,即可增加交易量。按照数学公式来说,确实如此。不过,在投机市场中,尤其是作为新人,在这个参数上采取保守的态度,要比激进的态度,生存并盈利的可能性更大。单次资金风险率多大比较适中,因人而异。我只能提供一个参考数据给大家:
在我所了解的,能够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员中,这个数字的区间是1.5%-10%。这个参考数据包含了不同的投机市场和不同的交易周期。按照我带交易员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新人应将这个数字控制在3%以内。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上面的公式,是一个通用交易量计算公式。具体使用,可能要根据不同的交易市场或经纪公司的佣金政策进行调整。大家只要理解了这个公式的含义,适应性的调整,应该没什么问题。
交易量计算,是市场分析和建仓决策的最后一步。之前所有的步骤,如阶段分析、交易点位识别等,都是为这一公式提供机会或参数。得出交易量后,剩下的就是在交易软件中进行设置挂单了。